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地理板图板画(一二三章).ppt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5318642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3.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板图板画(一二三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地理板图板画(一二三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地理板图板画(一二三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地理板图板画(一二三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地理板图板画(一二三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地理板图板画,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地理板图板画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节 怎样学习地理板图板画 第二章 绘画基础知识训练 第一节 地理绘画的工具和材料 第二节 透视的原理和应用(重点) 第三节 线条和触点的练习与应用(重点) 第四节 取景和构图 第三章 粉笔使用的基本技法 第一节 粉笔的特性和多功能粉笔(重点) 第二节 色彩的基本知识和彩色粉笔的使用 第三节 彩色黑板画的着色方法 第四章 地理区域轮廓略图与地理要素符号 第一节 地理区域轮廓图的简化 第二节 黑板略图的绘画技法(重点、难点) 第三节 地理要素符号的表示方法 第五章 地理教学黑板画 第一节 地理教学黑板画的分类和画法(重点、难点) 第

2、二节 地理教学黑板画设计实例(重点),第一章 绪论,一、学习地理板图板画绘画的意义二、如何学习地理板图板画,版图版画 地理板图板画: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凭借自己的记忆和熟练技巧,用简单的工具(如各色粉笔)和简练的笔法,把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迅速描绘在黑板上的简略地理图画。,一、学习地理板图板画的意义,地理板图板画只取神似,不计细节,旨在 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说明地理问题。在 地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师的威信 弥补其它教学手段的不足(现代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 ) 适合我国教育的现状(省时、省钱、简便实用

3、),板图板画的特点,形式简略、美观(像) 内容准确,重点突出(准) 作图迅速,与语言同步(快),二、怎样学习地理板图板画,必须具有扎实的地理学知识与理论 要具备一定的绘画基本技能 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 持之以恒、勤学苦练,第二章 绘画基础知识训练,第一节 地理绘画的工具和材料 第二节 透视的原理和应用 第三节 线条和触点的练习与应用 第四节 取景和构图,铅笔(H-6H/B-6B) 钢笔 纸(坚实、厚薄适中、色泽洁白、表面平整、光而不滑、含胶适中 ) 橡皮 小刀片 画板,第一节 地理绘画的工具和材料,近阔远窄,近大远小,近高远矮,这种由于远近距离不同、物象在视觉中引起的差异反映,就是透视现象

4、。,透视的定义“透视”(Perspicere)即“透而视之”。就是透过透明平面看前方的景物,使三维的景物投影到二维的透明平面上,形成立体的图像,这就是透视。后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第二节 透视的原理与应用,第二节 透视的原理与应用,透视要素: (1)画面假象画面和实际画面 (2)视点人眼睛所在的地方。 (3)视线视点与物体任何部位的假想连线。眼睛透视到物体的所有直线,有无数条。 (4)视角视点与任意两条视线之间的夹角。人的视觉清晰范围所能达到的角度,一般60度。 (5)视平线与人眼等高的一条水平线。它是基准线。在野外往往将视平线和

5、天地相连或水天相连的地平线看做是同一直线。 (6)灭点即消失点.物体在透视过程中,向同一个方向延伸的线条,不断汇聚消失的一点。,A,B,L,O,灭点(消失点),是画面上假设的一点,抓不住,摸不到,物体的边沿线延伸 两条线相交的地方,第二节 透视的原理与应用,心点视线与视平线垂直相交的一点。是被绘画的物体与地面平行而与画面垂直的线的灭点。,第二节 透视的原理与应用,余点视平线上除心点以外,分布在心点左右两侧的其余之点。有无数个,是被绘画物体与地面平行而与画面互成角度(不包括0度、90度、180度角)的线的灭点。,第二节 透视的原理与应用,天点在视平线上方、过心点或余点的垂线上,是被绘画物体与水平

6、面和画面都成角度、近低远高、向上倾斜线的灭点。,地点在视平线下方、过心点或余点的垂线上,是被绘画物体与水平面和画面都成角度、近高远低、向下倾斜线的灭点。,A,B,C,D,第二节 透视的原理与应用,透视的基本规律(1)与画面平行的直线,透视方向不产生变化。近大远小(2)与画面呈一定角度的直线,最终都消失于相应的灭点:凡平行于地面,与画面斜交或垂直的直线,消失于视平线上的余点或心点;凡是对地面和画面都斜交的直线,最终都消失于视平线上方的天点或视平线下方的地点。,A,B,C,第二节 透视的原理与应用,常用的透视方法以六面体为例 (1)平行透视(心点) (2)成角透视(余点) (3)倾斜透视(余点、天

