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古生物学与地史学总复习.ppt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5318621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生物学与地史学总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古生物学与地史学总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古生物学与地史学总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古生物学与地史学总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古生物学与地史学总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实验三:三叶虫纲,一、实验目的要求 1、掌握三叶虫背甲的主要构造; 2、学会鉴定三叶虫化石的方法,掌握三叶虫代表属的重要特征,了解其生活环境以及地史分布。,二、观察方法,1、搞清楚三叶虫化石属于哪一部分。 2、着重观察具有分“属”意义的特征;头甲:头鞍形状;头鞍沟;眼叶的大小及其位置(眼叶的类型);固定颊的宽窄;前边缘的发育程度;颈环,颊刺的有无;,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尾甲:形态,大小,尾轴形态,尾节,肋节,前肋刺,侧刺,末刺,次生刺。,3、建立相对比例的概念,头鞍长短,固定颊的宽窄,内边缘的宽窄等。,笔石纲,一、实验目的要求 1、掌握笔石动物硬体构造; 2、学会鉴定笔石化石的方法,掌握主要代表

2、属的重要特征,了解其生活环境以及地史分布。,二、观察方法 1、树笔石目笔石体的形状,分枝是否规则,枝与枝之间是否有连接构造。,2、正笔石目A、笔石枝特征:分枝的级数,胞管的列数;B、判定笔石枝的生长方向(胎管尖端朝上,胞管向下)C、正胞管类型观察。胞管口的弯转方向,弯曲程度,口穴形态,有无口刺,胞管的倾角,相邻胞管叠复程度。,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的基本特点,基本特征 构造、体环、螺塔等,双壳纲的基本特点,全部为水生,其中80%为海生 生活方式有底栖爬行、游泳、穴居等 身体扁平两侧对称,具双壳,名双壳纲 由于其头部退化有无头纲之称 足位于身体的腹部,斧状,又名斧足纲 在软体和外套膜之间的外套腔中有

3、瓣状鳃,又有名瓣鳃纲,软体动物门,掌握基本特征 构造名称以及位置,头足纲基本特征,软体动物门,头足动物两侧对称,头在前方且显著,头部中央有口,两侧具发达的眼.足的前部为环列于口周围的腕,最长的腕肢称触腕,用以捕食及匍匐.足的后部变成排水的管状漏斗,故名为头足类.它们全为海生的食肉性动物,善于在水底底栖爬行或水中游泳,头足纲是软体动物门中最高级,发育最完善的的一个纲。,鹦鹉螺亚纲,基本构造 基本概念、体管、缝合线等,菊石亚纲,基本特征 基本概念、菊石缝合线类型、地史分布等。,(二)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现代节肢动物有百万余种,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门类。 生态多样复杂。 身体左右对称,分节(异律分

4、节、高度特化); 具外骨骼(保护、运动),有脱壳现象; 附肢分节(灵活); 雌雄异体且异形,卵生。,三叶虫,掌握三叶虫的基本特征 头甲、胸甲、尾甲的构造名词及位置,三叶虫纲的基本特征,节肢动物中已绝灭的一类,C-P 动物体纵、横均三分 扁平,分背腹两面,三叶虫的背甲被两条纵沟分为一个轴叶和两个肋叶而成三叶,因而称三叶虫. 个体一般3-10厘米,小者数毫米,大者可达70厘米左右 海生、底栖、爬行,基本特征 胞管:正笔石、树笔石区别。 基本概念,笔石的基本构造,演化方向 笔 石 枝: 多 少 生长方向:下垂 上攀 胞管类型:简单 复杂 体壁网格化,阶段性 寒武纪: 树形笔石 奥陶纪 :无轴类 志留

5、纪 :有轴类,笔石演化趋势与阶段性,第五章 古植物学,高等植物 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适应各种陆生环境,低等植物 一般无根、茎、叶的分化 多生活在阴湿条件下,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的区别,古植物的分类,蕨类植物的一般特点,以孢子繁殖后代 世代交替明显 早期类型根茎叶的分化不十分明显 一般情况下要有水的参与才能完成繁衍,裸蕨植物的主要特征,小型植物,12米高 二歧式分枝 无根、茎、叶的分化 主要适应于潮湿环境 以泥盆纪为主,石松植物门的一般特征,二歧式分枝 单叶单脉,针形 螺旋着生 叶脱落后留下的印痕(叶座)及排列方式式鉴定的主要特征 时代:以石炭纪为主,楔叶植物门基本特征,木或草本,单轴

6、式分枝 明显的分为节和节间 叶着生于节处,单叶,轮生 以C、P为主,真蕨植物门基本特征,以大型羽状复叶为特征 草、木本均有,以草本为主 以T3为主,裸子植物叶片,大型化:以增加光合作用的表面积,小型化:茎的大量分枝,如松等,新型繁殖器官-种子的出现,植物演化史上的一次飞跃。 多年生木本,乔木或灌木 单轴式分枝 叶向两个方向发展: 晚泥盆世出现,石炭纪至侏罗纪繁盛,早白垩世晚期退居次要地位。 熟悉裸子植物的分类,以及各门类的特征,裸子植物一般特点,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的分类 每个门类的基本特征,被子植物主要特征,成熟的种子不裸露,有果实包围。 有花植物-有性繁殖器官 乔、灌、藤、草等均有 分为单子

7、叶纲和双子叶纲 K1出现,R出现草本被子植物,微体生物,微体生物的特点 微体生物的门类,第四节 孢子花粉,萌发器官 有三种类型: a 裂缝是孢子在四分体时留下的单射线痕或三射线痕裂开的单裂缝和三裂缝。b 孔花粉壁上圆形开口,单孔、双孔、多孔、散孔等 c 沟花粉壁上长形开口,无沟、双沟、三沟、四沟、多沟,形状各异,有孔虫亚纲 一、基本特征 多是海生,底栖生活; 细胞质分内质和外质,内质颜色深,有一个或多个核; 外质薄而透明,伸出伪足。 有明显的世代交替,具微球型和显球型两种类型,称双形; 始见于寒武纪,繁盛于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现代仍很繁盛。,原生动物门,外壳形态及构造,旋壁类型 演化趋势,

8、(蜓目隶属原生动物门有孔虫亚纲,是已经绝灭的海生有孔虫,分布于石炭纪和二叠纪.通常认为蜓是一种浅海底栖动物,又称纺缍虫,生活于热带或亚热带的正常浅海环境)。,蜓目,牙形刺,形态构造 单锥型 复合型 台型,地史学部分,第一章 绪 论 地史学概念、研究内容和任务,第二章 地层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基本概念 相、相变、沉积环境、岩相分析、相对比定律 岩相分析的原则 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 重点掌握沉积构造对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类型(理解) 掌握复理石沉积、鲍马序列的含义,第三章 地层系统和地质年代,基本概念 地层接触关系 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 岩石地层单位和时间地层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多重地层单位以及其级别划分,第四章 地层沉积组合类型与历史构造分析,基本概念 板块构造、地史中的构造阶段 威尔逊旋回 地史中恢复古板块的方法,第二篇 地球早期史及前寒武地史,前寒武地质时代的划分 地球上生命起源及前寒武生物演化 太古宙 元古宙,显生宙,掌握显生宙的划分,以及每个纪的延续时间,生物界特征和古地理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