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专题4.1 原电池(对点练习)-化学选修四讲练结合教学案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73992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6.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4.1 原电池(对点练习)-化学选修四讲练结合教学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专题4.1 原电池(对点练习)-化学选修四讲练结合教学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专题4.1 原电池(对点练习)-化学选修四讲练结合教学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专题4.1 原电池(对点练习)-化学选修四讲练结合教学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专题4.1 原电池(对点练习)-化学选修四讲练结合教学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节 原电池对点练习1下列有关电化学说法错误的是A. 电池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锂电池比能量高,锂电池一般不用有机酸、醇、水溶液直接作电解质溶液B. 太阳能电池有的是物理过程,有的还包括一个循环往复的化学反应C. 硅铁合金(一种惰性材料)可做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的阳极D. 电解时,有时一些阳离子、含氧酸根也可在阳极放电【答案】C护法的正极,故 C 错误;D. 电解时,有时一些阳离子如 Fe2+可以放电变成 Fe3+、含氧酸根如 MnO42-也可以放电成为 MnO4-等都能在阳极放电,故 D 正确;答案:选 C 。2控制合适的条件,将反应 2Fe3 2I 2Fe2 I 2 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

2、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 Fe3 被还原B. 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 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 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 FeCl2 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常温下能自动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设计成原电池,再利用正反应2Fe3 2I 2Fe2 I 2 可知,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而碘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图中甲烧杯中的石墨作正极,乙烧杯中的石墨作负极,利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并利用平衡移动来分析解答。详解:A、由总反应方程式知,Fe 3+被还原成 Fe2+,则甲中石墨电极上 Fe

3、3 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A 正确;B、因乙中 I-失去电子放电,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I -2e-I 2,B 正确;C、当电流计为零时,说明没有电子发生转移,则反应达到平衡,C 正确;D、当加入 Fe2+,导致平衡逆向移动,则 Fe2+失去电子生成 Fe3+,作为负极,而乙中石墨成为正极,D 错误;答案选 D。3如图所示为酸性介质中,金属铜与氢叠氮酸(HN 3) 构成的原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 2Cu+2Cl-+HN3+3H+=2CuCl(s)+N2+NH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B. 若将盐酸换成 Na

4、Cl,电池的运行效率将会下降C.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u-e-=Cu+D. 当外电路中流过 0.1mol 电子时,交换膜左侧离子减少 0.2 mol【答案】C详解:根据总反应方程式,Cu 元素的化合价由 0 价升至+1 价,Cu 发生氧化反应,Cu 为负极,石墨为正极。A 项,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Cu-e-+Cl-=CuCl(s)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HN3+2e-+3H+=NH4+N2,根据电极反应式和平衡电荷,离子交换膜将负极室的 H+迁移到正极室,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A 项正确;B 项,若将盐酸换成 NaCl,NaCl 溶液呈中性,则正极 HN3 还原成 NH3,电池的运行效率会

5、下降,B 项正确; C 项,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Cu-e-+Cl-=CuCl(s) ,C 项错误;D 项,当电路中流过 0.1mol 电子时,左侧电极反应式为 Cu-e-+Cl-=CuCl(s) ,该电极反应消耗 0.1molCl-,为了平衡电荷,有 0.1molH+迁移到右侧,交换膜左侧离子减少 0.2mol,D 项正确;答案选 C。4在金属 Pt、Cu 和铱(Ir)的催化作用下,密闭容器中的 H2 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态氮(NO 3)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Ir 的表面发生反应:H 2 + N2O = N2 + H2OB. 导电基体上的负极反

6、应:H 22e = 2H+C. 若导电基体上只有单原子铜,也能消除含氮污染物D. 若导电基体上的 Pt 颗粒增多,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答案】C铵根离子,不利于降低溶液中的含氮量,D 正确;正确选项 C。5下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MH-Ni 电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H 2Oe =Ni(OH)2OH B. 充电时负极反应为:MHOH =H2OMe C. 电池的电解液可为 KOH 溶液D. MH 是一类储氢材料,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答案】B【解析】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其反应为:NiOOHH 2O

