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口译记忆原理综述及训练模式.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5317268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译记忆原理综述及训练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口译记忆原理综述及训练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口译记忆原理综述及训练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口译记忆原理综述及训练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口译记忆原理综述及训练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口译记忆原理综述及训练模式口译记忆原理综述及训练模式摘 要 2000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 Eric Kanded曾说过:记忆是人类大脑生命的支柱,记忆制约着我们的整个存在。人类之所以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成为“万物之灵”,关键就在于人类具有卓越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本文试图通过论述口译记忆原理及训练模式,给广大口译员朋友提供最科学的口译记忆方法。论文除前言和结语外包括两章。第一章 口译记忆原理综述。本章重点论述记忆的三种类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指出这三种记忆口译中的作用。同时介绍遗忘规律和增进记忆的方法。第二章 口译记忆的训练方法。本章综合国内外最新的口译记忆方法,主要从连续传译

2、和同声传译两大块分别论述。关键词:口译;记忆;口译记忆;连续传译;同声传译;前言我们已经踏入 21世纪,本世纪的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和平相处,在交往的过程当中,必然需要口译的参与,口译员的需求和作用日益扩大和急切。作为一名顶尖级别的口译员,一定要拥有卓越的口译记忆能力。没有口译记忆,就没有口译。糟糕的口译记忆能力,就会导致口译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本论文从心理学和翻译心理学出发,从本质上运用最新的科研成果来论述口译记忆原理,更重要的是综合目前最新的口译记忆训练模式,广大口译工作者运用这些模式严格训练,一定会拥有一流的口译能力。第一章 口译记忆原理综述根据 G

3、ile的能力负荷模式,口译是一种以短期记忆为中心的活动。口译过程可假定为:源语信息解码+信息存储+信息提取+译语信息解码(英语口译教程,仲伟合)记忆(memory)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脑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和理论,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记忆的内容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记忆按内容来分为四种: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刘和平认为译员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能力是记忆的基础和保证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认为外界信息进入记忆系统后,经历了感觉

4、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刘宓庆认为译员的感觉记忆是口译的前提,短时记忆是关键,长时记忆是口译的基础。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外界信息首先经过感觉器官进入感觉记忆,信息按照感觉输入的原样在这里登记下来,所以感觉记忆又叫感觉登记。在感觉记忆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视觉感觉记忆的作用时间约在 0.5秒以内,一般认为可以保持在 300毫秒左右。声像记忆的时间可能保持较长时间,达到 4秒左右。(心理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Sperling认为感觉记忆已由实验结果所证实,它虽然短暂(0.25-2.0 秒),但容量很大,而且信息内容如果受到注意就会转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保持

5、的时间在 1分钟以内,一般认为 15-30秒,甚至更短时间,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大体上是 72 组块,可以是 7个无意义的音节,复述是短时记忆的重要保持机制,复述还可以使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容量,信息解码,信息提取,信息遗忘,短时记忆与翻译记忆心理五个方面(杨治良等,1999:4361)短时记忆在口语中担负着:“来料加工场”或“中央处理器”的角色。短时记忆的位置大致处于感觉记录器和长时记忆之间,所以人们也习惯将它比作中央处理器,以凸显其处于中心地位而且具有加工处理功能的特点和作用。根据刘绍龙的分析,翻译短时记忆与信息容量,信息解码,信息提

6、取,信息遗忘的关系如下:短时记忆信息容量的有限性和相对固定性使得译员单位时间内的信息加工必须有所选择,有所组织,这一过程体现了译员的主动性,动态性的源语信息的短暂储存和加工。短时记忆的两大功能是信息编码和信息提取,它构成了记忆的动态要素。口译要经历听觉编码和语义编码。信息的提取为译者根据探测词的熟悉值能直接做出判断,要么必须通过搜索才能做出判断。与短时记忆存在信息遗忘一样,翻译短时记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信息遗忘的现象。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鲍刚认为口译长时记忆可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这种提法已经得到脑神经学的支持。情景记忆是指对具体场景的个人体验的记忆,如学习 B语时亲身体验

7、的 B 语实践经历,还有译员那些记忆犹新的口译实践的深刻体验;语义记忆是指个人所掌握的语言字词,符号,抽象概念和公式,某些规则以及对这些较为抽象的认知对象的组织,推断等过程的记忆,如 B语的词库,语法库,译员在工作中所需要的某种知识体系等。遗忘规律与增进记忆的方法遗忘(Forgetting)是指经过的事物不能重视和再认或者错误地重现和再认的现象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如下图影响遗忘的因素有:1) 遗忘进程受时间因素的制约2) 识记材料的重要与否3) 识记材料的性质4) 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对识记效果有很大影响5)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对识记也有重要的影响增进记忆的方法记忆必须在观察,思考和

