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网络,过关训练,中考冲刺,第7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考点一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是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 ,可以大大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积。同时,根也吸收了溶解在水中的。 2.水分的运输途径:【点拨】根吸水的条件是: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反之,则细胞失水。,根毛,成熟区,无机盐,3.植物茎的结构 导管:位于 ,由下向上运输水和 。 筛管:位于 ,由叶向植物体各器官运输。 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能不断分裂形成新的 和 ,使茎不断长粗。 【点拨】木本植物(如芒果树)的茎有形成层,茎能逐年长粗;而草本植物(如甘蔗)的茎没有形成层,茎则
2、不能逐年长粗。,韧皮部,木质部,有机物,木质部,韧皮部,无机盐,考点二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2.气孔的结构:由一对半月形的 围成。 3.气孔的作用:植物蒸腾水分的“ ”;气体交换的“ ”。,表皮,气孔,叶肉,叶脉,保卫细胞,门户,窗口,4.蒸腾作用的途径: 水分: 吸收根、茎、叶的 大气。 5.蒸腾作用的意义: 促进植物体对 和 的吸收和向上运输;提高 ,增加降水;降低温度。 所以,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 。,导管,根毛,气孔,无机盐,水,大气湿度,水循环,1.把一段带叶的木本植物幼茎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对其进行横切,观察到有红色的部分是( ) A.树皮
3、 B.韧皮部 C.形成层 D.木质部 2.有些植物的茎,例如桃的茎,能够不断长粗,主要是因为这些植物的茎内有( ) A.韧皮部 B.形成层 C.木质部 D.导管和筛管,D,1.【解析】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位于茎的木质部。,B,3.练习徒手切片时,右手要捏紧两片并紧的刀片,主要目的是( ) A.防止刀片从手中滑脱 B.防止刀片划伤其他同学 C.使切下的材料足够薄 D.便于迅速地来回切割,C,4.右图为某植物叶片上气孔的开放和关闭的示意图,箭头表示某种物质进出保卫细胞导致开合的情况。则该种物质是( ) A.水 B.氧气 C.空气 D.二氧化碳 5.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A.根 B.
4、茎 C.叶 D.花,A,4.【解析】气孔的开闭是由保卫细胞决定的,由于保卫细胞的靠近气孔一侧的壁较厚,另一侧较薄,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细胞向外弯曲,气孔张开;反之,气孔闭合。,C,6.2014年山东省运动会将在我市举办,为当好东道主,园林工人正美化、绿化济宁城,右图表示正在给一些刚移栽的树木输液(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为提高树的成活率,你认为输液管的针头必须插入树干的( ) A.树皮 B.木质部 C.韧皮部 D.形成层,B,6.【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7.取甲、乙两个型号相同的量筒,分别插入一个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枝条,摘除其中一个枝条的叶,各注入清水至10毫升,
5、然后将两装置放在光下,每隔10分钟记录量筒液面的读数。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组是实验组 B.甲组减少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C.乙组的叶片未被摘除 D.实验结果说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D,7.【解析】从记录的实验数据看,甲组水分散失的速度比乙组快,可以推断乙组的枝条的叶被摘除,所以乙组是实验组。,8.“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现象,而植物体内的水是自下而上运输的。这种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植物的 (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9.我市属冬小麦主产区,在小麦生长过程中,要多次进行灌溉。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
6、作用 D.果实的生长发育,C,C,10.下列关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与散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冠 B.茎通过导管运输水分 C.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11.验证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应采用的对照实验是( )A.和 B.和 C.和 D.和,A,11.【解析】1与3包扎的位置与4不同,其塑料袋内的水分有可能来自泥土。,B,12.右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为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B.为营养组织,能制造营养物质 C.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的作用 D.为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
7、的“门户”,A,13.取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菠菜叶,作如下处理:再将上述四组叶片置于通风处,则出现萎蔫现象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A,13.【解析】本题应注意两点:其一,菠菜叶的上表皮气孔比下表皮少。其二,凡士林的作用封盖气孔,防止水分从气孔蒸发,所以萎蔫的越早的叶,蒸腾作用越强,被封盖的气孔就越少。反之,被封盖的气孔越多。,14.在观察了叶片的结构后,晓东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70 的热水中,很快发现叶片表面产生许多的小气泡,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 ) A.叶片下表面的光照弱 B.叶片上
8、表面含叶绿体比下表面的多 C.叶片下表面产生的氧气多 D.叶片下表面的气孔多,A,D,15.王大爷所在的村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通过植树、生产蔬菜等副业来增加收入。在植树过程中,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王大爷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带土移栽 B.去掉部分叶片移栽 C.在烈日炎炎的中午移栽 D.A和B都可以 16.有些植物到了秋冬季节就要落叶,这是为了 ( ) A.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B.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C.给根供应肥料 D.减少体内水分的运输,D,B,15.【解析】A和B都能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17.上海世博园中一些场馆的外墙种植了很多的绿色植物,让游人顿觉空气湿润而清新,这
9、是由于植物体的(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 18.右图是叶片气孔的示意图,下列哪种物质不能由气孔进出叶片(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无机盐,D,19.【解析】藻类植物没有根;墙藓是苔藓植物,没有输导组织;肾蕨有真正的根。,19.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部分枝叶,主要原因是( ) A.降低蒸腾作用 B.减少光合作用 C.方便树苗运输 D.减少养分消耗,A,19.【解析】蒸腾作用是植物将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主要的器官是叶片,绝大部分的水分从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外界,移栽植物时,选择
