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讲 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第1讲 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真题1 (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卷)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 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 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防淤地 A B C D (2)图中、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 B、 C、 D、,解析 第(1)题,甲地位于山前缓坡处,在该处平整土地,可提高土地质量,有利于农业生产,故正确;乙处位于北半球河流左岸并且是凸岸,为河流的沉积岸,护坡堤应该建在河
2、流的侵蚀岸,故错误;丙地位于山脊处,坡度大,不宜修建水平梯田,故错误;丁地位于沟谷口处,在此修建挡土坝,会起到拦截沟谷中河流带来的泥沙、淤泥的作用,故正确。第(2)题,图中显示,、处分布着深厚的沉积岩,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处是断层,处是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可见和处都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故D项正确。 答案 (1)A (2)D,真题2 (2011年高考江苏地理卷)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图1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2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1)图1中、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
3、 A向斜、背斜和断层 B断层、向斜和背斜 C背斜、向斜和断层 D背斜、断层和向斜 (2)与图2相对应的剖面图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解析 第(1)题, 从图1剖面可以看出,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地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地岩层上下错动为断层,所以正确选项为C。第(2)题,从图2可以看出,GPS接收机间隔60秒自动记录的位置远近不同,距离近的区域说明行进速度慢,为上坡路;距离远的区域说明行进速度快,为下坡路或平地。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甲、乙位置,判断相对应的剖面图是d图。 答案 (1)C (2)D,一、地质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图中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4、特别提示 (1)只有地球内部的岩浆冷却凝固才能形成岩浆岩。 (2)各类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都能形成沉积岩。 (3)各类岩石在变质作用下都能形成变质岩。 (4)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再生形成岩浆,回到地球内部。 (5)地质循环中的能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内力作用释放出的地球内能,二是促进外力作用进行的太阳辐射能。,1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a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b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图示山体主要是红色砂砾岩,看上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其“色如涯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读图回答(1)(2)题。,(1)形成a图所示的岩石类型的地质作用对应于b图中
5、的( ) A B C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理岩属于甲类岩石 B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和生物化石 C丙类岩石能直接形成岩浆岩 D属于内力作用,解析:第(1)题,a图所示的岩石为沉积岩,沉积岩是由沉积物固结成岩而形成的,符合题意的为。第(2)题,表示内力作用中的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通过垂直运动,地壳内部的岩层露出地表。 答案:(1)A (2)D,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1)找水 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 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2)找油、矿 利
6、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探位置,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为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 (3)工程建设 工程建设选址应避开断层,以保证工程建设安全。 开挖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于背斜位置选址。 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聚落选址应远离断层。,2下面是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及地面景观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河谷地区地形的成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背斜顶部先受张力,后受流水侵蚀而形成 B向斜岩
7、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D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而形成 (2)若图中甲山为秦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谷两侧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河谷两侧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C甲山北坡自然带类型较南坡多 D甲山北坡的针叶林带海拔高于南坡,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河谷处的岩层和两侧的岩层并不连续,说明该河谷首先由岩层断裂下陷形成;然后在此基础上,河流又携带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此,形成了图中河谷地区的地形。第(2)题,若图中的甲山为秦岭,则图中的河谷位于秦岭以北的暖温带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故河谷两侧的植被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答案:(1)C (2)
