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郎口中学学习感想 深圳市西乡中学 物理科组 梁沛林杜郎口中学是课改中的明星,也是课改中的奇迹。这所坐落在农村的学校,从籍籍无名,将临杀校的绝境中,通过十几年的打造,成为全国文明,有过百万教育工作者参观学习的教育圣地。我带着虔诚之心来到了杜郎口。首先从学校管理制度我有以下体会:进入会场讲座还没开始,但是杜郎口中学的老师们都集中在台上跳舞,没错,真的是跳舞,是广场舞。据说这是每位老师每天都进行的反思会的开始环节,一天进行两次反思会,早上早读后到第一节课之间一次,中午12:00 到12:20分一次,每次时间都是20分钟到半小时左右。不过每天都跳舞作为运动是否适合每位老师呢?这个看起来有点像发廊或者
2、酒楼或者手机铺每天早上经理的带领下所有员工一起大声呐喊“我最棒,我最强”之类的话一样。这确实是对老师的一种培养方式,但是在教育行业是否适合呢,这个问题值得斟酌。反思会的主要内容是评价各个老师在当天的表现,并且不留情面的批评,当然好的也是公开表扬,甚至是当场发现金。反思会同事也是个经验交流会,老师分享心得。这种反馈是非常及时的,例如早上上课上得不好,中午的反思会马上就会受到批评,中午上得好了,第二天早上马上就会得到认可。然而我思考的是老师为什么会如此有激情,并且步调一致地执行这些规则呢?问题的答案由崔校长和张副校长的的讲话中得到了答案。 首先崔其升校长是杜郎口中学灵魂,也正是他挽救了杜郎口中学,
3、关于他的经典事迹大家百度一下便知道。个人做个不成熟的概括是:有魄力、有智慧、有胆识、有毅力、有个性的人。早期的杜郎口中学很乱,老师之间矛盾多,师生之间也存在矛盾、家长和学校之间也存在矛盾,一句话概括就是矛盾一大堆。但是崔校长理清了思路,找到了问题的关键,他清楚的看到这是管理的混乱衍生出来的表象。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校领导只顾自己图利而无心放在工作上,引起学校利益分配不公平,老师心存怨念,一切问题都来了。所以崔校长思路是以建立正确的校园价值取向“一心为公是最大的为私”来挽救学校。措施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但是核心就是 通过奖惩方式来弘扬正气,去除歪念。例如:反思会就是这一类措施之一,而且崔校
4、长很实在,做的好的是直接奖励钱的,做的不好的是会直接造成经济损失 的。加上崔校长建立了健全的评价机制: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中能看到一波又一波的老师来检查,一节课都有四批不同的人来检查,并且给课堂打分,从而得出排名,从而评价老师的表现。 第一批是班主任,班主任要听自己班的每节课,当然不是全听,只要每节课听几分钟就够了;第二批是年级级组的轮值组员;第三批是科组检查;第四批是学校轮值领导检查。对老师的评价是非常直白的,每次都排出个一二三四来,老师们都不敢偷懒。更有创造性的是而且连德行都做出了评价,我们的德育教育都是写德育论文,杜郎口就具体多了。就连批评和自我批评都能够加德育分,例如我今天拾金不昧,向学
5、校申报能够加分;今天某个老师做的不够好,我指出了他的问题,也可以加分;我自己有问题,自己发现了,在反思会上自己提出,同样可以加分。而这个德德育评价是直接作为评价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就是做一件好事就能使自己的收入增加一点,这么直白的激励方式效果是显著的。老师们都是热情高涨,并且争着做批评和自我批评,争着交流经验。这种方式看似不高尚,但实际很高尚,因为他管用,这样循序渐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就逐渐形成,大家都争着做好事,不管出于什么动机,习惯还是养成了,学校的正气就逐渐形成了。进入杜郎口中学会看到到处都是小白板,上面写的都是老师们上课的体会还有对别的老师的建议,排满了一个走廊,这样相互监督的环境下教学,
6、步调自然能够统一。 从教学模式和制度上的体会如下:听了两位校长的讲座,对杜郎口中学的理念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核心是解决了学习动力的问题,通过展示激发学生获得赞赏的需求,通过团队落实学习任务。为了提高学生展示的时间,校长要求老师尽量少讲,和不讲。通过学生参与度来衡量课的好坏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讲座结束紧接着就是两节展示课,一节语文一节数学。在这里必须先给大家补补课,杜郎口的课型分三种:预习课、展示课和反馈课,而我正好三种课都听了一两节。展示课是属于第二个环节的课,学生之前已经上过 2 节左右的预习课,达到能力有:1、能把课文背诵下来;2、配套辅导书已经完成。这节语文课展示课的题目为杜甫的诗歌 ,
7、第二节是数学课圆周角和圆心角定理 ,然后我还趁着休息的时间到班上听了两节物理课和一节生物课。我这里先说说杜郎口模式的教学流程:首先第一种课型是预习课。预习的目的之一是要背诵文本,杜郎口对文本的要求极高,而且非常重视,据说是这一两年校长的新提倡。因为能够背下文本就不用担心知识不懂,即使现在不理解,过一两个月总会能动的。让我深感惊讶的是他们连数学课的文本都背下来,注意他们背的不是例题,而是课本里面的每一个字,包括前言、公式和讲解说明,一字不落。不仅要求学生背,老师也要背。中午会有师生背诵 pk 的小节目。据说是会越背越快的,我没尝试过,也不知道杜郎口的老师是不是个个都能把每节课的内容都背出来。至少
