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评估指标一、 基础性评估指标(100 分)指标设定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权重 评估要素 评估办法 得分B1道德品行3 分C1道德品行 3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热爱学校和班级集体,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1 分);遵守国家法律,遵守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信包容(1 分);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言行举止文明礼貌(1 分)。查阅资料,问卷、随访学生等。 C2学习能力 3能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1 分);具备收集、识别、管理、使用信息的能力(1 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能进行自我调控和反思(1 分)。查阅资料,问卷、随访学
2、生等。 B2学习素养7 分 C3学业成绩 4在本地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中处于较高水平(2 分);平时作业完成质量较高(1 分);具有良好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小论文、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等方面成绩优异,在电脑制作活动、信息学竞赛、电脑机器人比赛等科技创新类活动中取得较好成绩(1 分)。查阅学生成长档案、学生作业本,问卷、随访学生等。C4身体素质 4热爱体育运动,坚持每天锻炼 1 小时,上好“两操一课”(1 分);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规定要求(1 分);初步掌握体育运动基础知识与技能,每个学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2 分)。现场抽测,查阅资料,问卷、随访学生等。B3
3、身心发展6 分 C5心理健康 2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具有自强不息、不惧挫折等心理品质,尊重并理解他人,悦纳自己(1 分);懂得基本的健康知识,具有良好的健康意识和卫生习惯(1 分)。查阅资料,问卷、随访学生等。 B4艺术素养4 分C6艺术素养 4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艺术社团、兴趣小组等开展的文艺活动(2分);掌握基础的音乐、美术知识,具有一定的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每位学生都有一项艺术特长,部分学生艺术特长突出(2 分)。现场抽测,查阅资料,问卷、随访学生等。A1学生发展22 分B5生活技能2 分C7生活技能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社会调查
4、、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学工、学农等综合实践教育活动(1 分);掌握基本的生活和劳动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较强,主动分担家务劳动(1 分)。查阅资料,问卷、随访学生、家长等。2指标设定权重 评估要素 评估办法 得分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C8师德建设 4建立师德教育常态机制,师德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1 分);制定并实施师德考核细则,建立师德考核档案,并把师德表现作为考核、评优、聘用、晋级的首要条件(2 分);建立健全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监督机制,学生和家长对教师满意度较高(1 分)。查阅资料,问卷、随访教师、学生、家长等。C9教师培养 6完善教师培训制度,落实每位
5、教师五年不少于 360 学时的培训要求(2 分);制定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实施全员培训,分层培养(1 分);学校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说课、评课等校本研修活动(1 分);学校拥有一批专业水平高、师德高尚的骨干教师(2 分)。查阅资料,问卷、随访教师、学生、家长等。B6教师队伍15 分C10考核评价 5建立有效的教师考核评价激励机制,考核评价过程及结果公开、公平、公正,考核档案完整(2 分)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将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和规范汉字书写能力、学科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常规考核,教师普通话达标率100%,其中语文教师普通话“二甲”达标率 100%(3 分)。查阅资料,问
6、卷、随访教师等。 B7班主任队伍2 分C11班主任队伍 2落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制定班主任选聘、培养制度,定期组织班主任学习、交流和培训(1 分);落实班主任工作待遇,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等向班主任倾斜(1 分)。查阅资料,随访班主任等。 A2办学队伍20 分B8管理队伍3 分C12管理队伍 3学校领导班子勤政廉洁、精诚团结、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执行力较强(2 分);领导班子与教职工之间关系融洽,在教职工中享有较高威信(1 分)。查阅资料,与班子成员座谈交流,问卷、随访教师等。C13德育体系 2德育机构与制度健全,有德育整体规划,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与要求,全员育人的要求得到落实(1 分);充
