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辛亥革命,19世纪60年代,百日维新,19世纪90年代,1894年,1895年,1898年6月,1898年9月,1905年,1911年10月10日,1912年1月1日,1915年,兴中会成立,起步,洋务运动,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中国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青年杂志创办,后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考点一 洋务运动 (近代化在经济上的体现)15永州27题,(运用),考点全解,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内:太平天国运动;外:列强侵略) 目的:师夷长技,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1
2、3常德6题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运动前期:(1)时间:19世纪6070年代;(2)口号:自强;(3)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13永州7题: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上海)、14长沙 42(2)题、13永州26题福州船政局等。,运动后期:(1)时间:19世纪7090年代;(2)口号:“求富”;(3)创办的主要民用工业: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上海);14永州10题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军事: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15张家界6题、14张
3、家界6 题 教育: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后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13永州7题,结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 性质:这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15张家界34(3)题、15常德24(3)题、14常德21(3)题、13张家界38(1)题 地位和作用:(1)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2)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3)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
4、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4)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端。,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的机器房 15长沙43(1)题,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 个近代化的钢铁厂,考点二 戊戌变法 (近代化在政治上的体现),(理解),时间:1898年6月9月。13常德5题 背景:(1)1895年春,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史称“公车上书”。从此,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2)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宣传维新变法;(3)组织强学会,发行机关刊物中外纪闻(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5、 目的: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主要内容:(1)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2)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3)文化: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4)军事:训练新式军队。,结果:1898年9月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戊戌变法失败,13常德7题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百日维新”。 性质: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次政治制度的探索。15张家界34(3)题、15常德24(3)题 影响:(1)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
6、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2)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技的传播;(3)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是近代探索学习西方制度的开始。,【考点点拨】维新派与洋务派的目的都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洋务派只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以科技强国;维新派则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考点三 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辛亥革命 (近代化在政治上的体现),(识记),(运用),1. 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1)1894年,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2)1905年,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13长沙43(1)题(3)提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
7、发刊词中提出,其中“民族”为前提,“民权”为核心,“民生”为补充与发展)。13 常德 7题是孙中山领导辛亥,孙中山,革命的指导思想;14张家界 23题(4)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最大功绩);(5)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3长沙43(1)题(6)1924年,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创建黄埔军校,开展国民革命运动。,2. 辛亥革命 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 高潮:(1)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地点:湖北武昌。结果: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攻占了汉口和汉阳,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2)中华民国的成立
8、: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资产阶级政权建立),定都南京。,结果: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4常德 21(2)题 性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是近代的第二次政治制度的探索。15张家界34(3)题、13张家界38(1)题 历史意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考点四 新文化运动 (近代化在思想上的体现),(识记),兴起时间:1915年。 背景:(1)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
9、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2)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3)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15长沙43(2)题 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北京大学。,代表人物及贡献:(1)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14张家界8题(2)李大钊发表孔子与宪法,指出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揭露将孔教载入宪法是“专制复活之先声”;(3)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4)鲁迅1918年
10、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旗帜:“民主”和“科学”。14长沙43(2)题、14张家界题 内容:(1)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4永州11题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13永州8题(2)后期: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地位及作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15常德24(3)
11、题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巧学速记】一校一刊主阵地,民主、科学两面旗。陈胡 鲁李四旗手,四倡四反开风气。,拓展提升,【材料链接】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才能真自由。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 孙中山文集据材料,概括孙中山的主要思想观点。推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国家的独立是个人自由的前提;革命
12、的同时要进行社会经济改革。,【异同比较】中国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在对待传统文化方面的比较。(1)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发动的思想运动,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不同点:新文化运动中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两种极端的态度。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文艺复兴则是对古典文化加以利用和发展,使其成为反对封建制度的工具,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来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聚焦湖南中考,命题点2 人物类 (14永州10题)“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B. 大生纱厂的兴办 C. 福州船政局的创办 D. 汉阳铁厂的兴办,A,【解析】本题考查李鸿章的主要活动。李鸿章是19世纪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创办中国近代企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发展中国近代水上交通运输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与掠夺。大生纱厂是张謇创办,福州船政局是左宗棠创办,汉阳铁厂是张之洞创办。故答案选A。,聚焦湖南中考其他真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