8、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对需要记忆的内容进行联想,在记忆以后积极回忆是提高记忆效率的关键。所以复习是提高记忆最有效的方法。记忆的最终效果与动机呈正比例关系,并且也与记忆方式的改进,待记材料的理解和组织等情况均呈正比例关系。所以译员的工作动机越强记忆方式越成熟,对原语材料理解组织越好,那么记忆效果也就越令人满意第二章 口译记忆的训练方法一.连续传译记忆的训练方法1) 在训练的最初阶段,建议采用短篇语段作为听译的训练材料进行复述练习。接下来是练习逻辑能力,口译在最初阶段的练习目标应该是保证大的框架的完整和结构的清晰,这一阶段应该保证相当的训练量,保证每天至少 4小时的训练,坚持至少 2个星期。直到感

9、觉处理内容比较顺手为止。经过一段时间短篇听译练习之后,可以开始逐渐增大篇幅,对内容的难度可做适当调整,时间可以增加到 7-10分钟,这一阶段仍然要保证大的框架结构的完整性,同时要注意考核复述的质量。下一步逐渐增加到 15分钟左右,这个阶段巩固的时间需要更长,显然这是对记忆力一个更高阶段的要求。这个阶段过后,在练习中可以把时间控制在 10分钟左右,但这一阶段的练习在内容的细节方面要逐渐加强,学员应努力回忆更多细节上的东西,当然大的框架结构是始终应该保证完整的(口译:理论技巧实践 ,王斌华)2) 目的语复述练习 - 教师以朗读或播放磁带的形式让学生听一段大约 200个词的文章,然后叫学生用目的语言

10、进行复述。在听得过程中可以容许记笔记。(英语口译教程,仲伟合)3) 逻辑整理训练 - 教师给学生一些缺乏语篇连贯性或语言次序颠倒的材料,要求学生听过后按正常语篇的要求,梳理成一段主题明确,语义连贯的发言(英语口译教程,仲伟合)4) 仲伟合在对吉尔模式研究基础上于 2001年提出口译短期记忆目的是训练译员的短期记忆能力,准确理解发言者的讲话内容,训练方法有单语复述练习,单语延迟练习,译入语复述练习等5) 刘和平根据自己授课经验认为连续传译的口译课要训练的应该是让学生学会跟踪讲话人的思路,通过视觉,感觉,形象,顺时,线性,类比等记忆方法,同时借助笔记记忆信息线索。她还认为最有效的记忆辅助手段是口译

11、笔记。二.同声传译中记忆的训练方法1) 视译 一种方法是边看文稿边翻译,另一种方法是将文章打印出来,拿一张白纸,从文章开始的地方慢慢往下移,一边移动,一边翻译。移动的速度不宜过快,因为有可能你的翻译结束内容就已经过去2) 影子训练法 - 也叫跟读训练,同步用同一种语言重复讲话者所说的内容,保证语言语调尽可能的同步,这是短时记忆同干扰源进行斗争和协调的过程其实这并非单纯的记忆训练,而是一种抗干扰能力的训练3) 倒数练习 - 学员同一段讲话,录音或合作伙伴的现场发音,同时从一个百位由大到小匀速倒数下去。待一段讲话结束后,学员随即复述刚刚听到的讲话内容。倒数后的复述连续也迫使学员因为短时记忆力的不足

12、而抛开原语词语外壳记忆语篇意义,随后“以独立于语言等值的方式自由地表达思想结论许多人知道了解很多科学的训练方式,也明白必须做出改变才可拥有卓越的口译能力,但现实情况是只有 5%的人会采取行动,95%的人明知不做。所以我真诚的希望读者朋友立即行动起来,行动才是力量,行动会让你早日拥有一流的口译记忆能力,为成为顶尖口译员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在这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桑仲刚博士,正是他的系统严格的授课,我才可以以科学的写作方式完成论文。也要感谢所有我引用材料的各位前辈老师,正是他们的开拓性的研究和权威实证,我才有材料可以学习和写作,也为本论文的科学性提供最真实的注脚。参考文献:心理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翻译心理学,刘绍龙,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口笔译理论研究,刘宓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口译理论概述,鲍刚,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英语口译教程,仲伟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口译理论与教学,刘和平,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口译:理论 技巧 实践 ,王斌华,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同声传译的训练方法,张吉良,中国翻译,200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