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教育与文化和社会生活,主题一 国防建设 【课程标准】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1.海军:1949年4月,建立了华东军区海军,人民海军从此诞生。新中国成立后,又先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2.空军: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成立。在抗美援朝的作战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人民空军已发展成共和国的“空中保护神”。,3.导弹部队:1966年7月建立,现已形成近、中、远程和洲际导弹的装备系列,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题二 外交成就 【知识主线】,
2、【课程标准】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 (2)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3)影响: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2.万隆会议: (1)召开: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2)性质:团结反帝的亚非会议。 (3)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倡议。 (4)作用:中国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3、。 3.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第26届 联合国大会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 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图一)。,4.中美建交: (1)1972年,尼克松访华(图二),双方在 上海发表联合公报。结束了敌对状态, 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2)1979年1月1日,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5.全方位外交: (1)政策: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 (2)表现: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主题三 科技成就 【知识主线】,【课程标准】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以计算
4、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两弹”的成功研制: (1)研制。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64年6月,我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1966年10月,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实验。 1980年5月,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试验成功。 (2)意义:对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和维护世界和平起着重要作用。 2.航天技术: (1)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 (2)2003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5、的国家。,3.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袁隆平(如图) 培育成功,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4.“863”计划:1986年3月,在邓小平批示 下制定,把生物工程、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海洋技术和新材料作为重点。 5.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题四 教育和文体事业 【知识主线】,【课程标准】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1.教育: (1)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党和国家把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建设
6、的战略重点。 (2)国家先后颁布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把普及义务教育纳入法制轨道。 (3)各级政府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全社会实施“希望工程”等活动。,(4)2000年,“两基”目标已如期实现。 (5)国家通过多种形式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使其实现跨越式发展。 2.体育: (1)1959年,在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容国团获得我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2)女排创造了世界女排史上“五连冠”的奇迹。 (3)1984年,我国参加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射击运动员许海峰突破了中国在奥运会上金牌为零的纪录。 (4)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 3.文艺:1956年,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7、。,主题五 社会生活 考点一 衣食住行用的变迁 【课程标准】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考点二 就业和社会保障 【课程标准】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就业制度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家逐步建立了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确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政府促进就业”的战略方针。 2.社会保障制度: (1)国家明确提出“两个确保”,即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2)
8、进一步完善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旨点拨】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与中国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国力日益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必然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2.“863”计划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决策,它着眼于世界的新形势及科技竞争的新特点,瞄准世界的科技前沿,跟踪新科技发展的进程,为21世纪我国经济更繁荣、战略更主动创造了条件。 3.新中国成立后,文体事业之所以得到发展,一是党和国家的重视;二是文体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与拼搏;三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提供了物质保
9、障。,4.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内容的丰富,其原因除了改革开放政策以外,还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以民为本的思想、全国人民的辛勤努力及和平稳定的环境有关。,1.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拓展归纳】(1)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的脊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展和平外交。 (2)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外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等,国际影响与日俱增。,2.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拓展归纳】(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振奋了民族精神,改变了人们
10、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2)新中国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热情投入;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增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1.如何认识中美关系? (1)中美两国是世界上的两个大国,中美关系的友好发展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因此两国需要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团结与合作,共同发展,从而互利双赢。 (2)中美两国间因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等方面的不同,必然存在矛盾和分歧、摩擦,但这些差异和分歧并不妨碍中美发展积极合作全面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发展。 (3)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美有着更广阔的合作前景,在美国政府遵守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承
11、诺的原则下,全方位发展中美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促进两国共同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2.科学技术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 (1)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从小树立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开拓创新的意识。 (3)学习科学家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 (4)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本学习主题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在国防、外交、科技、教育和社会生活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复习本学习主题注意以下四条历史线索:1.国防建设。新中国诞生之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空军相继建立。人民导弹部队的组
12、建和发展,标志着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走上了科技强军之路。强大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2.外交成就。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辉煌的外交成就,国际影响与日俱增,为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3.科教文化。在“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教育、文化、体育事业日益繁荣。4.社会生活。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人们的生活正在向文明和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一、选择题 1.(2013重庆中考)毛泽东曾说:“
13、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人民海军诞生的标志是 ( ) A.北海舰队的建立 B.东海舰队的建立 C.南海舰队的建立 D.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2.(2012遵义中考)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 A.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现代的社会生活 D.新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题干中的信息都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表现
14、,由此判断D正确;A、B、C均与题意不符。,3.新中国首次完整地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 A.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期间 D.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准则。,4.(2013聊城学业考)某人评价1955年的亚非会议:“周恩来利用他个人的
