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模块一1.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仪地球形状认识过程直觉天圆地方,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球体,地球的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球体。大小:平均半径6371KM,最大周长4 万 KM,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2.东西经度与东西半球的区分东西经度界线是 0和 180经线,东西半球界线是 20W 和 160E 经线。3.纬度变化规律纬度向北增大的为北纬,纬度向南增大的为南纬。亚洲、欧洲、北美洲主要为北纬度。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主要为南纬度。4经度变化规律经度向东增大的为东经,经度向西增大的为西经。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为东经度。南美洲、北美洲主要为西经度。
2、5.区分半球技巧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东西半球界线是 20W 和 160E。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南北美洲大部分位于西半球。“小小为东”指欧洲和非洲西部,本初子午线两侧经度小于20的范围属于东半球。“大大为西”指太平洋 180经线两侧大于 160的范围属于西半球。6.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特点自转 公转绕转中心 地轴 太阳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周期 约 24 小时或 1 天 1 年纬线 经线形状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一个纬线圈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指示方向 东西 南北长度 赤道最长
3、,向两极渐短 一样长标度范围 090 0180度数起点线 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线(0经线)2产生现象 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等 昼夜长短的变化、季节变化、五带的划分等7.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概况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除春分、秋分日外,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相反。8.昼夜现象、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表现 原因昼夜现象 在任何一个时刻,太阳总是照亮半个地球,被照亮的半球为昼半球,不被照亮的半球为夜半球地球是一个本身不发光和不透明的球体昼夜交替 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都会出现白天和黑夜更替的现象 地球自转昼夜长短 某个地区在一年内白天和黑夜的长短有规律地变化 地球公转9.四季成因及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1
4、0.五带的界线与特点: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 昼夜长短春分 3 月 20、21 日 赤道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夏至 6 月 21、22 日 北回归线 北半球各地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秋分 9 月 22、23 日 赤道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冬至 12 月 22、23 日 南回归线 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311.地图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1)比例尺 表示方式(2)大小与内容详略项目 小比例尺 大比例尺数字式 180 000 000 1:4 000 000范围 大 小内容 略 详细方向(1)一般平面图: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一般为北方 。(3)
5、有经纬网的地图:利用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图例12.高度的表示方法(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_距离。(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13等高线地形图(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_ 缓_;等高线越稠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密集到重合时为陡崖。形式 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举例 1:200000 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2 千米4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陡崖:等高线重叠。14.分层设色地形图15.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1)等高线
6、地形图上的计算:包括确定点的海拔与相对高度( 根据等高距来判断)、确定两点间的距离(根据比例尺来判断 )、确定方向(根据地图上的方向判断法来判断)、计算温差(先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然后根据高度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约 0.6 来计算) 。(2)爬山:应选择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因为是缓坡,爬山容易( 但费时)。(3)修路:若是两地之间修公路,尽量避免穿过等高线(即最好选择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若是上山公路,则盘山而上;若是从山地中穿过,应选择两山之间的鞍部。(4)修梯田:梯田一般修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因为地势较平缓。(5)修水库:水库大坝应建在地形为峡谷且有盆地的地方,因为盆地集水多,峡谷易修
7、坝,成本低。若要在大坝上修水电站,则水轮发电机应安装在与下游水位平行的地方。(6)河流的位置及流向:河流形成于山谷之中,并能通过等高线的数值判断出河流的流向:河流是由高向低流。模块二16.世界海陆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从东西半球看七大洲的分布主要位于东半球 _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地形 等高线特征 海拔 地面起伏程度高原 等高线在高原边缘较密,面上稀疏而数值较高 较高,一般在_500 米以上 起伏不大_山地 等高线较密而数值较高,山顶呈封闭曲线,内高外低
8、较高,一般在_500_米以上 起伏很大_丘陵 与山地相似但等高线数值较低 较低,一般在 500 米以下 起伏不大_盆地 等高线呈封闭曲线而数值与山顶相反,是内低外高 无一定标准 起伏不大平原 等高线稀疏而且数值很低 很低,一般在 200 米以下 起伏很小5主要位于西半球 北美洲全部位于西半球 南美洲跨东西半球 南极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欧洲、北美洲全部位于南半球 南极洲跨南北半球 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从南北半球看四大洋的分布跨南北半球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全部位于北半球 北冰洋跨东西半球的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 印度洋大洲分界线大洲 分界线亚洲与欧洲 乌拉尔山、乌
9、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 苏伊士运河欧洲与非洲 直布罗陀海峡南美洲与北美洲 巴拿马运河南极洲与南美洲 德雷克海峡亚洲与北美洲 白令海峡亚洲跨东西距离最广,南极洲跨经度最广。亚洲和北美洲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三带,欧洲跨北寒带、北温带,南极洲跨南温带、南寒带,非洲、大洋洲、南美洲跨热带和南北温带。欧洲、南极洲无热带分布,非洲、大洋洲、南美洲无寒带分布。17.海陆变迁原因主要是地壳的变动_、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_。海陆变迁的证据及说明问题海陆变迁典型证据 说明问题喜马拉雅山地层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喜马拉雅山过去曾经是海洋东海发现古河道和古水井 东海部分海域曾经是陆地台