8、展示课的学生是不需要拿着课本来讲解题目的。除了背诵,预习课还得把课本以及辅导教材里面的习题做完,然后小组内成员互相批改,有些小组是由小组长负责批改,并且讲解。这个环节学生落实的还是到位的,因为我曾在一节物理预习课里面挑选了一个看起来比较差的学生,翻开他的练习册,发现每道错的题目都做了标注,而且改正过来了。预习课的场面是很安静的,任课老师的任务只是布置内容,学习到什么地方,而几乎是不参与课题的。除非有学生整组都不懂才会需要老师帮组,但是我还没见到有这种情况,可见他们的难度把我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恰到好处的。预习课的第二课时是需要老师引导的,老师会预先让学生在黑板上抄好本节课的知识点和难点所在的
9、例题在黑板上,然后通过逐步引导的方式鼓励学生去完成难点的把我。我正好听了一节实验课,属于预习课,跟我们深圳的教学方式很类似,只是学生自己探讨和讲说的机会特别多,学生的氛围也比较轻松一点,老师还是尽量少说话。至于课题的知识把握是非常好的,每个环节都衔接的很好,例如变阻器的实验:第一环节是学生通过实验认识不同电阻大小对电路的影响,第二个环节是要求学生改变灯泡的亮度,第三个环节是了解变阻器的结构和原理,第四个环节是简单应用,也就是直接套用原理可以得到的结论,一般为选择题。第二种课型是展示课,展示课比较特别,首先叫“上课”的是一个学生,这个学生是本课的“老师”真正的老师是躲在黑板后面只做记录的,绝不参
10、与展示。而每节课的“小老师”是学生轮流担任的,每位同学都有挡大梁的机会。崔校长有句话很有启发:“每节课有一位学生充分展示,一天 7 节课,一星期 5 天,一周下来几乎每位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了,老师千万不要剥夺了学生的权利。 ”展示课是真正的无师课堂,全课由学生带领,学生完成,形式比较多变。不过有几个环节是必须的。首先,上课之前每个学生都会到黑板上做好这节课的板书,内容包括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例题。每位学生在班上都有自己固定的书写位置,由于每天每位学生都必须写很多板书,所以他们的粉笔字是非常漂亮的。板书以后就由小组的成员相互批改,看板书中是否有出错的地方。这个环节可以说是杜郎口中学最有特色之处,
11、不管上什么课,这个环节必须进行的,所以每位同学在每节课都必须动起来,至少动一次,就是写板书。课室前后各留下一个黑板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小老师”会把重点知识写在这些黑板上,一般是例题,文科则不需要留下这些位置,直接提问。板书结束后文科的就是背诵环节,学生会争着上前背诵本课的课文,或者片段,并且非常有韵律的背诵,还配有肢体语言。理科则是通过语言描述本课的知识,还有由“小老师”讲解例题。其他同学可以随时质疑,还可以提出补充(我怀疑是提出质疑的学生是可以加分的) ,但是质疑和补充都必须完整的表述别人的话。例如“我觉得某某某同学说的不多,他说点 A 在直线上是错的,应该改为”点 A 在直线上面“ 。
12、这些表达能力都是我们的学生欠缺的,咱学生常常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第三个环节是 pk 环节,有文学创新和创作,例如现场说一段作文描述、现场背一首相关诗歌,甚至现场创作一首诗歌(这个我很怀疑是不是学生现场做到,估计作秀成分比较大) ,理科的有题目变换、题目创新、新问法的提出、联系实际等等。都是学生现场题目现场解决,并补充。最后一个环节是总结,学生概括这节课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所在。第三种课型是反馈课:反馈课最有意思,也是我们最能模仿的课,我只听了一节生物的反馈课。上课前老师会给各个小组一张小纸条,在课室最重要的位置抄写上这些纸条上的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点的填空 和经典例题。上课时,学生先通过自己
13、学习把黑板上面的知识点填空填好(是在自己脑袋里面填好,不用动笔) ,然后”小班长“ 会发出指令让同学归位,紧接着就是学生上台讲出每个空的答案,有讲错的马上会有其他同学补充或者更正,如果经过更正好几次都没有人说出正确结果,老师会出来补充或者纠正一下。紧接着又到板书阶段,学生会马上跑到自己的板书位置把这节课的重点知识默写出来或者根据自己的体会增加或者删减一些知识点。最后同学们相互批改。大家要注意每位同学不管回答问题还是板书都必须写名字,鼓励学生展示自我。第三个环节是快乐闯关,或者叫做检验环节。刚才让同学抄的题目分布在课室各个墙上,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黑板上的各个经典例题并签到。此时同学们会相互讨
14、论,有时候会有争论不下的情况,不过他们也不会去问老师,因为过会一定有人能够做出答案的。最后以完成小组的先后顺序,学生评讲各个题目,如果出现问题,老师才会介入,否则学生是自主解决所有题目的。由于本人教理科,所以有些问题总是不放心,因为学生毕竟见识不够广,容易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结果,并且全班同学都没发现,这类问题不知道是如何处理,不过对于初中知识完全可以这样做,而且效果很好。杜郎口学习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课改的迫切性和必然性,学生的学习是不可替代的行为,还课堂给学生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改变。改革需要过程,不可急功近利,但是改革也是必须实施的,因此我们应该在应试教育的糖衣之下逐步接近我们的目标:素质教育。在课堂中尽量让学生有发挥的余地,培养他们自发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2013 年 10 月 1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