7、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发德育素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网络(1 分)。查阅资料,问卷、随访教师、学生、家长等。A3教育教学30 分B9德育工作5 分 C14德育活动 3加强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优秀传统文化、法制安全、绿色生态文明等教育,使“三爱”、“三节”, “网上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等系列活动常态化,让学生熟记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分);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通过主题班会、校园活动、环境建设等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 分)。查阅资料,问卷、随访教师、学生等。指标设定权重 评估要素 评估办法 得分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B10课程建设6 分C15课程建设 6落实国
8、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有序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3 分);使用好以合肥市中小学人文和科学素养读本廉洁文化教育读本等为代表的地方课程(1 分);组织开发艺术、体育、科技、环境保护、心理健康等精品校本课程,探索构建成长性德育课程、主题性实践课程、多元性特长课程、选择性拓展课程等自主选择、分层学习的课程体系(2 分)。查阅资料、课程安排表、校本教材等。C16教学常规 5建立符合要求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教学反思、考试、评价等方面的教学常规,并很好落实(3 分);建立常规检查、流程监控和重点分析相结合的质量管理系统(2 分)。查阅资料、教师备课笔记、学生作业
9、本,随堂听课等。C17课堂教学 5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教学中得到落实(1 分);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 分);改进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2 分);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1 分)。查阅资料,随堂听课,问卷、随访学生等。B11教学工作15 分C18教学改革 5学校有“减负增效”具体措施和方法,实行课业负担监测与问责制(1 分);合理控制作业量,布置分层作业,创新作业方式(1 分);落实绿色指标评价体系,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
10、案(2 分);教学改革成果显著,富有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1 分)。查阅资料、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业本,随访学生等。A3教育教学30 分B12教学研究4 分C19教学研究 4建立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龙头的教科研队伍(1 分);有市级以上教研课题(1 分);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研究模式,教师参与面广(1 分);校本研究促进教学效果优化、教师专业成长成效显著(1 分)。查阅资料,问卷、随访教师等。 C20办学目标 4树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学校发展思路明晰,办学目标符合学校实际(1 分);制定学校章程和发展规划,分年度实施计划得到很好落实(2 分);学校内部管理机构和制度健
11、全,职责明确(1 分)。查阅资料等。 A4学校管理28 分B13规范办学7 分 C21办学行为 3学校在招生、考试、编班、学籍、收费、学生课业负担等方面严格执行现行政策规定(3 分)。查阅资料,问卷、随访教师、学生、家长等。4指标设定权重 评估要素 评估办法 得分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C22民主管理 3定期召开校务会议,民主决策学校重大事项(1 分);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发挥教育工会和其他群众组织作用(1 分);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及时公开校务信息,保证师生享有知情权(1 分)。查阅资料、会议记录,问卷、随访教师等。C23安全卫生 5建立健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构建网格
12、化的责任体系(1 分);配备安全设施和设备,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等相关要求(1 分);开展防溺水、交通安全、防灾减灾、禁毒和预防艾滋病等教育活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2 分);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治工作(1 分)。实地查看,查阅资料,问卷、随访教师、学生等。 B14常规管理12 分C24信息技术 4建有覆盖全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校园安全监控系统、校园通讯系统,且安全高速接入互联网(2 分);所有教学场所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师机比达 1:1,生机比达 8:1(1 分);学校有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的校园网站、教育应用平台、教育管理平台和教育资源库(1 分)。实地查看,查阅资
13、料等。 C25家校合作 2通过完善家长委员会、设立开放日、成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志愿者队伍等形式,让家长全面参与学校治理(2 分)。查阅资料,问卷、随访家长等。 B15和谐关系3 分 C26校外联系 1 密切学校与社区联系,主动争取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支持学校改革发展(1 分)。 查阅资料,随访社区等。 C27自我评估 3建立学校自评与整改工作机制,对照本方案和评估指标的要求,定期(学期末)认真开展自评,并形成自评报告,查摆创建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制定整改计划(3 分)。 查阅资料等。 A4学校管理28 分B16自我评估与改进6 分 C28改进提高 3 根据学校制定的整改计划,扎实开展整改,效果明显
