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四)理综试题.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5317250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四)理综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四)理综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四)理综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四)理综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四)理综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普 通 高 等 学 校 2018 年 招 生 全 国 统 一 考 试 猜 题 卷理 科 综 合 ( 四 )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2、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核糖体与抗体、绝大多数酶和部分激素的合成有关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有利于运输更多的氧气C老年人和白化病患者的白头发都是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的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

3、能力,也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答案】C【解析】抗体、绝大多数酶和部分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A 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有利于运输更多的氧气,B 正确;老年人的白头发都是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的,白化病患者的白头发是酪氨酸酶不能合成导致的,C 错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也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D 正确。2下列有关图中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中,四种光合色素均可用层析液提取制备B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越慢C光照由 450 nm 转为 500 nm 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 ATP

4、 产量将会增多D光照由 550 nm 转为 670 nm 后,叶绿体中 C3 的含量将会减少【答案】D【解析】提取色素用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或丙酮,分离色素用层析液,A 错误;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条上随层析液扩散的速度越快,B 错误;由图可知,光照由 450 nm转为 500 nm 后,叶绿素 b 和类胡萝卜素吸收的光能减少,而叶绿素 a 不吸收此段波长的光,光反应强度减弱,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 ATP 产量将会减少,C 错误;光照由 550 nm 转为 670 nm 后,叶绿素 a 吸收的光能增多,光反应增强,C 3 消耗量增加,而 C3 生成量不变,故 C3 量会减少,D

5、正确。3下列是以洋葱为材料的四个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观察 DNA 与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制片后再水解B “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始终在低倍镜下观察细胞的变化C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可观察到多个四分体D “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 ”的实验中,卡诺氏液处理过的根尖需用清水冲洗【答案】B【解析】 “观察 DNA 与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应取白色的洋葱内表皮细胞制片后再水解,外表皮细胞为紫色,影响实验结果的观察,A 错误; “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在低倍镜下即可观察到细胞的变化,B 正确;根尖分生组织

6、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联会,不会形成四分体,C 错误;“ 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 ”的实验中,卡诺氏液处理过的根尖需用 95%的酒精冲洗 2 次,D 错误。4下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 DNA 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D 与 FG 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D 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 Y 染色体CEF 所对应的时间段,DNA 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BD 对应的时间段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的基因变化【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CD 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

7、FG 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含有 2 个染色体组,A 正确;D 点可以表示细胞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即 X、Y 两两分离,所以该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 Y 染色体,B 正确;EF 所示的 DNA 含量减半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C 错误;BD 对应的时间段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上的基因变化,D 正确。5兔的长毛(由基因 HL 控制)与短毛(由基因 HS 控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生物育种基地利用纯种兔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产生了大量的 F1 与 F2 个体,统计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一 ()长毛短毛(

8、)雄兔 全为长毛F1雌兔 全为短毛实验二 F1 雌雄个体交配雄兔 长毛短毛31F2雌兔 长毛短毛13A控制兔长毛、短毛的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B控制兔长毛、短毛的等位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CF 2 雌雄个体的基因型相同DF 2 中短毛雌兔的基因型为 HSHS【答案】C【解析】纯合子长毛(雄)纯合子短毛(雌)的子代中,雄兔全为长毛,雌兔全为短毛, 说明雄兔中长毛(基因 HL 控制)为显性性状,而雌兔中短毛(基因 HS 控制)为显性性状,又 F1雌、雄个体交配,子代雄兔中长毛短毛31,雌兔中长毛短毛13,可见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且控制长毛和短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B 错误;综上所

9、述,F 1 的基因型为(雄)H LHS、(雌)H LHS,F 1 雌雄个体交配得 F2,雄性中长毛(1H LHL2H LHS)短毛(1H SHS)3 1,雌性中长毛(1H LHL)短毛(2H LHS1H SHS)13,即 F2 雌雄个体的基因型相同,C 正确;F 2 中短毛雌兔的基因型为 HLHS 和 HSHS,D 错误。6下列有关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恢复力稳定性越强B群落中的生物在垂直结构上分层分布,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森林的营养结构最为复杂,因此它是各种群落演替的终点D群落演替的实质是优势种群的取代,最终使生物多样性降低【答案】B【解析】在生态系

