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华中农大微生物学题库第八章微生物生态答案.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5315671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农大微生物学题库第八章微生物生态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华中农大微生物学题库第八章微生物生态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华中农大微生物学题库第八章微生物生态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华中农大微生物学题库第八章微生物生态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华中农大微生物学题库第八章微生物生态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八章微生物生态答案一选择题:81234.B81235.D81236.C81237.B81238.A81239.B81240.B81241.C81242.C81243.B81244.B81245.A81246.A81247.A81248.C81249.C81250.D81251.C81252.B81253.B81254.B81255.A81256.D81257.D81258.D81259.B81260.C81261.A81262.D81263.C81264.B81265.B81266.A81267.D81268.B81269.D81270.C81271.C81272.A81273.D81274

2、.B81275.B81276.A81277.D81278.D81279.A81280.A81281.B81282.C81283.A二判断题:81284.错。81285.错。81286.错。81287.对。81288.错。81289.对。81290.错。81291.错。81292.错。81293.对。81294.错。81295.错。81296.错。81297.对。81298.错。81299.错。81300.错。81301.错。81302.对。81303.错。81304.对。81305.错。81306.对。81307.错。81308.错。81309.错。81310.错。81311.错。81312.

3、错。81313.对。81314.错。81315.错。81316.错。81317.对。81318.错。81319.错。81320.错。81321.错。81322.错。81323.错。81324.错。81325.错。81326.对。81327.对。81328.对。81329.错。81330.对。81331.错。81332.错。81333.错。81334.对。三填空题:81335.互惠关系,共生关系,拮抗关系,寄生关系,捕食关系81336.根瘤,菌根81337.处于环境中的微生物和与微生物生命活动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环境条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81338.70-90,0.0181339.5-30

4、,有机质,偏碱性81340.真菌,细菌,病毒,真菌81341.不是,没有81342.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细菌,藻类,原生动物81343.真菌,中性偏碱81344.耕作,减少81345.好氧性微生物,厌氧性微生物,兼性厌氧性微生物81346.有机质含量,水分,pH ,温度81347.高选择性81348.高,高,高,高81349.碳,能,氮81350.特异性拮抗,非特异性拮抗81351.乳酸,人工接种81352.少,菌丝体,土粒间隙81353.内生菌根,外生菌根,内生菌根81354.病原菌造成的植物病害,在某种程度上竞争某种有限的同一营养81355.转化有机物为速效养分如氨化作用,

5、转化无效矿物元素为有效元素,产生生长剌激物促进生长;产生抗生素抑制病害菌81356.硅藻,绿藻,裸藻81357.青霉属,曲霉属,毛霉属,根霉属,腐霉属81358.链霉菌属,诺卡氏菌属,小单孢菌属81359.营养,空间81360.多,好气性,并不81361.营养,生长剌激物质,生长环境81362.光能自养,碳水化合物,碳,能81363.鞭毛菌,接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半知菌81364.沿岸土壤,动植物残体及其排泄物,沿途工业废水,沿途生活污水81365.共生,附生,寄生,根瘤,叶面乳酸菌,真菌病害81366.化能有机,化能无机,光能有机,光能无机,化能有机81367.自生固氮,肥力813

6、68.腐败有机残体,动物和人类排泄物,生活污水,工业有机废水,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弧菌、螺菌81369.含有机质不丰富的清水中,化能,光能,不大(或较少)81370.革兰氏阳性球菌类,色杆菌,芽孢杆菌,放线菌和某些霉菌81371.专性共生,兼性共生,寄生81372.高温,高酸,高碱,高压,高盐,低温81373.互利,偏利,互害,偏害,互不影响81374.固氮细菌,氨化细菌,纤维分解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81375.数量大,个体小,与土壤接触的表面积特别大,代谢强。81376.土粒上,微菌落,土壤溶液,代谢活动活跃的营养体81377.不同微生物采用不同培养基81378.几

