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 盟 陈春秀 丁雁清 张楚曼,小组成员:,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 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义及分类,金融衍生工具,指从原生性的金融商品(又称“基础性金融工具”或“传统金融工具”)中衍生出来的新型金融工具,即根据某种相关的金融资产预期的价格变化而进行定值的金融工具,它区别于以实物商品为基础的商品衍生品。这些原生性的金融商品包括货币、外汇、存单、债券、股票等。 按照基础金融产品种类可分为外汇衍生产品、利率衍生产品、股票类衍生产品、信用衍生产品及其他衍生产品。 按照交易方式可将金融衍生产品分为远期、期货、期权、互换。,国际金融衍生产品的历史沿革,最早追溯到古美索不达米亚时期 13 世纪到1
2、5 世纪的欧洲 意大利、英国 16 世纪到19 世纪上半叶 北欧英国、日本、美国 20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 21世纪,金融衍生工具在国际上繁荣发展的原因,1风险加大浮动汇率制度、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2. 竞争的加剧发达国家战后复苏、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3. 逃避监管 4. 技术进步通讯、营业、办公等设备的现代化,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工具的必要性,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 规避风险 套期保值 助长投机 价格发现 经济全球化 完善资本市场,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历程,一、20世纪80年代93年 起步阶段 1984 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重新建立多种金融市
3、场。 1990 年10 月12 日,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以现货交易起步,逐渐引入期货交易机制,标志着中国期货市场的诞生。 期货市场的建立以及外汇期货、权证、国债期货及指数期货四个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试点的开始标志着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进入起步阶段。却最终以试点失败收场。,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历程,92 93 年发行外汇期货,在双轨汇率制度下,价格难以反映对汇率变动的预期,缺乏交易需求,央行和外汇管理局宣布暂停交易。 92 年6 月沪市推出了第一个权证大飞乐股票的权证。94 年10 月特批深交所6 只股权,96 年6 月被全部摘牌。 92 年12 月至95 年5 月发行了国债期货,以“3.2
4、7”国债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违规。 93 年3 月至9 月发行股指期货成交冷淡,认知度低,后被宣布停止。,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历程,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处于初步阶段的特点:正值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期货市场自发性强,发展初期出现盲目、胡乱局面。 交易所成立数量多,交易品种重复。 缺乏统一监管主体,管理落后,交易者盲目参与境外期货交易。,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历程,二、1993年1999年 整顿阶段1993 年11 月4 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标志着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进入了整顿阶段。1998 年8 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的下发标志着我国进入第二个期货市
5、场整顿时期。,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历程,整顿期的主要内容:确定中国证监会为期货市场的主管机构,负责指导、协调、规划和监管工作。 清理众多的期货交易所,最后撤为3 家,即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 调整期货市场上市品种,减少压缩期货品种。提高部分商品品种的期货交易保证金,相继取消外汇期货、指数期货、国债期货和权证。 规范市场操作和交易行为,健全法律法规,整顿交易所秩序,初步建立风险控制制度,并严格控制境外期货交易。,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历程,三、1999年至今 恢复发展阶段 1999 年9 月1 日起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开始实施,我国金融衍生产品进入发展时期。 2001
6、 年3 月5 日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写入“十五”计划纲要。 2002 年6 月1 日中国证监会宣布新的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和期货经纪公司管理办法。 2004 年1 月31 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历程,04 年,棉花、燃料油、玉米、黄大豆2 号期货相继上市交易。 06 年9 月正式成立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10 月开始进行模拟交易,进行了第一个股指的期货交易(即沪深300 指数) 。 10 年股指期货千呼万唤始出来。 期货市场得到回复的同时,银行间市场中的金融衍生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推出了债券远期、外汇远期、权证、外汇
7、掉期、人民币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金融衍生产品。,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现状,经过最近几年的恢复性发展,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交易制度不断完善,交易量不断增加,逐渐走上了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相对于国际金融衍生工具的繁荣发展,我国仍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现阶段,我国金融衍生工具主要以期货为主,且商品期货居多。虽然今年来发展速度很快,市场也在逐步完善,但衍生品发展的空间还很大。,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主要问题,1. 基础市场相对薄弱 我国的基础产品市场现货市场相对薄弱,需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才能支撑衍生产品市场发展。2. 市场建设刚刚起步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建设起步不久,交易制度多模仿发达国家,具有幼稚性
8、和盲目性。3.监管体系尚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监管主体是政府,采取的是多机构的监管模式,缺乏统一监管与协调,监管有效性低。并且缺乏相应的监管法律。,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主要问题,4. 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 由于缺乏与市场交易相适应的风险评估、测量、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不仅难以达到风险规避的目的,还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效率就无从谈起了。5.高级金融人才匮乏 我国缺乏开发和设计金融衍生产品及其交易系统的金融工程师,使得我国国内银行缺乏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能力,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缺乏创新源泉。,伟 大 的 彭 !,一般随机最大值原理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将上述成果应用于研究动态金融产品
9、定价和风险度量取得了一系列国际水平的原创性成果,彭实戈教授,发展前景,1权益类衍生品市场基础条件成熟,率先步入发展轨道 近几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已获得较快发展,市值规模不断攀升,证券化率持续提高。而2009年末,我国股票流通总市值达到1513万亿元,占总市值比例62,占GDP的446 在股指期货运营成功的基础上,股指期权、股票期货和期权等权益类衍生品也都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发展前景,2利率类衍生品市场环境逐步改善,场外市场前景乐观国债期货有望成为利率类衍生品的突破口09年我国债市深度已经高达516807年1月Shibor正式面世 利率衍生品场内外交易量将占全部金融衍生品交易量的85以上,且以
10、场外交易为主。我国银行间市场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前景乐观。,发展前景,3货币型衍生品需求规模有待提升,市场基础尚需改善 05年7月,启动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 形成了以场外市场为主导,询价、撮合交易方式并存,价格联动、分层有序的即期外汇市场体系。 基础经济支撑力量却在急剧增强。09年末,外汇储备占GDP的比率达483 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虽处于起步阶段,但远期看好。,发展前景,4信用类衍生品潜在市场需求巨大,放量发展尚待时机。 我国银行业面临着巨大的信用风险,而目前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却非常有限,因此信用衍生产品的引入非常必要。 07年9月,制定了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 我国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已在银行间市场逐步开展,祝大家梦想成真!,20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