10、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弱,抵抗力稳定性越强,A 错误;群落中生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都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如垂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自然资源如光等的充分利用,B 正确;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群落最终演替出森林,如果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很难形成树林,C 错误;群落演替的实质是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增加及优势种的变化,最终使生物多样性增加,D 错误。7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对描述内容所做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选项 描述 分析A “煤饼烧蛎成灰” 这种灰称为“蜃” ,主要成分为 Ca(OH)2B “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KN

11、O 3)” “紫青烟”是因为发生了焰色反应C “司南之杓(勺) ,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 司南中“杓”的材质为 Fe3O4D “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 则成胆矾” 其中涉及到的操作有结晶【答案】A【解析】这种灰主要成分一定不可能为 Ca(OH)2,Ca(OH) 2 可在空气中与 CO2 继续反应,A 错误;“紫青烟”是因为发生焰色反应,钾的颜色反应为紫色,B 正确;司南中“杓”的应该是磁性的,磁性氧化铁,材质为 Fe3O4,C 正确;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该操作为结晶,D 正确。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 mL 0.1 molL -1 的 C

12、H3COOH 溶液中,H +的数量为 0.01NAB标准状况下,22.4 L 一氯甲烷中含极性共价键数目为 4NAC9N A 个羟基和 10NA 个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相等D标准状况下,22.4 LO 2 和 O3 的混合气体中,其原子总数是 2.5NA【答案】B【解析】100 mL 0.1 molL -1 的 CH3COOH 溶液中,H +不能完全电离,故其数量小于0.01NA,A 错误;标准状况下,一氯甲烷为气体,一个一氯甲烷分子中有四个极性键,故 22.4 L 一氯甲烷中含极性共价键数目为 4NA,B 正确;一个羟基有 9 个电子,一个氢氧根离子有 10 个电子,9NA 个羟基和 10N

13、A 个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分别为 81NA、100N A,C 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O2 和 O3 的混合气体中原子总数为 23NA,D 错误。9有机物 a 和苯通过反应合成 b 的过程如图(无机小分子产物略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加成反应B若 R 为 CH3 时,b 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C若 R 为 C4H9 时,取代 b 苯环上的氢的一氯代物的可能的结构共有 4 种D若 R 为 C4H5O 时,1 mol b 最多可以与 5 mol H2 加成【答案】D【解析】烃基取代苯环的氢原子,同时生成氯化氢,为取代反应,A 错误;R 为 CH3 时,应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则所有的原子

14、不可能共平面,B 错误; -C4H9 有 4 种,分别为:CH 3-CH2-CH2-CH2-、CH 3-CH2-CH(CH3)-、(CH 3)2CH-CH2-、 (CH3)3C-,苯环的 H 被取代,各有邻、间、对 3 种,共 12 种,C 错误; R 为 C4H5O 时,不饱合度为 =2,且 1 mol 苯环消耗 3 mol 氢气,则 l molb 最多可以与 5 molH2 加成,D 正确。10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X、Y 的核电荷数之比为 34,W 的最外层为 7 电子结构。金属单质 Z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

15、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元素 W 的金属性最强 B原子半径大小:XY ,ZWCZ 2Y 和 ZWY3 形成的化合物种类相同 DW 单质的实验室制备常常选用电解的方法【答案】C【解析】X、Y、Z、W 分别是 C、O 、Na、Cl。金属性最强的是 Na,A 错误;原子半径:CO,NaCl, B 错误;Z 2Y 和 ZWY3 分别是 Na2O,NaClO 3,都是离子化合物,C 正确;Cl 2 实验室制备常常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D 错误。11下列有关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 25 mL 滴定管进行中和滴定时,用去标准液的体积为 21.7mLB用标准的 KOH

16、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 KOH 中有 NaOH 杂质,则结果偏低C用 C1 mol/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 V2 mL 未知浓度的 H2C2O4 溶液,至滴定终点用去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体积为 V1 mL,则 H2C2O4 溶液的浓度为 mol/LD用未知浓度的盐酸滴定已知浓度的 NaOH 溶液时,若读取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答案】B【解析】滴定管的精度为 0.01 ml,A 错误;若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 KOH 中有 NaOH 杂质,使KOH 浓度偏高,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则使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小,使测的盐酸的浓度偏小,B 正确;酸性高锰

