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对抗日将领张自忠的评价张自忠:( 1891-1940) 汉 族 , 字 荩 忱 , 山 东 临 清 人 , 抗 日 将 领 。这 是 我 们 对 他 最 简 洁 也 是 最 准 确 的 评 价 。 作 为 国 民 党 抗 日 将 领 中 牺牲 官 职 最 高 的 一 位 , 周 恩 来 评 价 他 为 “全 国 军 人 的 楷 模 ” 。 1982年 4 月 16 日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政 府 追 认 张 自 忠 为 “革 命 烈 士 ”。 张自 忠 的 一 生 是 短 暂 的 一 生 , 也 是 光 彩 的 一 生 。1911 年 张 自 忠 在
2、天 津 法 政 学 堂 求 学 时 秘 密 加 入 同 盟 会 。 1914 年投 笔 从 戎 。 1917 年 入 冯 玉 祥 部 , 历 任 营 长 、 团 长 、 旅 长 、 师 长 等职 。 1930 年 中 原 大 战 后 , 冯 玉 祥 军 事 集 团 被 瓦 解 , 张 自 忠 所 部 被 蒋 介 石 收 编 , 后 屡立 军 功 , 是 著 名 的 爱 国 将 领 。 后 在 枣 宜 会 战 中 壮 烈 殉 国 。张 自 忠 在 军 事 生 涯 中 初 露 锋 芒 是 在 二次“北伐”后,1930 年 5 月,中国近代史上规模空前的军阀混战蒋冯阎中原大战。在此次战役中,张自忠任
3、第六师师长,勇猛果断,指挥若定,显示了大将之才。他的参谋长张克侠评价说:“其决心坚强,临危振奋。每当情况急迫之时,辄镇静自持,神色夷然。 ” 提起张将军,有一次伟大的胜利不得不提。1938 年徐州会战开始,张自忠率五十九军参加了“台儿庄大战”。在此次艰苦卓绝的战役中, 张自忠以攻为守,主动出击 。他曾致电鹿钟麟:“战而死,虽死犹生;不战而生,虽生亦死。” 充分的表现了他的决心和勇气。张将军率领众将士与 敌 激 战 , 反 复 肉 搏 。 茶 叶 山 下 崖 头 , 刘 家 湖 阵 地 失 而 复 得 达 三 四 次 , 战 况极 其 惨 烈 。 经 过 数 天 鏖 战 , 敌 军 受 到 重
4、创 , 节 节 败 退 。 中 国 军 队 相 继 收 复 蒙 阴 、 莒县 , 共 歼 敌 4000 余 人 。 不 久 , 日 军 再 派 坂 本 旅 团 向 临 沂 、 三 官 庙 发 起 攻 势 , 妄 图 有所 突 破 。 张 自 忠 和 庞 炳 勋 部 两 军 奋 力 拼 杀 , 经 彻 夜 激 战 , 日 军 受 到 沉 重 打 击 , 其 向 台 儿庄 前 线 增 援 的 战 略 企 图 被 完 全 粉 碎 , 保 证 了 台 儿 庄 大 战 的 胜 利 。 还 有 一 次 战 役 是 对 我 们 来 说 意 义 及 其 重 大 的 , 印 象 及 其 深 刻 的 。 那 是
5、张 将 军 军 事 上 的闪 光 , 同 时 , 也 是 他 生 命 的 终 点 枣 宜 会 战 。 1939 年随枣会战及冬季攻势中张自忠指挥右集团军,曾先后两次亲率精锐部队,东渡襄河(汉水)截击日军,各歼敌一部。1940 年 5 月枣宜会战时兼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又第三次率部由湖北宜城渡襄河截击南撤日军,奋战九昼夜,陷入日军重兵包围,负伤多处仍坚持指挥作战,于 16 日在宜城南瓜店壮烈牺牲。关 于 张 自 忠 的 治 军 之 道 。 张 自 忠 是 一 个 对 严 厉 很 仁 慈 把 握 的 恰 到 好 处 的 将 领 。 张自忠将军自小就受儒家教育,他进私塾读书,以致后来上的临清高
6、等小学堂学的仍然是四书五经。可以说,自张自忠懂事起,就开始接受儒学的熏陶,因此,强调忠、孝、仁、义的旧道德从小便在张自忠的内心深深扎下了根。另一方面,西北军也是一支传统色彩极为浓厚的军队,从这样的军队里出身的张自忠,自然事事都以道德来要求自己。这就是为什么以治军严厉著称的张自忠,凡士兵如严重违纪,必打军棍,但却又主张“八不打”:一、官长生气时,不许打二、士兵劳碌太过时,不许打三、对新兵,不许打四、初次犯过者,不许打五、有病者,不许打六、天气过热过冷时,不许打七、饱饭后及饥饿时,不许打八、哀愁落泪时,不许打从他订下的“八不打”军规就可看出他的带兵除了(严)以外还有(仁)的成分在里面。另外,无论他
