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戊戌变法,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谭嗣同 (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廖天一阁主 ,维新派人物 。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代表著作仁学。 康广仁 (1867-1898)名有溥,字广仁,号幼博,又号大中。清末维新派 。后闻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即积极响应,主张在外交上联合英国,在内政上废八股取士之制,广开学校,讲求实用之学,以培养更多的维新爱国志士。戊
2、戌政变时被捕入狱,谈笑自如,宣称“若死而中国能强,死亦何妨?”不久与谭嗣同等同时遇害,逝年31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林旭 (1875年1898年),字暾谷,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朝末年维新派人士。 1893年回乡参加福建恩科乡试,中第一名举人。 1898年在9月5日到14日10天里,上书言事最多,不少变法上谕出自他的手笔。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再次“训政”。9月28日,被杀害于宣武门外菜市口。时年23岁。 杨深秀 (1849年1898年9月28日),号孴孴子,字漪村或仪村,山西闻喜人。清末维新变法人士。 1898年3月,与宋伯鲁等在北京成立关学会,又列名保国会。戊戌
3、政变中,不避艰危,援引古义,请慈禧撤帘归政,遂遇害,,杨锐 (18571898),字叔峤,四川绵竹人 。在百日维新中受到光绪帝召见,赏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与康有为相交,但变法主张多有不合,攻击康“多谬妄”,声称要对新法“稍加裁抑”。戊戌政变时被捕,张之洞营救不及,被害。遗著编为杨叔峤文集和杨叔峤诗集。 刘光第 (18591898年),字裴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人 。政变发生,四章京及康广仁、杨深秀同被捕,于9月28日(旧历八月十三日)被杀害于菜市口。梁启超为之作传,康有为作挽联,称“孤旌特表六人中”。而其他人士,亦予其高度评价:“政府寮友见者,谓君子于政事无新旧畛域,斟酌最平
4、允焉。 ” 六君子”。,事件,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戊戌变法又名维新变法,其高潮则为百日维新, 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近代化道路。“百日维新”开始后,清政府中的守旧派不能容忍维新运动的发展。有人上书慈禧太后,要求杀了康有为、梁启超;奕劻、李莲英跪请太后“垂帘听政”; 9月中,光绪皇帝几次密诏维新派商议对策,但维新派既无实权,又束手无策,只得向光绪皇帝建议重用袁世凯。16、17日,光绪皇帝两次召见袁世凯,授予侍郎;18
5、日夜,谭嗣同密访袁世凯,劝袁杀荣禄,举兵救驾。事后,被袁世凯出卖。,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戊戌政变”成功。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下令捕杀在逃的康有为、梁启超;逮捕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张荫桓等人。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将谭嗣同等六人杀害;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被遣戍新疆。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外,全部都被废止。从6月11日至9月21日,进行了103天的变法维新,以戊戌政变宣告失败。,1.政治方面:告诫廷臣舍旧图新,力行新政,鼓励官绅市民上书言事,严禁官吏阻隔;谕令各省督抚举荐通达时务的新
6、政人才;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准许自谋生计 2.经济方面: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 3.军事方面: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 4.文化教育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文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游历。,内容,意义,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强大,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接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