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种方法突破 评价类历史主观题,三种方法突破 评价类历史主观题,评价类主观题通常是通过“评价”、“评述”、“评析”、“认识”、“看法”等引导词来提问,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的分析和评价关键在于要与历史发展的具体史实、阶段特征相结合,揭示那些历史事物的特点、作用和影响。评价类主观题非常吻合新课程“以人为本、体验探究”的理念、符合新高考“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方向,很有生命力。我们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来综述该类试题的解题规律。,一、典型例题例1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
2、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1997年全国历史) 例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略):(1997年全国历史)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进运动的认识。 例3阅读以下材料(材料略)并回答问题。 (2004年全国文综) (2)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例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
3、经常分化。摘自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 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承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摘自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卷五十九 材料三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摘自救荒活民书,回答:(1)结合材料分析封建国家历来“积极培植自耕农”而“自耕农这一阶层”却“经常分化”的原因。(2)“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小农经济“尤为关注”,为什么封建政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自耕农“经常分化”的现象?(3)“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试从封建社会发展的全程对该政
4、策作简要评价。,二、解题方法 解答评价类主观题方法一般有三种,即一分为二评价法、分阶段评价法、主客观评价法。 (1)一分为二评价法 在例1中,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参考答案: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它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也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但是(作者添加),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例1的解题方法就是典型的一分为二评价法。一分为二评价法是评价类主观题中的最常见的解题方
5、法。它一般展现了问题的两个方面,例1参考答案“但是”前面是积极的、进步的一个方面,“但是”后面是消极的、局限的另一方面。,例3第(2)问的参考答案: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重要贡献;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分号前是积极影响,分号后是消极影响)例3第(4)问的参考答案: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各国经济的互补,加入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经济之路;但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居于有利位置,使南北差距拉大。(分号前是积极影响,分号后是消极影响),同类典型的例子还有:评价美国的西进运动;评价抗战初期国
6、民党正面战场;评价天朝田亩制度;评价大多数历史人物如秦始皇、雍正、康熙等。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在采用一分为二评价法时,有的同时需要坚持重点论,也就是说,在一分为二评价时,要分清主次。如评价西进运动、评价秦始皇、评价洋务运动、评价三民主义。例2的参考答案:西进运动既是对印第安人的屠杀、驱逐和掠夺,又是加速美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的推动力。在这两重作用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后者。,(2)分阶段评价法例4第(3)问的参考答案: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稳定小农的政策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缓和阶级矛盾、维持政权和社会的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当封建社会转入衰落阶段,这种政策严重妨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就
7、是典型的分阶段评价法。同类典型的例子还有:评价重农抑商政策;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评价唐玄宗(毛泽东说他前期会做皇帝,后期不会做皇帝);评价苏联30年代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问题;评价科举制等。,(3)主客观评价法我国史学界关于哥伦布航行美洲的历史影响,一般认为它具有建立在非正义行为基础上的客观的历史进步性。这种评价方法在解题中一般不多见,例3的第(2)问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回答。典型例子还有英国在印度殖民侵略的影响:马克思指出,英国人的行为完全是为了攫取更大的物质利益,而且给印度人民带来了流血、污秽、穷困和屈辱。但是它破坏旧社会、建设西方式社会的做法,乃是印度历史发展所必需的。再例如如
8、何认识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愿望,但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导致了“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三年困难时期的出现。,三、模拟习题 1从汉至明清时期我国实行过哪些重要的选官制度?其中时间最长的是什么制度?试分析这一制度在隋唐时期和明清时期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分阶段评价法) 参考答案: (1)察举制、皇帝征召、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科举制。 (2)隋唐时期实行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抑制了门阀士族,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发展到八股取士的地步,严重
9、阻碍了社会进步,成为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工具;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新才能;阻碍了中国传统科技向近代科技的转变。,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时的人如牧师拉蒂默等对圈地运动所造成的人烟荒芜、农民流离失所等悲惨状况,都发出了凄厉的呼声圈地运动不仅使农村残破,而且有些城市也受到影响,工商凋敝,田庐为墟。 材料二 圈地运动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后果。首先,随着圈地运动的发展。英国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市场。它促使英国的封建农业向资本主义农业过渡,其次,圈地运动导致了农业的直接生产者农民与生产资料土地的分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上材料摘自王觉非
10、近代英国史 材料三 (英国)圈地运动大约始于15世纪后期,直到19世纪上半期,历经300余年。进行圈地运动的贵族领主们,由于从收取传统的封建地租改为收取资本主义地租(即农场主利润的一部分),从而成为资产阶级化的地主,历史上称他们为新贵族。由此可见,圈地运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关系变革,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这加速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回答:材料二、三与材料一对圈地运动历史作用的认识有何不同?两种不同认识各自依据的评价标准分别是什么?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圈地运动?(一分为二评价法)参考答案: 不同点:材料二、三认为圈地运动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其历史地位应
11、予以肯定;而材料一则认为圈地运动破坏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应予以谴责和批判。 评价标准:情感道德标准(材料一)和生产力标准(材料二、三)。 评价:圈地运动既对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在这两种作用中,对资本主义的促进作用占主导地位。,3南宋和金议和的目的是什么?宋金议和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你怎样评价这种“种豆得瓜”的历史现象?(主客观评价法) 目的:1141年,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其目的是苟安南方,压制抗金力量的壮大,维护自己的统治。影响:议和之后,中国出现了宋金南北对峙局面,金军基本停止了南下掳掠,客观上造成了南宋区域的相对
12、稳定,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使金政权能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上来,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也有利于女真族的封建化和北方的汉、契丹、女真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评价:南宋统治者的主观意图是求得苟安,这无疑应当否定,但议和却有利于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客观效果应当肯定。这种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的背离,就是“种豆得瓜”现象。它恰好说明历史的发展自有其客观规律,是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我们在评价历史时要注意把两者区别开来,如因为“客观效果好”而不加区别地肯定“主观意图”,就有颠倒黑白的危险。,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辛亥革命后,在孙中山、张謇等人的倡导下,兴起
13、了“实业救国”的浪潮,19121919年,中国的地主官僚、商人、资本家兴办厂矿四百七十余家,新厂矿的投资加上扩建投资共计约一亿三、四千万元,超过1912以前50处民族资本一亿三千万元的投资总和。杜德风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据海关统计,1914年至1918年,我国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入超由每年2亿两减至约3000万两,1919年更减至1600万两。材料三 “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户停机,纱厂结帐,大多无利其它工业亦皆消沉。”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结合背景和结果评
14、述“实业救国”。(一分为二评价法)参考答案: 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一战中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兴起,“实业救国”成为思潮等这一切都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通过兴办实业,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春天,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迫下很快陷入困境。 “实业救国”是一种爱国思想,有利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经济侵略,加速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但不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是无法实现“救国”的。,5简评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分阶段评价法和一分为二评价法相结合)参考答案: 抗战初期国民党积极抗战,正面战场是主战场,国民党军队是抗战的主力,作出巨大牺牲,粉碎日本速胜的阴谋,迟滞日本侵略,客观上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但片面抗战路线,使国民党丧师失地,使中华民族蒙受巨大损失。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和后期,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国民党正面战场不再是抗日的主战场,敌后战场在全面抗战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6如何评价原子弹在对日作战中的作用?对日本人民遭受原子弹轰炸的悲剧如何认识?(一分为二评价法)参考答案: 原子弹不是战胜日本的决定因素,但起到了加速日本投降和减少反日本法西斯人员伤亡的作用。许多日本人民是原子弹的受害者,造成这一悲剧的元凶是日本法西斯集团,美国政府也负有一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