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08 高三地理二模(定稿)第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 2008 年 3 月 21 日 20 时 36 分 55 秒在云南盈江县与缅甸交界地区发生 5.0 级地震。回答12 题。1当此次地震发生时,地球接近图 1 公转轨道中的 DA. B. C. D.2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 A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生长边界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生长边界读图 2“北冰洋冰层覆盖面积变化图” ,回答 34 题。32007 年冰层覆盖面积变化最明显的海域是 DA加拿大沿岸 B美国沿岸 C挪威沿岸 D俄罗斯沿
2、岸4导致北冰洋冰层覆盖面积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CA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B厄尔尼诺现象的加强C全球气候逐渐变暖 D沿岸城市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增加2006 年 7 月 1415 日,受蒙古南下的冷空气的影响,宁夏北部地区出现区域性暴雨。图 3 表示 7 月 14 日 8 时至 15 日 8时各测站降水量的分布(单位:毫米) ,读图回答 57 题。图 3 5青铜峡市当日降水量为 BA1020 毫米 B2030 毫米 C3040 毫米 D4050 毫米6造成此次强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可能为 A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7关于此次强降水过程对宁夏北部地区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CA河流水位迅速
3、上涨,形成凌汛 B地下水位升高,加剧土壤盐碱化C地表土壤大量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加 D引发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读图 4“鲁尔区三大产业就业人数变化示意图” ,回答 810 题。0204060801001201401601 2 3 4 5 6 7 (年 )人 数 (万 )第 一 产 业第 二 产 业第 三 产 业图 48关于图中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BA三大产业的就业人数均发生了很大变化 B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从 1985 年开始超过第二产业C2000 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达 80% D第二产业减少的人数几乎都补充到第三产业中9图示内容最能直接反映鲁尔区振兴的综合整治措施是 DA拓展交通,完
4、善交通网 B发展科技,繁荣经济C消除污染,美化环境D产业结构调整10下列经济活动能促进鲁尔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长的是 AA将废弃矿点改建成工业博物馆、休闲公园 B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C兴建废弃物和污水处理厂 D扩大市郊养殖场规模,满足城市的需求11某研究院拟分析区域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 GIS 数据库中,需调用的专题图层有下列中的 C地形图层 农业图层 城市图层 人口图层土壤图层 工业图层 气候图层 交通图层A B C D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第卷 (非选择题)36 (36 分)地球表面约四分之三的地区为水所覆盖。水既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
5、诸多便利,同时又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困扰,在我国中部地区的六省,就面临着这样的矛盾。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表 2:2005 年中部六省水资源总量及人均水资源量图 6 (1)读图 6 和表 2 资料,并利用所学 知识,说出该地区水资源数量特征及 时空分布特征。 (10 分)答案:数量 特征:水资源总量适中(较丰富或 约占全国总量的 1/5) ;(2 分)人均占有量低于全国平 均水平。 (2 分) (答案中必须涉及水资源总量和人均量两方面特征,意思正确酌情给分。 )分布特征:空间:南多北少。 (2 分)时间:或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大;(2 分)年际变化大。 (2 分)表 3:我国中部地区主要城市
6、与北半球纬度近似区域年降水量的比较表(单位:毫米)地 点 南昌 长沙 武汉瓜马斯(墨西哥) 开罗(埃及)巴格达(伊拉克)纬 度 2840 2812 3035 28 30 3322年降水量(mm) 1682.9 1377.4 1206.7 157.0 32.0 156.0(2)读表 3,比较说明我国中部地区主要城市与北半球纬度近似区域城市降水量的差异,并简述其成因。 (6 分)答案:差异:我国中部地区城市年降水量均大于北半球纬度近似区域城市。 (2 分)成因:我国中部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充沛;(2 分)北半球纬度近似区域城市多处在副高或信风的常年控制下,干燥少雨。 (2 分)(3
7、)依托图中、两处水利枢纽,我国建设了两个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分别简述这两个工程对资源调入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的意义。 (6 分)答案:南水北调:缓解华北地区生产、生活用水供需矛盾;(1 分)缓解过度开采地下水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1 分)西电东送: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1 分)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1 分)调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1 分)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1 分)我国中部六省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11%左右,但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的 15%以上。各省占该地区水土流失总面积的比重,山西最高,约占 34%;其次是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等四
8、省地区,分别占 22%、15%、12%和 6%。(4)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形区主要是 、 。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个地形区分析说明水土流失产生的人为原因。 (8 分)答案:黄土高原(2 分) 东南丘陵(或江南丘陵) (2 分)黄土高原: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轮荒) ;破坏植被;不合理的开矿。 (答出其中两项即可,每项 2 分,共 4 分)或:东南丘陵:坡地毁林开荒(过度开垦、滥砍乱伐) ;(2 分)过度樵采。(5)简述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 (6 分)答案:气候:地处季风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2 分)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2 分)河流: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
9、期长、水量大;(2 分)河道弯曲、狭窄,泄洪能力不足。 (2 分)(答出其中 3 项即可,共 6 分)水资源总量(10 8m3) 人均水资源量(m 3)全国总计 27078 2145中部六省地区 5577 1556山西 90 251河南 479 883安徽 707 767湖北 976 1636湖南 1847 3876江西 1478 246739能源安全(地理)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7 年 12 月 18 日宣布,中国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正式成立,旨在加强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建设,健全石油储备管理体系。图 10(3)根据资料和图 10 说明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地理位置的分布特征,并简述其共同
10、区位优势。 (8 分)答案: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 (2 分)区位优势:位置临海,海运便利;(2 分)接近国外石油供应地;(2 分)接近我国石油需求市场。 (2 分)40改革开放(地理)材料:“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唐代大诗人李白一首千古绝唱,道出了出入四川的艰难。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3160 千米。据规划,到 2010 年,四川省将有 12 条出川大通道竣工通车,四川的交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2)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简述该地区交通建设的主要限制性条件;简述改革开放后,四川省大力发展交通的重要区位因素。(12 分)答:限制性条件:地形:地势起伏大;地质:地壳运动活跃,地质灾害频繁;河流:河流受地形地势影响,大多奔腾在高山峡谷中,航运条件不理想。(写出其中两项即可,每项 2 分,共 4 分)区位因素:合理布局交通网;(2 分)带动沿线经济发展;(2 分)国家政策扶持;(2 分)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障。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