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年秋季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3 分)答案:B解析:A 项“古代文化的核心理念”不准确,应该是“古文运动的核心理念” 。C 项“有着最大的作用”于文无据,原文说的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D 项,文章只是反对内容空洞、情感贫乏,创作态度浮躁功利,文风浮夸绮丽,并不是说这些都是已成事实。2. (3 分)答案:B解析:“韩愈指的是儒家文化”错,应该是“以儒家文化为主要载体的一整套价值体系” 。3. (3 分)答案:D解析:D 项曲解文意,不是条件关系。原文“所谓的大众文化产品,只是借助大众传媒的传播渠道,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来传播文化”是并列关系。4. (
2、3 分)答案:D解析:“反衬出贺望川妻子的平庸、无主见”错,妻子说这话反映出二人感情深厚,并不能说明妻子是个无主见的人。5. (6 分)答案:(1)记性惊人:能记住诸子百家的典籍及历代先贤对典籍的校勘、注释、解说。能记住学生要寄来出版的新书。能记住自己的承诺,不忘看望小谢的爷爷之事。 (2)忘性也惊人:出门忘记带钥匙,忘记自己的手机号码,夜间忘记回家之路,吃饭忘记带钱,回家忘记取钱赎老友。(每点 1 分,全部答对得满分) 6. (6 分)答案:使情节发生陡转,使故事情节有了波澜。突出贺望川“记性惊人忘性也惊人”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为下文去看望小谢的爷爷做铺垫,增加人物的人格魅力。(每点
3、2 分)7. (3 分)答案:C解析:C 项分析有误。材料三主要从区位、资源、产业、人文四个方面突出长江经济带的独特优势。8. (3 分)答案:A解析:B 项理解有误, “最强的区域” “最大的区域”错误,材料二原文说的是“区域之一” 。C 项说法片面,不仅要有制度与政策,关键是要有行动。如材料四中的出具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报告就是行动。D 项分析有误, “重点谈了其面临的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错误,仅在材料一里提及了这一方面。9. (6 分)答案:保护长江,规划先行。呵护绿意,立法撑腰。绿色考核,转型理念。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10. (3 分)答案:B解析:原文标点:遂
4、诣惇所,叱持质者曰:“汝等凶逆,乃敢执劫大将军,复欲望生邪!且吾受命讨贼,宁能以一将军之故,而纵汝乎?” 11. (3 分)答案:D解析:秦穆公的爵位是“伯” ,晋文公的爵位是“侯” , “侯”比“伯”高一等。12. (3 分)答案:D解析:“他不满足于所获得的薪俸”理解有误。 “不足资之于官”是家中钱财不够用时就从官府取用。13. (10 分)答案:(1)吕布派将领假装投降,一起劫持夏侯惇,向他索要珍贵的物品,夏侯惇的士兵非常震惊惶恐。 (得分点:“伪” “执持” “责”各 1 分,句意 2 分)(2)劫持人质的人惶恐不已,赶紧叩头,说“我只不过是想要得到一些资财,然后就会离开”!韩浩多次叱
5、责他们,并把他们都杀了。(得分点:“遽” “但” “数”各 1 分,句意 2 分) 14. (3 分)答案:C解析:C 项,词人只是借酒消愁,但没有忘却俗世纷扰。15. (6 分)答案:表达了词人对大好春光的热爱和及时行乐的思想情趣。 (2 分)词的前两句写春景, “妩媚” “温柔”表现了词人对明媚春光的热爱;(1 分)中间四句写春游,全身心投入到游乐活动中去,趁着天气晴好,连夜赏花,表达了词人惜春爱花之意;(1分)结尾两句,言其杯盘草草,尚未收起,又准备来日侵晓再饮扶头酒,以便长醉不长醒,暗示其有借酒消愁、及时行乐之意。 (2 分)(结合词句,意思对即可)16. (6 分)答案:(1)携来百
6、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3)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每空 1 分,漏字、多字、错字均不给分)17. (3 分)答案:A解析: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听了非常震惊。根据语境,第句选“骇人听闻” 。摇头摆尾:形容得意或轻狂的样子。点头哈腰:形容恭顺或过分客气。此词只能用于人,不能用于动物,故第句应该选“摇头摆尾”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侧重于动作上。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侧重于情感上。根据语境,第句选“不由自主” 。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栩栩
