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ppt

上传人:fcgy86390 文档编号:5355589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实验一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 孙艳辉,实验一 凝固点降低法测摩尔质量,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仪器和试剂 实验步骤 数据处理 评注与拓展 提问思考,实验目的,(1) 明确溶液凝固点的定义及获得凝固点 的正确方法;(2) 测定水的凝固点降低值,计算蔗糖的 分子量。 (3) 掌握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量的原理, 加深对稀溶液依数性的理解。 (4) 掌握贝克曼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实验原理,凝固点降低是稀溶液的一种依数性。 凝固点是指在一定压力下,溶液中纯溶剂开始析出的温度。由于溶质的加入,使固态纯溶剂从溶液中析出的温度Tf比纯溶剂的凝固点Tf*下降,其降低值Tf = Tf* -

2、Tf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即,实验原理,Tf* : 纯溶剂A的凝固点; Tf : 溶液的凝固点 Tf:为凝固点降低值 ; mB: 质量摩尔浓度 Kf : 凝固点降低常数, 单位为Kkgmol-1 MB: 溶质B的摩尔质量; m2溶质质量(g);m1溶剂质量(g),实验原理,通常测凝固点的方法有平衡法和贝克曼法(或步冷曲线法)。本实验采用后者。 其基本原理是将纯溶剂或溶液缓慢匀速冷却,记录体系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出步冷曲线(温度-时间曲线),用外推法求得纯溶剂或稀溶液中溶剂的凝固点。,实验原理-过冷法,图1-1(1) 纯液体的冷却曲线,图1-1(2)溶液的冷却曲线,实验原理,纯溶剂步冷曲线

3、: 纯溶剂逐步冷却时,体系温度随时间均匀下降,到某一温度时有固体析出,由于结晶放出的凝固热抵消了体系降温时传递给环境的热量,因而保持固液两相平衡,当放热与散热达到平衡时,温度不再改变。在步冷曲线上呈现出一个平台; 当全部凝固后,温度又开始下降。从理论上来讲,对于纯溶剂,只要固液两相平衡共存,同时体系温度均匀,那么每次测定的凝固点值应该不变。但实际上由于过冷现象存在,往往每次测定值会有起伏。当过冷现象存在时,纯溶剂的步冷曲线如图1-1(1)所示。即先过冷后足够量的晶体产生时,大量的凝固热使体系温度回升,回升后在某一温度维持不变,此不变的温度作为纯溶剂的凝固点。,实验原理,稀溶液的步冷曲线: 稀溶

4、液凝固点测定也存在上述类似现象。 没有过冷现象存在时,溶液首先均匀降温,当某一温度有溶剂开始析出时,凝固热抵消了部分体系向环境的放热,在步冷曲线上表现为一转折点,此温度即为该平衡浓度稀溶液的凝固点,随着溶剂析出,凝固点逐渐降低。 但溶液的过冷现象普遍存在。当某一浓度的溶液逐渐冷却成过冷溶液,通过搅拌或加入晶种促使溶剂结晶,由结晶放出的凝固热抵消了体系降温时传递给环境的热量,当凝固放热与体系散热达到平衡时,温度不再回升。此固液两相共存的平衡温度即为溶液的凝固点。,实验原理,但过冷太厉害或寒剂温度过低,则凝固热抵偿不了散热,此时温度不能回升到凝固点,在温度低于凝固点时完全凝固,就得不到正确的凝固点

5、。 上述也可从相律分析,溶剂与溶液的冷却曲线形状不同。对纯溶剂两相共存时,自由度f*=1-2+1=0,冷却曲线出现水平线段,其形状如图1-1(1)所示。对溶液两相共存时,自由度f*=2-2+1=1,温度仍可下降,但由于溶剂凝固时放出凝固热,使温度回升,但回升到最高点又开始下降,所以冷却曲线不出现水平线段,如图1-1(2)所示。由于溶剂析出后,剩余溶液浓度变大,显然回升的最高温度不是原浓度溶液的凝固点,严格的做法应作冷却曲线,并按图1-1(2)中所示方法加以校正。但由于冷却曲线不易测出,而真正的平衡浓度又难于直接测定,实验总是用稀溶液,并控制条件使其晶体析出量很少,所以以起始浓度代替平衡浓度,对

