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14.21 函数图象(1) 课型 自学互学展示课 时间 姓名学习目标 会观察函数图象,从函数图像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学习环节学习过程一 学一学 (看书 99 页101 页,相信你能学会)函数的图像1.问题 、如图一,是北京春季某一天的气温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看图回答:(1) 气温最高是_,在_时,气温最低是_,在_时;(2) 12 时的气温是_,20 时的气温是_;(3) 气温为-2的是在_ 时;(4) 气温不断下降的时间是在_;(5) 气温持续不变的时间是在_。二、试一试(相信你能行)下图反映的过程是小明从家去菜地浇水,又去玉米地锄草,然后回家其中 x 表示时间,y 表示小明离他
2、家的距离,小明家、菜地、玉米地在同一条直线上。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菜地离小明家多远?小明走到菜地用了多少时间?() 小明给菜地浇水用了多少时间?() 菜地离玉米地多远?小明从菜地到玉米地用了多少时间?() 小明给玉米地锄草用了多长时间?间,y 表示小明离他家的距离() 玉米地离小明家多远?小明从玉米地走回家平均速度是多少总结:1、一般来说,函数的图象是由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系列点组成的图形图象上每一点的坐标(x,y )代表了函数的一对对应值,它的横坐标 x 表示自变量的某一个值,纵坐标 y 表示与它对应的函数值2、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_、_坐标
3、,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3、当函数的图像从左向右上升时,函数值随自变量由小到大而_;当图像从左向右下降,函数值随自变量由小变大而_。图一(D)(C)(B)(A)O tVO tVO tVVtOy/分分X/分O453018151413121109三用一用(认真完成你能行)1、有一游泳池注满水,现按一定速度将水排尽,然后进行清洗,再按相同速度注满清水,使用一段时间后,又按先共同的速度将水排尽,则游泳池的存水量为 V(立方米)随时间 t(小时)变化的大致图像是( )2、图中的折线表示一骑车人离家的距离 y 与时间 x 的关系。骑车人 9:00 离家,15:00 回家,请
4、你根据这个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人什么时间离家最远?这时他离家多远?(2)何时他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多长时间?这时他离家多远?(3)11:0012:30 他骑了多少千米?(4)他再 9:0010:30 和 10:301230 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5)他返家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6)14:00 时他离家多远?何时他距家 10 千米?3、王教授和孙子小强经常一起进行早锻炼,主要活动是爬山有一天,小强让爷爷先上,然后追赶爷爷图中两条线段分别表示小强和爷爷离开山脚的距离(米)与爬山所用时间(分)的关系(从小强开始爬山时计时)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 小强让爷爷先上多少米?(2) 山顶高多
5、少米?谁先爬上山顶?(3) 小强用多少时间追上爷爷?(4) 谁的速度大,大多少?4李华和弟弟进行百米赛跑,李华比弟弟跑得快,如果两人同时起跑,李华肯定赢现在李华让弟弟先跑若干米,图中,分别表示两人的路程与李华追赶弟弟的时间的关系,由图中信息可知,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李华先到达终点B弟弟的速度是 8 米秒C弟弟先跑了 10 米D弟弟的速度是 10 米秒课后反思:图 17.26 t分分分s分分分402510o当堂检测1、小明的 爷爷吃过晚饭后,出门散步,再报亭看了一会儿报纸才回家,小明绘制了爷爷离家的路程 s(米)与外出的时间 t(分)之间的关系图(图二)(1)报亭离爷爷家_米;(2)爷爷在报亭看了_分钟报纸;(3)爷爷走去报亭的平均速度是_米分。 图二2、一枝蜡烛长 20 厘米,点燃后每小时燃烧掉 5 厘米,则下列 3 幅图象中能大致刻画出这枝蜡烛点燃后剩下的长度 h(厘米)与点燃时间 t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3、小红的爷爷饭后出去散步,从家中走 20 分钟到一个离家 900 米的街心花园,与朋友聊天 10 分钟后,用 15分钟返回家里.下面图形中表示小红爷爷离家的时间与外出距离之间的关系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