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7章_建筑内部雨水排水系统.ppt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5352183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章_建筑内部雨水排水系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7章_建筑内部雨水排水系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7章_建筑内部雨水排水系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7章_建筑内部雨水排水系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7章_建筑内部雨水排水系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按管道设置,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外排水,内排水,檐沟排水,天沟排水,一、分类,7.1分类与组成,单斗雨水排水系统系统: 多斗雨水排水系统系统:,敞开系统: 密闭系统:,立管连接 斗的数量,按埋地横管是否有自由液面,按流态,重力流,重力半有压流,有压流,适用条件: 居住建筑, 屋面积较小的公共建筑; 单跨工业建筑。,1 .檐沟外排水,雨水斗,承雨斗,檐沟,立管,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二、组成,组成: 组成:檐沟、水落管(立管)(DN75mm、100mm),间距812m。,天沟,适用条件: 长度不超过100m的多跨工业厂房的大型屋面。 多跨厂房屋面,溢流口,山墙,泄压管,消能池,检查井,

2、2. 天沟外排水,组成: 天沟、雨水斗、立管。 天沟长度4050m,天沟坡度i=0.003。,天沟,消能池,检 查 井,雨水斗,沉降缝,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3. 内排水系统,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悬吊管,立管,连接管,排出管,通向检查井,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1)雨水斗 作用:收集雨、雪水;整流、导流。 形式:重力雨水斗(65型、79型、87型);平蓖雨水斗;虹吸式雨水斗.,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斗布置: 雨水斗布置时除按水力计算确定雨水斗的间距和个数,还应考虑建筑结构的特点。以伸缩缝、防火墙、沉降缝为天沟分水线,各自自成系统。 接入同一立管的雨水斗,其安装高度宜在同一

3、标高层。 两个雨水斗连接在同一根悬吊管上时,应将靠近立管的雨水斗口径减一级。 采用多斗排水时,悬吊管上设置的雨水斗不得多于4个。 多斗雨水排水的雨水斗,其排水连接管应接至悬吊管上,不得在立管顶端设置雨水斗。,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2)连接管 连接雨水斗和悬吊管的一段竖向短管。 与雨水斗同径,且DN100mm。 牢固固定在建筑物的承重结构上,下端用斜三通与悬吊管连接。,(3)悬吊管 雨水斗不直接接立管埋地时,用悬吊管空中吊设,在适当位置接立管。 沿屋架悬吊,i0.005。 端头及15m的悬吊管上设检查口。 管材:铸铁,固定在墙梁桁架上。 悬吊管管径不小于连接管管径,也不大于300mm。,第

4、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4)立管 与悬吊管同径,且不宜大于300mm。 一根立管连接的悬吊管根数不多于2根。 沿墙、柱安装,距地面 1.0m处设检查口。,(5)排出管 立管和检查井间的一段有较大坡度的横向管道。 DN立管管径。 与下游埋地管在检查井中宜采用管顶平接,水流转角不小于135。,(6)埋地横管 敷设于室内地下,承接立管的雨水,送至室外雨水管道。 最小管径DN为200mm, 最大管径不超过600mm。 采用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或陶土管。 坡度按生产废水管道最小坡度计算。,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附属构筑物 检查井、检查口井和排气井。(P185图6.1.5) 按出户管在室内部

5、分是否存在自由液面分为:密闭系统埋地管上设检查口,检查口放在检查井内,称检查口井。 敞开系统排出管与埋地管连接处,埋地管转弯、变径及超过30m的直线管路上设置检查井。,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能迅速及时将屋面雨水排至室外,屋面溢水频率低,室内管道不漏水,地面不冒水。 密闭式系统优于敞开式系统,外排水系统优于内排水系统,堰流斗重力流排水系统安全可靠性较差。 虹吸式系统泄流量大、管径小,造价最低,87斗重力流系统次之,堰流斗重力流系统管径最大,造价最高。 屋面集水优先考虑天沟形式,雨水都置于天沟内;建筑屋面内排水和长天沟外排水一般宜采用重力半有压流系统;大型屋面的库房和公共建筑内排水,宜采用虹吸

