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四)一、选择题:1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开普勒根据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匀速率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作用力的合力一定为零B.在粗糙平面上滑动的物体一定受到滑动摩擦力C.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因此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弹力或摩擦力总是成对出现的D.不同性质的共点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力,一个力也可以分解成几个不同性质的力3.在欢庆
2、节日的时候,人们会在夜晚燃放美丽的焰火。按照设计,某种型号的装有焰火的礼花弹从专用炮筒中射出后,在 4s 末到达离地面 100m 的最高点时炸开,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假设礼花弹从炮筒中竖直向上射出时的初速度是 v0,上升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大小始终是自身重力的 k 倍,g=10m/s 2,那么 v0 和 k 分别等于:( )A.25m/s,1.25 B.40m/s,0.25 C.50m/s,0.25 D.80m/s,1.254.一圆柱形飞船的横截面半径为 r,使这飞船绕中心轴 O 自转,从而给飞船内的物体提供了“人工重力”。若飞船绕中心轴 O 自转的角速度为 ,那么 “人工重力”中的“重力加速度g
3、”的值与离开转轴 O 的距离 L 的关系是(其中 k 为比例系数):( )A. B.g=kL C. D.gkggL5如图所示,重量为 G 的物体在水平向左的大小为 F 的恒力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对斜面压力大小 N 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N= B2FcosGC DsincosNin26如图所示,质量为 的物体 2 放在正沿平直轨道向右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直细2m绳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质量为 的物体 1,与物体 1 相连接的绳与竖1直方向成 角,则( )车厢的加速度为 绳对物体 1 的拉力为singcos1gm底板对物体 2 的支持力为 物体 2 所受底板的摩gm
4、)(2擦力为 ta2mA B C D7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 AB 间长度为 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工作时运行速度为 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正常工作时工人在 A 点将粮袋轻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关于粮袋从 A 到 B 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粮袋到达 B 点的速度与 v 比较,可能大,可能小,也可能相等B粮袋丌始运动的加速度为 g(sin-cos)C若 gsin8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 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 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 vt 图中( 如图),直线 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
5、在 020 秒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0-10 秒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 10-20 秒内两车逐渐远离C在 5-15 秒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 t=l0 秒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9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出,利用速度传感器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其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物块 ( )A上滑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 8ms 2 B下滑过程的加速度与上滑过程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物块在斜面上不受摩擦力作用 3D物块在 15s 时刻回到出发点10.如图所示,木块 A 质量为 1 千克,木块 B 的质量为2 千克,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 间最大静摩擦力为
6、1牛,B 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01,今用水平力 F 作用于 B,则保持 AB相对静止的条件是 F 不超过:( )A3N B4N C5N D6N11如右图,水平轨道上有一楔形物体 a,其斜面上有一小物块 b,b 与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的一端相连,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a 与 b 之间光滑,a 和 b 以共同速度在水平直轨道的光滑段向左滑行当它们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绳的张力不变 B绳的张力增加C. b 对 a 的正压力增加 D地面对 a 的支持力增加12如图所示,在粗糙斜面上,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挡板上,上端与一物块连接。开始时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释放后物块由静止开始经
7、 C 点最高运动至 A 点。物块经过 C 点时弹簧弹力为 0。整个上滑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弹力一直对物块做正功B合外力一直对物块做正功C物块一直克服摩擦力做功D物块经过 C 点时速度最大二、实验题13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他先把弹簧甲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 L。 ,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 L,把 L-L0 作为弹簧的伸长量,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14.两个劲度 系数分4别为 的轻质弹簧 a、b 串接在一起,a 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开始时12k
8、和两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水平力作用在 b 弹簧的 P 端向右拉动弹簧,已知 a 弹簧的伸长量为 L,则 b 弹簧的伸长量为_15图甲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在测量同一组数据 F1、F 2 和合力 F 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 O 的位置不能变化B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CF 1、F 2 和合力 F 的大小都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D.为减小测量误差,F 1、F 2 方向间夹角应为 90(2)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_N16、用如图所示装置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实验中小车及砝码的总质量为 m1,钩码质量为 m2,
9、并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用纸带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C本实验中 m1 应远大于 m2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用 a 图1m1象(2)下图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 个计数点 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 4 个点迹没有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 A 点之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 50 Hz 的交流电源两端,则此次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值 a_ 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实验时
10、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分别测量小车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 aF 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此图线的 AB 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5A小车与平面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平面轨道倾斜角度过大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过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过大17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 50Hz 的低压交变电源上。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 5 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 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四个点未画出 )如图。从第一个计数点开始计时,为求出 015s 时刻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_段纸带的长度若测得 AB 段纸带的长
11、度为 20cm,EF 段纸带的长度为 100cm ,则加速度为_m/s2(保留 2 位有效数字)若在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偏离 50Hz,且 f50Hz 则测得的加速数值与真实值相比是_(填“偏大”“偏小”“相等”)三、计算题:18.在距地面 7.2m 高处水平抛出一小球,小球在第 1s 内位移为 13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小球的落地速度。19(17 分) 如图所示,一儿童玩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幼儿用沿与水平面成 30角的恒力拉着它沿水平面运动,已知拉力 F=65N ,玩具的质量 m=1kg,经过时间t=20s玩具移动了距离 x=2 ,这时幼儿松开手,玩具3m又滑行了一段距
12、离后停下。(g=10ms 2),求:(1)玩具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松开手后玩具还能运动多远?6(3)幼儿要拉动玩具,拉力 F 与水平面夹角多大时,最省力 ?20 (10 分)一传送带装置如右图所示,其中 AB 段是水平的,长度 LAB4 m,BC 段是倾斜的,长度 lBC5 m,倾角为 37 ,AB 和 BC 在 B 点通过一段极短的圆弧连接(图中未画出圆弧 ),传送带以 v4 m/s 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转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0.5,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现将一个工件 (可看做质点) 无初速度地放在 A 点,求:(1)工件第一次到达 B 点所用的时间:(2)工件沿传送带上升的最大高度;21(17 分)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四分之三光滑圆弧形轨道,圆弧半径为 RAD为水平面,A 端与圆心等高, B 点在圆心的正上方,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自 A 点以竖直向下的初速度进入圆弧轨道,经过圆弧上的 B 点飞出后落到 c 点己知 AC=R,重力加速度为 g求:(1)小球通过 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小球在 A 点的初速度大小;(3)若圆弧轨道不光滑,小球在 A 点仍以相同的初速度进入圆弧轨道,恰能通过 B 点,则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了多少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