8、B,三、主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与五种外力表现形式的共同作用密切相关,其中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的影响最为普遍和常见。,特别提示 (1)河流的上游常形成“V”型谷,下游常形成“U”型谷。 (2)受离心力的影响,河流的凹岸侵蚀明显,泥沙在凸岸堆积。,3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坡的地形。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1)下列属于河流阶地的是( ) A B C D (2)甲、乙、丙为河流沉积层, 其沉积物最可能是( ) A鹅卵石 中粗砂 粉细砂 B鹅卵石 粉细砂 中粗砂 C粉细砂 鹅卵石
9、中粗砂 D粉细砂 中粗砂 鹅卵石 (3)以下推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B该处河流剖面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C该处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 D处沉积物的形成年代比处早,解析:第(1)题,从材料“超出一般洪水位”即可判断只有符合条件,其他三处均未超过多年平均洪水位。第(2)题,河流堆积作用具有分选性,颗粒大的先沉积。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处所在地坡度较陡,应是侵蚀岸,即河流的凹岸;该处河流剖面为槽形,应位于河流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处的沉积物靠上,其形成年代应比处晚。 答案:(1)B (2)A (3)C,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讲析 深刻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分析判断岩石圈物质循
10、环过程图的变式图。 例1 2010年11月24日,中国地质工作者首次深入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读图,回答(1)(3)题。(1)形成雅丹地貌景观 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地壳上升运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2)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 A B C D,解题导引 雅丹地貌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即湖泊沉积地层。 解析 第(1)题,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丘”。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丘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
11、形态。第(2)题,图中是岩浆,是侵入岩,是喷出岩,是沉积物,是沉积岩,是变质岩。故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答案 (1)B (2)B 解题技巧 地壳物质循环模式图判读的窍门 (1)要使岩石实现转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能量来源,地壳内部的热能和外部的太阳能是岩石转化的动力;二是物质运动,地质循环和外力的搬运是岩石转化的链条;三是地质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上升冷凝、高温熔化等是岩石转化的基本条件。 (2)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即是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二者是统一的,是地壳物质循环的综合体现。 (3)地壳物质循环体现了内外力作用的关系:时间上同时进行,空间上相互联系;在某时某
12、地往往某一作用占优势。,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讲析 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质构造及其地理意义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在复习时要掌握地质构造的判断及应用,学会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表形态的形成。 例2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1)由图可知,M处的地质构造是( ) A地垒 B地堑 C背斜 D向斜 (2)影响甲地地表形态的 地质作用主要是( ) A风化作用、风力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流水搬运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冰川沉积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海浪沉积作用,解题导引 M处的地质构造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甲地从地理位置的信息可判断为内蒙古高原。 解析 第(1)题,M处
13、两侧地壳上升,中间下降,在地质构造上为地堑。第(2)题,甲地为内蒙古高原,影响其地表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风化、风力等外力作用。 答案 (1)B (2)A,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讲析 流水地貌和风力地貌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在复习时要结合这两种地貌的形态景观图,掌握流水(或风力)沉积地貌和侵蚀地貌的形成、分布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例3 右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地貌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回答(1)(2)题。 (1)P、Q、R等值线的数值分别为( ) A713、714、715 B711、712、713 C715、713、714 D714、711、713 (2)图示地貌可能是( ) A风力侵蚀地貌 B风力堆积
14、地貌 C流水侵蚀地貌 D流水堆积地貌,解题导引 该图中出现虚线等高线,是由于其上存在上覆山体;图中R、P均为实线,其他等高线的全部或部分为虚线,这表明R、P为上覆山体的等高线,海拔较高。根据题干信息及等高线图信息可判断图中地貌。 解析 第(1)题,根据等高线的递变规律,海拔较低的山体中Q等高线海拔较高,为713米;上覆山体中,R等高线海拔较低,为714米,P等高线海拔较高,为715米。第(2)题,由图可知,该地形的山腰部分较小,上覆山体较大,故该地貌应该为风蚀蘑菇,这最可能是由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答案 (1)C (2)A,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
15、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这种地貌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以粤北地区韶关市内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被称为丹霞地貌。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以某一区域为载体,考查地质构造与资源,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形成的关系以及区域特征等知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10年8月2日, 以广东丹霞山为首的“中国丹霞” 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的第八项世 界自然遗产。 材料二 下图为丹霞地貌和“中 国丹霞”六个风景区所在区域图。(1)分别指出六个丹