10、阴天或是傍晚移栽,或是去掉部分枝叶,这样可以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提高植物移栽的成活率。,20.驼峰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B.导管中水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C.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 D.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D,1.(2015广东)右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 A.是导管可运输水 B.具有保护作用 C.中能进行光合作用 D.可以张开或闭合,A,1.【解析】是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A项错误;为表皮,作用是保护内部组织,B项正确;是叶肉,有
11、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C项正确;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由保卫细胞控制张开或闭合,D项正确。,2.(2014广东)水分进出植物的主要途径依次是 ( ) A.根毛、导管、气孔 B.气孔、筛管、根毛 C.根毛、筛管、气孔 D.气孔、导管、根毛,A,2.【解析】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因此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根毛、导管、气孔。,3.(2015广州)岭南特产荔枝在结果期间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 )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
12、合作用 D.提高结实率,A,3.B【解析】苔藓植物有茎和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所以这种植物最可能是苔藓植物。,4.(2015揭阳)图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植物的(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分解作用,A,4.【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一少部分被植物体利用,绝大部分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了,如图可知,
13、左侧的叶片多,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较多,右侧叶片少,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较少,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天平的右边会下降,左侧上升。,5.(2015茂名)下列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B.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C.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是气孔 D.上表皮气孔少,可减少水分的散失,B,5.【解析】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A项正确。绿色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以气体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发出去,B项错误。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
14、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C项正确。由于上表皮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温度比下表皮相对较高,叶片中的水分比较容易从上表皮的气孔散失。气孔作为蒸腾作用水分出入的门户,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尤其是炎热的夏季,会让植物萎蔫甚至死亡,所以上表皮气孔少会避免该种现象发生,D项正确。,6.(2015珠海)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实验中,如果将草地上早、中、晚的湿度平均值做成曲线,就可以了解( ) A.草地、裸地、灌木丛的温度差 B.无对照,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C.草地一天内的湿度变化 D.草地、裸地、灌木丛一天中湿度变化的异同,C
15、,6.【解析】对数据进行不同处理的意义,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相同的数据,常常可以说明不同的问题。例如,在做“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实验中,如果把裸地、草地和灌木丛中测量的数据,分别求平均值进行比较,可以知道三处的湿度差异;把某一处早、中、晚的湿度平均值做成曲线,曲线上的点代表一天内不同时段的湿度,因此只能了解该处一天内不同 时段的湿度变化。,7.(2015珠海)大面积植树造林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这是因为植物可以通过蒸腾作用( ) A.降低空气中的湿度 B.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增加空气中氧的含量 D.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D,7.【解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发挥
16、着重要作用,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8.(2015潍坊)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无机盐和水的吸收速度越快 B.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下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上表皮多 C.干旱地区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这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A,8.【解析】蒸腾作用促进根部对水分的吸收,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不能促进无机盐的吸收。水分从叶表面大量散失,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候。温度、光照的强弱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强弱,温度
17、越高,光照越强,蒸腾作用越强,有利于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但是超过一定的限度,蒸腾作用反而减弱。同时,大多数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依靠叶片的下表皮,因为下表皮的气孔多于上表皮;干旱地区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9.(2015湘潭)移栽植物时,下列做法与降低蒸腾作用无关的是( ) A.选择阴天移栽植物 B.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 C.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D.根部带一个土坨,D,9.【解析】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植物的蒸腾作用。阴天,光照强度弱,植物的蒸腾作用也比较弱,选择阴天移栽植物,或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刚移植的植物,根的吸水能力较弱,截去植物的大部分枝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移植过程中保留根部的土坨,可以保护植物的幼根,使植物更快成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