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图内容中,地理要素是地图的主体。自然要素主要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等内容;人文要素主要包括独立地物、居民地、交通网、政治行政境界等内容。,二、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1 独立地物的表示在实地形体较小,无法按比例表示的一些地物,统称为独立地物。如工业、农业、历史文化、地形等方面的标志。 独立地物一般高出于其他建筑物,具有比较明显的方位意义,对于地图定向、判定方位等意义较大。在1:25万1:10万地形图上独立地物表示得较为详细。 独立地物由于实地形体较小, 无法以真形显示,所以大都 是用侧视的象形符号来表示。,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2 水系的
2、表示在编绘地图时,水系是重要的地性线之一,常被看做是地形的“骨架”,对其他要素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一)海洋要素的表示 1)海岸 (1)海岸的结构海水不停地升降,海水和陆地相互作用的具有一定宽度的海边狭长地带称为海岸。海岸系由岸上地带、潮浸地带(干出滩)、沿海地带三部分组成。 (2)海岸的表示,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2)海底地貌(1)海底地貌十分复杂,根据地貌的基本轮廓可将其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三部分。 大陆架也称为大陆棚、大陆台、大陆浅滩,一般深度在0200m (2)大陆坡又称大陆斜坡,是大陆架和大洋底的过渡地带,一般深度在2002 500m之间,大洋底又称大洋盆地,是海洋的主体部分
3、,一般深度为2 5006 000m,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2)海底地貌的表示海底地貌可以用水深注记、等深线、分层设色和晕渲等方法来表示。水深注记:例如,水深点不标点位,而是用注记整数位的几何中心来代替;可靠的、新测的水深点用斜体字注出,不可靠的、旧资料的水深点用正体字注出;不足整米的小数位用较小的字注于整数后面偏下的位置,中间不用小数点,例如:235表示水深23.5m。等深线:是从深度基准面起算的等深点的连线。等深线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类似于境界的点线符号,另一种是通常所见的细实线符号。,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分层设色:是与等深线表示法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在等深线的基础上采用每相邻两根等深
4、线(或几根等深线)之间加绘(印)颜色来表示海底地貌的起伏。通常都是用不同深浅的蓝色来区分各层,且随水深的加大,蓝色逐渐加深。晕渲法:表示海底地貌详见“地貌的表示”。,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二)陆地水系的表示水系包括:井、泉、贮水池,河流、运河及沟渠,湖泊、水库及池塘和水系的附属物等。 河流的表示通常由宽度不依比例尺的单线,过渡到不依比例尺的双线,再过渡到依比例尺的双线。单线表示河流时,通常用0.10.4mm的线粗表示。究竟是粗至0.2mm,或0.3mm或0.4mm,可依河长而定。当河宽在图上0.4mm时,即可用双线(套色)表示。,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小比例尺地图上,河流有两种表示方法:
5、一是与地形图相同的方法,只是单线河符号往往稍加粗,不依比例尺的双线河使用较长,要到一个能清楚表达河床特征的宽度处为止;二是采用不依比例尺的单线配合真形单线(依比例尺的单线)来表示,它能真实地反映河流宽窄、汊道和河心岛,河流图形显得生动而真实。,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2)运河及沟渠的表示运河及沟渠在地图上都是用平行双线(水部浅蓝)或等粗的实线表示,并根据地图比例尺和实地宽度分级使用不同粗细的线状符号。,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3)湖泊、水库及池塘湖泊、水库及池塘都属于面状分布的水系物体,地图上都用蓝色水涯线配合浅蓝色水部来表示。季节性有水的时令湖的岸线不固定,则用蓝色虚线配合浅蓝色水部来表
6、示。湖水的性质往往是借助水部的颜色来区分,例如用浅蓝色和浅紫色分别表示淡水和咸水。 水库通常是根据其库容量用依比例真形或不依比例的记号性符号表示。,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4)水系的附属物水系的附属物包括两类:一类是自然形成的,如瀑布、石滩等;另一类是附属建筑物,如渡口、徒涉场、跳墩、水闸、滚水坝、拦水坝、加固岸、码头、轮船停泊场、防波堤、制水闸等。这些物体在地图上,有的能用半依比例尺或不依比例尺的符号表示,在较小比例尺地图上则多数不表示。,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3 地貌的表示地图上地貌的表示法主要有写景法、晕翁法、晕渲法、等高线法、分层设色法等。 (1)写景法以绘
