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显微镜和望远镜,【出示目标】,1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及成像特点 2了解望远镜的结构及成像特点 3了解视角,知道视角在望远镜中的重要应用4. 了解宇宙的组成,学习指导,1,1,学习指导一:显微镜,自主预习,阅读教材第103面,完成下列填空: (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作用相当于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 。 (2)物体经过物镜成 、 、 像,该像又经过目镜成 、 、 像。,小组讨论,(1)展示一台显微镜,帮助学生找到物镜、目镜、反光镜等重要结构。 (2)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可以看到水滴就是一个放大镜。再拿一个放
2、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如图所示,慢慢调节放大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会发现 。这和教材上讲的显微镜的原理相同吗?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何计算?,教师点拨,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被观察的物体经物镜成一个放大的实像,被目镜再次放大。经两次放大后,我们就可以看清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所以物体经过显微镜最终成的像相对于原物体而言,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跟踪练习,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目镜和物镜所成像的情况为( )A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B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物镜
3、成放大的实像C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实像 D目镜成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2.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学习指导二:望远镜、视角,自主预习,阅读教材第103面、第104面,完成下列填空: (1)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 。 (2)物体经过物镜成 、 、 像,该像又经过目镜成 、 、 像。 (3)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 有关,还和 有关。,小组讨论,(1
4、)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两个可以紧套的硬纸筒(纸筒的内径与凸透镜的镜片直径相近)。将焦距 (选填“大”或“小”)的凸透镜作为物镜,将焦距 (选填“大”或“小”)的凸透镜作为目镜。用胶带分别将两个凸透镜的镜片固定在两个纸筒的一端。选择一较远处的景物,先用眼睛看,再用制作的模型看,调节两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被观察的景物最清楚为止。你会发现 。 (2)分析下面两图:同一人站在固定位置,观察远近不同的同一物体,则A、B、C三处,哪一处的物体对应视角大? 。说明: 。 同一人站在固定位置,观察同一位置的大树和其旁边的电线杆,则大树、电线杆哪一处的物体对应视角大? 。说明: 。,教师点拨,(1)望远镜
5、的物镜相当于一个照相机,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被观察的物体经物镜成一个缩小的实像,经目镜放大后就能被人眼看清了。 (2)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在物镜的焦点附近成像,该像又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再次成像。所以为了尽可能使第二次成像成得较大,可使望远镜物镜的后焦点与目镜的前焦点重合。 (3)人眼看清物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亮度足够强;二、视角足够大。远处的物体经过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后,所成的像还是比物体本身小,但是视角变得很大;另外,望远镜的物镜直径大,可以会聚足够多的光,使成的像更加明亮。因此,人眼就能很清楚的看清远处的物体了。 (4)不是所有望远镜的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也有望远镜的物镜、目镜由
6、凹透镜、凹面镜等制成。,跟踪练习,1.如图,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 ) A幻灯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照相机 2.小明同学由远处逐渐走近穿衣镜,他感觉到自己在镜中的像越来越大,他的像真的变大了吗? ,你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学习指导三:宇宙的组成,自主预习,阅读教材第104105页内容,结合视频:神奇的物质世界(浩瀚的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人类)认识宇宙的组成,完成下列填空: 我们的宇宙拥有 个星系; 太系是 中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 太阳周围有 、 、 、 、 、 、 等八大行星。,小组讨论,请同学们讨论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月亮等的大小关系。,教师点拨,银河系隶属于宇宙,而太阳系又隶属于银河系,地球是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行星,月亮又围绕地球运转。因此上述星系或星体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月亮。,跟踪练习,1.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它属于太阳系中的(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彗星2.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宇宙是无边的、膨胀的 C、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一 D、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