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灵三中 20112012 学年第 一 学期新 授 课 导 学 稿课题:咏雪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2 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并背诵全文。4、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学法指导:这篇文章语言虽浅显易懂,但因初次接触文言文,所以要认真疏通文意,还要注意积累一些实词,把握其意义,并积累课文涉及的有关世说新语的文学常识,最后在诵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课前预习:借助工具书,参考课下注释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的语句进行品味。 一、 世说新语两则选自 ,作者
2、刘义庆(403-444) , ( )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了 ,主要记( )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查找课本注释和练习册上的试题)二、易读错的字音。 (查字典解决)太傅( ) 俄而( ) 雪 zhu( ) 欣然( )来源:xYzKw.Com柳 x( ) 凝( ) 韫( ) 差可拟( )( )3、古今异义。 儿 女:四、 1解释下列加粗部分的含义。(查找课本注释和文言文翻译书)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 俄而雪骤_ 撒盐空中差可拟_ 未若柳絮因风起_欣然_广灵三中 20112012 学年第 一 学期新 授 课 导 学 稿课 堂导 学
3、一 导入新课说说你知道的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同学们,刚才我们都听了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二、 自主合作学习问题一: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问题二:.疏通文意 归纳重点的实词、虚词及句子。问题三: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问题四: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
4、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问题五 :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三 、 小组展示、探究提升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广灵三中 20112012 学年第 一 学期新 授 课 导 学 稿四、达标训练: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1、.根据课文补充句子: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2、翻译句子(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2) 撒盐空中差可拟。(3)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3、用斜线划分朗读节奏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4、本文写人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试举一例说明。五、 反馈练习说说还可以用哪些
5、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请欣赏: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李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广灵三中 20112012 学年第 一 学期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新 授 课 导 学 稿板书设计: 咏雪 刘义庆撒盐空中大雪纷纷 观察细致柳絮因风起导学后反思:在教学设计时,我原本是想通过文言文的三读“读通,读顺,读美”来达成教学目标,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把语文教学的关注点放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上!谁知学生居然对雪没有具体的概念!当发现阅读主体的个人体验游离文本之外,我一下子没有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有点慌但却想不能阻止学生们的声音,所以继续请同学们说下去,而学生居然又说出了一个与教师预设完全不同的声音,并且完全基于自己对生活的认识,预设与生成产生了偏差!幸好,一场及时的雪,使学生在有趣的观察和实践中得到更多的认识,这堂课总算是有了一条漂亮的尾巴!可是,如果没有那场及时雪呢?看来,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绝不能成为一句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