10、湾海峡发现古森林遗迹 台湾海峡过去曾经是陆地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注意: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处在亚欧大陆,但不属于亚欧板块,而是属于印度洋板块,澳大利亚大陆也位于印度洋板块上。红海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红海面积不断扩大。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体现了以下科学方法(1)从地图上得到启示: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吻合。(2)提出假设:南美洲和非洲曾连在一起,后来分离。(3)寻找证据: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非洲和南美洲动物的相似性。(4)得出结论:南美洲和非洲过去极有可能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重要山脉、海、洋、裂谷与板块的关系地理事物 所
11、处板块的位置 板块运动特点 未来趋势地中海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碰撞挤压 缩小直至消失阿尔卑斯山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碰撞挤压 进一步升高6喜马拉雅山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碰撞挤压 进一步升高红海 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张裂 进一步扩大东非大裂谷 小板块交界处 张裂 裂谷进一步扩大,最后变成海18.天气与气候天气 气候概念 一个地区短时间内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天气平均状况时间 短时间 长时间区别 变化 时刻变化 变化不大相同点 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状况的综合天气预报的内容(1)气温: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2)降水: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
12、的大小。(3)风:风向是风的 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通常用风向标来表示。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19.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气温一般是用温度计测得的。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年变化气温的分布气温高 气温低 影响因素一般来说 低纬度 高纬度 纬度同一纬度 冬季陆地 夏季海洋 海陆一天中气温最高值 一天中气温最低值14 时左右 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北半球大陆 北半球海洋 南半球大陆 南半球海洋月平均气温最高值 7 月 8 月 1 月 2 月月平均气温最低值 1 月 2 月 7 月 8 月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一年中最低月均温气温7夏季海洋 冬
13、季陆地同一地点 海拔低_ 海拔高 地形20.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以北半球各地为例,降水季节变化类型主要有 5 种:模块三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21.世界气候类型(结合七上 65 页气候分布图):降水量 赤道或两极 回归线附近 中纬度大陆 山地多 赤道_附近 大陆东岸 沿海地区 迎风坡少 两极 大陆西岸 内陆地区 背风坡影响因素 纬度 气压带风带 _海陆 地形8气候 类型 分布地区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主要在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刚果盆地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非洲热带草原气候面积最为广大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内陆地区和大陆西岸全年高温少
14、雨热带 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全年高温_,降水分雨、旱两季温带季风气候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 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 40 60大陆西岸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92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 气温 降水纬度位置 低纬高温,高纬低温 赤道附近多,两极地区少_海陆位置 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 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沿海地区降水多地形海拔高气温低,大致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0.6_ 迎风坡_多雨,背风坡少雨气候类型的判读根据气
15、候要素气温、降水资料来判读气候类型步骤第一步:定半球。最热月在 7、8 月为北半球,最热月在 1、2 月为南半球。第二步:以温定带第三步:以水定型23.人口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4.人口问题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国东南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及阿根廷、澳大利亚等的沿海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寒带 寒带气候 高纬度地区全年低温少雨高原山地气候 中低纬度的山地高原 气温、降水垂直变化显著年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夏雨型 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少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寒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1025.人口分布(1)分布:世界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人口稠密地
16、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26.三大人种肤色 头发 面部 体毛 主要分布地区白种人 色浅 波状 鼻梁高、嘴唇薄 较多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黄种人 淡黄 黑直 扁平 中等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黑种人 黝黑 卷曲 嘴唇较厚 很少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大洋洲27.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_,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28.三大宗教三大宗教 发源地 主要分布地区 建筑基督教 亚洲的西部 欧洲、美洲、大洋洲 教堂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17、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清真寺佛教 古印度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佛寺(庙宇 )29.聚落与环境(1)聚落:人们的聚居地_乡村_和_城市统称为聚落。(2)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耕作_、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3)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耕作、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4)环境对聚落影响:一般来说,在一些河流_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_,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有的聚落在平原地区聚集呈团块状,有的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条带状。发达国家:欧洲的西部、北美洲