17、酸钾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 H2C2O4 溶液,2KMnO 4+5H2C2O4+3H2SO4 K2SO4+2MnSO4+10CO2+8H2O n(KMnO4)n(H 2C2O4)=25,则 H2C2O4 溶液的浓度为 ,C错误;用未知浓度的盐酸滴定已知浓度的 NaOH 溶液时,若读取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使测得的盐酸溶液体积偏小,导致测定结果偏高,D 错误。12硼酸(H 3BO3)为一元弱酸,已知 H3BO3 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3BO3+OH-B(OH)4-,H 3BO3 可以通过电解的方法制备。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 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 2O-4e- O2+4H+C当电路中通过 3mol 电子时,可得到 1mol H3BO3DB(OH) 4-穿过阴膜进入产品室,Na +穿过阳膜进入阴极室【答案】C【解析】a 为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A 正确;阳极上水失电子生成 O2 和 H+,电极反应式为 2H2O-4e- O2+4H+,B 正确;电解时阴极上水得电子生成 H2 和 OH-,电极反应式为:2H2O+2e- H2+2OH-,原料室中的钠离子通过阳膜进入阴极室,原料室中的 B(OH)4-通过阴膜进入产品室,D 正确;阳极室中氢离子通入阳膜进入产品室,理论

19、上每生成 1 molH3BO3,需要 1 mol H+, 1 mol B(OH)4-,故需要转移 1 mol 电子,C 错误。13常温下,H 2A 是一种易溶于水的二元酸,将 NaOH 溶液滴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H2A 溶液中,溶液中 H2A、HA -、A 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 pH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H 2A 的电离平衡常数 Ka1=10-3.30B当 c(Na+)=2c(A2-)+c(HA-)时,溶液呈中性CpH=6.27 时,c(A 2-)=c(HA-)c(H +)c(OH -)DV(NaOH 溶液)V(H 2A 溶液)=32 时,2c(Na +)+c(

20、OH-)=2c(H2A)+c(HA-)+c(H+)【答案】D【解析】H 2A 的电离平衡常数 Ka1= , 在 pH 为 3.3 时,c(H 2A)=c(HA-),c(H +)=10-3.30,故 Ka1= ,A 正确;当 c(Na+)=2c(A2-)+c(HA-)时,即 c(H+)= c(OH-)溶液呈中性,B 正确; pH=6.27 时,根据图像,c(A 2-)=c(HA-)c(H +)c(OH -),C 正确;V(NaOH 溶液):V(H 2A 溶液 )=32 时,溶液为 Na2A 和 NaOH 的混合溶液,且浓度相等,此时溶液为碱性,c(H 2A)、c(HA -)、c(H +)浓度均很

21、小,2c(Na +)和 c(OH-)之和远大于 2c(H2A)、c(HA -)、c(H+)之和, D 错误。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第 19 21 题 有 多 项 符 合 题 目 要 求 。 全 部 选 对 的 得 6 分 , 选 对 但 不 全 的 得 3 分 , 有 选错 或 不 答 的 得 0 分。14 如 图 所 示 是 某 原 子 的 能 级 图 , a、 b、 c 为 原 子 跃 迁 所 发 出 的 三 种 波 长的 光 在 下 列 该 原 子 光 谱 的 各 选 项 中 , 谱 线 从 左

22、向 右 的 波 长 依 次 增 大 , 则 正 确的 是 CDAB【答案】C15将一只苹果(可看成质点)水平抛出,苹果在空中依次飞过三个完全相同的窗户 1、2、3,图中曲线为苹果在空中运行的轨迹。若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则A苹果通过第 3 个窗户期间重力所做的功最多B苹果通过第 1 个窗户期间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最小C苹果通过第 3 个窗户期间速度变化量最大D苹果通过第 1 个窗户期间竖直方向上的平均速度最大【答案】B16 如 图 所 示 , 一 根 长 为 2L 的 细 线 一 端 固 定 于 天 花 板 上 , 另 一 端 穿 过 一 轻 小光 滑 圆 环 与 一 质 量 为 m 的 小 物

23、块 ( 质 点 ) 相 连 , 圆 环 最 初 离 悬 点 L/2, 现 给 圆 环 一外 力 F, 使 其 缓 慢 水 平 左 移 3距 离 , 则 在 此 过 程 中A 细 线 的 拉 力 逐 渐 增 大B 细 线 的 拉 力 逐 渐 减 小C 圆 环 受 到 作 用 力 的 合 力 逐 渐 增 大D 外 力 F 从 零 逐 渐 增 大 到 mg【答案】D17 如 图 所 示 , 小 型 理 想 变 压 器 原 副 线 圈 匝 数 比 为 3:1, 原 线 圈 与 滑 动 变 阻 器 串 联 , 在 a、 b 两点 间 接 上 U=21V 的 正 弦 交 流 电 , 副 线 圈 端 连 有

