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医治疗肠梗阻秘方.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302833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治疗肠梗阻秘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治疗肠梗阻秘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治疗肠梗阻秘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治疗肠梗阻秘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治疗肠梗阻秘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医治疗肠梗阻秘方中医治疗肠梗阻秘方 68.1 温阳通痹汤【来源】田广秀, 陕西中医(4)1988 年【组成】附子、炒山楂各 9 克,细辛 6 克,大黄 15 克,代赭石、莱菔子(炒)各 30 克,枳壳、川朴各 12 克【用法】水煎,待肠胃减压后服,一日 23剂。 【功用】温阳运脾、通降逐积。 【方解】瘀结型肠梗阻,其病机在脾胃肠三脏腑的通降、运化功能的失权,究其原因多为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致使中阳受阻,脾运失司,气机痞满不通;或为正气虚衰,外邪侵袭、正虚邪实;或为内有所伤,致中州气血运行受阻。此证非温不动、非峻下不通,故方用附子、细辛温阳通痹;莱菔子、枳壳、川朴顺气宽肠;代赭石、大黄坠降通气

2、;山楂和中消积。诸药合用,共奏温阳运脾、通降逐积之功。 【主治】瘀结型肠梗阻。 【疗效】治疗 154 例,全部治愈。一般在 34 小时症状开始缓解,812 小时症状明显改善,1224 小时内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68.2 驱逐汤【来源】张梦侬, 临证会要 【组成】乌梅 15 克,炒川椒、炒黄连、肉桂、榧子肉、炒鹤虱、雷丸、白芜荑、全当归、槟榔、使君子各10 克,苦楝根皮 15 克,生姜 3 片、黄柏 10 克,五香丸(五灵脂、生香附子各 500 克,牵牛子 60 克,各炒熟 1 半、生用 1 半,共研细末、备用、勿泄气)930 克(分 3 次空腹时,温开水送服)【用法】水煎服,每日 1 剂,日服

3、 3 次。 【功用】驱虫、通便、止痛。 【方解】蛔虫腹痛,15 岁以下小孩为多,发作无时。成人亦有之,但痛发更为剧烈。本方是从乌梅丸和化虫丸两方加减而成。方中重用乌梅之酸为主;佐以黄连、黄柏、苦楝根皮之苦,川椒、肉桂、生姜之辛,更加榧子肉、使君子肉、槟榔、鹤虱、雷丸、芜荑等有效之驱虫药;用一味辛润之当归以润肠通便;因虫得甘则动,得酸则安,得苦则伏,得辛则死。另用五香丸中的五灵脂以杀虫消积止痛、香附行气止痛、牵牛子杀虫通便。诸药相伍,共奏驱虫、通便、止痛之功。临床用之颇效。 【主治】蛔虫梗阻腹痛,证见腹中阵发性剧痛、面色苍白、唇红、痛处有坚硬之包块,按之更痛。痛过一阵则自行缓解,包块亦消,但不久

4、其痛又发。如此反复发作,甚至多日不愈。【疗效】临床屡用,疗效甚佳。 【附记】如腹痛剧烈,先服五香丸再服本方。或用一味苦楝根皮 30 克煎汁和红糖 60克服之,下蛔虫亦屡效。68.3 沉香饮【来源】李光耀,临床验方集 【组成】沉香 6 克,蜂蜜 120 克,猪油 120克。 【用法】先将沉香加水 300 毫升,煎至 200 毫升。先 1次服下,再将蜂蜜、猪油加热至沸,待温后接上服下。 【功用】降气止痛,滋润补中,润肠通便。 【主治】老年性肠梗阻(中气不足) 。 【加减】病者呕吐严重时,可于服药前先于双侧足三里穴注射阿托品 0.25 毫克。若服药吐出,可再补服 1 次。 【疗效】刘华临床验证:效果

5、甚为满意,一般用药1 次即获痊愈。68.4 肠梗阻汤【来源】张润波, 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芦荟、牙皂、木香各 6 克,牵牛子 18 克,滑石 9 克,大戟(醋炒)、芫花( 醋炒)、甘遂(面裹煨干研末,分 2 次冲服)各 6 克,槟榔片 9 克,生姜 15 克,大枣 10 枚。【用法】每日 1 剂,水煎服,日服 2 次。以上剂量为成人量,用时可根据体质强弱、年龄大小酌定。 【功用】逐水通便。 【主治】肠梗阻。 【疗效】屡用效捷,已治愈四五百人。【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本方为张氏祖传秘方,体质虚弱者慎用。急性肠梗阻是肠内容物在肠道内的正常运行发生障碍而不能顺利通过的一种急腹症。通常表现肠绞痛、

6、呕吐、腹胀、排便或排气、口干渴、尿少,或休克,甚至发热寒战,体温升高、白细胞增高等毒血症状。治宜对症施治。属于机械性梗阻,应及时送医手术,防止肠坏死。处方 1:莱菔子 30 克,厚朴 20 克,枳实、枳壳、赤芍各15 克,桃仁、大黄(后下) 、芒硝(另包,分 2 次冲服)各10 克。水煎服。日 1 剂。处方 2:麻油 250 毫升,一次口服后轻揉腹部并频频翻身,然后再取生姜泥 10 克敷于脐部,以观疗效。处方 3:用梅花针叩打尾骶部至微出血。然后,取黄芥子末,大蒜各 50 克,共捣如泥,敷于腰背部。可使肠梗阻迅速缓解。处方 4:花椒 9 克,花生油 120 毫升。先将油加热,后入花椒同煎,以花