7、点、地点),A,B,C,平行透视(一点透视),立方体的一个面与画面平行的透视,称为平行透视。 特点 (1)与画面平行的面,在透视中,始终与地面垂直,只有近大远小的变化,没有透视形的变化。 (2)与画面垂直、与地面平行的线,都向视平线上的一点,灭点汇集。高于视平线向下消失,低于视平线的向上消失。,平行透视的作图方法,画一水平的视平线L 在视平线上确定消失点P 作与画面平行的面ABCD 自A、B、C、D四点向P点做纵向线 在纵向线上截取正六面体纵向边长线段AA、BB 连接AB,由B点作垂线交与CP于C,平行透视在地理绘画上应用范围很广:建筑物、铁道、行道树、风蚀城堡、田野等等。,成角透视(两点透视

8、),一个水平放置的立方体,可见面都不与画面平行,而与画面成角度时,画出的透视图。 特点 (1)六面体各个角度都发生变形。 (2)与地面平行,与画面斜交的线分别向左右两侧视平线上两个消失点汇集,为余点。 (3)垂直于地面的线永远垂直,只有近长远短的变化。(4)与地面平行,与画面斜交的线,也有近长远短的变化。,请大家观察课桌,让课桌与墙壁成一定角度放置,成角透视的作图方法,画一水平的视平线L 在视平线上确定两个消失点V1、V2 在消失点V1、V2间作立方体一条垂直边AB 自A、B两点向V1、V2引透视线 在透视线A V1、 A V2上,截取立方体边长AC和AC(因视角的变化, AC和AC应该短于A

9、B) 自C、C点向下做垂线交BV1、BV2与D、D 自C、C点向V2、 V1引透视线相较于E点。正六面体ABCC即为成角透视的正六面体。,圆透视,也叫曲线透视,指平面上的圆或者曲线、空间立体的球体产生的透视现象。 请大家观察水杯 观察正方形纸板的内切圆 只要不是垂直于视线(或者在画面上)的圆,透视图形应该是各种形式的椭圆,圆透视的特点,正圆透视形是呈椭圆形状,在视平线以下时,上半圆小,下半圆大,不能上、下画的一样大小。也就是说距离视平线近的那部分半圆较小,距视平线远的那部分半圆较大。 距视平线越近,圆形透视弧度越小(越扁),反之越大。,圆透视在地理绘画中多用来表现近于圆形的洼地、湖盆、火山口、

10、弧形海岸线、河曲及人工建筑的弧面等等。 在画蜿蜒曲折的河流时候,必须根据圆面透视的原理,把它当做若干个圆弧的连接; 河段走向与视线平行或交角较小时,画得宽些,与视线垂直或交角较大时画得窄些。,透视方法的应用,表现景物的远近变化 (1)同高度大小的物体,越远越矮、越小,在视平线以上的部分近高远低,在视平线以下的部分近低远高。 (2)等长度的水平线段越远越短,近宽远窄。 (3)和视点同高度的点,始终位于视平线上,视平线上、下两方的点都向视平线上的灭点汇集。,透视方法的应用,表现景物的仰俯变化 (1)平视:就像平时用眼睛看东西一样,绘画时候把视平线确定在画面上人物头部的高度,如果描绘较大场景,一般把

11、地平线当做视平线。画面有利于突出前景,多用于表现局地景观。 (2)仰视:视平线在画面上放得很低,至少要低于画面上人的高度,使画面上景物基本上都在视平线以上。由于视平线很低,画面受到限制,不利于表现较大场景。一般表现局部景观,使景物显得高大雄伟。 (3)俯视:将视平线确定在画面的较高位置,至少要高于人的高度,使画面上的景物基本都在视平线以下,画面效果可见景物的顶面。是地理教材和专业书籍插图、景观画最常用的绘画视角。内容量大。许多野外素描和黑板画都采用高视平线的俯视图,如广阔的平原、高原、林海、沙漠;河曲、深谷、湖泊、火山口等等。,注意几点,随着视平线的升高,视野扩大;反之,随着视平线的降低,视野

