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The Function of Nervous System,主讲人:王柏军 生理学教研室,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 NS)是机体最重要的调节系统,其基本功能包括:1、协调各系统器官的功能活动,保证人体内部的完整统一;2、使人体活动能随时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保证人体与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3、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 一般功能,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一)神经元 1011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1.结构 (1)胞体 (2)突起:树突 + 轴突,胞体或树突膜上的受体部位产生动作电位的起始部位传导神经冲动的部
2、位引起递质释放的部位,*神经元的四个重要功能部分,2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感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并引起兴奋或抑制;对不同来源的兴奋或抑制进行综合分析;可将神经信息转变为激素信息(部分)。,(二)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轴索:轴突和感觉神经元的长树突。,神经纤维:轴索外面包裹有髓鞘或者神经膜。,2 神经纤维的传导兴奋的速度*影响因素(1)神经纤维的直径V直径大V直径小,与内阻有关(2)有无髓鞘,髓鞘厚度V有V无,跳跃式传导(3)温度V温度高V温度低如低温麻醉(神经传导阻滞),3.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1)完整性神经冲动的正常传导有赖于神经纤维结构与功能上完整。 (2)绝缘性各神经纤维的兴奋只沿本纤维传导
3、,互不干扰。 (3)双向性神经纤维上任何一点的动作电位可同时沿神经纤维向两端传导。 (4)相对不疲劳性神经冲动传导时耗能远小于突触传递,不易疲劳。,3神经纤维的分类,1. 根据电生理特性, 对传出神经纤维多采用此类命名法,2. 根据直径和来源, 对传入神经纤维多采用此类命名法,注:痛觉传入纤维习惯用A类纤维和C类纤维,1轴浆:神经元轴突内的胞浆。 2轴浆运输:轴浆在胞体与轴突末梢之间流动,这种在轴突内借助轴浆流动运输物质的现象 。 3. 意义:对维持神经元的解剖和功能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三)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一、分类(双向双速),顺向轴浆运输(主要) 方向:由胞体向轴突末梢的运输 快速
4、:410 mm/d,运输有膜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含递质的囊泡、分泌颗粒等,对于维持突触的传递功能和神经分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慢速:112 mm/d,运输轴突生长和代谢所 需要的营养物质,如微丝、微管等,对于轴突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意义。, 逆向轴浆运输,方向:由轴突末梢向胞体的运输 速度约为205 mm/d,其意义可能为摄入神经 生长因子等物质,对胞体蛋白质的合成起反 馈调节作用。狂犬病毒、破伤风病毒及辣根 过氧化酶可经逆向轴浆运输,由外周向中枢 转运。,二、神经胶质细胞,(一) 数量 1012在人类的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约为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三)生理特性1.无轴突树突之分
5、,无突触,无动作电位2.分裂能力强3.细胞间由低电阻缝隙连接,(二) 种类在周围神经系统,有施万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有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四)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1支持作用;2修复和再生作用;3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 ;4绝缘作用和屏障作用 ;5维持合适的离子浓度 ;6参与某些递质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代谢。,二 突触生理,中枢神经元的信息传递方式,中枢神经原 信息传递方式,化学性突触,电突触突触,定向突触,非定向突触,一、经典突触的信息传递,(一)突触的概念 神经元之间紧密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2.分类:,缝隙连接、串联式突触、混合性突触、交互性突触,(二)功能结构,(二)
6、功能结构,(三)突触传递的过程,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 突触前膜去极化,突触前膜Ca2+通道开放 Ca2+进入突触前膜,囊泡与前膜融合 递质释放入突触间隙,递质扩散至突触后膜 与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通道结合,后膜对某些离子的 通透性发生改变,产生突触后电位 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电-化学-电的传递过程,突触前神经元兴奋突触前膜去极化 前膜的电压门控式Ca2+通道开放胞外Ca2+进入突触前膜神经递质释放递质在突触间隙内扩散与后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后膜上某些离子通道开放某些离子进出胞内 突触后膜去极化或超极化。,(3)特点:有局部兴奋的性质,(2)机制: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 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