24、 四 只 相 同 的 小 灯 泡 , 灯 泡 上 标 有 “6V 3W”字 样 调节 滑 动 变 阻 器 , 使 开 关 断 开 时 灯 泡 正 常 发 光 , 再 次 调 节 滑 动 变 阻 器 , 使 开 关 闭 合 时 灯 泡 也 能 正 常 发光 不 考 虑 导 线 电 阻 对 电 路 的 影 响 , 则 开 关 由 断 开 到 闭 合 , 滑 动 变 阻 器 连 入 电 路 的 阻 值 之 比 为abUA 43 B 21 C 23 D 32【答案】A18 人 走 路 时 , 其 重 心 一 定 会 发 生 上 下 位 置 的 变 化 , 当 身 体 的 重 力 作 用 线 通 过 着

25、 地 的 一 只 脚 的底 面 时 , 重 心 最 高 ; 当 跨 出 一 步 双 脚 着 地 时 , 重 心 最 低 某 人 的 质 量 为 60 kg, 腿 长 约 为 1 m, 步 距0.8 m, 他 在 水 平 路 面 上 匀 速 地 走 完 3000 m 用 时 30 min, g=10 m/s2。 该 人 在 30 min 内 克 服 重 力 做 的功 和 克 服 重 力 做 功 的 平 均 功 率 大 约 是A 19 kJ, 10 W B 190 kJ, 100 W C 190 kJ, 10 W D 1900 kJ, 100 W【答案】B19 我 国 将 在 2020 年 发 射

26、 “萤 火 一 号 ”火 星 探 测 器 , 火 星 探 测 的 难 点 很多 , 其 中 一 个 就 是 火 星 与 地 球 距 离 很 远 , 探 测 器 需 要 飞 行 200 多 天 才 能 被 火星 的 引 力 俘 获 成 为 其 卫 星 把 地 球 和 火 星 均 视 为 球 体 , 火 星 的 直 径 约 为 地 球OFm太 阳火 星 地 球123直 径 的 1/2, 质 量 约 为 地 球 质 量 的 1/10, 自 转 周 期 几 乎 相 等 。 设 地 球 和 火 星 绕 太 阳 均 做 圆 周 运 动 , 火星 的 公 转 周 期 约 为 1.8 年 。 则A “萤 火

27、一 号 ”火 星 探 测 器 的 发 射 速 度 应 该 大 于 16.7 km/sB 火 星 和 地 球 从 第 一 次 相 距 最 近 到 第 二 次 相 距 最 近 需 要 约 27 个 月C 火 星 和 地 球 表 面 的 重 力 加 速 度 之 比 约 为 5 2D 火 星 和 地 球 的 平 均 密 度 之 比 约 为 4 5【答案】 BD20 如 图 所 示 , 水 平 面 上 两 平 行 金 属 导 轨 P、 Q 相 距 L, 导 轨 间 存 在 磁 感 应 强 度 为 B 的 匀 强 磁 场 ,方 向 竖 直 向 下 一 根 长 度 大 于 L 的 金 属 杆 ef 在 导

28、轨 上 以 速 度 v 水 平 向 右 做 匀 速 直 线 运 动 , 金 属 杆 ef的 电 阻 为 r 导 轨 P、 Q 左 侧 连 有 一 只 阻 值 为 R 的 电 阻 , 在 电 阻 两 端 并 联 一 平 行 板 电 容 器 , 电 容 器 两板 间 距 为 d, 一 个 质 量 为 m 的 带 电 液 滴 在 板 间 恰 好 处 于 静 止 , 不 计 空 气 阻 力 和 其 它 电 阻 , 重 力 加 速度 为 g 则 液 滴 abqRPQefBvA 液 滴 带 正 电 , 电 荷 量 为 mgvrBL)(B 液 滴 带 负 电 , 电 荷 量 为 RdC 把 a 板 水 平

