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丑石教学设计 学校 课题 五丑石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班级 课 时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改实验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课,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托物言志的方法,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本单元四篇文章都是托物言志的文章,而丑石是托物言志散文中比较典型的文章,但本课除了托物言志的大背景外,还可以从借物喻人、借物寄意的角度来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从自身经验和身边来理解感悟本课文章。作者以富有哲理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并理解事物,再加以象征手法的运用和学习,继而为后文学习象征手法的引入打下基础。二、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对于鉴赏理解散文的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托物言志的
2、方法与技巧,使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他们已经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的学习现代托物言志散文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导学生懂得抓住所托之物和要言之志,还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努力通过本课,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来传达内心感受。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学习和理解丑石的美丑表现,分析文章内容,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过程与方法: 理解文章重点语句的含义,感受并理解文章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丑石的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精神四、重难点 重点:学习和理解丑石的美丑表现,领会文章的意蕴,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难点: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教学方式 合
3、作、探究、交流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又将共同学习 一篇新课文丑石 ,第一时间仍是“自由质疑,合作探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解答问题,鼓励学生追问意识。学生提问:预计问题:1、为何要小心翼翼的2、拉直了是什么意思?写出什么?3 为何脸红?4、丑石丑吗?等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问题的解决形式:问题可当时解决,可随课文分析帮学生逐步感知,部分问题可在课后解决。教学内容 一、指定四名学生朗读课文, (1-2,3-5 ,6-7 , 8-14, )齐读第 15 段,边读边思考:1、(1)丑石“丑”在何处?(2)丑石又“美”在何处?总结:一) 、 丑石之丑1、丑在“外形 ”2、丑在“无
4、用 ”:3、丑在“没人爱 ”丑极板书形丑无用没人爱丑极二) 、丑石之“ 美”A.珍贵稀少:B.往日辉煌:C.精神伟大:美极板书陨石价值高朗读课文思考问题交流、研讨一) 、 丑石之丑1、丑在“外形 ”黑黝黝地卧在那里, 牛似的模样2、丑在“无用 ”:垒山墙:苦于它不规则、没棱角、没平面 錾开吧:懒得花大气力,随便掮一块都比它强压铺台阶:没有看上洗石磨: 石质太细刻字雕花: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 浣纱捶布: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3、丑在“没人爱 ”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奶奶总是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呦,多时把它搬走吧。孩子讨厌它,合伙要搬走它;咒骂它、嫌弃
5、它、无可奈何。孩子爬上去望月,摔下来磕破了膝盖。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不它身边生长,荒草繁衍、锈上绿苔、黑斑 二) 、丑石之“ 美”A.珍贵稀少: 是块陨石.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 B.往日辉煌: 补过天,发过热,闪过光,给人类以精神伟大美极本文讲了丑石的“丑”与“美” ,那这“丑”与“美”之间有周和内在联系呢?引出托物言志。二、理解重点词句。1、怎样理解“ 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2、品读第 15 段,找出丑石的伟大在文指什么?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谈谈自己的看法。板书:托物言志三、小结:托 物 言 志 , 即将 个 人 之 “志 ”依 托在 某 个 具 体 之 “物 ”上 。 于 是 , 这
6、个“物 ”便 具 有 了 某 种象 征 意 义 , 成 为作 者 的 志 趣 、 意光明向往、憧憬。 C.精神伟大: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丑到极点便是美到极点。( 修改意见)思考回答:a.事物丑到极处,没什么可相比的,这便成了它独特的个性,这种个性也是一种美。b.这个哲学理念只适用于自然界、文学艺术领域,不能广泛应用到生活领域。齐读课文:思考回答不屈于误解,寂寞生存。开放思维,例:认同。理由不认同。石头本无任何思想,生于沼泽或是陈列于殿堂,其实皆与石头无关,那时人为的,附加意义与价值。或许隐于民间才是丑石的追求,不求名利,也未可知。愿 或 理 想 的 寄 托者 。 作 者 的 个
7、人之 “志 ”, 借 助 于 这个 具 体 之 “物 ”, 表达 得 更 巧 妙 、 更完 美 、 更 充 分 、更 富 有 感 染 力 。四、作业方丈示例每人写三组所托事物及所要寄托的志 趣 、意 愿 或 理 想 。示例:列举事例:先易而后难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蜜蜂奉献精神蚂蚁团结就是力量如 “松 、 竹 、 梅 ”岁 寒 三 友 , 常 用 于 表 示高 洁 的 志 向 ;“泥 土 ”常 用 于 抒 发 谦 逊 的 情 怀 ;“蜡 烛 ”常 用 于 颂 扬 无 私 奉 献 的 精 神 。小草、白杨树、雪、蜜蜂、橡皮等等注意:所托事物与所寄托志趣、理想的关联性。课后记板书设计形丑 陨石丑无用 价值高石没人爱 精神伟大丑极 美极托 物 言 志 附:导入材料自学引导:五 丑 石一、本课的作者是: , 代作家,作品有 等;本文选自 。二、诵读课文后你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你有哪些疑问和感悟?分别记录下来。1、2、3、4、5、三、感知文章内容:1、丑石之“丑”具体表现在哪些词句上:A 外形:B 无用:C 没人爱:2、丑石之“美”具体表现在哪些词句上:A 珍贵稀少:B 往日辉煌:C 伟大精神:四、理解重点语句。1、如何理解 14 段中“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2、品读第 15 段,找出丑石的伟大在文指什么?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谈谈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