7、受体结合 提高突触后膜对Na+、K+的通透性 Na+内流大于K+外流 突触后膜局部去极化,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四)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1)定义: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改变,这种电位变化称为EPSP,(3)特点:有局部兴奋的性质,(2)机制: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膜Cl-通道开放 Cl-内流 突触后膜超极化,(1)定义: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改变,这种电位变化称IPSP,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1.单向传递,三、突触传递的特征,兴奋只能从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传向突触后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而不能逆向传布,2.突触延搁,突触传递经由电-
8、化学-电的形式进行,耗时相对较多。通过一个突触所需的时间为0.30.5ms。(突触延搁是中枢延搁的原因),3.总和,在突触传递时,单个突触小体的兴奋不足以引起下一个神经原的兴奋,需要有多个EPSP加以总和,才能使突触后神经元爆发动作电位;同样,需要有多个IPSP加以总和,才能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明显的抑制。总和包括空间性总和及时间性总和,4.易疲劳,5.对内环境变化敏感,高频冲动持续通过突触,递质的释放递质的合成,导致递质的耗竭,信息通过突触的效率下降,Ca2+、Mg2+浓度、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缺氧、酸中毒、药物等均能影响突触传递,(五)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产生机制:,EPSP总和,突触
9、后神经元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扩布性动作电位(轴突始段),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突触后膜电位的大小取决于同时产生的EPSP和IPSP的代数和。AP的产生和扩布:轴突始段较细小,跨膜电流密度大,Na通道密度大,此处爆发动作电位后,沿轴突扩布至末梢和逆向传到胞体,使整个神经元发生一次兴奋。逆向兴奋胞体意义:消除细胞此次兴奋前的去极化或超极化,使其状态更新。,二、非突触性化学传递,(一)概念神经元间通过非经典突触所进行的化学传递,(二)过程如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上的曲张体可释放NE,后者扩散到达附近的效应细胞并作用于其膜上的受体,使效应细胞发生反应。, 不存在突触前膜与后膜的特化结构; 不存在一对
10、一的支配关系; 曲张体与效应器间距大于典型突触的间隙间距; 递质扩散距离较远,故传递时间大于突触传递; 释放的递质能否发挥效应,取决于效应器细胞上有无相应受体。,(三)传递特征,三、电突触传递,2.特点: (1)双向传递,快速稳定(2)无突触延搁,1.定义:兴奋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缝隙连接直接以电流形式进行的传递。,3.生理意义 (1)神经元之间形成同步活动 (2)神经元之间交流代谢信号,1、神经细胞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开始产生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 A、轴突始段 B、胞体 C、轴突末梢 D、树突,随堂测试题,2、EPSP与IPSP所共有的特征是( )。A、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性质相同B、突触前膜
11、均去极化C、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相同D、突触后膜均去极化,3、属于局部反应(局部兴奋)的电活动有( )。A、EPSP B、终板电位C、IPSP D、感受器电位E、单个阈下刺激引起的电位变化,1.定义介导化学突触传递的一些化学物质,二、神经递质与受体,(一)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神经元兴奋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的一些化学物质,(1)合成:突触前神经元有合成该物质的前体和酶系统 (2)储存:突触前末梢内有足够的储存量 (3)释放:当神经冲动抵达末梢时,可由突触前膜释放 (4)受体: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而发挥作用 (
