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三周练习 20121226一、基础积累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游逛_ 邮戳_ 吟诵_ 应和_ 忍俊不禁_ 膝盖_ 细菌_ 相处_ 星宿_ 深恶痛疾_2.根据拼音写汉字。愚 mi_ y_腐 游 y_ yu_豫 悠 yng_ xn_职 严 l_ yn_然 洋 y_ 遗 lu_ 夜 m_ 依 x_ y_立 y_站 意 jng_ 阴 hu_ 隐 mn_ 迎 h_ 应 chu_ 映 chn_ yng_俗 舞 b_ x_利 x_击 细 n_ 细 zh_ 狭 i_ 闲 xi_ xing_细 消 fi _ 消 ho_ 萧 su_ xi_调 xi_气 心 x_ 新 cho_ 新 yng_ 信 li_ xn_章
2、兴 zh_ 幸 ku_ 修 q_ 羞 ku_ 袖 zhn_ x_叨 轩 chng_ xun_闹 悬 y_ 3.补充成语前车之_ 情_意合 全神_注 人声_沸 任劳任_ 锐不可_ 三顾_庐 赏心_目 身_其境 声色俱_ 失魂落_ 心_神怡_不两立 守_待兔 首当其_ 水_船高 水乳交_ 首_一指心悦_服 _喜若狂 星罗_布 _ _如生 _然大波 _为人知 4.根据解释写出成语呼吸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_心里一点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_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_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干。_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
3、起。_过分看清自己,形容自卑。_形容四周非常安静,一点声响都没有。_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_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_对旧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创造出新文化。_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_两个事物相互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_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_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_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这两句诗把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写得极为生动。B.第 12 届北京车展中,跨国车企的首发车大多体现了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新能源和小
4、型化。C.文化中国丛书包括中国人的思想历程 、 中国人的科学精神 、 中国艺术的特质等 12册书。D.汝窑素雅温润,官窑精致莹澈,哥窑釉色独特,钧窑云蒸霞蔚,定窑如银似雪:中国的陶瓷艺术辉煌灿烂,卓越千古。6.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怀想着故乡的雷声和雨声。那隆隆的有力的搏击,从山谷返响到山谷, 。我怀想起故乡放雏鸭的人了。一大群鹅黄的雏鸭游牧在溪流间。溪水潺潺, ,远山如黛。牧人的手里执着一根长长的竹竿,他的小队伍欢欣地发出啁啾声,驯服地随着他的竿头越过一个又一个山坡。夜来了,帐幕似的竹篷撑在地上,就是他的家。A.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萌发,苏醒,而怒茁出
5、来 拂面的轻风B.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萌发,苏醒,而怒茁出来 轻风拂面C.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惊醒,而怒茁出来 拂面的轻风D.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惊醒,而怒茁出来 轻风拂面7.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当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时,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时,当刚钻出地面的麦苗躲在厚厚的雪层下面安适地微笑时,我们知道冬天来了!在冬季乡村的漫漫长夜里,家人们亲切地聚集一堂,围炉而坐,有足够的时间聊天、看电视,从容地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这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A选段中把“阳光”比喻成“璀璨的钻石” ,形象地写出了阳光的明亮耀眼。B选段中
6、把“麦苗”拟人化,用它们“躲在厚厚的雪层下面安适地微笑” ,形象地写出了麦苗在冬雪的保护下,安静而舒适地生长的样子。C选段中运用“当时”的排比句式,语气连贯地写出各种景物的变化,表明了冬天到来时的美好情状。D “这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语气强烈地写出了家人们围炉而坐、欢度冬夜时那发自内心的快乐。8.古诗文默写 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文中描写环境清幽的句子: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两句是 , 。 晏殊浣溪沙中的“ _ , _ ”一句,揭示了美好事物的消逝与重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中采用设问的修辞格,反映出诗人超尘
7、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句子是: _? 。歌曲在水一方中的“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是源自诗经蒹葭中“ , ”一句。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与题目呼应,表达诗人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的句子是: , 。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李白行路难中以道路的艰难象征了人生路上的险阻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
8、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 本文选自_,是_时期_家经典之一。2.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环而攻之_ 委而去之_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 池非不深也_3. 翻译句子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译文:_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译文:_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译文:_ 4.用文中语句填空。 本文的论点_,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_,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_。 三、小说阅读 种春风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邮局里人不多,我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的
9、老人,戴副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的。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我扫了一 眼,是河北农民报 ,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老人的外套油渍斑斑,我不由得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宝姿”风衣。我正戴着MP3 耳机听歌呢,老人忽然伸出手来,我忙摘下耳机。他说:“姑娘,麻烦你帮我取张汇款单。 ”我拿了一张给他,他又说:“姑娘,你能帮我写一下吗人老了,戴上花镜也怕写错。 ”我有点儿无可奈何,但看他恳请,也只好从命。“寄到哪里”我问。 “就照这报纸上印的地址寄吧。 ”他指着巴掌大的一篇文章说。我很快看完了那则煽情的报道-原来是说某村的一个小女孩,父母去县城卖菜的途中出了车祸,肇事司机
10、至今没有消息,她只好跟着 80 岁的奶奶生活,学费、生活费都没有着落。“多可怜啊!”老人说。 “骗你呢,大伯。这肯定是骗局,连照片都没有,哪能信?”老人很固执:“肯定是真的。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你说,谁要有活着的办法会这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我抬起头来,打量着这个猛然打动了我的老人。他其貌不扬,甚至是寒酸的,摊开的双手老茧重重。老人叹口气说:“小的时候家里穷啊,要不是别人帮我,我肯定活不到现在。为保险起见,我拨通了那家报社的电话,他们不仅知道老人的大名,还说,他每月都要寄钱来,他们对他非常感激。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只有 500 元,但那天他寄出的钱是 300 元。我有
11、些震惊,300 元对我而言无所谓,一篇稿子而已,可对老人几乎是倾其所有。老人说:“下个月我还要寄,让她们祖孙俩起码能吃上饭。 ”不知为什么,我的眼角有些湿润,如果不是亲手填写这张汇款单,我很难相信一个也刚刚吃饱的人,正在把钱寄往一个更穷的地方。那一刻,我的心隐隐不安。一个买瓶 CD 香水就要花上千儿八百的女人,是越来越爱自己了,却对他人越来越铁石心肠。那天,我领取的稿费将近 2000 元,我也要了一张汇款单,写了同一个地址,寄去了一点儿钱。老人非常感动,一个劲地说:“姑娘,我替她们祖孙俩谢谢你!”我连忙摇头。哪里用他替陌生人感谢我,我才要感谢他,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这
12、个社会有时是冷漠的、斤斤计较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信任,它就会是热情的、柔软的。和老人告别后,我的心头别样的温暖。外面春风乍起,心里的春天也悄悄来了,我想起三毛的一首老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首歌,但一直不明白,春风怎么可以种但那天我在风中走着,终于知道,春风是可以种的。1请认真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情节 我的心理初见 请我帮忙 无可奈何 通电话 道别 别样温暖2文章中有好几处地方描写了老人的外貌,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4 分)答:_ 3文章标题“种春风”有什么深刻含义?文章中的老人是怎样将“春风”种在我的心上的?答: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