18、、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南美洲,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南北对话,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商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位于南半球,发达国家则在北半球。人口 问题 措施过快 环境破坏、资源减少、社会问题等 计划生育过慢 人口_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鼓励生育科学增长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11模块四30.亚洲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临 欧洲。31.亚洲的范围(1)范围:亚洲包括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和附近岛屿,面积约 4400 万平方千
19、米,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跨纬度度最广和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2)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 6 个地区(具体包括的国家可结合课本七下 4 页)。32 亚洲的地形与河流(1)地势特征: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2)地形分布:亚洲中部有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 喜马拉雅山脉,四周分布着较低的地形单元。(3)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33.亚洲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34.亚洲的气候(1)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_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2)亚洲气候类型多样,
20、北冰洋沿岸地带是寒带气候,马来群岛是 热带雨林气候,阿拉伯半岛是热带沙漠气候,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山地气候区。35.日本自然环境特征主要河流 注入海洋长江、黄河、澜沧江 太平洋印度河、恒河 印度 洋鄂毕河、叶尼塞河 北冰洋12(1)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是一个岛国,25 N45N、中纬度、 北温带。(2)范围:领土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 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3)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4)气候:温带季风、_亚热带季风气候。(5)河流: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6)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 最大的山:富士山36.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
21、处,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和地震带,多火山地震。37.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38. 以_大和民族为主,传统服装是和服 ,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点。39.东南亚自然环境特征(1)位置及重要性:处于亚洲和大洋洲、 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主要位于热带。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 非洲向东航行到东亚、 东南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被称为“海上生命线”。(2)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3)地形: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具有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的特点。(4)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5)河
22、流与城市:主要河流有湄公河、萨尔温江等。40.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是亚洲最重要的国际河流,发源于中国青海省,上游在中国境内,称为澜沧江。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六个国家,在越南流入南海。41.东南亚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这样分布的有利条件是: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河流是水运通道,为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提供方便。为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若城市位于河流上游,还可利用廉价清洁的水能资源。不利条件是:河流发生洪涝灾害会对城市造成损失。城市生产、生活废水污染河流,造成城市生态环境恶化。过量取水会破坏流域内的水资源的自然循环和更新。42印度13
23、(1)地理位置:纬度:大部分位于北纬 1030之间, 热带和亚热带,低纬度。海陆:位于印度洋与喜马拉雅山之间,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2)地形:北部_喜马拉雅山地,中部恒河平原,南部 德干高原。(3)气候: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43.服务外包产业: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是_班加罗尔_。有利条件: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_、 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等优势,积极承接国外服务外包订单,发展了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44.热带季风气候对印度农业生产的影响(1)旱季:10 月次年 5 月,盛行从陆地吹向海洋的东北季风,温暖
24、干燥,降水量小,干旱缺水、土地龟裂。(2)雨季:69 月,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西南季风,炎热湿润,降水丰沛,易产生洪涝灾害。(3)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农作物生长期长;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由于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45.俄罗斯(1)位置和范围:大部分位于 50N70N,属于北温带、 北寒带,中高纬度,地跨亚、欧两洲,濒临三大洋,传统上属于欧_洲国家。国土面积超过 1700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2)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3)气候:以_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寒冷而漫长