12、5)失活或消除:存在使该递质失活或消除的方式 (6)有拟似剂和阻断剂,2.鉴定标准,50余种可能物质,完全符合上述标准者仅少数几种!,四、递质的代谢 合成:ACh和胺类在胞浆通过酶促合成,贮存于突触小泡,肽类递质合成由基因控制。 释放:通过出胞或胞裂外排。 灭活:Ach在胆碱脂酶作用下生成胆碱和乙酸,胆碱重摄取,合成新的ACh;NA重摄取和酶降解失活;肽类递质靠酶促降解来消除。,1.概念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能与神经递质相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蛋白质结构,(二)受体,*配体:能与受体结合的物质。激动剂:结合并产生生物效应 拮抗剂:结合但不产生生物效应*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性特异性;饱和性;可
13、逆性。,乙酰胆碱:M型、N型 单胺类:肾上腺素受体和受体 、5-羟色胺受体 、多巴胺受体 氨基酸类:NMDAR、AMPAR、KAR;GABAA、GABAB 肽类:阿片受体(纳洛酮),(三)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1)乙酰胆碱(ACh)分布:极为广泛,如脊髓的前角运动神经元,丘脑后部腹侧的特异性感觉投射神经元,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神经元。此外,在纹状体和边缘系统内也可能存在ACh递质系统。 作用:主要对神经元起兴奋作用。,分布:中脑网状结构、脑桥的蓝斑、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外侧部分。其上行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边缘前脑和下丘脑;下行纤维投射到脊髓。 作用:对大脑皮质起兴奋作用,维持皮质觉醒状态,
14、也有抑制性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三、反射弧中枢部分的活动规律,一、反射与反射弧,(一)反射的概念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分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1.组成,(二)反射弧,2.意义反射弧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必要条件,二、反射的基本过程,(一)反射过程的信息传递,2反射的基本过程感受器:接受刺激 传入N 中枢: 分析、整合:初级、高级传出N 内分泌腺效应器反射弧是反射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单位。,(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1、单线联系:2、辐散原则:在感觉传导途径上多见3、聚合原则:在运动传出途径中多见4、环状联系:可引起正反馈(后放
15、现象)或负反馈(兴奋及时终止)。链锁式:可在空间扩大作用范围。,三、反射中枢神经元的连接方式,举例:视网膜中视锥细胞与双极细胞的联系,作用:使信息传递精确,三、反射中枢神经元的连接方式,举例:信息传入通路中多见,作用:一个N元的兴奋使多个神经元同时兴奋或抑制,扩大其影响,三、反射中枢神经元的连接方式,举例:信息传出通路中多见,作用:多个N元对同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作用发生总和,三、反射中枢神经元的连接方式,作用:可以通过负反馈使N元活动及时中止,或通过正反馈使N元活动增强和延续,四、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基本活动过程,兴奋,抑制,突触后抑制,突触前抑制,交互抑制,反馈性抑制,
16、(一)突触后神经原的兴奋,当突触后电位达到阈电位水平时(去极化达10mV),突触后神经原就产生动作电位,冲动在轴突的始段产生,(二)突触后神经原的抑制,1突触后抑制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继而使之发生抑制,抑制,突触后抑制,突触前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回返性抑制,(1)交互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意义保证反射活动的协调性,(2)反馈性抑制(回返性抑制),意义负反馈调节,使神经元的活动及时终止,并促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的活动同步化,(1)概念通过轴突轴突式突触的活动,导致突触前末梢递质释放量减少,在突触后膜上引起的EPSP减小,不容易使突触后神经
17、元兴奋,称为突触前抑制,2突触前抑制,(2)机制,末梢2兴奋时释放递质,与末梢1上的受体结合,末梢1去极化,传到末梢1的动作电位幅度减小,末梢1释放的兴奋性递质数量减少,突触后神经元3的EPSP减小,mV,轴突 B,轴突 A,神经元C,刺激 A,刺激 B,刺激 B后,刺激 A,-70,-65,-60,GABA,轴突B先(+)末梢释放递质(GABA),与轴突A末梢相应受体结合(GABAA),此时轴突A再兴奋时,末梢产生的AP,轴突A末梢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运动神经元上的EPSP,末梢A 产生去极化(Cl-电导增加),Ca2+内流减少,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一、躯体感觉 二、内脏感觉
18、三、特殊感觉,感觉的形成,感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感受器,脊髓,各级皮层下中枢,传导 通路,大脑皮层,分析综合产生主观感觉,人体的感觉种类,躯体感觉,浅感觉,深感觉(本体感觉),粗略触压觉 温度觉 痛觉,位置觉 运动觉 精细触压觉,内脏感觉,特殊感觉,视觉 听觉 平衡感觉 嗅觉 味觉,感觉,一、躯体感觉的中枢分析 (一)传入通路1.丘脑前的传入系统浅感觉:传导痛、温觉和轻触觉 深感觉:深部压觉、肌肉本体觉和辨别觉,(1) 浅感觉:一级神经元:脊髓神经节的假单极神经元;二级神经元:脊髓后角;三级神经元:丘脑 大脑后回。 特点:先交叉再上行;,(一)浅感觉传导路径,1.