7、亿到几十亿个,生物81379.内寄生,外寄生81380.藻类捕食细菌和其他藻类,真菌捕食线虫,原生动物捕食其他原生动物81381.低,工业有机废水,生活污水,废弃物81382.细菌,放线菌孢子,真菌孢子,单细胞藻类,动植物残片81383.多样性,稳定性,适应性,物质流和能量流81384.噬菌体对细菌的寄生,噬菌体对放线菌的寄生,蛭弧菌对细菌的寄生,细菌对真菌的寄生,真菌对真菌的寄生,噬菌体对真菌的寄生,专一81385.进入水体的微生物数量,水体中的营养含量,水体 pH,水体温度81386.极端嗜热菌,兼性嗜热菌,耐热细菌81387.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多、基质来源广、适应性强,微生物能形成芽胞、孢

8、子休眠体、可在自然界中长期存活,微生物个体小易随水流、气流等迅速传播。81388.芽胞杆菌属,假单胞菌属,节杆菌属,产碱杆菌属,土壤杆菌属81389.非嗜盐微生物,弱嗜盐微生物,中等嗜盐微生物,极端嗜盐微生物,耐盐微生物81390.膜中类脂高熔点脂肪酸增加,重要代谢产物迅速再合成,大分子物质具有热稳定性,蛋白质合成系统具有热稳定性81391.嗜盐,嗜冷,耐压,繁殖慢四名词解释:81392.根土比是指单位植物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与邻近单位根外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之比。81393.植物病原微生物是指那些寄生或附生于植物根系、茎杆、叶面而从植物细胞中获得营养物质、水分,导致植物发生病害甚至死亡的微生物。

9、81394.VA 菌根是内生菌根的主要类型,是由于菌根菌丝在根皮层细胞内形成特殊的变态结构泡囊(Vesicule)和丛枝(Arbuscule),而用其英文打头字母得名。81395.在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菌根中真菌菌丝可以穿透根表皮层,进入皮层细胞间隙或细胞内,也有部分真菌菌丝可穿过菌根的表皮生长到根外,有助于扩大根的吸收,但主要是在皮层细胞间纵向延伸,或盘曲于皮层细胞内。这种菌根称为内生菌根。81396.外生菌根是指菌根菌菌丝在植物根表面生长并交织成鞘套包在根外。鞘套外层菌丝结构疏松,并向外延伸使表面呈毡状或绒毛状,并代替根毛起吸收作用。内层菌丝可进入根皮层细胞间隙形成哈蒂氏网,但不进入皮层细

10、胞内。81397.菌根菌是指能与植物形成共生联合体菌根的真菌 。81398.植物根际是指在植物根系影响下的特殊生态环境,一般指距根表 2mm以内的土壤范围称为根际。81399.植物根际微生物是指处于植物根际这个特殊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区系。81400.在微生物寄生关系中,凡被另一类微生物寄生于体表或体内,细胞物质被另一类微生物获取为营养,最后发生病害甚至被裂解死亡的这一过程称为微生物寄生。81401.在微生物之间的寄生关系中,凡寄生于另一类微生物体表或体内,并从另一类微生物细胞中获取营养而生存的微生物,称为微生物寄生物。81402.根瘤是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植物- 根瘤菌共生体,具有

11、固氮作用的特殊结构。81403.微生物之间的接力关系是指微生物在分解复杂大分子有机物质时需要有多种微生物协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乙种微生物以甲种微生物代谢产物为营养基质,而丙种微生物又以乙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营养基质,如此下去,直至彻底分解,这种微生物之间的关系称为接力关系。81404.微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一种微生物吞食或消化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如原生动物捕食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孢子等。81405.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是两种微生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特定结构的共生体,两者绝对互为有利,生理上发生一定的分工,且具有高度专一性,其他微生物种一般不能代替共生体中的任何成员。且分开后难以独立生活,但

