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摘要:路桥建设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建设,权估着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大部分分布着软土,对于交通的需要极为迫切,尤其要发展高速,地铁,高铁,高架桥等,而软土带来不同的危害,如路基滑移,路堤塌陷,路面起伏不平,桥梁基础下陷等。无论给设计者还是施工者都带来棘手的麻烦,对于财力物力人力的损耗也不容小视,其目的无非是处理好地基加紧建设促进经济发展,避免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一、前言软土对公路的危害,引起各级部门的重视,为了提高对软土地基的施工水平,适应高等级公路的发展,无论科研,设计,施工都全力以赴,通过多年的理论引导实践摸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和成就。(一) 、科
2、研部门成立了专门机构专项负责,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化达到了集科研、设计,施工一体化,经过摸索总结再实践,因而处理软土地基有了一些新的生机。(二) 、勘察设计部门利用自己的有效设施,进行多种勘探,避免了单一定位不准的问题,根据多年地质资料进一步了解软土,采用科学电算法精确地计算各种土工数据,多元化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无形中加快了设计效率。(三) 、施工部门对于软土的处理也出现专业化,专业的施工组织、先进的施工技术、先进的施工设备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和提高了施工质量。(四) 、现代网络化使各种专业讯息传播更迅速,各种研究主题相对加快了同行业相互熟稔,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交通部为了加强我国基础建设
3、的安全性,特此做出了行业规范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保证了施工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做到了施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地基处理(一)处理的一般原则1尽早用堆载预压不作深层处理软基的方法,这种以自然沉降逐渐达到路基稳定,是一种最经济也简单的方法。适于对于我国公路基本建设的程序不能尽早拔款、征地、施工。但限于工期较长的大型工程。 2在施工工期紧迫,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除个别路堤在不影响总体施工的情况下,可适当的不作地基处理。桥梁基础处,可用多种方案进行优 选,选择最合适经济的方案,同时选用有资质有大型先进设备的建设单位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二)勘察、设计和施工1首先要弄清楚软土地区的水
4、文地质情况,由于软土地基的复杂性,用于强度计算的土工参数,无论从测定方法中还是测定过程中都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理论上也无法达到完善。所以勘察人员要考察地质资料,实地进行多元勘探。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还应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做到勘探详细化。在勘察设计时如地质工作做的不详细,在施工时如有不能实施或实施危险性高,必须进行补充勘察及勘探工作,对地质情况作进一步了解之后在作出修改方案。 2设计方案要经济又要合理切合当地实际情况。 3保证所用材料数量、质量;施工机械数量、规格、性能均要满足要求。 4施工时要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和按照操作规程办事,以保证质量要求,软土地段特别要注意控制填土速率,避免产生路堤滑移
5、和发生其它意外事情。 5施工方要及时的测量校正,保证无偏差或偏差在容许范围内。做好施工组织和施工安全负责,工作明细化责任化。6监理工作要恪尽职守,及时进行监理和记录。严厉防范偷工减料、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三)处理方案1换土将路堤下的全部软土利用人工或机械进行挖除,用强度较高的粘性土或卵石、砂、片石、砾等渗水性材料换置换软弱土体,形成复合地基,或在软弱地基中部分土体内掺入水泥、水泥砂浆,以及石灰等物,形成固体,与未加固部分形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压缩量2排水砂垫层在路堤底部铺设一层比较薄的砂层,起浅层水平排水作用,以加速软弱地基的沉降发展和缩短固结,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3
6、排水固结多用各种不同长度和间距的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与砂垫层以及利用天然地基的本身透水性或进行有效结合处理,加压系统的选择要根据软土地基做出针对性的安排,以保证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的融合。4挤实砂桩以震动或冲击的方法将石、砂等高强度材料强力挤入软土地基中,形成较大的密实柱体,使软土地基的整体抗剪强度提高,从而较少沉降。5预压在工期不紧的情况下,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堤,可以先填筑一部分或全部,这样地基可以在一段时间固结沉降,然后填足、铺筑路面。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首先根据工程规模、施工场地、工期要求、路面结构、资金拨款等,合理先取,此外,在大型工程中常常将预制场设在桥头填方位置,既起堆载预村地基的作用,
7、又作上部结构制作工场。对于施工要严格监理,合理利用资源,尽可能地降低基建费用,节约造价。三、桥涵通道处的处理 处在软土地区的桥梁,由于基础处理严格,基础埋置较深穿过软土层,故一般无大沉降。而在桥头与路堤接合处由于地基处理差异导致沉降差异较大,导致道路结合不顺畅,高速行车时会影响舒适感和安全性能。因此要适当的调和地基处理方法和处理顺序。桥涵通道处处理的方法一般有:1在涵洞区段内,地基必须与路基的软基处理一并考虑,排水固结处理措施要适当加密,预压排水固结时需设临时管道过水,涵洞正式施工时拆除。砂垫层必须与路基砂垫层连通,以形成通畅的排不通道。涵洞孔径可适当加大,给使用功能留有余地。保证涵洞整体性、
8、自重、刚度、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必须在软基处理的先期沉降完成之后进行,施工时要预留沉降量。2在桥台设计中加强自身的稳定性,主要是加强台身及基础的刚度,以增强抗水平推力的能力。在设计中必须考虑不均匀沉降而对基础产生的弯矩和剪力并做出基础桩的合理设计,合理安排伸缩缝。3桥台处路堤处理:为了加快地基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减轻路堤与桥台间沉降差,在桥台处的一定距离内采用砂桩,粉喷桩、旋喷桩等加固地基。尽可能的做到小沉降和无沉降。4涵洞和通道可采用钢筋砼箱形整体式结构,并同时扩大基础,它施工简便节约造价。 四、软土地基处理应注意的问题地基处理大都是隐蔽工程,而且大部分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效果并不是施工结束后
9、就能充分体现,需待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步显示其是否达到以如期效果,所以一个成功工程必须在各个施工环节中把握质量关,并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加强检测管理,才能得以保证。故在施工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在选择地处理方法时除考虑对地基的适用性和合理性外,还应该综合考虑公路条件、施工条件、经济、安全等综合要素。(2)做到勘察、设计、施工一体化。 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事实性。(3)要采取适当的施工程序,进行合理施工,尽可能避免返工等造成的经济损失。 (4)软基处理要与防护工程结合,消除突发事件影响。(5)选择桥梁作为软基处理时,要综合比较经济、安全、美观、环保等方面因素。(6)做好资料的整理记录,并总结施工经验,为以后处理相关工程提供借鉴。五、结语公路穿越软土地区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软土地基的危害性很大,如果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处理不当或干脆不处理,或者因为工作中的细小疏溜,往往会给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留下隐患,一旦发生问题再进行处理,便直接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形象的负面影响。因此根据不同施工条件选用合适的方法处理软土地基,可以有效的防止或解决出现的问题,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减少财务支出,避免更大的事故或破坏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