29、右 移 一 点 , a 板 上 电 荷 量 减 少 , 液 滴 仍 静 止D 把 a 板 水 平 右 移 一 点 , a 板 上 电 荷 量 增 加 , 液 滴 向 上 运 动【答案】BC21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 k0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悬点 O,另一端悬挂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a,小球 a 静止时处于空中 A 点在悬点 O 处固定一带电量为q(q0)小球 b(未画出) ,弹簧与小球 a、 b 彼此绝缘某时刻,用某种方式让小球 a 带上电量+q,小球 a 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当a、 b 球间的电场力为 a 球重力的两倍时,小球 a 的速度达到最大值 v,此时小球 a 处于空中 B点两带电小球均

30、看作点电荷,静电力常数为 k,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空气阻力则A弹簧的原长为 02kmgqBA 、 B 两点间的距离为 03CA 、 B 两点间的电势差 022qkgvUABD小球 a 从 A 点到 B 点机械能的变化量为 022kgmv【答案】AD第 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129 分)22 (6 分)图甲是改装并校准电流表的电路图,已知表头 G 的量程为 Ig=300uA、内阻为Rg=99,要求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为 I=30mA, 是标准电流表,完成下列填空。mA

31、GPRES甲 乙(1)图甲中分流电阻 Rp 的阻值为_(2)在电表改装完成后的某次校准测量中,标准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为_mA此时流过分流电阻 RP 的电流为_mA【答案】 (1)1 (2)25.0 mA 24.75 mA23 (9 分)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木板上固定两个完全相同的遮光条 A、B,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木板通过两个滑轮与弹簧测力计 C 相连,木板放在安装有定滑轮和光电门 的 轨 道 D 上 , 轨 道 放 在 水 平 桌 面 上 , P 为 小 桶 ( 内 有 沙 子 ) , 滑 轮 质 量 、 摩 擦 不 计 , 重 力 加 速度 为 g。 甲 CP木 板

32、光 电 门 051乙 0bF21t丙(1)实验中轨道应倾斜一定角度,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为了释放木板后,木板在细线拉动下能匀速下滑aOB为了增大木板下滑的加速度,提高实验精度C尽量保证细线拉力对木板做的功等于木板所受合力对木板做的功D使木板在未施加拉力时能匀速下滑(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遮光条的宽度,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 d=_mm.(3)实验主要步骤如下:测量木板、遮光条的总质量 M,测量两遮光条间的距离 L;按甲图正确安装器材将木板左端与轨道左端对齐,静止释放木板,木板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F 及遮光条 B、 A 先后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t1、t 2则遮光条 B、A

33、 通过光电门的过程中木板动能的变化量 kE_,合外力对木板做功 W , (均用字母 M、t 1、t 2、d、L、F 表示)在小桶中增加沙子,重复的操作比较 W、 kE的大小,得出实验结论(4)若在本实验中轨道水平放置,其它条件和实验步骤不变,假设木板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测得多组 F、t 1、 t2 的数据,并得到 F 与21t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图像在纵轴上的截距为 b,直线的斜率为 k,求解 (用字母 b、d、L、k、g 表示) 【答案】 (1)CD(1 分) (2)1.080(1.079-1.081)(3) FL )(21tMd(4) kgLb224 (12 分)如图甲所示,可视

34、为质点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 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的底端,斜面的底面为零势能面先用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 F 拉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运动一段距离后撤去拉力,物块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随位移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物块的质量为 2kg,已知重力加速度 g10m/s 2,求: F甲E/Jx/m403623乙(1)物块在拉力作用下加速度的大小;(2)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答案】 (1)由乙图可知,物块在拉力作用下向上运动 2m 的过程中根据功能关系 (Ff)x 1E 1 (1 分)撤去拉力后 fx 2E 2 (1 分) 解得 f4N,F24N (1 分)在拉力作用下向上运动时 Ff mgsin ma 1

35、 (1 分)求得以 a14m/s 2 (1 分)(2)设在拉力作用下运动的时间为 t1,则 21tax(1 分)解得 t11s (1 分)撤去拉力时的速度 va 1t14m/s (1 分)撤去拉力后 fmgsin ma 2 (1 分)解得 a28m/s 2 (1 分)撤去拉力后向上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 2avt0.5s (1 分)因此总时间为 tt 1 t21.5s (1 分)25 (20 分)如图所示,竖直面内半径 r=0.8m 的 1/4 圆周的光滑曲面 EM 与粗糙水平面 MN 相切于 M 点,MN 长 x6.0m过 M 点的竖直虚线 PQ 及右侧空间存在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B=5T,水