7、e =Ni(OH)2OH ,A正确;充电时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其反应为 H2OM e = MHOH ,B 错误;根据电池充放电的电极反应可知,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所以可用 KOH 溶液,C 正确;MH 是一类储氢材料,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D 正确;正确选项 B。6现在污水治理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可以通过膜电池除去废水中的乙酸钠和对氯苯酚( ) ,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外电路中有 0.2mole转移时, A 极区增加的 H 个数为 0.2NAB. A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 该装置为电解池,电流方向从 A 极沿导线经小灯泡流向 B 极D. B 极接电池的正

8、极,发生还原反应【答案】B还原反应,极反应为: ,B 正确;该装置是原电池,外电路电子由 B 极到 A 极,电流由 A 极到 B 极,C 错误;B 极为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 错误;正确选项 B。7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暖贴中常有活性炭、氯化钠、水和还原铁粉等,使用时炭和铁粉发生反应放出热量B.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故纤维素也能为人体提供营养C. 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D. 本草纲目中“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所用的分离操作方法是蒸馏【答案】D“酸坏之酒” 中含有乙酸 ,乙酸和乙醇的沸

9、点不同 ,用蒸馏的方法分离,D 正确;正确选项 D。8微生物燃料电池( MPC)处理技术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去除污染物,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去除土壤中有机污染物。一种土壤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纵截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流从活性炭电极经工作站流向碳纤维布电极B. 有机污染物在电池负极上氧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C. 活性炭能有效吸附空气,提高电池的工作效率D. 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O2+4e -+2H2O=4OH-【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活性炭电极通入空气,所以活性炭电极是正极,电流从活性炭电极经工作站流向碳纤维布电极,故 A 正确;电池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 B 正确;活性炭的表面

10、积大,能有效吸附空气,提高电池的工作效率,故 C 正确;微生物燃料电池含有质子交换膜燃,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O2+4e -+4H+=2H2O,故 D 错误。9某科研小组公司开发了 Li-SO2Cl2 军用电池,其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已知电池总反应为:2Li+ SO2Cl2= 2LiCl+SO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电池工作时负极材料是 Li,发生氧化反应B. 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锂电极导线 负载碳棒C. 电池工作时,外电路流过 0.2 mol 电子,标准状况下生成 4.48 L 气体D. 电池工作过程中,石墨电极反应式为 SO2Cl2+2e-=2Cl-+SO2【答案】C极,正极上是 SO2

11、Cl2 得电子,转化为 SO2 和 Cl-,方程式为:SO 2Cl2+2e-=2Cl-+SO2,选项 D正确。10 通过膜电池可除去废水中的乙酸钠和对氯笨酚( ) ,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 电流方向从 B 极沿导线经小灯泡流向 A 极C. A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 当外电路中有 0.2mole-转移时, A 极区增加的 H+的数目为 0.1NA【答案】D【解析】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根据原电池中氢离子的移动方向可知 A 为正极,正极有氢离子参与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电流从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则 AB 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 错误;

12、B电流从正极 A 沿导线流向负极 B,B 错误;CA 为正极,正极有氢离子参与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 错误;D据电荷守恒,当外电路中有 0.2mole-转移时,通过质子交换膜的 H+的个数为 0.2NA,而发生,则 A 极区增加的 H+的个数为0.1NA,D 正确;答案选 D。11流动电池可以在电池外部调节电解质溶液,从而维持电池内部电解质溶液浓度稳定,原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中应补充硫酸B. 当消耗 1molPbO2 时需分离出 1molCuSO4C. 电子由 PbO2 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向 Cu 极D. 电池总反应为:Cu+PbO 2+2H2SO4=CuSO4+PbSO4+2H