19、功能 传导痛觉、温度觉和粗略触-压觉,2.过程 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角 先换元、交叉 后上行(脊丘侧束传导痛、温觉;脊丘前束传导触-压觉) 到达丘脑的感觉接替核,(2) 深感觉:传入纤维入脊髓(一级)先在同侧后索上行 延髓薄束核和楔束核(二级) 经内侧丘系至对侧丘脑(三级) 特点:先上行(延髓)再交叉。 触压觉、肌肉本体感觉: A类纤维。 温度觉、痛觉和触压觉: A类纤维。 温度觉、痛觉和触压觉: C类纤维。,(二)深感觉传导路径,1.功能 传导肌肉本体感觉和精细触-压觉,2.过程 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角 先上行(后索) 后换元(薄束核、楔束核)、交叉 经内侧丘系 到达丘脑的感觉接替核,临床意义
20、脊髓半横切(一侧脊髓损伤)后的感觉障碍 横横切面以下:对侧浅感觉消失;同侧深感觉消失;同侧运动障碍 脊髓空洞症 轻度:痛、温觉易受损, 轻触觉不受影响(即痛温觉与触觉分离现象) 重度:双侧痛、温觉与触觉均障碍。,横断面以下 对侧:痛觉、温度觉和粗略触-压觉障碍 同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压觉障碍,例子:脊髓半离断,二、丘脑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丘脑接受除嗅觉以外所有感觉传导束的投射,换元后再投射到大脑皮层,因此丘脑是最重要的感觉接替站。,(一)丘脑核团的划分,(2)包括 腹后外侧核 为躯体感觉的接替核。 腹后内侧核 为头面部的接替核。 内侧膝状体 为听觉的接替核。 外侧膝状体 为视觉的接替核,1感
21、觉接替核(特异核群),(1)纤维联系: 接受除嗅觉以外所有的特定感觉传导投射纤维,换元后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感觉区,2.联络核(1)纤维联系:接受丘脑接替核和其它皮层下中枢纤维,换元后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 (2)包括:丘脑前核、外侧腹核、丘脑枕等。,3.非特异核群(1)纤维联系:接受脑干网状结构上行纤维,经多突触换元后弥散投射整个大脑皮层。 (2)包括:束旁核(与痛觉有关)、中央中核、中央外侧核等。,(二)感觉投射系统,1.特异性投射系统,由丘脑(非特异核群)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的N纤维。,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由丘脑(感觉接替核、联络核)沿特定的途径点对点的投射至皮层特定感
22、觉代表区的N纤维。,三、大脑皮质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大脑皮层是产生感觉的最高级中枢,(一)感觉代表区的区分与功能,1体表感觉代表区,(1)第一体感区 部位:中央后回(3-1-2区), 特点:体表各部位的代表区明确而清晰,a. 交叉投射 (但头面部感觉的投射是双侧性的) b. 倒置排列 (但头面部代表区内是正立的) c. 不均等代表 感觉分辨越精细的部位代表区越大, 功能电刺激该区的一定部位可引起来自躯体相应部位的主观感觉;损伤或切除该区将造成感觉缺失,1.内脏痛的特点 缓慢、持久,定位不清,分辨能力差; 内脏对切割、烧灼等刺激不敏感,而对牵拉、缺血、痉挛、炎症等刺激敏感; 常伴有明显的情绪反应
23、。,(三)内脏痛与牵涉痛,2.牵涉痛,当某一脏器患病时,在远隔的体表一定部位出现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称为牵涉痛。,患病器官 心 胃、胰 肝、胆 肾脏 阑尾 体表疼痛 心前区 左上腹 右肩胛 腹股 上腹部 部 位 左臂尺侧 肩胛间 沟区 或脐区,常见内脏疾病牵涉痛的部位,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一、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 二、姿势的中枢调节 三、躯体运动的中枢调节,(一)脊髓和脑干运动神经元1、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纤维,是躯体骨骼肌运动反射的最后公路。递质为ACh。2、运动神经元胞体较小,支配梭内肌纤维,兴奋性高,递质为ACh。,一、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二)运动单位:由一个运动神经元
