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ppt

上传人:s36f12 文档编号:5357871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地形图地图的一种,是按一定比例尺,将地面上的各种固定物体,如地物和地貌,采用规定的符号和表示方法绘制而成的线画图,它是实地面貌的真实缩影。,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一节 地形图的概念,平面图和地形图 一、地形图的比例尺 (一)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定义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距离之比。 数字比例尺、图示比例尺,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一节 地形图的概念,数字比例尺:1:M和1/M 图示比例尺 直线比例尺:2cm为基本单位,左边一格分成10或20小格,使用时可估读至1小格的1/10。 斜线比例尺,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

2、绘及应用 第一节 地形图的概念,(二)比例尺的精度 定义相当于图上0.1mm的实地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 作用根据比例尺精度确定测量地物时的精确程度;根据要求的测量精确程度确定比例尺大小。,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一节 地形图的概念,二、等高线及基本地貌 定义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距: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h同一幅图上的等高距相同 平距: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d 首曲线:根据事先选定的等高距而绘制的等高线。,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一节 地形图的概念,计曲线:为查算方便,每隔4条首曲线加粗描绘的等高线。 间曲线:按1/2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

3、 助曲线:按1/4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间曲线和助曲线可以不闭合,常用于描绘坡度很缓的地貌。 基本地貌及其等高线,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一节 地形图的概念,等高线的特性 (1)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其高程相等; (2) 等高线是不间断的闭合曲线,不在图内闭合就在图外闭合,在图内闭合的不是山峰就是洼地,可通过高程注记加以识别; (3)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或重叠,只有在悬崖处的等高线才能相交,在陡壁处才能重叠,但一般应在重叠处加注陡坎符号;,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一节 地形图的概念,(4) 同一图上,等高线愈密则表示坡度愈陡,等高线愈稀则表示坡度愈缓,等高线间距接近相等则表示坡度比

4、较均匀; (5) 等高线与山脊线正交,并凸向低处;等高线与山谷线正交,并凹向高处。,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一节 地形图的概念,三、地形图图式 定义为了便于测图和用图,要用大家公认的各种符号将地物和地貌在图上表示出来,这些符号总称为地形图图式。 地物符号、地貌符号和注记符号,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一节 地形图的概念,1、地物符号: (1)依比例符号:房屋、水库等 (2)不依比例符号:树、电杆等 (3)半依比例符号:铁路、高压线等 2、地貌符号:等高线、分层着色等 3、注记符号:数字、文字等 GB/T7929-1995 地形图图式,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二节 测图前的准备工

5、作,碎部测量在图根点上测定地物和地貌特征点的位置,并绘制地形图或平面图,此项工作称为碎部测量。 (一)图纸准备一般用一面打毛的聚酯薄膜,厚度0.070.4mm,经过热定型处理,伸缩率小于0.02%。也可选用优质的绘图纸。,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二节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二)绘制坐标格网 聚酯薄膜图纸分空白图纸和印有坐标方格网的图纸。 图纸幅面大小有50cm50cm和40cm40cm的,每个方格为10cm10cm,格网线条应细而可见。 方格网绘制方法:专用仪器(坐标格网尺)、对角线法和AutoCAD方法。,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二节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对角线法 坐标方格网检查要求

6、每个10cm小方格的边长、各小方格的对角线(14.14cm)长度误差等不得超过0.2mm;对角线上各点应在同一直线上,偏离也不应大于0.2mm。,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二节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三)控制点的展绘将控制点的坐标位置,按比例展绘到图纸上,称为控制点的展绘。 步骤展点前,根据图的分幅位置,将坐标格网线的坐标值注在图框外相应的位置。展点时,先根据控制点的坐标,确定其所在的方格。根据控制点与该方格角点的坐标增量进行展绘。,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二节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点号及高程以分式形式在点的右侧注明。 展点精度用比例尺在图上量取各相邻控制点的距离,与已知的边长相比较,最

7、大误差在图纸上不得超过0.3mm,否则应重新展绘。为了保证精度,测区内应有一定数目的图根控制点。一般规定图幅尺寸50cm5cm的1:500和1:1000的地形图测图,图根点的个数应在8个和12个以上。,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三节 碎部测量,碎部测量的方法经纬仪测绘法、大平板仪测图法、经纬仪与小平板仪测图法等。 (一)小平板仪的构造小平板仪主要由图板、测斜照准器和附件组成;附件有对点器、长盒罗盘和水准器等。测斜照准器由直尺、觇孔板和分划板组成为了置平图板,直尺上附有水准器。测斜照准器只能用于定方向线,必须与经纬仪配合才能测图。,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三节 碎部测量,(二)小平板仪