36、平面的右端 N 处紧邻一半径 R(R 未知)的绝缘圆筒(图示为圆筒的横截面) ,圆筒内除了磁场外还有一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圆筒上两小孔 N、 S 和圆心 O2 在水平直径上水平面上紧邻M 点处有一质量 m=0.1kg 不带电的小球 b,另有一个与 b 完全相同的、带电量 q0.01C 的小球 a从曲面的顶端 E 处由静止释放,滑到 M 点处与静止的小球 b 正碰并粘在一起,碰后的瞬间给粘合体 c 一个水平推力 F,粘合体以 a1m/s 2 加速度匀加速运动到 N 点,同时撤去水平推力,粘合体从N 点进入圆筒后作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小球 a、b 和粘合体 c 均视为质点,碰撞前后电荷

37、总量保持不变,粘合体 c 与水平面间 MN 间的动摩擦因数 0.5g 取 10m/s2求:abcB1O2OPQMNSErR(1)小球 a 与 b 碰前瞬间过曲面 M 点时对 M 点的压力;(2)整个过程中水平力 F 对粘合体 c 的冲量;(3)粘合体 c 从 N 点进入圆筒后,假设与筒壁碰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反向,若粘合体 c 与1RNS2O甲32ONS2R4O乙筒壁发生 3 次碰撞后从 S 点射出,求圆筒的半径 (已知 tan22.5 12)【答案】 (1)小球从 E 点到 M 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0mvgr(2 分)小球 a 做圆周运动过 M 点时,由牛顿运动定律得qBN0(2

38、分)解得 v04m/s,N =3.2N所以小球 a 与 b 碰前瞬间作圆周运动过 M 点时对 M 点的压力为 3N (1 分)(2)小球 a 与小球 b 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02 mv (1 分)解得 v2 m/s (1 分)粘合体 c 从 M 到 N 的过程,由运动学公式得 axv2和 tv(1 分)解得 4m/s,t2s (1 分)由牛顿运动定律有 matvBqgF)(2 (1 分)代入数据整理得 05.1 (1 分)水平力的冲量2tINs (1 分)(3)若粒子进入磁场后,与筒壁发生三次碰撞后从 S 点射出有两种情况:轨迹如图甲所示则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 RR)12

39、(5.tan1(2 分)根据 1vmBq(2 分)联立得 )2(6m (1 分)轨道如图乙所示则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 RR)12(5.tan2(2 分)根据 2vmBq联立得 )1(6Rm (1 分)26催化剂是化工技术的核心,绝大多数的化工生产需采用催化工艺。(1)新的研究表明,可以将 CO2 转化为炭黑进行回收利用,反应原理如图所示。整个过程中 Fe3O4 的作用是_。(2)已知反应 N2(g)+3H2(g) 2NH3(g) H0。按 n(N2)n(H 2) = 13 向反应容器中投料,在不同温度下分别达平衡时,混合气中 NH3 的质量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40、的是_。 (填字母)a曲线 a、b、c 对应的温度是由低到高b加入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和提高 H2 的转化率c图中 Q、M、N 点的平衡常数:K(N)K(Q)=K(M)M 点对应 H2 的转化率是_。2007 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和 分别表示 N2、H 2 和 NH3。e 表示生成的 NH3 离开催化剂表面,b 和 c 的含义分别是_和_。过二硫酸钾(K 2S2O8)在科研与工业上有重要用途。(3)某厂采用湿法 K2S2O8 氧化脱硝和氨法脱硫工艺综合处理燃煤锅炉烟气,提高了烟气处理效率,处理液还可以用作城市植被

41、绿化的肥料。一定条件下,NO 去除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80时,若 NO 初始浓度为 450 mgm-3,t min 达到最大去除率, NO 去除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molL-1min-1。 (列代数式,不必计算结果)(4)过二硫酸钾可通过“电解转化提纯”方法制得,电解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常温下,电解液中含硫微粒的主要存在形式与 pH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在阳极放电的离子主要是 HSO4-,阳极区电解质溶液的 pH 范围为_,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答案】 (1)中间产物(2)a 60% N 2、H 2 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 在催化剂表面,N 2、H 2 分子中化学键断裂 (3)