12、变小,视平线的高度就是视点的高度 随视平线的抬高,远近景物的距离增大,水平弯曲增多 俯视可见景物的顶面,不可见其底面;仰视可见景物底面,不可见其顶面,线条的分类 按线条的性质实线、断线、点线 按线条的形式直线、曲线、折线、螺旋线 按运笔的力度、速度和笔与画面接触的角度粗线、细线、钉形线、橄榄线、哑铃线 按不同线条相互之间的组合形式分类排线、网线 按线条在画中的作用分类轮廓线、块面线、晕纹线,第三节 线条和触点的练习与应用,触点的分类 按触点的排列密点、疏点 按触点的大小粗点、细点 粗密点 细疏点,第三节 线条和触点的练习与应用,线条和触点的主要练习方法 提高眼睛的几何判断能力和手的控制能力的训

13、练 1.有意识地观察某些线状延伸的物体,用眼睛确定其中点、1/3点、1/4点、2/5点等;动手作不同长度、不同方向的线段的等分练习、不等分练习。 2.在纸上或黑板上作不同方向的直线、弧线、曲线、螺旋线练习。 3.在圈定的任意几何图形内作各种平行、等距的排线、网线和辐合线练习;作各种等距的弧排线、弧网线练习;作各种不等距的平直排线、网线和弧排线、弧网线练习。(纸上纵横轴小于8厘米,黑板上50-60厘米),第三节 线条和触点的练习与应用,线条和触点的主要练习方法 对线的走向、平行、间距、交角、长短的眼的判断力和手的控制 力的综合训练 4.作几种常见的相似几何图形的平行组合练习,第三节 线条和触点的

14、练习与应用,线条和触点的主要练习方法 注意事项 1.循序渐进。 2.运笔自然、放松。 3.作长线时,宁可局部小弯曲存在,但要力求整体大直;作弧线时,要求自然流畅、整体平滑。 4.无论画什么方向的线条,切忌不要转动画纸的角度。 5.徒手为宗旨。切忌依靠尺、规等工具。,第三节 线条和触点的练习与应用,线条和触点的画法和表现力 直线:多用来表现地平线、地形坡面线、岩层线、平原、农田、道路、建筑、块状图以及各种地理示意图、表等。,第三节 线条和触点的练习与应用,线条和触点的画法和表现力 曲线:应用广泛。以描绘物体形态为目的,切忌随手乱涂,依靠指、腕转动完成,曲率较小的曲线,则需要依靠小臂摆动来完成。

15、丹霞地貌、钟乳、蛇形河曲、曲折的路、弧形海岸、湖岸、岩层线、植物枝叶、动物形体轮廓、云水等等。,第三节 线条和触点的练习与应用,线条和触点的画法和表现力 排线和网线:表现物体的色调、明暗、质地等。 轮廓线:圈定景物外缘边界的线条,具有突出物体 外部轮廓和定位物体的作用,常用粗线条表示。 块面线:被描绘物体本身不同结构面的分划线及内部构造线,是刻画物体立体结构的关键。一般比轮廓线细些,要准确适度,多了显得杂乱,过少显得平板。 晕纹线:表现景物表面特征和明暗变化的线条,增强物体的立体感、质感。多用细线。在地理剖面图和地理区域轮廓图中也常使用晕纹线表示不同的地理内容,一般多用平行实排线、网线、虚排线

16、及各种组合晕纹线。绘画中应用广泛,变化多样,加强练习。,第三节 线条和触点的练习与应用,钉形线、橄榄线和亚铃线:属于变形线,线条和触点的画法和表现力 触点:用笔尖点出的笔触。要求点圆滑光洁。多用来表现干燥地区的地形地物,如风蚀、风积地貌,沙质海岸地貌、草被等。 (1)用粉笔与黑板的接触角度和面积的变化。粗点,力度大,多表现景物较大面积的深色部分;细点,粉笔可垂直黑板,多用于表现景物中较大面积的灰色部分或细部的深色部分。 (2)作粗、细点均匀排列的练习。在非透视地理绘画中广泛用作平面或剖面地理示意图上某一部分、某一特定区域的注记、符号。 (3)作粗点向细点或细点向粗点排列的渐次变化练习,表现景物