8、的安置 平板仪测图原理 小平板仪的安置包括对中、整平及定向3项内容。先目估粗略对中、整平、定向,在按相反的顺序进行修正。,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三节 碎部测量,1、对中目的: 对中误差:0.05mmM(比例尺分母)。 2、整平 3、定向目的:一点定向,另一点检查。,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三节 碎部测量,(三)经纬仪与小平板仪联合测图 步骤 (四)经纬仪测绘法 1、经纬仪的工作内容 2、绘图的工作内容(半圆仪)测绘过程中,一般每测20个点左右,要检查定向有无变动。4人一组,分工是观测、记录计算、绘图、立尺各一人(大面积两人立尺)。,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三节 碎部测量,测

9、碎部时应遵循由近到远,由易到难,先测地物后测地貌,边测边画边成形,测完画完,有问题现场解决的原则。,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三节 碎部测量,(五)立尺点(特征点)的选择和测图内容的取舍开始测图前,应根据测站位置、地形情况和立尺范围,大致安排好立尺路线。立尺要连贯。正确合理地选择立尺点是成图速度和质量的关键。碎部点间距和最大视距,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三节 碎部测量,碎部点的选择要做到位置正确、形状相似,主次分明,清晰易读。地物碎部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当地物形状不规则时,一般规定建筑物和围墙凹凸部分在图上大于0.4mm的均应表示出来。对于地貌,碎部点应选在最能反映地貌特

10、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如山顶、鞍部、山脊、山谷、山坡、山脚等坡度变化及方向变化处。,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四节 地形图的绘制,(一)等高线的勾绘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要求 勾绘方法:先将有关的地貌特征点相连接,在图纸上用铅笔轻轻地勾出一些地性线。然后在相邻点按地貌特征点的高程内插等高线。最后将高程相等的相邻点徒手连成光滑的曲线。 内插等高线的方法:,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四节 地形图的绘制,(二)地物勾绘 能按比例大小表示的地物:随测随绘,把相邻点连接成光滑的曲线; 水井、地下管道、检修井等:先在图上绘出其中心位置,在整饰时再用规定的符号准确描绘; 非比例符号表示的地物:

11、在现场作好标记,以便在室内整饰时按图示规定画出。,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四节 地形图的绘制,(一)地形图的拼接 为了保证相邻图幅的相互拼接,在每一幅图的四边,均须测出图廓外1cm左右。利用公共测站点测图有利于相邻图幅的拼接,也有利于图边部分的测图精度。 要求接边差不大于0.6mm,相同高程等高线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得大于相邻等高线的平距,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四节 地形图的绘制,拼接当误差在容许范围内时,可进行图的拼接,拼接时可平均改正,即在两幅图上各改正一半。如果测图用的是绘图纸,则需用透明纸条将其中一幅图的图边地物和等高线描绘下来,然后与另一幅图进行拼接检查。当采用聚酯薄膜时,

12、可直接将相邻两幅图的对应边叠合在一起,如在容许误差范围内,则在其中一幅上改正地物、地貌的位置,另一幅可根据改正后的图边进行修正。,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四节 地形图的绘制,(二)地形图的清绘与整饰 清绘:对铅笔原图经过仔细的自查和互查无误后,按地形图图式进行着墨描绘的工作。清绘时要注意地物和地貌的位置、属性和种类等均不得更改和增减。 清绘顺序:先图内后图外,先地物后地貌,先注记后符号。,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五节 地形图的应用,一、根据等高线确定地面点的高程 内插法:HB=Hm+d1/dh,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五节 地形图的应用,二、求直线的坡度设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13、为D,高差为h,而高差与水平距离之比称为坡度,以i表示,常以百分率或千分率表示。i=tga=h/D,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五节 地形图的应用,三、按限制坡度在地形图上选定最短路线 四、土坝坡脚线的确定 五、根据等高线绘制断面图 六、根据地形图确定汇水面积 七、根据地形图计算水库库容 八、其他:坐标计算、坐标方位角计算、线段长度、土方计算等。,第六章 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 第六节 在地形图上求面积,一、图解法比例换算s/S=(1/M)2 1、几何法 2、解析法 3、透明方格纸法 4、纵距和法(平行线法) 二、机械法,第六章小结,知识要点:地形、地形图概念;比例尺、比例尺精度;等高线相关概念及其特性;经典地貌等高线;地形图图式;碎部测量、图纸、坐标格网;控制点的展绘、展点精度;碎部测量的方法;平板仪、经纬仪测绘法、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图法、碎部点的选择;等高线的勾绘;地形图的拼接与整饰;了解地形图的应用和在地形图上求面积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测绘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