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光,第3讲 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通常用光线表示光的_和_ 2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有_ 、_、 _等 3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 m/s.,同一种均匀,传播路径,方向,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3.0108,光的反射 1入射角和反射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_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2光的反射定律(1)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_上;(2)异侧: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两侧;(3)等角:反射角_入射角 3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选填“可逆”或“不可逆”),法线,同一平面,等于,可
2、逆,法线,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滑表面能将平行的入射光都沿_方向反射出去,这叫做镜面反射;粗糙不平的表面将平行的入射光向_方向反射出去,这叫做漫反射 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虚实: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2)距离: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 ;(3)大小:像与物的大小_ ;(4)对称: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6实像与虚像:能够用光屏承接的像叫做_ ;不能用光屏承接的像叫做_ 帮你理解 光的传播分三类,直线、反射和折射;直线、反射同介质,折射不同介质分,同一,各个,相等,相等,实像,虚像,虚,对接点一:光的直线传播 【例1】 (2013南通市)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解题流程】 审
3、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光的三种传播情况:光的直线传 播、反射和折射; 抓关键:光的传播情况是本部分知识的主线,抓住光的传 播路径是本题的关键; 析选项:小孔成像、手指投影都是光的直线传播的结果; 镜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的结果,属于光的反射现 象;文字放大是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得结论:C,【中考预测】 1今年6月6日,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1)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_原理来解释(2)如图为太阳及八大行星示意图据图分析,你认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能看到_凌日现象,解析 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是由于金星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金
4、星挡住了太阳光,是金星在地球上形成的影子;由图知能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还有水星答案 光的直线传播 水星,对接点二:光的反射 【例2】 某天晚上,小金在天空中看见一轮满月此时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图正确的是 ( )解析 看到月亮是月亮反射的太阳光射到地面上,根据光的反射定律,B图中月亮反射的光不能射向地球;C、D图中月亮反射的光中有部分射向地球;A图中月亮各部分反射的光都能射向地球答案 A,知识链接 光的反射定律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方法点拨 正确理解光的反射定律,灵活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和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物理现象,【中考
5、预测】 2自行车的尾部安装一种塑料制成的反光镜,夜间骑车时,在车灯照射下,能把光线按原来方向返回反光镜结构如图所示,两面镜相互垂直,当一条光线AB入射到其中一平面镜上时,(1)请作出经两镜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的光路图;(2)证明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会逆向射回,解析 先作出法线,依据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两侧;两角相等,作出反射光线结合数学的知识证明两线平行答案 (1)(2)因为1290,ABC21,BCD22,所以ABCBCD21222(12)180,所以ABCD.,对接点三:平面镜成像 【例3】 (2012茂名)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6、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C,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2)实验时,小明应在_(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3)图(乙)中,蜡烛的像B离玻璃板最近处到玻璃板的距离为_cm. (4)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像的原因是_. 解析 (1)蜡烛A与B大小相同,B又与A的像大小相同,所以像与物大小相同,这是利用等效替代法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这个像光屏接收不到,人眼只能在与A同一侧,才能接收到反射光线;(3)首先看清
7、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然后即可读数;(4)平面镜成像中像的大小与物相等,不取决于物体离像的远近;(5)玻璃板的两面都能反射光,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可知能成两个像,答案 (1)大小 (2)A (3)2.30 (4)不变 (5)玻璃的两面分别成像 知识链接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方法点拨 理解等效替代的实验方法,明确所用实验器材的目的,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考预测】 3小豪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的环境中进行(填“较明亮”或“较黑暗”);(2)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
8、是由于_造成的;(3)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_,解析 (1)蜡烛经平面镜成的像光线比较弱,如果环境的光线太亮,这些周围的强光线也要进入人眼,干扰人的视线,从而影响观察实验效果(2)玻璃板有两个表面,两个表面都对光线有反射作用,都会成像(3)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有关,这是关键答案 (1)较黑暗 (2)玻璃板较厚 (3)不变,易错点一 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不清,张冠李戴指点迷津 入射角、反射角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光线与分界面的夹角,【典例1】 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解析 入射角是903060,由反射定律知,反射角也是6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答案 120,易错点二 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认识肤浅指点迷津 平面镜光路作图中的“对称法”尽管绘图方法简便,但不能胡乱对称,这个“对称”指的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典例2】 如图所示,S是发光点,MM是平面镜,要求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试画出这条光的传播情况,解析 先确定发光点S的像,并由此才能确定入射点盲目地先确定P点的像,再确定入射点,这种方法找出的入射点虽然与前种方法重合,但从原理和次序上分析却是不恰当的答案 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