17、丰富的形式感。在透视型地理绘画中使用十分广泛。,第三节 线条和触点的练习与应用,线条和触点的应用 表现景物的空间感:近景细致刻画,远景粗略描绘。近景宜使用连续的粗密直线、实线、排列紧密的触点;远景宜使用细线、虚线、稀疏点、细点来勾画。,第三节 线条和触点的练习与应用,线条和触点的应用 表现景物的方向性:同一外形轮廓的物体,用不同方向的晕纹线可以反映出具有不同空间特征的状态。 一般的绘画原则:平面用水平线,垂面用竖直线,斜面用斜线,曲面则用与其面起伏一致的曲线。,第三节 线条和触点的练习与应用,线条和触点的应用 表现景物的色调、明暗和投影: 表现景物的质感:用线条触点表现景物表面光滑还是粗糙,质

18、地厚重还是松软,纹理稀疏还是稠密,第三节 线条和触点的练习与应用,B,B,A,C,D,触点的表现形式 重笔触点多用来表现景物大面积的深色部分或表面粗糙的东西,如砾石、石漠、砾漠等地貌景观。 轻笔触点用来表现景物中大面积的灰色部分或表面相对稍显细腻的部分,如沙漠、沙丘、沙岸等地貌。 混合触点多种形状、大小不一、没有规则。除作晕纹符号时用大小、疏密规则的触点外,均使用混合触点。,第三节 线条和触点的练习与应用,取景确定素描的范围,选择所需内容中最典型的地理事物,最大限度地去掉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1.视点与素描对象之间的距离 远景、近景、中景、特写 2.视点与素描对象之间的角度 3.视点与素描对象间

19、的相对高度 俯视、平视、仰视,第四节 取景与构图,构图如何安排组织好画面 包括图幅形式、安排景物在画面上的位置、确定各景物之间的比例等,第四节 取景与构图,横幅与立幅,构图法则:均衡和变化,几种基本构图形式,横向式 X式 S式 金字塔式 V式 O式 椭圆式 斜线式,第三章 粉笔使用的基本技法,第一节 粉笔的特性和多功能粉笔(重点) 第二节 色彩的基本知识和彩色粉笔的使用 第三节 彩色黑板画的着色方法,粉笔的特性 多功能粉笔的制作与使用 粉笔线条的种类和应用(重点) 粉笔的运笔技法(重点),第一节 粉笔的特性和多功能粉笔,多功能粉笔的制作与使用 1.双线笔(V型槽、U型槽、组合双线笔) 2.多线

20、笔(U型槽、组合多线笔、捆笔) 3.多功能粉笔盒,第一节 粉笔的特性和多功能粉笔,镂笔(刻笔)、排笔、捆笔,粉笔线条的种类和应用 1.实线(细、粗):应用最广。细实线常用于勾勒略图轮廓、描绘符号、书写注记、画景观图、示意图等 。粗实线可用来表示政区界线、山脉、地层、绘柱状图等。,第一节 粉笔的特性和多功能粉笔,新疆地形略图,粉笔线条的种类和应用 2.虚线(细、粗):虚线在地图中代表一些特定地理内容,比如回归线、极圈、海上航线、寒流、季节河流、游移湖等等。 3.双线与排线:双线单色表示河流、铁路、公路、管道等;双色表示政区界线、海岸线等。排线用来表示地层以及气候、植被、土壤、农作物、矿产资源、人

21、口、民族等地理要素分布区域的晕纹符号等。,第一节 粉笔的特性和多功能粉笔,粉笔线条的种类和应用 4.曲线:细曲线常用来表示太阳辐射光波、水汽的蒸发、蒸腾、水波纹、地震纹;粗曲线可以表示山脉;多线曲线多用它表示各种形态的褶曲、褶皱岩层等。 5.弧线:用来表示天穹、天体运行轨道、大地曲面、经纬线、云、洋流、以及气流、货物流、人口的流动路线等。,第一节 粉笔的特性和多功能粉笔,粉笔线条的种类和应用 6.钉形线、橄榄线、亚铃线,第一节 粉笔的特性和多功能粉笔,粉笔线条的种类和应用 7.晕线(晕渲、晕纹):表现色彩浓淡变化或线条疏密的面状线条,可分为晕渲和晕纹。晕渲由浓到淡物象的质感和立体感好;晕纹是用