25、,夏季温暖而短促。 (4)河湖:欧粮食作物 分布地区 地形 降水水稻 印度半岛东北部和沿海平原_地区 平原 丰富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和_恒河中上游地区 高原 较少西 俄罗斯东西欧平原(伏尔加河)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鄂毕河)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 勒拿河东西伯利亚山地14洲第一长河:伏尔加河;世界最深湖泊:贝加尔湖(淡水湖) ;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46.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工业布局:俄罗斯的工业分布接近原料产地。47.交通:交通部门齐全,地区分布不平衡,欧洲部分铁路密集_,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铁路稀疏,有被称为“_亚欧大陆桥”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莫斯科俄罗斯的首都,最大的城市
26、。圣彼得堡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终年不冻港。 符拉迪沃斯托克太平洋沿岸港口模块五48.中东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中东地区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联系 亚、非、欧三大洲,位于里海、黑海、地中海、 红海、阿拉伯海的枢纽地位;通过海峡(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和运河(苏伊士运河)控制海上交通要道。自古以来,中东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因而被称为世界的“油库”。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中东所产石油大部分输往东亚、欧洲西部和北美洲。49.匮乏的水资源中东地区大部分为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河流稀
27、少,甚至有的地方成了“无流国”,水资源匮乏。50. 中东地区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被伊斯兰教尊为圣城。 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尊为圣城。51.欧洲西部15(1)位置范围: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2)人口、国家状况:欧洲西部人口稠密,主要以_白 种人为主。国家众多,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3)工业:世界上工业发达地区之一,工业工艺精,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高,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处于技术和价值的高端位置。52.自然环境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欧洲西部的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纬度位置上看,欧洲西
28、部大部分位于北纬 3560 度之间,属于温带地区,西风带。从海陆位置上看,西邻大西洋,海岸线曲折,大陆轮廓破碎,各地距海近,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欧洲西部、中部为平原区,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温和湿润的气流深入内陆。因此,欧洲西部成为了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降水均匀)。5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1)位置和范围: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西濒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大部分地处热带。(2)自然环境:地形:以高原_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因热带面积广大,被称为“热带大陆”。(3)人种:该区黑种人占总人口的 90%以上,是“黑
29、种人的故乡 ”。54.澳大利亚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位置与范围: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地广人稀的国家。16(2)特有动物:袋鼠 、鸸鹋 、考拉、鸭嘴兽、琴鸟等。成因:澳大利亚大陆长期与其他大陆分离,自然条件单一,进化缓慢,而且没有其他物种的入侵,少天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1)地形:西部:高原,地势宽广平坦,沙漠广布。中部:平原,地下水丰富。东部:大分水岭。(2)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呈半环状分布。“坐在矿车上的国家”55.美国民族大熔炉(1)人口:2010 年 3
30、.1 亿,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主要人种是 白种人。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是移民。(2)华人华侨: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纽约 、洛杉矶、旧金山 。自然环境(1)位置:跨两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临三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 、跨三带(热带、北温温带、北寒 带) 。(2)组成:50 个州本土 48 个州北美西北角的阿拉斯加 州( 临太平洋、北冰洋,北极圈穿过)太平洋的夏威夷州(属于大洋洲,北回归线穿过)。(3)地形:西部山地,属于科迪勒拉山系的一部分;中部中央平原;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4)河湖: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流,注入墨西哥湾,是世界第四长河。北美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苏必
31、利尔湖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56.农业特点:机械化、专业化。乳畜带: 温和湿润的气候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肉、奶需求量大57.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58.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同北美洲相分。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因长期曾沦为拉丁语组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故被称为拉丁美洲。63.巴西(1)种族构成: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约占 40%,黑种人占 6%, 印第安人(土著居民) 不到 1%。
32、17(2)文化特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如拉丁舞、狂欢节、足球 等。自然环境(1)位置:绝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位于热 带,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东临大西洋。(2)地形、气候地形区 特点 气候类型亚马孙平原 世界面积最大 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 世界面积最大 热带草原气候(3)河流:亚马孙河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发展中的工农业(1)热带经济作物王国:巴西的咖啡、甘蔗、 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2)工业发展: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其原因是东南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多港口,交通便利。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1)分布: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60%在巴西境内。(2