7、画写景的形式表示 地貌起伏和分布位置的地貌 表示法,称为写景法。,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建立在等高线图形基础上的现代地貌写景法:根据等高线图作密集而平行的地形剖面,然后按一定的方法叠加,获得由剖面线构成的写景图骨架,经艺术加工也可制成地貌写景图。,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根据DEM自动绘制连续而密集的平行剖面变得十分方便。选择视点的方位和高度,获得不同的立体写景效果。,(2)晕翁法晕翁法是沿斜坡方向布置晕线表示地貌的一种方法。其设计原则是根据光线垂直照射时,地面与其水平面的倾角越大,则所受到的光照就愈少的原理。因此,可以计算出不同倾斜角(的地面)的晕线粗细与线间间隔(空白)。用这种方法描绘的
8、晕线,不仅可以显示地貌起伏的分布范围,而且还可以表现不同的地面坡度。,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3)晕渲法晕渲法是在平面上显示地貌立体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根据假定光源对地面照射所产生的明暗程度,用浓淡不一的墨色或彩色沿斜坡渲绘其阴影,造成明暗对比,显示地貌的分布、起伏和形态特征。这种方法称为地貌晕渲法,也称阴影法或光影法,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晕渲法按照光源位置不同可分为直照晕渲、斜照晕渲和综合光照晕渲三种。,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4)等高线法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点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用等高线来表现地面起伏形态的方法,称为等高线法,又
9、称水平曲线法。 等高线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相等; 等高线是封闭连续的曲线; 等高线图形与实地保持几何相似关系; 在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愈密,坡度愈陡,等高线愈稀,坡度愈缓。 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和助曲线四种,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首曲线又叫基本等高线,是按基本等高距由零点起算而测绘的,通常用细实线描绘。 -计曲线又称加粗等高线,是为了计算高程的方便加粗描绘的等高线,通常是每隔四条基本等高线描绘一条计曲线,它在地形图上以加粗的实线表示。 -间曲线又称半距等高线,是相邻两条基本等高线之间补充测绘的等高线,用以表示基本等高线不能反映而又重
10、要的局部形态。地形图上间曲线常用长虚线表示。-助曲线又称辅助等高线,是在任意的高度上测绘的等高线,为的是表示那些别的等高线都不能表示的重要微小形态。因为它是任意高度的,故也叫任意等高线。但实际上助曲线多绘在基本等高距l4的位置上。地形图上助曲线是用短虚线描绘的。,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等高线表示地貌有两个明显的不足:其一,缺乏视觉上的立体效果;其二,两等高线间的微地形无法表示,需用地貌符号和地貌注记予以配合和补充。,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5)分层设色法根据地面高度划分的高程层(带),逐“层”设置不同的颜色,称为地貌分层设色法。其相应的图例称为地貌色层表,它表明各个色层的地貌高程范围。例如
11、,图上用蓝色表示海洋,用绿色表示平原,用黄色表示低山或丘陵,用棕、紫、灰、白色表示高山、极高山等。,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分层设色法的主要优点:是使地图在一览之下立刻获得地貌高程分布及其相互对比的印象,其次是它使等高线地图略微有一些立体感。这种方法广泛运用于普通地图上。例如,图上用蓝色表示海洋,用绿色表示平原,用黄色表示低山或丘陵,用棕、紫、灰、白色表示高山、极高山等。,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6)地貌符号与地貌注记 地貌符号与地貌注记作为等高线显示地貌的辅助方法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地图上。 A地貌符号 独立微地貌是指微小且独立分布的地貌形态,包括坑穴、土堆、溶斗、独立峰、隘口、火山口、山洞等。
