1、海西经济建设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姓名:何灵灵 班级:英语 9 班 学号:124022009235自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思路提出以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已逐渐成为全国区域经济合作中一个重要的板块与平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涉台部分,明确地提出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新的形势下,海峡西岸经济区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新一轮的福建社会经济建设高潮,我们就是要靠不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敢闯敢试,先行先试,遵循规律,科学运作,在解放思想中求实求效,在转变观念中寻求突破,在创新思路中推动发展。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
2、键之一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我们党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对于海西来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把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迫切要求,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众所周知,海西资源丰富。资源的开发利用无疑促进了海西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但过度的开发利用会影响海西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海西资源开发仍存在着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低循环,高产值、低技术,高速度、低效益等问题。这种粗放式的资源开发模式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一切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与加
3、快发展的矛盾,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资源综合开发能力,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有机统一。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 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巨大需求。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样可以不断降低经济发展对投资拉动的过度依赖,腾出更多的财力、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社会事业发展中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加有效财力和社会财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为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保障,有效促进社会事业
4、的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学发展需要各部门、各个产业的协调发展,产生整体效益。要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巩固优化第一产业,做大做强第二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以三次产业的协调带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继续巩固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积极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推进海西新型工业化进程,切实增强海西工业经济实力和后续发展能力。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以加快交通运输、商贸物流、餐饮、娱乐和其他生产生活性的服务业以及旅游业
5、为重点,逐步形成与一、二产业相互协调、布局合理、支撑能力较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切实提高服务业所占比重。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从海西州来看,无论是工业、农牧业还是服务业都处于低端发展阶段,必须加快科技成果的引进、推广和应用,实现工业节能降耗、农牧业优质高效、产业提质进档。坚持科技自主开发、委托开发和引进创新并重,以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为重点,推动科技创新。重点加强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石油天然气开发、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融合等关键控制性技术研发力度;积极开发、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促进煤炭、建材、金属等行业的技术改造;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实现传统产业与新技术的对接;要加大科技
6、投入,要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部门协同、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三、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树立开发人力资源也是发展生产力。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海西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抓好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创新人才开发利用体制和机制,建立和完善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以及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任用机制,做到人尽其才。依托州内外教育资源,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加大劳动者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整体
7、素质。 指导企业完善职工培训制度,建立健全培训、考核、使用相结合并与待遇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牧民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牧民。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要“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努力实现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和保护环境的约束性目标。把节能降耗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政绩考核,全面落实GD
8、P能耗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抓好节能监督体系的建立完善。提高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效率。积极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要加大投入研发施行节电、节水、节材等能源利用、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 “零”排放等技术,提高废渣、废水、废气、废旧金属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减少污染排放。严把环保门槛,对新上项目严把技术水平关、资源消耗关和环境保护关,坚决杜绝高能耗高污染、浪费资源的企业落户海西,进一步完善政府环保责任考核和追究制度。加大污染治理力度,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
9、策、环保法律法规的生产企业坚决依法治理。 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其他地区和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重要举措。这几年,福建省已经成为中央惠台政策的实验区和先行地,成为开展两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以及人员交往交流的前沿平台,成为两岸产业对接和经贸合作的连接点。随着海西建设的推进,不但在促进两岸经济整合、继续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中将发挥更大效应,而且可以让对岸的台湾同胞感受到祖国大陆欣欣向荣的趋势,这对祖国统一大业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是科学发展
10、观在福建的成功实践。马克思有一句名言:要了解一个限定的历史时期,必须跳出它的局限,把它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分析今天福建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福建、振兴福建。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更有力证明了这一点。近几年福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海西建设,为福建赢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为福建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和有利条件。积极地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为国家和社会长远发展提出的一个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新的发展模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是当
11、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是“十二五”发展的主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标志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层次的提高,而且标示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海西建设事关党和国家的全局,同时海西建设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的具体实践。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海西建设对我们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海西建设需要人才,所以,我们要趁现在,努力学习,以后好为海西建设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