33、)作用: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_ ”,具有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对全球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热带雨林的危机由于过度开发,导致雨林遭到严重破坏,使森林面积日渐缩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加剧,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进而使全球生态环境受到威胁。64.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特点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位置范围 南纬 66.5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指北纬 66.5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大洲的陆地和岛屿方向 顺时针 逆时针地形 “冰雪高原” 冰川覆盖气温 酷寒(极低 ) 严寒
34、(很低 )降水 极少 较少风力 大(风库 ) 较大特有动物 企鹅 北极熊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科考站 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 黄河站(1)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 2 月原因。 2 月份正好是南半球的夏季,南极地区属于暖季,白昼时间较长,便于科学考察和施工建设。(2)南极比北极地区更冷的原因。南极比北极地区更冷,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南极洲平均海拔较高;大部分被冰雪覆盖,冰雪对阳光有较强反射;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海陆物理性质不同。模块六18中国地理65.优越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2)纬度位置:
35、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光热条件好。(3)海陆位置:我国东临太平洋,西部深入亚欧大陆,是一个 海陆兼备的国家。66.海陆兼备的大国领土四至点:南至南沙群岛南缘曾母暗沙,北到漠河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东到乌苏里江,西抵帕米尔高原。南北气候差异显著,东西时间差异大。陆地国土: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陆上国界线长达 2.2万多千米,邻国有 14 个。海洋国土:大陆海岸线长 1.8 万千米,临海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的内海有渤海、琼州海峡。隔海相望国家 6 个,最大岛屿是台湾岛。67.行政区划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自
36、治州、自治县、市) 、乡( 民族乡、镇)。我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直接临太平洋,北回归线穿过,地震最频繁。内蒙古自治区跨经度最广,邻省最多。海南省跨纬度最广,全部位于热带,纬度最低,位置最南。黑龙江省纬度最高、最北、最东、最先见到日出、冬季气温最低。广东省人口最多。香港全部位于热带,特别行政区。澳门全部位于热带,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特别行政区。新疆面积最大,邻国最多,位置最西。西藏自治区是我国湖泊最多的省区,人口密度最小。68. 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把实行_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
37、期的基本国策。69.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密集_,西北部人口稀少。70.民族状况:共有 56 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 92%。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分布: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71.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主要山脉分布北列 天山-阴山中列 昆仑山秦岭东西走向南列 南岭东北西南 西列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19中列 长白山武夷山东列 台湾山脉西北东南 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小兴安岭南北走向 贺兰山、横断山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72.我
38、国主要地形区山脉 西侧 东侧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平原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横断山脉 青藏_高原 云贵高原山脉 北侧 南侧昆仑山脉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天山山脉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木盆地7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类别 第一阶梯 界线 第二阶梯 界线 第三阶梯海拔 4 000 米以上 2 0001 000 米 500 米以下地形类型 高原 高原、盆地 平原、丘陵地形区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_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对我国
39、河流和气候的影响: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地势决定河流流向,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74.地形特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可以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多种经营。不利影响:山区面积广大,使我国耕地资源不足,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容易发生自然灾害;水土流失严重;坡度大不易耕种。75.气温和温度带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
40、,全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温度带: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我国从北往南可以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五个温度带,另加一个青藏高原区。76.降水和干湿地区降水:空间: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77 我国的气候特征(1)季风气候显著: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区。20季风气候的显著特点是雨热同期_,这种气候对我国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2)气候复杂多样:它可以使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3)大陆性分布广78.冬夏季风
41、的特点及影响范围季风名称 成因 发源地 风向陆地海洋海洋陆地 性质影响范围(地区)冬季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亚欧大陆内部偏北(西北、东北) 陆地海洋寒冷干燥我国东部广大地区(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台湾等)夏季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 太平洋、印度洋的热带海面 偏南(东南、西南) 海洋陆地温暖湿润东南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西南季风:我国西南、华南、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79.长江与黄河主要问题和治理黄河 长江上游 中游 下游 上游 中下游主要问题土地荒漠化、凌汛 水土流失洪水灾害、凌汛水土流失 洪涝灾害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合理放牧、修建水库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水土保持加固堤