6、测定结果不会产生显著影响。,仪器和试剂,凝固点测定仪 1套 烧杯 2个 数字式贝克曼温度计 1台 放大镜 1个 普通温度计(050) 1只 压片机 1个 移液管(50mL) 1只 蔗糖(AR) 粗盐(AR),实验步骤,1. 纯水凝固点的测定,2. 蔗糖-水溶液凝固点的测定,(1) 调节寒剂(冷却剂)的温度 取适量粗盐与冰水混合,使寒剂温度为-2-3,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搅拌,使寒剂保持此温度。 (2) 溶剂凝固点的测定 1)仪器装置如图1-2所示。用移液管向清洁、干燥的凝固点管内加入50mL纯水,并记下水的温度,插入贝克曼温度计探头,不要碰壁与触底。 2)先将盛水的凝固点管直接插入寒剂中,均匀搅拌

7、,使水的温度逐渐降低,当冷到0.7以后,要快速搅拌(以搅棒下端擦管底),幅度要尽可能的小,待温度回升后,恢复原来的搅拌速度,同时观察贝克曼温度计读数,直到温度回升稳定为止,此温度即为水的近似凝固点。,实验步骤,1. 纯水凝固点的测定,实验步骤,3)取出凝固点管,用手捂住管壁片刻,同时不断搅拌,使管中固体全部熔化,将凝固点管放在空气套管中,缓慢搅拌,使温度逐渐降低,当温度降至近似凝固点时,自支管加入少量晶种,并快速搅拌(在液体上部),待温度回升后,再改为缓慢搅拌。直到温度回升到稳定为止,记下稳定的温度值,重复测定三次,每次之差不超过0.006,三次平均值作为纯水的凝固点。,实验步骤,2 溶液凝固

8、点的测定 取出凝固点管,如前将管中冰溶化,用压片机将蔗糖压成片,用分析天平精确称重(约0.5 g),自凝固点管的支管加入样品,待全部溶解后,测定溶液的凝固点。测定方法与纯水的相同,先测近似的凝固点,再精确测定,但溶液凝固点是取回升后所达到的最高温度。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用同样的方法测定重量近似的第二片蔗糖片形成的溶液的凝固点。,凝固点测定装置,数据处理,1. 分别将纯水,蔗糖-水溶液的凝固点测定结果列于下表中。,2.以温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作出冷却曲线图,求出Tf* ,Tf 及 Tf 。3. 计算蔗糖的摩尔质量M,实验评注与拓展,本实验成功的关键点有下述几方面: (1)搅拌速度的控制是

9、做好本实验的关键,每次测定应按要求的速度搅拌,并且测溶剂与溶液凝固点时搅拌条件要完全一致。 (2) 寒剂温度对实验结果也有很大影响,过高会导致冷却太慢,过低则测不出正确的凝固点。 (3) 纯水过冷度约0.71(视搅拌快慢),为了减少过冷度,而加入少量晶种,每次加入晶种大小应尽量一致。,实验评注与拓展,拓展: 凝固点降低时稀溶液的依数性质,降低值的多少直接反映溶液中溶质有效质点的数目。如果溶质在溶液中有解离、缔合、溶剂化和生成络合物等情况,均影响溶质在溶剂中的表观分子量。因此,凝固点降低法还可用来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度、溶质的缔合度、活度及活度系数等。 另外,利用凝固点降低这个性质,在科研中还可用来鉴定物质的纯度及求物质的熔化热;在冶金领域还可配制低熔点合金。,提问与思考,(1) 为什么要先测近似凝固点? (2) 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或太少影响如何?(3)测凝固点时,纯溶剂温度回升后有一恒定阶段,而溶液则没有,为什么?(4)溶液浓度太稀或太浓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5)若溶质在溶液中产生离解、缔合等现象时,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6) 试分析引起实验误差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