12、不排除在另一生境中独立生活。81406.微生物之间的互利共栖关系是指在同一个环境中两个微生物类群共栖时,双方在营养提供或环境条件方面都得益的关系。81407.这种关系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两个微生物类群共栖,一个群体得益,而另一个群体既不得益也不受害的情况。81408.微生物之间的寄生关系是指一种微生物生活在另一种微生物的表面或体内,并从后一种微生物的细胞中获取营养而生存,常导致后一种微生物发生病害或死亡的现象。81409.微生物之间的拮抗关系是两种微生物生活在一起时,一种微生物产生某种特殊的代谢产物或改变环境条件,从而抑制甚至杀死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81410.微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是指两个或

13、多个微生物种群生活于同一环境中时,竞争同一基质,或同一环境因子或空间而发生的其中一方或两方的群体大小或生长速率受到限制的现象。8141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指单位土壤(m 3或kg)中微生物细胞的重量。81412.微生物生态系即是在某种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的类群、数量和分布特征,以及参与整个生态系中能量流动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过程和强度的体系。81413.发酵性微生物区系是指土壤中那些对新鲜有机质很敏感,在有新鲜有机质存在时,可爆发性地旺盛发育,而在新鲜有机质消失后又很快消退的微生物区系,其数量变幅很大。81414.土著性微生物区系是指土壤中那些对新鲜有机物质不很敏感,常年维持在某一水

14、平上,即使由于有机物质的加入或温度、湿度变化而引起的数量变化,其变化幅度也较小的微生物类群。81415.清水型水生微生物主要是指那些能生长于有机物质不丰富的清水中的化能自养型和光能自养型的微生物,如硫细菌、铁细菌、蓝细菌等。81416.腐生型水生微生物是指那些能利用进入水域的腐败有机残体、动物和人类排泄物,生活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为营养,转化这些有机物为无机态物,使水质净化变清,而微生物本身得到大量繁殖的一类微生物。81417.土壤微生物区系是指在某种特定的环境和生态条件下的土壤中存在的微生物种类、数量以及参与物质循环的代谢活动强度。81418.采用多种培养基和培养方法,培养土壤中微生物区系的各

15、个组成成分,从而认识特定土壤中的微生物区系在数量上和类群上的特点,即为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81419.能生存于极端环境如高温、低温、高酸、高碱、高压、高盐等环境中的微生物。81420.微生物生态学就是研究处于环境中的微生物和与微生物生命活动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环境条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8142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栖居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81422.水体的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元素等营养物的大量增加,远远超过通常的含量,结果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使藻类和某些细菌的数量激增,其他生物种类减少。五问答题:81423 微生物之间的接力关系是指微生物在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

16、、果胶、蛋白质、淀粉、核酸等大分子复合物时,是由多种微生物类群一步一步逐级分解协同完成的过程。如纤维素厌氧降解为甲烷和 CO2过程就是由多种微生物类群协同接力完成的。纤维素首先被厌氧纤维分解菌分解为纤维二糖,纤维二糖由纤维二糖分解菌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由厌氧性水解细菌发酵为H2/CO2和乙酸,H 2/CO2由氢营养型的甲烷细菌转化成甲烷,乙酸则由乙酸营养型的产甲烷细菌转化成甲烷。81424 这种现象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两个微生物群体共栖,一个群体得益而另一个群体无影响的情况。如在一个环境中好氧微生物与厌氧微生物共栖时,好氧微生物通过呼吸消耗掉氧气为厌氧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长创造了厌氧生活的环境条

17、件,使厌氧微生物得以生存和生长,而厌氧微生物的生存与生长对于好氧性微生物来说并无害处。81425 这是两个微生物群体共栖于同一生态环境时互为有利的现象。较之双方单独生活时更好,生活力更强。这种互为有利可以是相互提供了营养物质,可以是相互提供了生长素物质,也可以是改善了生长环境或兼而有之。 5例如纤维素分解细菌和固氮细菌共栖时,可以由纤维素分解细菌分解纤维素为固氮细菌提供生长和固氮所需的碳源和能源,而固氮细菌可以固定氮素为纤维素分解细菌提供氮源和某种生长素物质,这样互为有利,促进了纤维素的分解和氮素的固定。81426 一种微生物与另一种微生物生长于同一环境中,双方的生命活动互为有利,关系紧密,形