42、坝、清理河道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加固堤坝、退耕还湖、疏浚河道、修建水库80.长江与黄河长江 黄河发源地 唐古拉山 巴颜喀拉山_山注入海洋 东海 渤海流经省区 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_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度 6 300 千米 5 464 千米主要支流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 湟水、洮河、汾河、渭河21上中下游划分 宜昌、湖口 河口、桃花峪水电站 三峡、葛洲坝等 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等其他开发利用 “黄金水道”、灌溉 灌溉主要问题 洪涝灾害 中游水土流失、下游“地上河”
43、治理措施上游植树造林;中下游疏通河道、加固河堤,重点治理荆江河段;兴修水库和水利工程;退耕还湖上中游植树造林;下游疏通河道、加固河堤;兴修水库和水利工程模块七81.自然灾害的含义和分类自然环境中发生的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和地质_灾害等。发生最为频繁、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干旱 华北洪涝 东部江淮地区和两广地区台风 东南沿海气象灾害寒潮 全国(除青藏高原)地震 台湾,西南、东南沿海滑坡地质灾害泥石流 中西部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自然灾害 主要分布区 形成原因洪涝 长江中下游地区 该地区降水集中、丰富干旱 华北地区 降水量较少,尤
44、其是春季降水少台风 东南沿海 从低纬度海洋侵入,登陆后逐渐减弱以至消失地震 台湾,西南、东南沿海 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分别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泥石流、滑坡 地势第二阶梯,西南地区的川、云、贵、藏和西北的陕、甘、晋等省区的山区中西部山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多山,坡陡,相对高差大;降水多暴雨。这些地区易发滑坡、泥石流灾害自然灾害“祸不单行”的原因台风带来的强降水可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洪水可引发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在山区的河谷地带,地震会引发两岸岩体不稳定,形成崩塌灾害,在暴雨条件下,可进一步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大量岩石、土体在河谷堆积,会阻断河道,形成洪水灾害等。8
45、2.自然资源: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1)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能够循环使用 的自然资源。(2)非可再生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83.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22保护和培育可再生资源;珍惜和节约使用非可再生资源。84.土地资源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85.基本国情(1)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2)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 后备耕地不足。86.分布(1)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区。(2)草地主
46、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 畜牧业。难以利用的土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87. 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等问题尤为突出。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88.水资源 (1)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2)空间分布:南丰北缺。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 80%以上,北方不足 20%。北方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人口密集,人均水资源量少,更加剧了缺水,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3)时间分布:夏秋季降水丰沛,水资源供应充足,冬春季降水少,水资源供应不足。(4)影响: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47、。我国降水和径流的季节、年际变化大,是造成_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不足更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89.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1)措施: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兴建水库。水 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时间变化。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90.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优点 缺点航空运输 速度最快 价格最_高铁路运输 速度较快_、价格较低、运量较大 灵活性较差、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 机动灵活 价格较高、运量较小水路运输 价格最低、运量最大 速
48、度最慢,受天气影响较大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铁路网东部密集;西部铁路网稀疏_。主要铁路干线,分为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两大组,南北向: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焦柳线、宝成线、成昆线。东西向:京包线-宝兰线、陇海线、兰新线、沪杭线 -浙赣线 -湘黔线-贵昆线。重要铁路枢纽:北京、徐州、郑州、株洲、成都和兰州。91.农业部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地位: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9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气候( 气温和降水)、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_货物情况 运输方式贵重或急需的货物,数量不大、长途 航空数量不大、短途 公路容易死亡、变
49、质的货物、鲜货 数量大、长途 铁路大宗笨重的货物、长距离运输 水运或铁路23科技水平、市场需求、与城市工矿区的距离、交通条件、农业技术装备等。(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山地、陡峭的丘陵发展林_业;平原 (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发展种植业;草原(降水少、牧草生长良好)发展畜牧业;河湖较多的地区发展渔业。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93.我国工业的分布(1)分布:我国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形成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珠江三角洲、京津唐等工业基地。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2)分布特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中城市 ,多分布在东部地区,主要聚集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模块八94.地理差异显著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辽中南 京津唐 沪宁杭 珠江三角洲工业中心沈阳、大连、鞍山北京、天津、唐山上海、南京、杭州 广州、珠海、深圳发展特色重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