14、(3 分)。 查阅资料等。 二、专项性评估指标(100分)项目名称 权重 评 价 要 素 评估办法 得分5 1学校办学特色定位准确、内涵丰富,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和先进的教育理论基础(5 分)。 查阅资料,问卷、随访教师、学生等。 5 2办学特色项目相对稳定、统领全局,能挖掘、提炼蕴含某种教育思想或是精神特质,并渗透于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5 分)。 查阅资料,问卷、随访教师、学生等。 5 3校长有独特的办学思想,班子成员和师生普遍认同,特色创建氛围浓厚(3 分);学校有一支具有专业特长、能发展特色项目的教师队伍(2 分)。查阅资料,与班子成员座谈交流,问卷、随访教师、学生等。3 4遵循
15、“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发展观,建立特色创建工作机制和激励措施,对教师参与特色创建有要求、有考核(3 分)。 查阅资料,问卷、随访教师等。 3 5以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和提高学习能力为主要价值取向,开发体现办学特色的校本教材(3 分)。查阅资料、校本教材,问卷、随访教师、学生等。5 6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教育活动,将特色办学思想全面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之中,实现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5 分)。查阅资料,随堂听课,问卷、随访教师、学生等。4 7开展办学特色理论和实践研究,班子成员和教师要围绕办学特色撰写心得或论文,丰富发展特色成果(4 分)。 查阅资料、汇编等。 4 8学校形成了与办学
16、特色目标相一致的校园文化(2 分);与办学特色相一致的“一训三风”(2 分)。 查阅资料,问卷、随访教师、学生等。 学校特色发展(40 分)3 9学校有一批与办学特色相应的特长生,参加相关竞赛、演出、展示等活动成绩优秀,体现了“合格+特长”的培养目标(3 分)。 查阅资料、学生成长档案,现场抽测学生等。 6项目名称 权重 评 价 要 素 评估办法 得分3 10学校特色发展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家长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形成独特的、稳定的经验和模式,具有可借鉴、可推广性(3 分)。 查阅资料,随访社区、家长生等。 3 1校园文化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理念、教学理念和育人理念,展示本校的办学特
17、色(3 分)。 查阅资料,问卷、随访教师、学生等。 3 2学校的校训、校歌、校旗、校徽、校史陈列馆等成为凝聚精神、彰显理念的生动标志(3 分)。 实地查看,问卷、随访教师、学生等。 4 3 形成了民主平等的校风、严谨务实的教风、积极向上的学风,师生广泛认同并自觉践行(4 分)。 查阅资料,问卷、随访教师等。 3 4领导班子团结和谐、勤政务实,有较强的凝聚力(1 分);教职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有较强的荣誉感(1 分);学生勤学上进,活泼开朗,有较强的幸福感(1 分)。查阅资料,与班子成员座谈交流,问卷、随访教师、学生等。55学校功能区域划分界限分明、布局合理,建筑美观大方(1 分);校园环境整
18、洁优美、清新宜人,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作到位(2 分);校内雕塑、亭廊、牌匾、遗迹、文化石等形式多样、内涵统一、寓意深刻、文化积淀深厚(2 分)。实地查看,问卷、随访教师、学生等。 46 教室、办公室、活动室、楼道、餐厅、寝室等布置精美、个性鲜明,文化气息浓厚(2 分);电子显示屏、宣传橱窗、校园广播、校园网、校刊校报、宣传画册等文化载体富有教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2 分)。实地查看,问卷、随访教师、学生等。 3 7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性研究,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个性化、特色化(3 分)。 查阅资料,实地查看,问卷、随访教师等。 校园文化建设(30 分)5 8组织开展由
19、师生广泛参与的主题实践、科技、体育、艺术等系列教育活动(5 分)。 查阅资料,问卷、随访教师、学生、家长等。 体育、艺术 2+1 项 21成立由分管校长、体育、艺术及其他学科教师组成的评定小组(1 分);制定 “体艺 2+1 项目”多元评价方案(1 分)。 查阅资料等。 项目名称 权重 评 价 要 素 评估办法 得分目(30分) 52开齐开足体育、音乐、美术等体艺类课程(2 分);开展“体艺 2+1 项目”专题研究,开发“体艺 2+1 项目”校本课程,使体育艺术教育主题化、系列化、校本化、常态化(3 分)。查阅资料、课程安排表、校本教材等。 3 3学校拥有与办学规模相匹配的体育场地、音乐、美术
20、等功能教室,配齐满足体艺类教育教学需求的设备和器材(3 分)。 实地查看,查阅资料等。 4 4加强体艺类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体艺类教师培养培训,拥有一支校内外相结合的、满足开展“体艺 2+1 项目”工作需要的师资队伍(4 分)。 查阅资料,问卷、随访教师、学生等。 5 5学校开展的体艺类项目,符合“体艺 2+1 项目”技能标准,符合学生身心特征,保证学生 100%参与(5 分) 查阅资料、问卷、随访学生等。 4 6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参加运动会(体育节)、文化艺术节活动等情况,对学生达标进行多元评价,并将成绩计入成长档案(4 分)。 查阅资料、学生成长档案等。 5 7学生 100%初步具备 2 项体育技能、1 项艺术特长(5 分)。 查阅资料、学生成长档案,现场抽测学生等。 体育、艺术 2+1 项目(30分)2 8学校逐步形成一些水平较高、有一定影响力的体育、艺术项目或团队,师生参加各级体育、艺术展演、竞赛等活动取得较好成绩(2 分)。 查阅资料、证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