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育心理学(7).ppt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5307253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7).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7).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7).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7).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教育心理学(7).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育心理学 第七章 学习的迁移,本章学习目标,识记概念:学习迁移、正迁移与负迁移、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低途径迁移和高途径迁移 了解不同类型的迁移 理解学习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理解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以及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 如何争取家长配合,促进学习迁移,学习迁移,学习迁移:学习迁移通常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这一定义既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影响”一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的含义。,迁移的种类,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正迁移和负迁移 分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自下而上的迁移和自上而下的迁移 低途径迁移和高途

2、径迁移,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从迁移的方向上看,学习迁移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正迁移和负迁移,从迁移效果上看,学习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迁移; 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的迁移。 在学习迁移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中,人们主要关心的是(顺向正迁移),因为正迁移是(促进学习)的迁移。,分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根据迁移的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分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如直角、钝角、锐角、

3、平角等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一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具体而言,是具有较高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上层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下层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自下而上的迁移与自上而下的迁移,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自下而上的迁移;自上而下的迁移。 自下而上的迁移,如对“植物”、“动物”等具体概念的理解影响着对“生物”这一概念的掌握。 自上而下的迁移,如“角”这一概念的掌握对“直角”、“锐角”等概念的学习有一定影响。,低途径迁移和高途径迁移,低途径迁移(low-road transfer)指高度熟练技能的自觉和自动迁移。 低途径迁移的关键是在许多情况下

4、对技能的经常练习,直到能无意识地执行它。 高途径迁移(high-road transfer)指在一种情况下掌握的抽象知识在其他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高途径迁移的关键是抽象,掌握能适用于许多问题或情况的原理、策略或程序。,低途径迁移和高途径迁移,迁移的作用,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迁移理论,学习迁移的理论包括: 形式训练说 共同要素说 经验类化说 关系转换说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产生式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是以官能心理为依

5、据,迁移是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训练是提高心理官能能量的手段和方法。官能即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相象等一般的心理能力。 对官能的训练如同对肌肉的训练一样,得到训练的官能又可以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 官能训练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 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缺乏科学研究。,共同要素说,桑代克和伍德沃斯提出共同要素说。他们通过面积估计实验否定了形式训练说,同时提出了共同要素说来解释学习迁移现象。 按照共同要素说的观点,迁移的关键在于共同要素的存在,而非官能的改善。只要当测验情境与先前的学习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或要素时,迁移才会发生。桑代克还进一步用刺激和反应的联结解

6、释学习迁移。他指出,在共同要素中,有四种联结对教育实践十分重要,即(目的、方法、一般原理和经验上的基本事实)四个方面的联结。 否认了迁移过程中复杂的认知活动。,经验类化说,贾德1908年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按照贾德的观点,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迁移产生的必要前提,通过概括,学习者获得一般原理,这是迁移产生的关键。因此,贾德的“经验类化说”又称 “概括原理说”。 经验类化说强调概括化的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强调原理的理解,比共同要素说有所进步。 但是,概括化的经验仅是影响迁移成功与否的条件之一,并不是迁移的全部。,关系转换说,关系转换说又称“关系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迁移理论。

7、这种理论认为,对情境中关系的(顿悟)是产生迁移的决定因素。 迁移的产生并不取决于是否存在某些共同的要素,也不取决于对原理的孤立的掌握,而是取决于能否理解各个因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 个体越能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则越能加以概括、推广,迁移就越普遍。 强调认知因素在迁移中的作用。,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认知结构的迁移理论。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贯性和可辨别性都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奥苏贝尔认知结构的迁移理论代表了从认知观点来解释迁移的

8、一种主流倾向。,产生式迁移理论,产生式迁移理论则是针对技能的迁移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前后两项技能学习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技能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 产生式迁移理论是Anderson(1990)的思维适应性控制理论的发展。 技能的迁移就是在于两项技能之间具有共同的产生式,或存在产生式的重叠。 产生式迁移理论把产生式规则作为两项学习任务之间的共同元素,使早期的共同元素说符合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原理。,练习:指出各理论派别的主要观点,答案,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相似性 原有认知结构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促进迁移的教学,精选教材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合理编排教学程序 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

9、识性,促进学习迁移的有效方法,创设可迁移的学习情境。学生的学习情境与其运用知识的情境相似,越有助于学习的迁移。 帮助学生概括、理解基本原理。学习迁移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是对学习材料的一般原理的理解和概括。 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方法作为一种积极的定势对以后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最佳的知识结构。新的学生是在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原有认知结构在新的学习中是否具有(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对学习迁移具有重要影响。,提高迁移能力的阶段,阶段1:接受 接受有关一个策略的教学,而且知道怎样应用,复述这个策略 阶段2:保持 通过更多的提供反馈的练习帮助学生正确运用策略

10、 阶段3:迁移 提供能够用同样的策略解决的新问题,家长配合,促进迁移,1.在单元学习开始时,告诉家长学习重点和学生容易产生的问题 2.征求家长意见,提高孩子学习课堂知识的兴趣 3.邀请家长到学校参观,让孩子传授一种所学的策略,家长配合,促进迁移,1.鼓励孩子向公司索取产品信息,并提供格式与内容 2.建议家长让孩子参与测量、估算费用等活动 3.建议孩子与祖父母写家史,家长配合,促进迁移,1.让家长讲述孩子如何运用在工作、娱乐或社区生活中学到的技巧 2.让家长走进教室,演示知识在具体工作中应用,家长配合,促进迁移,1.让家长提醒孩子在某周内采取某一特定的策略做作业 2.给家长讲授学习策略,Chapter7End,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心理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