24、或脑干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组成的功能单位。,二、姿势的中枢调节(一)脊髓的调节功能功能: 躯体运动的初级中枢脊髓前角中有、三类运动神经元。,1.脊休克,人和动物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表现:肌紧张降低或消失发汗反射消失血压下降粪尿积聚(以后反射可恢复),脊休克产生和恢复的原因:,产生: 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枢的易化性调节所致 恢复: 脊髓的初级中枢发挥作用,2.脊髓对姿势的调节脊髓水平完成的姿势反射:对侧伸肌反射、牵张反射、节间反射等。 (1)对侧伸肌反射:当剌激强度加大时,可在同侧肢体发生屈肌反射的基础上出现对侧肢体伸肌收缩的反射活动。具有维
25、持姿势的作用,保持躯体平衡。,屈肌反射:脊动物皮肤受到伤害性剌激时,反射性引起同侧肢体屈肌收缩,伸肌弛缓,称屈肌反射。意义:具有保护性意义,逃避伤害。不属姿势反射,(2)牵张反射,牵张反射的类型 1)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 发生的牵张反射,为单突触反射。膝反射。 2)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为多突触反射。特点:不同运动单位交替收缩,不易产生疲劳。,定义: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特点: 感受器和效应器都是在同一块肌肉中 意义: 在于维持身体姿势,增强肌肉力量。,感受器(肌梭): 感受长度和
26、牵拉刺激核袋纤维 梭内肌核链纤维,牵张反射的机制:,肌 梭: 肌梭与梭外肌并联, 肌梭两端与中间的 感觉装置串联 梭外肌收缩时,肌梭抑制 -运动N兴奋、梭内肌收缩、肌肉受牵拉时,肌梭兴奋,牵张反射的过程:肌肉受牵拉 梭内肌感受装置被拉长螺旋形末梢发生变形 a 、类纤维 的神经冲动 肌梭的传入冲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传出纤维兴奋兴奋梭外肌收缩 梭内肌收缩维持肌梭兴奋的传入,腱反射:膝跳反射、跟腱反射。,膝跳反射弧: 叩击肌腱肌肉受到牵拉刺激肌梭兴奋性 Ia类和类 N纤维传入 运动元兴奋梭外肌收缩,1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去大脑僵直,去大脑僵直实验: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
27、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伸肌过度紧张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大脑皮层运动区 前庭核 纹状体 小脑前叶蚓部 小脑前叶两侧部 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 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脊髓 脊髓 梭内肌 梭外肌(伸肌)(肌 梭),(+),(+),(+),(+),肌紧张,(),(+),去大脑僵直的产生机制:,网状结构抑制区的下行始动作用 (大脑皮层运动区和纹状体等)被切断, 抑制区活动减弱,易化区活动占优势。传向脊髓的易化作用相对增强,引起 运动神经元活动过强,伸肌的肌紧张 过度亢进,导致去大脑僵直。 僵直和僵直,1、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三、躯体运动的中枢调节,1、中央前回和
28、运动前区 具有交叉性质,但头面部为双侧; 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总体定位为倒置,但头面部为正立。,(一)大脑皮层的运动调节功能,功能: 发动、协调 随意运动 调节肌紧张,运动柱:大脑皮层运动区细胞呈纵向柱状排列,构成大脑皮层的基本功能单位。,(1)皮层脊髓束:皮层内囊、脑干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皮层脊髓侧束(占80%) :延髓锥体交叉,终止于脊髓前角外侧部,控制四肢远端的肌肉,与精细、技巧性的动作有关。 皮层脊髓前束(占20%) :不交叉,终止脊髓前角内侧部,控制躯干、四肢近端的肌肉,与姿势的维持和粗大的运动有关。,2.运动传导系统及其功能,(二)基底神
29、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基底神经节是皮层下 一些核团的总称。两者间构成回路。包括: 尾核、壳核、 苍白球、丘脑底核黑质,功能: 稳定随意运动 调节肌紧张 处理本体感觉传入信息,纹状体:尾核、壳核和苍白球旧纹状体:苍白球是较古老的部分新纹状体:尾核和壳核进化较新,2.通路 直接通路: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发出纤维 兴奋新纹状体抑制苍白球内侧部抑制丘脑前腹核和外侧腹核大脑皮层运动前区活动增强。,间接通路: 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发出纤维 兴奋新纹状体抑制苍白球外侧部抑制丘脑底核兴奋苍白球内侧部抑制丘脑前腹核和外侧腹核大脑皮层运动前区活动减弱。,(1)震颤麻痹(帕金森病)肌紧张过强而运动过少。临床表现:肌紧张增