15、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周恩来的“魅力和机敏”表现为他提出了( ) A.和平共处原则 B.民主和解方针 C.独立自主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1955年的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召开。所以,题干中的“魅力和机敏”的表现是指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故选D。,5.(2012宿迁中考)右图是一幅珍贵的新 闻照片。名称为乔的笑:人物是中国外 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地点是在联合国大厅。 照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万隆会议圆满
16、结束 D.上海合作组织成立,【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是“联合国大厅”,结合图片可判断,图片反映的正是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开怀大笑的情景。,【拓展延伸】中国重返联合国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主要由中、苏、美、英四国筹备。1945年10月24日正式宣告成立。主要机构为大会、安理会、秘书处、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国际法院和托管理事会,总部设在纽约。中、苏、美、英、法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执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却仍被中国人民推翻了的蒋介石集团所窃踞。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作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获得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就是联合国历史上著名的联大2758号决议,它从政治上、法律上、程序上公正彻底地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这是中国外交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和中国代表团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完成了在联大的首次“亮相”。,6.(2012青岛学业考)新华网北京2012年2月24日电,大型电视纪录片暖流日前在山东淄博市博
18、山区源泉镇裕禄学校开机拍摄,暖流将以“不忘历史、继往开来、化解恩怨、世代友好”为主题,重在讲述两国关系斗则衰、和则荣的历史与现实,以期增进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信任。2012年是中日建交( ) A.40周年 B.41周年 C.42周年 D.33周年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1972年,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12年是中日建交40周年。,7.(2013乐山中考)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6月7日至8日在美国加州与奥巴马总统“庄园会晤”,规划中美关系未来发展。新中国历史上,结束中美两国20多年的敌对状态,标志两国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的是 ( ) A.1
19、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C.1978年中美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D.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与综合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利用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标志两国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可以确定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通过分析可知:A、D与中美建交无关,C不符合题干中“开始”这一要求,故选B。,8.(2013日照学业考)为庆祝“神舟十号”的发射,某校举行“新中国科技成就展”,选取了以下图片,其中最先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A. B. C. D.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发生在2
20、003年,发生在1964年,发生在1970年,发生在1973年。故选B。,9.(2013菏泽学业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世界先进国家先列的标志是 (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空间技术领域”“开始”“世界先进国家先列”,可以确定是中国领先世界的空间技术成就。通过分析可知,A、B属于原子能领域;C、D虽然属于我国在空间领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先列的科技
21、成就,但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不是我国跻身世界先进国家先列的“开始”。所以,A、B、D均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10.(2013湛江学业考)在包头开往青岛的K712次列车上,每个餐桌都放上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等标牌,提醒乘客按量取食。可见“光盘行动”在全国的广泛兴起。为解决粮食问题作出杰出贡献的“杂交水稻之父”是( ) A.袁隆平 B.孔繁森 C.焦裕禄 D.王进喜 【解析】选A。本题考查识记和辨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粮食”“杂交水稻之父”,可以确定是袁隆平。B孔繁森是新时期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C焦裕禄和D王进喜都是全面建设社
22、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B、C、D均与题干不符,故选A。,11.(2012都匀中考)2012年伦敦奥运会即将开幕,你知道上一届奥运会是哪一年申奥成功的吗?是第几届现代奥运会?请选出正确的选项( ) A.2001年第29届 B.2008年第29届 C.2008年第30届 D.2001年第30届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12.(2012河北中考)毛泽东的下列题词,旨在推动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是(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向雷锋同志学习 D.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
23、生的辨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推动文学艺术繁荣发展”。链接所学知识,1956年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学艺术方针,文学艺术出现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局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有关。“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1950年开始的抗美援朝战争有关。“向雷锋同志学习”是号召人们学习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模范人物雷锋。所以D符合题意。,13.(2012烟台学业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
24、一流 C.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D.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提取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符合题意的是B。,14.(2012滨州学业考)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就业制度的改革,而引发的新生事物包括( ) 持证上岗 就业培训 公开招聘 人才市场自主择业 A. B. C. D.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就业制度的变化。链接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打破了以往的“铁饭碗”“包分配”等做法,出现了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自主
25、择业等新事物。,15.(2012湛江中考)右下图反映的社会现象出现在以下哪个时期( ) A.民国初年 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改革开放以来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识读图片和综合理解能力。图中的关键信息是“求职培训”“养老医保”,链接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社会保障制度逐步走向成熟。图片出现的社会现象正是这些变化的反映。故选D。,二、材料分析题 16.(2012重庆中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2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
26、,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成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 中美关系及启示整编,材料二 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如果说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只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十四大后中美关系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迅猛发展。 当代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中美关系
27、,材料三 历史表明,每当两国对涉及对方核 心和重大利益的问题处理得比较好,中美关 系就比较顺畅和稳定。反之则会麻烦不断。 我们希望美方始终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 神,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以实际行动反对“台独”,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012年2月15日习近平在美国友好 团体欢迎午宴上的演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并概括当时中美关系转变的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正常化始于何时。根据材料二,归纳中美关系与中国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中美关系上中方的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
28、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和感悟历史的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联合作战”,归纳得出答案。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根据材料二中的“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中美关系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迅猛发展”,归纳二者的内在联系。第(3)题根据材料三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独”,可知中美关系上的中方核心利益是台湾问题。第(4)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原因:迫切需要中
29、国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表现:协调作战,合作抗日或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2)时间:1972年。联系:中美关系正常化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我国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中美关系的不断发展。 (3)台湾问题。 (4)相互尊重、支持、合作,互不干涉内政;中国发展壮大、立足于世界舞台。(任答1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均可),三、简答题 17.(2013福州中考)小军同学以示意图、表格和卡片等形式,简洁直观地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显著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农村政策篇】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 (1)请在示意图“?”处填写适当的内容。 (2)实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外交成就篇】,【(5)篇】,请你参照【农村政策篇】【外交成就篇】,结合卡片内容,为上面卡片设计篇名。 【解析】本题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为主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第(1)(2)(3)(4)题属于识记能力的考查,回答时结合相关联的内容填上答案即可,第(5)题结合卡片中的有效信息“一国两制”、港澳回归、海峡两岸等分析归纳,可以确定为“祖国统一”的主题。,答案:(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求同存异 (4)联合国 (5)祖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