7、身处多高位阶他总是与士兵吃一样伙食,也和士兵们一起工作,所以所有是官兵都愿意和他生死与共。张 自 忠 之 死 :众 所 周 知 , 是 日 本 人 杀 害 了 张 自 忠 。 但 是 , 这 只 是 导 致 张 自 忠 牺 牲 的 表 面 原 因 。 真 正逼死张将军的,是公众舆论。若没有公众对其的污蔑,以他身任中将,高居第 5 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之职,又是第 33 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 55 军、第 59 军、第 77 军,其中第 59军军长一直由其兼任,完全可以坐镇大本营,免于一死,为抗战立更大的战功。但他却只带着两个团,孤军深入,投入日军重重围困,壮烈取死。我们可能难以相信,像张自忠这样
8、的肝胆忠烈,在他尚未成为“民族英雄”之前,居然曾被痛骂为“华北特号汉奸” 。 上世纪 30 年代中期,日本为防止蒋中正突然收复东北,要求在华北建立“非军事缓冲区” 。经过艰苦谈判,双方协议,华北只留驻一支中国军队,这就是宋哲元中将驻守京津的第 29 军,其中第 38 师师长便是张自忠少将。 那个时候,蒋中正给这支军队的训令是, “忍辱负重”,不主动打仗,也不放弃华北,与日军做长期周旋。可问题是,这支军队,一直视日军为死敌,比如冯治安师长,有事没事都想找日本人麻烦。宋哲元也是这么一个人,看着日本人就别扭,根本不想跟他们多说话。所以,在全军高级将领中,惟有张自忠儒雅周详,不仅革命军官兵敬仰他,日本
9、军政也很喜欢他。在华北危亡的复杂局面中,张自忠被先后任命为察哈尔省主席和天津市长,艰难维系着苦涩的和平,不能得罪日本人,不能丢中国人的脸。但舆论沸沸扬扬,说张自忠与日本订了“密约”,日本人赠其巨款。于是张自忠就从抗战英雄,一晃变成了“疑似汉奸”。 卢沟桥事变之后 ,第29 军奉命南撤保定。与此同时,为了疏散和安置没能随军撤离的军人家眷,为了京津不受重大损失,也为了收殓沙场上的官兵尸体,宋哲元任命张自忠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北京市长,与敌敷衍,拖延时间。 这一次,沉默寡言的张将军落泪了,他对秦德纯副军长说:“你同宋先生成了民族英雄,我怕成了汉奸了。 ” 果然,张自忠彻底成了众矢之的,成了叛徒
10、、大汉奸、卖国贼的代名词。1937 年后半年的报纸,多在痛骂他“卖国变节”,一律称之为“张逆自忠” 。那对于一个一腔爱国热情的将军,是多么大的悲哀啊。他拼命要去保护的人民,他誓死要去捍卫的祖国,竟然怀疑他,污蔑他。为了清扫自己毁誉,蒙冤的将军,决定以死来清洁自己的荣誉。 枣宜会战中,张自忠抱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大无畏的精神面对日本人无情的炮火。身上多处中弹,战况惨烈。生命的最后一刻,将军又中3 弹,却猛然站起,被身后的日本兵射杀,另一名日本兵跑上前去,将枪托击碎他的头颅,把刺刀插进他的腹部这一刻,张将军知道,他绝对不再是汉奸了,他将是永远的民族英雄 他 生 前 的 最 后 一 句 话 是 :
11、 “我 这 样 死 得 好 , 死 得 光 荣 , 对 国 家 、 对 民 族 、 对 长官 , 良 心 很 平 安 。 ”到 了 弥 留 之 际 , 他 还 念 念 不 忘 “这 样 死 得 好 良 心 很 平 安 。 ”只可惜,在他牺牲后,大众才理解他拳拳爱国之情。国民政府在 1942 年 12 月 31 日,明令入祀全国忠烈祠,1944 年 8 月,将宜城县改名自忠县,以资纪念。1946 年,获颁荣字第一号荣哀状。1947 年 3 月 13 日,北平市政府颁令将铁狮子胡同改为张自忠路。张自忠与夫人李敏慧在 1908 年结婚。育有二子张廉珍、张廉静和一女张廉云。张夫人后于上海因癌症过世,国
12、民政府特颁相成忠杰匾额以嘉节行。张 自 忠 是 国 民 党 的 将 领 , 但 这 并 不 妨 碍 我 们 对 他 伟 大 品 质 的 崇 敬 。 虽 然 与 共 产 党 并 不在 同 一 个 阵 营 , 但 张 将 军 和 共 产 党 一 样 , 怀 着 热 爱 苍 生 的 赤 诚 , 用 自 己 的 实 际 行 动 去 保护 祖 国 , 保 护 人 民 。 他 摈 弃 个 人 恩 怨 , 以 国 家 、 民 族 利 益 为 重 , 不 愧 为 全 国 军 人 的 楷模 , 也 是 全 中 国 人 的 楷 模 。在 偶 然 间 发 现 了 这 首 佚 名 诗 , 写 给 将 军 张 自 忠 :将军逝若生纪念张自忠殉国七十周年挥刀喜峰口,抗日古长城。浴血南瓜店,鉴公忠勇情。守贞凭玉碎,报国任尸横。名讳长街驻,将军逝若生。对我们来说,将军虽逝,灵魂永垂不朽。将军逝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