30、强,随意运动下降,动作 迟缓,面部表情呆板,静止性震颤。病变部位: 中脑黑质,脑内DA减少。发病机制:黑质的DA功能受损,纹状体内Ach 功能相对亢进。治疗:左旋多巴、M受体阻断剂等。,3.与基底神经节有关的疾病,(2)舞蹈病肌紧张不全而运动过多。 临床表现:不自主的上肢和头部的舞蹈 样 动作,并伴有肌张力下降等。病变部位:纹状体 发病机制:纹状体内胆碱能和GABA能神经元 的功能下降,黑质DA功能神经元 功能相对亢进。治疗: 利血平耗竭DA可缓解症状。,(三)小脑的功能,1.前庭小脑:主要由绒球小结叶构成,与身体姿势平衡有关。,小脑前叶和后叶的中间带区构成 功能: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 损伤
31、:意向性震颤 、轮替动作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2.脊髓小脑,3.皮层小脑:部位:半球的外侧部功能:与运动区、感觉区、联络区构成回路随意运动设计运动程序的编制,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反应的调节,一、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二、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 三、本能行为和情绪反应的神经调节 四、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关系,一、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一)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特征,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起源 脊髓胸腰段 3、7、9、10灰质侧角的 对脑神经核中间外侧柱 骶髓灰质侧角 分布 广泛 局限 节前纤维 短,刺激引起 长,刺激引起的反应弥 的反应局限 节后纤维 长 短,1双重神经支配;2拮
32、抗作用;3紧张性支配;4自主神经的作用与疚效应器的功能态度有关;5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二)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交感N,副交感N,ANS活动的意义:,以整个系统参与活动应急使机体休整促进储能加强排泄和生殖,(一)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脊髓为内脏活动的初级中枢。如:血管张力反射、排尿、排便反射。 (二)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延髓是循环、呼吸的反射中枢;中脑是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二、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1、体温调节: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 2、调节水平衡:ADH的分泌 3、内分泌功能视上核和室旁核及促垂体区 4、生物节律控制:视交叉上核-日周期 5、调节情绪 6、调节摄食,(三)下丘
33、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一)本能行为: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而遗传固定下来的,对个体和种族生存具有重要意义行为。,三、本能行为和情绪反应的神经调节,摄食中枢(外侧区),1.调节摄食行为,摄食中枢:下丘脑外侧区、杏仁核 饱中枢: 下丘脑腹内侧核,控制排水 (渗透压R,ADH),控制摄水的中枢(外侧区),2.调节水平衡,3性行为的调节多在边缘系统和下丘脑进行。 内侧视前区:电刺激时出现性行为;破坏则出现性冷漠,性行为丧失;注射性激素,可诱发性行为。杏仁核皮层内侧区是兴奋性行为的部位。,(二)情绪反应: 指人类和动物的心理活动伴有的生理反应。情绪反应交感神经活动 本能行为副交感神经兴奋。本能行为和情绪反