42、(或 或 ) (4)02 2HSO4-2e- S2O42-+2H+【解析】 (1)将 CO2 转化为炭黑进行回收利用,根据反应过程 I、II ,整个过程中 Fe3O4 的是一个中间产物,故其作用是中间产物;(2)本反应为放热反应,相同压强下,温度升高,平衡右移,氨气质量分数减小,故曲线 a、b、c 对应的温度是由低到高,故 a 正确;b加入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影响平衡移动不会提高 H2 的转化率,故 b 错误;c图中 Q、M 温度相同,K(Q)=K(M) ,N 点比 M 点温度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 K(N)K(Q)=K(M),故 c错误;故选 a; M 点时,氨气的转化

43、率是 60%,n(N 2)n(H 2) = 13,设 n(N2)=1mol,n(H 2)=3 mol 气体总质量为 34g,故平衡时 n(NH3)=1.2molN2(g)+3H2(g) 2NH3(g) 起始(mol) 1 3 0转化(mol) 0.6 1.8 1.2平衡(mol) 0.4 1.2 1.2H2 的转化率: 100%=60%;根据图示 、 和 分别表示 N2、H 2 和 NH3。e 表示生成的 NH3 离开催化剂表面,b 和 c 的含义分别是 N2、H 2 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 、在催化剂表面,N 2、H 2 分子中化学键断裂。 (3)NO 初始浓度为 450 mgm-3,物质的量浓

44、度是 1.510-5mol/L,80时,t min 达到最大去除率为 91.6%,NO 去除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 molL-1min-1。 (4)在阳极放电的离子主要是 HSO4-,根据阳极区含硫微粒的主要存在形式与 pH 的关系,电解质溶液的 pH 范围为 02,阳极失电子,故 HSO4-失电子生成 S2O42-,故其电极反应为:2HSO 4-2e- S2O42-+2H+。27 “一酸两浸,两碱联合”法是实现粉煤灰(含 SiO2、Al 2O3、Fe 2O3、CaO 、MgO 等)综合利用的新工艺。聚合氯化铝铁(PAFC)化学式为: Al2(OH)nCl6n mFe2(OH)xCl

45、6x y,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工业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实际工业中“酸浸” “碱浸”均不能充分反应,滤渣 A 中主要含有 SiO2、Al 2O3。 “纯碱混合焙烧”中,它们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滤液混合后“蒸发”的作用是_。(3) “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4)PAFC、无水 AlCl3、FeCl 36H2O 用量均为 25 mgL-1 时,处理不同 pH 污水的浊度去除率如图所示,PAFC 的优点是_ 。 (5)25时,用 0.1 mol/L 的 CH3COOH 溶液滴定 20 mL0.1mol/L 的 NaOH 溶液,当滴加VmLCH3COOH 溶液时

46、,混合溶液的 pH=7。已知 CH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Ka,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K a 的表达式为_。(6)常温下,测得某纯 CaSO3 与水形成的浊液 pH 为 9,已知 Ka1(H2SO3)1.810 -2,K a2(H2SO3) 6.010-9,忽略 SO32-的第二步水解,则 Ksp(CaSO3)_。【答案】 (1)Na 2CO3+SiO2 Na2SiO3+CO2 Na2CO3+Al2O3 2NaAlO2+CO2 (2)促进 Al3+、Fe 3+水解生成了聚合氯化铝铁(PAFC) (3)2Cl -2e- Cl2 (4)聚合氯化铝铁(PAFC)净水效率高,pH 适用范围广

47、 (5)K a= (6)4.210 -9【解析】 (1)滤渣 A 中主要含有 SiO2、Al 2O3。 “纯碱混合焙烧 ”后,再次酸浸,烘干得到SiO2,故纯碱混合焙烧后,生成 Na2SiO3,它们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Na2CO3+SiO2 Na2SiO3+CO2 、Na 2CO3+Al2O3 2NaAlO2+CO2。 (2)滤液中有 Al3+、Fe 3+,混合后“蒸发”得到Al 2(OH)nCl6n mFe2(OH)xCl6x y,故其作用是促进 Al3+、Fe 3+水解生成了聚合氯化铝铁(PAFC) 。 (3)电解氯化钠溶液,阳极反应式为: 2Cl-2e- Cl2。 (4)PAFC 、无水AlCl3、 FeCl36H2O 用量均为 25 mgL-1 时,处理不同 pH 污水的浊度去除率图中,PAFC 曲线 pH 适用范围广,净水效率高。 (5)当滴加 VmLCH3COOH 溶液时,混合溶液的 pH=7,此时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