6、式有压流系统,檐沟外排水宜采用重力无压流系统。,4. 雨水排出系统选择,7-2 雨水内排系统流动的物理现象,1.雨水斗泄流状态 按降雨历时,雨水斗泄流状态分三个阶段:初始阶段(降雨开始到掺气比最大): 0ttA 水气两相重力流过渡阶段(掺气比最大到掺气比为零) : tAttB水气两相压力流 饱和阶段:t=tB (不掺气)单相压力流,目的:了解雨水内排水系统由于水气两相流动,管内压力变化的影响规律,为雨水管系设计提供依据。,一、单斗雨水系统,初始阶段: 0ttA,充水率a1/3 水气两相重力流Q-h: 泄流量和h速度缓慢。Q-K: K急剧上升,在tA处达到最大。 Q-P:压力增加但变化缓慢。,过

7、渡阶段: tAttB,充水率1/3 a1水气两相压力流 Q-h:h增加缓慢近似线性,泄流量增长速率小。Q-K:K,tB时 K=0。 Q-P:管内压力增加较快。,饱和阶段: t=tB,充水率 a=1 单相压力流Q-h:Q基本不增加。Q-K: K=0,Q不增加,h,泄水由抽力进行。,2悬吊管和立管内的压力变化,初始阶段,悬吊管非满流重力流, 立 管附壁膜重力流。 管系内无压力变化。,过渡阶段,悬吊管水气两相, 立 管水塞流。上部负压,下部正压。,3埋地横管的水气流动水流壅水 半有压非满流波动水跃的流动状态,雨水系统压力分布,压力零点位置随Q增加而上移;满流时,压力零点在最低位置。,二、多斗雨水排水

8、系统,气水两相流,各斗雨水泄流到立管的水力阻力,因配件(雨水斗口径)、悬吊管长度及立管负压抽吸作用影响不同而有差别。 实测:近斗泄流能力为远斗泄流能力的数十倍,远斗由于少受或不受立管负压抽吸作用影响。即使天沟水位高,泄流量亦不会明显增加,故多设亦无实际意义。,悬吊管上有多个与大气连通的雨水入口。,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3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一、 雨水量计算,1. 设计暴雨强度 q,2. 汇水面积 F(m2); 有一定坡度的屋面,汇水面积按水平投影面积计。,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L/s104m2);P设计重现期(年);一般建筑 P=25年;t1 地面集水时间(min);屋面按5mi

9、n计算;t2 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m折减系数;管道取2,明渠取1.2;A1,c,b,n 地方系数,3. 雨水量公式, 屋面雨水设计流量,L/s; 屋面设计汇水面积,m2; 当地降雨历时5min时的暴雨强度,L/(s104 m2); 当地降雨历时5min时的小时降雨厚度,mm/h; 径流系数,0.9。,Q F q5 h5 ,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7.3 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71),选择布置雨水斗, 布置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和埋地管。 将最大允许泄流量换算成最大允许汇水面积:,(接下页),二、 内排水设计计算 p199,(72),N=3600/ h5 F Q K1 N,

10、降雨强度h5与系数N的关系表, 最大允许汇水面积,m2; 最大允许泄流量; 渲泄能力系数; 取决于5min小时降雨厚的系数,取值见下表,(接上页),雨水斗最大允许汇水面积(附录6.6),1. 雨水斗,2连接管,与雨水斗同径,3.悬吊管均匀流 h/D=0.8 v=0.751.8m/s,i,重力 重力半有压流,见P399 附录6.1,6.2,4. 立管 连接一根悬吊管,立管与悬吊管同径。 立管连接两根悬吊管时,计算雨水斗泄流量之和,查立管的最大允许汇水面积或泄流量确定管径。 附录6.4,5. 排出管 管径一般与立管相同,也可放大一级。,6. 埋地管 满流 确定重力或半有压流(i) 坡度0.003。查附录6.3,埋地管计算方法和步骤与悬吊管相同。,整流罩,下沉式雨水斗,进水格栅,排出管,虹吸式雨水斗,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7.2 雨水内排水,检查井内接管方式,135,第7章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