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学案 新人教版班级: 学号: 姓名: 【学习目标】1、 能流畅地朗读课文。2、 理解文章内容和讲述的道理。3、 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课前预习案1、作者介绍(熟记)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临川先生文集和王荆公诗笺注 。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2、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在课文中标注下列加黑字的读音。隶 邑人 扳 环谒 泯然 仲永 称前世之闻3、解释划线的词并在文中
2、标注。(1)世隶耕 ( ) (2)未尝识书具 ( )(3)借旁近与之( )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5)稍稍宾客其父( ) (6)余闻之也久 ( )(7)从先人在家( ) (8)受之天也 ( )(9)卒之为众人( ) (10)今夫不受之天 ( )(11)泯然众人矣( ) (12)父异焉( )(13)称前世之闻( ) (1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 )课中学习案1、 文言文知识(1)对文中的“之” “于”的意思进行归类。 之 忽啼求之: 借旁近与之: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卒之为众人: 于 环谒于邑人: 于舅家见之: 贤于材人远矣: 爱于人者不至: 然 父利其然也 : 泯然众
3、人矣: (2)解释词类活用的词语。 邑人奇之: 宾客其父: 利其然: 伤仲永: (3)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邑人: (“扳”同“攀” ,牵,引。 )贤于材人远矣: (“材”同“才” ,才能。 )(4)特殊句式:2、 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用原文回答)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4、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当堂训练】1、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是( )A、借旁近/与之 B、金溪民/方仲永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 2、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bn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yC、泯然众人矣 mn D、不能称前时之闻 chn3、对“伤仲永”的“伤”正确的理解是( )A、中伤 B、受伤 C、哀伤 D、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