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必修一第六单元,说课课件,新课程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第22课,四、教学反思,三、教学设计,二、教材分析,一、学情分析,一、本节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纪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史料分析和归纳能力,但是不能深入分析历史现象的内涵和外延.,二、本节知识是学生自认为比较熟悉的内容,可能会受已有知识体系的影响,因此师生在共同学习时要切忌“蜻蜓点水”。,一、学情分析,二、教材分析,课标: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意义。,1、地位与作用,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香港、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的由来,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引导学会总
2、结归纳“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增强学生历史史料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利用新课改下的理念,创设音乐情景、影视情景、角色扮演、合作探究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现实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港澳回归的庄严气氛,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的国家统一意识,以激发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心。,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一国两制” ;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实现祖国统一对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学前准备,讲授新课,学后探究,三、教学设计,学前准备,1、提前下发学案 ,指导课上教学 . 2、课外
3、资源的开发 ,营造广阔的视野,三、教学设计,三、教学设计,讲授新课,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沧桑香港,风雨澳门,坎坷台湾,一、永难忘,港澳台问题的历史由来,? 在1898年被迫租借,? 在1842年被迫割让,? 在1860年被迫割让,一、永难忘,港澳台问题的历史由来,B 在1842年被迫割让,C 在1860年被迫割让,A 在1898年被迫租借,一、永难忘,港澳台问题的历史由来,根据材料进行归纳,澳门问题的由来? 材料一 早在新时期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在澳门地区生活,在澳门定居的渔民为了求的出海捕鱼的安全建造了奉祀海神天妃的“天妃庙”,这就是作为澳门象征的“妈阁庙”。,材料二 16世纪
4、中叶,在所谓的“航海大发现”的扩展中,葡萄牙人来到了中国,1553年借口晾晒货物,通过向明朝官员行贿,获准暂时居住。但在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政府仍然行使主权,收取赋税。,材料三 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葡北京条约,清政府同意了葡萄牙对澳门的管理权。,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鸦片战争前被葡萄牙侵占,19世纪丧失了对澳门的主权,一、永难忘,港澳台问题的历史由来,蒋介石晚年在金门遥望大陆,1950年7月美国第七舰队司令史枢波访问台湾,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一手造成; 美国第七舰队封锁台海阻止解放军渡海作战,根据图片信息,分析台湾问题产生的历史由来?,一、永难忘,港澳台问题的历
5、史由来,台湾问题 与香港、澳门问题有何区别?,香港、澳门问题是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而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合作探究,二、擎明灯,(一)“一国两制” (二)港澳回归,告台湾同胞书,设想 雏形,“九条方针”,邓小平,1982年宪法,1984年人大,二、擎明灯,(一)“一国两制”,1、构想的形成,2、构想的内涵,1、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2、一国两制的根本目的是?,1、一个中国! 2、和平统一!,合作探究,二、擎明灯,(一)“一国两制”,1982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钢小平”,“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提出,如果中国同意英国1997年继续管治香港,英国可以考虑中国提出的主权 要求
6、。 如果中国收回香港,并在香港驻军,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如果你是邓小平, 你会怎样驳斥撒切尔夫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 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 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 国将收回香港。如果像夫人说 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 们会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做 出决策。,二、擎明灯,(二)港澳回归,你认为邓小平为 什么会有钢铁般的 外交风格?,二、擎明灯,(二)港澳回归,香港回归条件,1、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 不断提高,2、“一国两制”构想日益完善,3、回归的时机首先到来,二、擎明灯,(二)港澳回归,二、擎明灯,(二)港澳回归,二、擎明灯,(二)港澳回归,二、擎明灯,(二)港澳回
7、归,香港、澳门的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翻开了他们历史新的一页,中华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台湾回归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三、向前进,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一)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 (二)中国政府的政策,三、向前进,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一)影响两岸 关系的因素,台湾人民反台独,美军将售台30架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两个中国”,你认为推进祖国和平 统一的因素有哪些?,你认为目前阻碍祖国和平 统一的因素又有哪些?,推动因素:,(1)统一是历史的必然,(2)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全民族的心愿,阻碍因素:,(1)反华势力
8、的干涉,(2)“台独”势力的阻挠,三、向前进,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一)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合作探究,三、向前进,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二)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政策,1、1979年 告台湾同胞书和平统一,2、80年代放宽三通,汪辜会谈,3、“九二共识”: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二)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政策,三、向前进,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4、1995年1月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提出“八项主张”。,三、向前进,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二)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政策,三、向前进,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二)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政策,5、反分裂国家法 以法律形式进一步肯定一个中国原则,吕秀莲
9、和陈水扁,陈水扁犯罪入狱,日本向台售144枚导弹,美军将售台30架AH-64阿帕奇攻击直升机,中国将在未来的外交上勤说不字,第23课 祖国统一大业,永难忘,澳门问题由来,擎明灯,“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向前进,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台湾问题的由来,香港问题由来,港澳回归,新课总结,1、中国政府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在:,A、1978年,B、1979年,C、1981年,D、1982年,C,考考你,2、一国两制的两制是指:,A、两种社会制度,B、两种法律制度,C、两种管理制度,D、两种军事制度,A,3、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B、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C、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D、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B,4、台湾问题的由来最主要是( ),A、中国内战遗留问题,B、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造成的,C、雅尔塔体系划定造成的,D、联合国托管造成的,A,祖国统一 你我有责,就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提出你的设想与建议,学后探究,自主,交流、合作、探究是课程改革中着力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既为我们的历史教学创设自由的空间,又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希望能够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四、教学初步反思,愿祖国早日实现统一大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