22、多线作成的平行或直交、斜交线,用以衬托主图或者作范围符号等。,第一节 粉笔的特性和多功能粉笔,粉笔的运笔技法 1.轨迹法,第一节 粉笔的特性和多功能粉笔, 作直线 作弧、圆 大弧、圆 (以肩关节为圆心,单臂画)表示大地曲面、天球、地球的形状、经纬网、五带、气压带风带 ;(以天突穴为圆心,舒展双臂画更大的弧圆)两半球图或世界水陆分布、洋流、自然带等 中弧、圆 表示地球的运动、黄赤交角等 小弧、圆 表示天体、居民点、工业生产符号等,圆是高中地理画得最多的板画,圆规画圆、绳子作半径画圆, 以圆的直径为边长轻轻的画一正方形,再画圆使之内切于正方形。 画大圆,可以先将手臂伸直,从左向右顺时针方向画,这样

23、,手臂即为圆锥的母线,肩关节为圆锥顶,圆锥的底即为所画的圆。 画多个直径相同的小圆,则可先轻轻地划两条距离为小圆直径的平等线,再在平行线中间画圆与之相切。,粉笔的运笔技法 2.运筹法,第一节 粉笔的特性和多功能粉笔,连续运笔,即一笔成图 顺笔点缀(练习),往返运笔 即双程运笔,取代单程运笔,尽可能避免空笔。,运筹法,一次着色,运筹法,粉笔的运笔技法 3.线晕法线描、晕渲双管齐下,增强立体感。如素描山脉图例、海岸线、云图、树干、树冠、企鹅等,第一节 粉笔的特性和多功能粉笔,粉笔的运笔技法 4.扫描法,第一节 粉笔的特性和多功能粉笔,法国埃菲尔铁塔图,粉笔的运笔顺序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源而

24、委,由热到冷,从湿到干,先主后从。 例如:云雨、河流、气压带风带、气候带,第一节 粉笔的特性和多功能粉笔,1.颜色的色相和明度 色相:各类颜色的相貌,是颜色的最基本特征,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 原色(三原色)和间色(补色)、复色 板图板画:三原色+三间色,第二节 色彩的基本知识和彩色粉笔的使用,明度:一种色彩的明暗、深 浅、浓淡的程度。 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叫饱和度。原色纯度最高。,2.色彩的冷暖常用红色描绘太阳、太阳辐射波、地震波、岩浆、火山符号、暖洋流和赤道、热带地区的气候、植被、土壤等地理要素分布晕纹符号;用橙色、黄色表示沙漠、黄土、回归线等;用蓝色表现天空、海洋、湖泊、

25、河流、冰雪、寒流、南北极圈以及寒带地区的气候、植被、土壤等地理要素的区域分布晕纹符号。 3.色彩的对比 色相的对比(红绿;黄紫;橙蓝 )(万绿丛中一点红) 明度的对比(明与暗,深与浅)(淡黄与深绿),第二节 色彩的基本知识和彩色粉笔的使用,第三节 彩色黑板画的着色方法,单线白描法这种画法没有着色,只是用线条的粗细、浓淡、曲折、虚实等各种线条勾画出物象的轮廓线,块面线和晕纹线。白描方法,用色单一,朴素简洁,简便易行,特别适合课堂教学中使用。难度:一次性勾画成功,需要平时仔细观察,多多练习。,第三节 彩色黑板画的着色方法,平涂法根据地理景观、物象的色彩特征或教学内容的需要,用不同的颜色平涂在画面中

26、不同的部分。平涂的面积不宜过大,颜色也不宜过多 。单线白描和色彩平涂结合使用。,第三节 彩色黑板画的着色方法,叠色法在一层底色上面再画第二层颜色 。叠色法着色费时较多,在课堂教学中不宜多用。 注意色相明度的对比。,绿,白,黄,橙,赭石,蓝,红,第三节 彩色黑板画的着色方法,混色法相邻两色的自然衔接,实际上就是两种颜色的自然混合,着色时,先把几种要表现得基本颜色,按色彩变化的顺序平涂在所需要绘色的位置上,每两种相邻颜色间不留间隙,或者可以将两种颜色叠压一部分,然后用手或纸团在两色的交接处反复摩擦几次,这样两种相邻颜色就达到了自然衔接,自然渐变。此方法不适合现代的玻璃黑板和高分子聚合绿板。,第三节 彩色黑板画的着色方法,留黑法此法是指利用黑板原有的黑底色,只用一种颜色的粉笔,借鉴于黑白画的绘画技法绘画黑板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