18、成一个特殊的共生体结构,在这个共生体中,两种微生物可以有明确的生理上的分工和协作,在分类上可以形成独立的分类系统,这种关系称为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如地衣,就是由藻类与真菌形成的共生体,两者之间有较明确的分工,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将 CO2固定转化为有机物,给真菌提供碳源和能源,能固氮的藻类还可提供氮源。而真菌可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等提供给藻类。81427 竞争关系是指在一个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两个或多个微生物类群共同依赖于同一基质或环境因素时,产生的一方或双方微生物群体数量增殖速率和活性等方面受到限制的现象。如在同一个厌氧消化环境中,甲烷八叠球菌和甲烷丝菌都利用乙酸生长和产甲烷,但各自的 Km 值分

19、别为 3mmol/L 和 0.07mmol/L,因此当环境中有较高乙酸浓度时,由于甲烷八叠球菌对乙酸的亲和力高,生长速率大,几乎只见到甲烷八叠球菌。当乙酸浓度降低时,由于甲烷八叠球菌难以利用低浓度的乙酸,而甲烷丝菌却能很好利用低浓度乙酸而逐渐占优势。81428 因为土壤含有极为丰富的有机质,不时有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残体进入土壤,可以为占有绝大多数比例的有机营养型微生物提供所需的碳源和能源。土壤也含有相当齐全的矿物质元素,可供微生物生长所需。土壤具有适宜于微生物生长的 pH 值范围,多数土壤 pH 在 5.5-8.5 之间,大多数微生物适宜生长 pH 范围也在这一范围。土壤不论处于何种通气状况,

20、都可适应微生物生长。土壤温度变化范围也与微生物的生长适宜温度范围相一致。因此土壤具有绝大多数微生物生活所需的各种条件,而成为微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81429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肥力培育中起有重要作用。土壤微生物可以将进入土壤的动植物残体以及微生物本身残体分解,形成新的腐殖质物,并逐渐将老腐殖质分解,推动土壤腐殖质的更新,不断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将无效的营养物转化为有效营养,如氨化作用将有机氮转化为速效氮,无效磷转化为有效磷等等。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可合成各种生长剌激物,有助于植物生长。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可合成各种抗生素物质,有利于抑制植物病原菌。土壤中的

21、固氮微生物还可以将空气中的氮固定为植物可利用的氮素,藻类还是其他土壤生物的先行生物。81430 因为土壤藻类是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它可以光为能源将 CO2转化为有机物,这些以藻类细胞形态存在的有机物,在藻类死亡之后,可以被其有机营养型微生物利用作为碳源和能源,其他微生物因此而发育繁衍。另外土壤藻类中,许多种是能够进行固氮的,将空气中的氮素固定为其他生物可利用的氮源。因此说土壤藻类是土壤生物的先行者。81431 由于微生物参与了和推动着物质和能量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参与了不同的活动过程,表现出不同的活动强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微生物生态,掌握其活动规律,便能更好地发挥微

22、生物的作用。另外,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规律,可为人类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微生物生态学原理,可利用微生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来修复被污染的环境。因此微生物生态学的意义巨大。81432 微生物与植物之间能够形成一种特殊结构的共生体,而且微生物与植物之间互为对方提供营养物质或生长素物质,促进双方较之单独生长时更为旺盛的生长。微生物与植物形成的共生体有根瘤,叶瘤和菌根等。根瘤是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的共生体,根瘤菌在共生体根瘤中利用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作生长和固氮的碳源和能源,固定后的氮素除部分用于自己所需外大多输送给植物,而植物则把光合作用产物提供给根瘤菌。如果两者分开,根瘤菌