12、激变地貌是指较小范围内产生急剧变化的地貌形态,包括冲沟、陡崖、冰陡崖、陡石山、崩崖、滑坡等。 区域微地貌是指实地上高差较小但成片分布的地貌形态,例如小草丘、残丘等,或仅表明地面性质和状况的地貌形态,例如沙地、石块地、龟裂地等。,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2)地貌注记 高程注记包括高程点注记和等高线高程注记。高程点注记用来表示等高线不能显示的山头、凹地等,以加强等高线的量读性能;等高线高程注记则是为了迅速判明等高线的高程而加注的,应选择在平直斜坡,以便于阅读的方位注出。 说明注记用以说明物体的比高、宽度、性质等。按图式规定与符号配合使用。地貌名称注记包括山峰、山脉注记等。山峰名称多与高程注记配合注
13、出。山脉名称沿山脊中心线注出,过长的山脉应重复注出其名称。在不表示地貌的地图上,可借用名称注记大致表明山脉的伸展、山体的位置等。山峰名称通常用中长等线或中长宋体注出,用水平字列;山脉名称则通常用屈曲字列的右耸肩等线体注出。,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4 土质和植被的表示 土质是泛指地表覆盖层的表面性质;植被则是地表植物覆盖的简称。 土质和植被是一种面状分布的物体。地形图上常用地类界、说明符号、底色和说明注记相配合来表示。,5 居民地的表示居民地是人类居住和进行各种活动的中心场所。在地图上应表示出居民地的形状、建筑物的质量特征、行政等级和人口数等。,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普通地
14、图内容表示方法,(1)居民地的形状,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2)居民地的建筑物的质量特征居民地的形状包括内部结构和外部轮廓。居民地的内部结构,主要依靠街道网图形、街区形状、水域、种植地、绿化地、空旷地等配合显示。居民地的外部形状,也取决于街道网、街区和其他各种建筑物的分布范围。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有些较大的居民地(特别是城市式居民地)往往还可用很概括的外围轮廓来表示其形状,而许多中小居民地就只能用圈形符号来表示 。,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3)居民地的行政等级地图上表示行政等级的方法很多。如用地名注记的字体、字号来表示,用居民地圈形符号的图形和尺寸的变化来区分,用地名注记下方加绘辅助线的方法
15、来表示等。,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4)居民地的人口数居民地的人口数量通常是通过注记字体、字号或圈形符号的变化来表示的。,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6 交通网的表示交通网是各种交通运输线路的总称。它包括陆地交通、水路交通、空中交通和管线运输等几类。在地图上应正确表示交通网的类型和等级、位置和形状、通行程度和运输能力以及与其他要素的关系等。,水路交通 水路交通主要区分为内河航线和海洋航线两种。 一般在小比例尺地图上才表示海洋航线。海洋航线常由港口和航线两种标志组成。(港口只用符号表示其所在地,有时还根据货物的吞吐量区分其等级。航线多用蓝色虚线表示,分为近海航线和远洋航线。),空中交通在普通地图上,空
16、中交通是由图上表示的航空站体现出来的,一般不表示航空线。我国规定地图上不表示航空站和任何航空标志。国外地图一般都较详细地表示。,管线运输主要包括管道和高压输电线两种。它是交通运输的另一种形式。管道运输有地面和地下两种。我国地形图上目前只表示地面上的运输管道,一般用线状符号加说明注记来表示。在大比例尺地图上,高压输电线是作为专门的电力运输标志,用线状符号加电压等说明注记来表示的。另外,作为交通网内容的通信线也是用线状符号来表示的,并同时表示出有方位的线杆。在比例尺小于1万的地图上,一般都不表示这些内容。,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7 境界的表示 地图上,境界分为政区境界和其他境界。 (1)政区:包括政治区划和行政区划 -政治区划:境界包括国界(已定、未定) -行政区划:省、自治区、中央直辖市界,自治州、盟、省辖市界,县、自治县、旗界等;(2)其他境界:包括地区界、停火线界、禁区界等。,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地图上所有境界线都是用不同结构、不同粗细与不同颜色的点线符号来表示的。,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主要境界线还可以加色带强调表示。色带的颜色和宽度根据地图内容、用途、幅面和区域大小来决定。色带有绘于区域外部、区域内部和跨境界线符号绘制三种形式。在海部范围色带也要配合境界线符号绘出。,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