7、椒炸焦为度。冷却去除花椒。将油 1 次或分几次服完。主治蛔虫性肠梗阻。处方 5:莱菔子 24-30 克,大黄 9-15 克,芒硝(后下)9-15 克,蜂蜜 60-120 克。水煎服。1 次或多次频频饮用。治肠梗阻。处方 6:甘遂末 1-1.5 克(冲服)桃仁、牛膝、木香各 9 克,赤芍 15 克,厚朴 15-30 克,生大黄 9-24 克(后下) 。水煎服。用于重型肠梗阻,肠腔积液较多者。处方 7:厚朴、炒莱菔子 30 克,枳壳、桃仁各 9 克,赤芍 15 克,生大黄 15克(后下)芒硝 9-15 克, (冲服) 。水煎服。用于一般肠梗阻,气胀较重者。处方 8:厚朴 9-15 克,木香 15

8、克,乌药、桃仁、赤芍、番泻叶各 9 克,炒莱菔子 6-15 克,芒硝 6 克(冲服) 。水煎服。用于轻型肠粘连或局部性肠梗阻。处方9:鲜苦楝根皮 30 克,红糖 60 克。将苦楝根皮洗净刮光切碎,加水浓煎,去渣,调入红糖,分 3 次空腹服下。主治蛔虫性梗阻腹痛。处方 10:屎壳郎疙瘩,晒干火焙干研末。开水冲服。治肠梗阻肠梗阻麝香散药物 麝香 克。 用法上药研末,直 接置于神阙穴上,再用大于此穴之胶布一块贴上,然后点燃艾卷,隔布灸至肛门排出矢气为止。艾灸时以皮肤觉热为度,只有 持续灸,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为加强止痛,解除梗阻效果,可同时针刺内关、足三里(均双) ,交替强刺激,留针 分钟。凡脐

9、部有湿疹、溃烂 时忌敷。如用本法治疗 小时以上无效者,改用手术及其他治疗。 疗效此方治疗肠梗阻 例,收效满意。 来源王靖民,陕西中医 大祸粉 药物生大黄适量。 用洁将生大黄研为粉末,每包为 克。每天服之次,成人每次 包,老人与小孩减半量,用开水冲服或胃管注入。 疗效 此方治疗各型肠梗阻 例,一般服药 次,在 小时内病人可排气、排便,腹胀、腹痛缓解,胃肠功能得到恢复,有效率为 。此方对麻痹性肠梗阻和粪块性肠梗阻疗效满意。 来源陈加龙,陕西中医 消胀通窍散 药物莱菔子(研末) 、石菖蒲(捣烂,以鲜者为优)各 克,鲜橘 叶(切碎) 克,葱白 根,白酒 克。 用法将诸药置锅内炒热,用纱布包裹,待温度适

10、宜时置在脐周部外 敷,药物冷却后再加酒炒热外敷,如此反复多次。外敷时患者取仰卧位,每次外敷至腹胀腹痛减轻,肛门排便排气为止。若敷药 小时症状未减者,可 配合中药内服。敷药 小时仍未排气排便者,可根据情况改用其他疗法。 疗效此方治疗肠梗阻 例,均在 天后梗阻解除。单纯用此方外敷 者 例,配用中药(大承气汤)内服者 例。 来源 杨粹强。湖南中医杂志葱油簧剂 药物连根葱白 克,植物油 克。 用洁 先把油在锅内煎沸,再加入葱白,煎沸起锅,去葱留油,冷却至温热时服用。 疗效此方治疗蛔虫性肠梗阻 余例,均获理想疗效。 病例曾 ,女, 岁。腹痛 个月,痛处多在脐周,每次持续 分钟,喜揉喜按,便下蛔虫 条。近

11、日腹痛加剧,呕出蛔虫 条,脐左扪到条索状包块,质稍硬有弹性,闻及气过水音。 线透示肠腔积气,肝曲处见一液平,中腹偏左处见条索状致密阴影。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蛔 虫性) 。予葱油合剂,每次 毫升, 小时服 次,连服 次。药后 分 钟腹痛明显减轻, 小时后开始排出带有葱油味的稀便,同时先后排出 条 蛔虫及数十条蛲虫,症状消失,天后出院。 来源 李平,浙江中医杂志 防粘连汤 药物大黄(后下) 克,当归、乌药、川楝子、炒莱煎子备 克, 延胡索、厚朴、赤芍,枳壳各 克、芒硝(冲服) 克。 用法 每天 剂,水煎服。不能口服者,由胃管注入后关闭胃 管 小时。 疗效此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例,临床治愈 例,好转 例, 无效手术治疗 例。 来源 严凤山,等;河北中医 承气活血汤 药物 炒莱菔子 克,赤芍、枳壳各 克,桃仁、乌药、穿山甲、 皂刺、厚朴、大黄(后下) 、三棱、摈榔片各 克,芒硝(冲服) 克。 用法 上药煎成 毫升,每次服 毫升,早、中晚各 次。或通过胃肠减压管鼻饲,配合输液、持续胃肠减压。 疗效 此方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例,痊愈 例,无效 例。 来源 王军伟,辽宁中医杂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中医/养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