34、应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活动有关。,脑电图:在头皮上用双极或单极记录到自发 脑电活动。 皮层电图:开颅后,直接在皮层表面记录其电位活动。,第六节 觉醒、睡眠与脑的电活动一、脑电活动,(一)脑电图的波形及意义1正常人脑电图的几种基本波形2意义:诊断疾病(癫痫、脑肿瘤)的一个参考依据。,正常脑电图的描记和几种基本波形,由突触后电位变化产生的; 大量神经元同步发生突触后电位的总和; 同步电活动主要依靠丘脑; 节律来自丘脑,一定同步节律的丘脑非 特异投射系统的活动,促进了皮层电活动 的同步化。,2.脑电波形成的机制,(二)皮层诱发电位* 组成部分:主反应:为一先正后负的电位变化; 后发放:为一系列正相的周
35、期性电位波动。,*种类: 体感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 *意义: 了解各种感觉投射定位,对中枢损伤部位的诊断有价值。,二、觉醒与睡眠,(一)觉醒状态的维持1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活动有关。参与的递质为ACh。2实验依据:3机制脑电觉醒(去同步化快波):与蓝斑核上部 的NE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中的ACh有关;行为觉醒:与中脑黑质-纹状体多巴胺有关。,(二)睡眠的时相和产生机制,1.慢波睡眠 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 *意义:生长激素分泌,促进生长,促进体力恢复。2.异相睡眠意义:脑内蛋白质合成增加,利于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成熟和精力的恢复,利于学习记忆。,慢波睡眠 (80 12
36、0min),快波睡眠 (20 30min),一夜间反复转化约4 5次,越近睡眠后期, 快波睡眠持续时间越长。,清醒,慢波睡眠,异相睡眠,觉醒状态,做梦是异相睡眠的特征之一,反应 慢波睡眠 快波睡眠脑电图 慢波 快波感觉 (唤醒阈高) 肌反射及肌紧张 血压 低而稳 血压升/ 降呼吸 慢而均匀 快而不均 眼球运动 无快速眼运动 有快速眼运动做梦 少 7-10% 多80% 生长素分泌 多 少 意 义 有利于生长和体力恢复 有利于神经发育,1、建立经典条件反射所需的基本条件(1)无关刺激先于非条件刺激,且多次结合;(2)与动物机体状态有密切关系。2、经典条件反射的消退反复给予条件刺激而不强化,条件刺激
37、转化为抑制中枢的刺激。,条件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第一信号系统现实具体的信号为第一信号,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相应的语词为第二信号,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系统功能称为第二信号系统。是动物和人类区别的重要特征。,(二)两种信号系统学说,1、短时性记忆信息贮存不牢固。 2、长时性记忆形成痕迹,非常牢固,不易受干扰而发生 障碍。 3、记忆的四个阶段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三)记忆的过程,人类记忆过程四个阶段的示意图,刺激 (信息),(四) 遗 忘,*定义:部分或完全失去回忆或再认的能力。 *原因:条件刺激久不予以强化,久不复习所引起的消退抑制
38、;后来信息的干扰。 *分类:顺行性遗忘:不能保留新近获得的信息,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逆行性遗忘:不能回忆脑功能障 碍发生之前一段时间内的经历,多见于脑震荡。,(五)学习和记忆和机制,1神经生理学机制感觉性记忆和第一级记忆与突触的可塑性改变有关。2神经生物化学机制长时性的记忆与脑内蛋白质的合成有关。另外中枢递质与学习记忆活动有关。3神经解剖学机制持久性记忆与建立新的突触联系有关。,3.参与记忆 (海马环路),4.影响内脏活动,(一)两侧大脑皮层功能的相关两侧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和视觉的协调功能与胼胝体连合纤维有关。 (二)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大脑皮层一定区域损伤,可致各种语言活动障碍。1运动性失语症;2失写症;3感觉性失语症;4失读症。,二、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三)大脑皮层功能的一侧优势,*一侧优势:左侧大脑皮层在语言活动功能上占优势的现象。主要在后天生活、学习中形成,与习惯使用右手密切相关。*优势半球:左侧大脑半球在语言活动功能上占优势,称左侧半球为优势半球。右侧皮层在非语词性的认知功能上占优势。,随堂测试题,1、试比较局部反应与动作电位的特点。 2、试述期前收缩与代偿性间歇产生的机制。 3、简述CO2、H+和缺O2在呼吸调节中的相互作用。 4、简述促进胰液分泌的因素。 5、试述ADH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