16、霞地貌风景区所位于的省区: (赤水)_、(崀山)_、(丹霞山)_、(龙虎山)_、 (泰宁)_、(江郎山)_。 (2)六个风景区所在省份的主要地形区有_、_、_。 (3)红色砂砾岩在三大类岩石中属于_岩,图示地区的红色砂砾岩发育成丹霞地貌所经受的外力作用主要是_(写出两种外力作用即可)。 (4)赤水成为贵州省继荔波“中国喀斯特”之后的第二个世界自然遗产地,试分析贵州岩溶地貌发育的条件。,解析:第(1)、(2)题,根据六个风景区所在的区域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第(3)题,丹霞地貌是受地质作用中的外力作用所形成的沉积岩。第(4)题,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广布的湿润地区。 答案:(1)贵州 湖南
17、 广东 江西 福建 浙江 (2)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3)沉积 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等 (4)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气候湿润,降雨量较大,流水溶蚀作用显著;地下水循环通畅等。,地质图的一般阅读方法和步骤,地质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阅读时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阅读分析: 1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看比例尺可以知道缩小的程度。 2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还是背斜,地层有无缺失,各层是否含有化石,含什么化石,化石是什么地质年代形成的;有无断层,断层部位在什么地方;有无侵入岩,
18、是什么时代侵入的,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有什么关系等。 (1)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2)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3)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4)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是由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
19、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形成的。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形成的;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是由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所致。 (5)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 3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如不带等高线,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一般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2011年天津河西区文综)下图为“某地地貌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据
20、图判断( ) A1处岩层地质年代中间新两翼老 B2处的火山喷发可能形成石灰岩 C3处表面张力大受外力侵蚀易破碎 D4处沉积岩中可能含有化石 (2)从成因上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背斜成山,C为岩块断裂上升形成的山地 BB为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 CD为冰川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山峰 D外力作用是形成图示地貌形态的主导因素,解析:第(1)题,从图中岩层的形态上看,1处是背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3处是向斜,受挤压力作用,岩层坚硬,不易受外力侵蚀。所以A、C项错误;火山喷发形成岩浆岩,而石灰岩是沉积岩。所以,B项错误;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特征之一。所以D项正确。第(2)题,从图中信息可
21、知,A为背斜成山,C为地垒成山;B处是沿海地区的冲积平原,不是冲积扇;D处是冰川侵蚀形成的角峰;形成图示地貌形态的主导因素是内力因素。故A项正确。 答案:(1)D (2)A,一、选择题 (2011年黄冈模拟)下图为某沿海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地貌、岩石和地质作用相匹配的是( ) A花岗岩变质作用 B大理岩沉积作用 C乙地缓坡流水侵蚀作用 D丙地丘陵化学溶蚀作用 2图中各岩层、岩体的生成 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 A砂岩、砾岩、页岩、花岗岩、石灰岩 B砂岩、砾岩、花岗岩、页岩、石灰岩 C石灰岩、页岩、砾岩、花岗岩、砂岩 D石灰岩、页岩、砾岩、砂岩、花岗岩 3该地区地
22、表水资源缺乏,适宜开采地下水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第1题,花岗岩是岩浆侵入作用的产物;大理岩是变质岩;乙地为背斜顶部,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形成缓坡;丙地为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成为丘陵,并没有受化学溶蚀作用。第2题,先形成沉积岩,下面的岩层先沉积,上面的岩层后沉积,后期发生水平运动,形成褶皱地貌,再发生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第3题,开采地下水应选择向斜构造。图中甲处地势平坦,为向斜构造,适合开采地下水。 答案:1.C 2.D 3.A,(2011年郑州质检)下图是黄土高原外力作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4黄土高原位置特殊表现在( ) A东南季风向西南季风过
23、渡地带 B森林带向荒漠带过渡地带 C以流水作用为主向以风力作用为主过渡地带 D湿润地区向半湿润地区过渡地带 5黄土高原的成因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堆积 D风力堆积,解析:第4题,根据黄土高原的位置可知,它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而湿润、半湿润区以流水作用为主,干旱、半干旱区以风力作用为主,黄土高原位于以流水作用为主向以风力作用为主的过渡地带。第5题,强劲的西北风携带沙尘物质,受到秦岭、太行山等山地阻挡,沙尘物质在此堆积,形成黄土高原。 答案:4.C 5.D,二、综合题 6(2011年乌鲁木齐测试)下图是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处岩
24、石按成因分类,属于_岩,判断理由是_。该处地貌为_。 (2)图中乙处河谷的形成原因是_、_,我国与该河谷成因相同的地形区有_、_。 (3)图中a,b两处适宜建设港口的是_处,判断理由是_。 (4)若丙城镇附近的山区森林被大规模破坏,就会使山麓地区频受泥石流的影响,这体现了地理环境_的特征。,解析:第(1)题,甲处岩石类型及地貌从图中信息可以得出正确结论。第(2)题,乙处河谷的成因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第(3)题,a处为凹岸,适宜建港口。第(4)题,此现象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征。 答案:(1)沉积 岩层明显呈层状分布 断块山 (2)岩层断裂下陷 河流携带泥沙堆积 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3)a 凹岸侵蚀,水位较深 (4)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