7、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根据语境,第句选“娓娓动听” 。18. (3 分)答案:C解析:A 项, “大约”与“左右”语意重复,应该去掉“大约”或者“左右” 。B 项, “第三个”与“世界上”语序不当,应该将二者互换位置。D 项, “原因是因为”句式杂糅,应该删去“原因”或者“因为” 。19. (3 分)答案:C解析:根据文段内容可知,梁实秋的特点是通达、温煦、旷达潇洒、与现实保持距离而洁身自爱。据此可排除 A、B、D 三项,选 C 项。20. (5 分)答案:(1) “全部”改为“全都” ;(2) “令尊”改为“父亲” ;(3) “莅临”改为“来到” ;(4) “鼎力相助”
8、改为“全力相助” ;(5) “68 元”改为“若干” 。 (每小题1 分)21. (6 分)答案:学生本人写出请假书面申请,请假三天以内的,由班主任批准,并报系登记汇总;(2 分)请假三天以上十天以内的,由系辅导员批准,并报系登记汇总;(2分)请假十天以上的,由学生处批准和登记汇总。 (2 分)22. (60 分)参照 2018 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写作提示这是一则故事类材料,审题立意时要从故事中被撞了船的主人公的反应、心态和结果入手。参考立意:(1)冷静处事,天广地阔;(2)调整心态,春暖花开。其他立意,符合材料含意亦可。参考译文: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地人,是夏侯婴的后代。十四岁时,从师学习
9、,有人羞辱他的老师,夏侯惇就杀了他,由此因刚烈勇武而闻名。魏太祖曹操开始起兵的时候,夏侯惇常担任副将,跟随魏太祖征战。魏太祖任奋武将军,任命夏侯惇为司马,让他另外领兵驻扎在白马,后来升他为折冲校尉,兼任东郡太守。魏太祖曹操征讨陶谦,留夏侯惇驻守濮阳。张邈叛变投降吕布,魏太祖的家在鄄城,夏侯惇率军队轻装前往救援,正好与吕布的军队相遇,双方交战。吕布军退回,于是进入濮阳,突袭获得夏侯惇军队的军用物资。吕布派将领假装投降,一起劫持夏侯惇,向他索要珍贵的物品,夏侯惇的士兵非常震惊惶恐。夏侯惇的部将韩浩于是指挥军队驻扎在夏侯惇军营门外,命令士兵诸将按兵不动,各个军营才安定下来。韩浩于是前往夏侯惇在的地方
10、,叱责劫持人质的人说:“你们这些凶恶叛逆的家伙,竟敢劫持大将军,还想活吗!况且我奉命讨伐逆贼,难道会因为一个将军而放纵你们吗?”于是他又流着泪对夏侯惇说:“这怎么对得起国法啊!”于是他督促命令士兵攻打劫持人质的人。劫持人质的人惶恐不已,赶紧叩头,说“我只不过是想要得到一些资财,然后就会离开”!韩浩多次叱责他们,并把他们都杀了。夏侯惇幸免于难后,魏太祖听说了这件事,对韩浩说:“你的这种做法可以成为万代的法则。 ”于是发布命令,从今以后有敢劫持人质的人,都要一律击杀,不必顾忌人质。从此劫持人质的人就没有了。魏太祖从徐州回来以后,夏侯惇跟随他去征讨吕布,被流箭射中,伤了左眼。(夏侯惇)又兼任陈留太守
11、、济阴太守,被加封建武将军,封为高安乡侯。当时正值大旱,蝗虫四起,夏侯惇于是命令截断太寿河的水筑成池塘,他亲自背负土块,率领并鼓励将土种植水稻,百姓因此得到好处。又调任河南尹。魏太祖平定黄河以北,任命他为大将军后拒。邺城被攻破后,调夏侯惇做伏波将军,还像原来一样兼任河南尹,让他能够根据情况灵活处理事务,不受律令制度的限制。建安十二年,太祖记录夏侯惇前后的功劳,增封城邑一千八百户,连同以前一共为二千五百户。建安二十一年,跟随魏太祖征讨孙权回来,太祖派夏侯惇督率二十六支军队,留守居巢。(魏太祖)赐给他能歌善舞的乐伎艺伎,命令说:“魏绛凭着与戎修好的功劳尚且能够享受钟磬之乐,何况将军呢!”建安二十四年,魏太祖在摩陂驻军,经常让夏侯惇与他同乘一辆车,特别受到亲近重视,(允许夏侯惇)平时出入太祖的内室,各位将官没有人能比得上。后任命夏侯惇为前将军,督率诸军回到寿春,迁徙驻扎召陵。魏文帝继承王位后,任命夏侯惇为大将军,几个月后(夏侯惇)就去世了。夏侯惇虽在军队,却亲自延请老师学习。性格清廉节俭,有多余的钱财则分给别人,家中不够用时就从官府取用,也不置备产业。谥号为忠侯。儿子夏侯充任其爵位。文帝追念夏侯惇的功绩,想让他的子孙们都能封侯,分给夏侯惇家眷封邑一千户,赐给夏侯惇七个儿子两个孙子的爵位都为关内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