23、则难以固定氮素,豆科植物则生长不良。81433 在水田土壤中,耕作层中微生物数量最多,心土层中最少。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相对比例较少。细菌中好氧性细菌,专性厌氧细菌和兼性厌氧性细菌都有广泛分布,而且好氧性细菌仍比厌氧性细菌多好多倍,其分布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81434 一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和代谢产物可以抑制另一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甚至杀死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称之为微生物之间的拮抗关系。而根据拮抗关系中的专一性,可以分为专一性拮抗关系和非专一性拮抗关系。例如在酸菜制作和青贮饲料过程中,乳酸菌发酵后产生乳酸,使环境pH 下降,这样使得其他不耐酸的微生物受到抑制,这种拮抗关系没有特异的针对性,凡是不耐酸

24、的微生物都会受到抑制,称为非专一性拮抗关系。另外象放线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命活动中可以产生某种抗生素,这种抗生素只抑制或杀死某些(或某种)微生物,如青霉素只杀死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细菌,即不同种类与结构的抗生素选择性地抑制某种微生物。这种拮抗关系称为专一性拮抗关系。81435 微生物生态系统有着不同于其他生态系统的明显特点。一是微生物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其组成成分、数量、活动强度和转化过程等都很不一样,每一个特定的生态环境,都有一个与之相适应而又区别于其它生态环境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二是具有稳定性。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如无强烈的环境因子冲击,

25、一般其组成成分、数量、活动强度和转化过程大体上保持稳定。即使面临一定范围内的环境因子改变压力,也能保持稳定。三是具有适应性。即面临强大的环境因子改变压力,原有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时,可以诱导产生新的酶或酶系,或发育出新的微生物优势类群,以适应新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四是具有物质流和能量流。即在微生物生态系统中的各微生物类群之间,在物质和能量上具有接力与流动的现象。81436 在不同地域上空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差异很大,城市上空空气中的微生物密度大大高于农村上空的微生物密度,在城市中街道上空的微生物密度大大高于公园上空的微生物密度。在农村中无植被地表上空的微生物密度高于有植被地表上空的微生物密度,

26、饲养牲畜的畜舍空气中的微生物密度可能是最高的,可达1,000,000-2,000,000 个/m 3。一般来说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密度高于室外空气中的微生物密度,宿舍中的微生物密度可达 20,000 个/m3。陆地上空的微生物密度高于海洋上空的微生物密度。在人迹稀少的北极上空以及雪山上空的微生物密度很低,甚至难以检测到。81437 大气水和雨雪中一般微生物数量不高,在长时间降雨过程后期,菌数更少,甚至可达无菌状态。高山积雪中也较少。江河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各不相同,与流经接触土壤和是否流经城市有关。土壤中的微生物随雨水和灌水排放等进入水体,或悬浮于水中,或附着于水中有机物上,或沉积于江河淤泥中。

27、当江河流经城市时,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有机废水和动植物残体进入水体,不仅带入大量微生物,且微生物可利用进入的有机体而旺盛繁育,数量大增。随着流程增加有机物被分解,微生物数量也逐渐减少。池塘水一般由于靠近村舍,有机物进入较多,人畜粪便污染机率较高,不仅在数量上较高,且种类也较多。大型湖泊水体由于其不流动性和周边受湖岸土壤和有机物质进入的影响,一般周边水域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都多于湖泊中心水体。海洋水体中心的微生物和种类不多,但沿海海岸水体中微生物数量和种类较远洋中心水体要多得多。81438 一种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代谢物接触使另一种微生物寄主受害,乃至个体死亡,而使它自己本身得益并赖以生存,这种现象为微生物之间的寄生关系。直接接触的类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尤其是毒性噬菌体,侵染并进入细菌细胞后,利用细菌细胞内的物质,按噬菌体本身的遗传信息,合成噬菌体的大分子,再装配成成熟的噬菌体,而最后将细菌细胞裂解。代谢物接触的类型如粘细菌对细菌的寄生,粘细菌并不直接接触细菌,而是在一定距离外,依靠其胞外酶溶解敏感菌群,使敏感菌群释放出营养物质供其生长繁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