13、2O【答案】C池的总反应为:Cu+PbO 2+2H2SO4=CuSO4+PbSO4+2H2O。选项 D 正确。12新型 Zn-GO(GO 为氧化石墨烯 :C2O)电池,如图所示,GO 反应过程中转化为 rGO(rGO 为石墨烯:C)。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 a 经外电路流向 bB. b 极电极反应式:C 2O+2e-+H2O =2C+2OH-C. 每生成 0.1molZn(OH)42-,转移电子数为 0.2NAD. 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 pH 增大【答案】D消耗 OH ,pH 降低,故 D 说法错误。13锂碘电池的正极材料是聚 2-乙烯吡啶(简写为 P2VP)和 I2

14、的复合物,电解质是熔融薄膜状的碘化锂,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P2VPnI2+2e-+2Li+=P2VP(n- 1)I2+2Li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电池放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 P2VP 和 I2 的复合物是绝缘体,不能导电C. 该电池工作时,碘离子移向正极D. 该电池发生的总反应为 2Li+P2VPnI2=P2VP(n-1)I2+2LiI【答案】D【解析】A、该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 2Li-2e-=2Li+,锂电极发生氧化反应,故 A 错误;B、正极材料是聚 2-乙烯吡啶 (简写为 P2VP)和 I2 的复合物,电极不可能是绝缘体,故 B 错误;C、原电池中碘离子移向负极 Li

15、,故 C 错误;D 、锂碘电池的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2VPnI2+2Li+2e-=P2VP(n-1)I2+2LiI,负极反应式为 2Li-2e-=2Li+,总反应为 2Li+P2VPnI2P2VP(n-1)I2+2LiI,故 D 正确;故选 D。14铜锌原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负极反应为 Zn2e =Zn2B. 电池反应为 ZnCu 2 =Zn2 CuC. 在外电路中,电子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D. 盐桥中的 K 移向 CuSO4 溶液【答案】C动,所以盐桥中的 K+移向 CuSO4 溶液,故 D 正确;答案选 C。15下图是用于航天飞行器中的一种全天候太阳能电化学电池在光照时的工作

16、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电池与硅太阳能电池供电原理相同B. 光照时,H +由 a 极室通过质子膜进入 b 极室C. 光照时,b 极反应为 VO2+2OH-e-=VO2+H2OD. 夜间无光照时,a 电极流出电子【答案】D【解析】A 项,硅太阳能电池是用半导体原理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是物理变化,该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两者原理不同,A 项错误;B 项,光照时,根据图示中电子的流向,铂电极为正极,光电极为负极,光照时 H+由 b 极室通过质子膜进入 a 极室,B 项错误;C项,根据图示,光照时 b 极反应为 VO2+失电子生成 VO2+,电极反应式为 VO2+-e-+H2O=VO2+2H+,

17、C 项错误; D 项,夜间无光照时,相当于蓄电池放电,a 电极电极反应为V2+-e-=V3+,a 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a 电极为负极,a 电极流出电子,D 项正确;答案选D。16下图是采用新能源储能器件将 CO2 转化为固体产物,实现 CO2 的固定和储能灵活应用的装置。储能器件使用的 Li-CO2 电池组成为钌电极/CO 2-饱和 LiClO4-DMSO 电解液/ 锂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Li -CO2 电池电解液由 LiClO4 和 DMSO 溶于水得到B. CO2 的固定中,每转移 8 mole-,生成 3mol 气体C. 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 过程的钌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L

18、i2CO3 +C-4e-=4Li+3CO2【答案】D确;正确选项 D。17如图为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燃料电池中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 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MgClO H 2O=Mg(OH)2Cl C. 放电过程中 OH 移向负极D. 酸性电解质的镁-过氧化氢燃料电池正极反应为: H2O22H 2e =2H2O【答案】A电极反应为:H 2O22H 2e =2H2O,故 D 正确;故选 A。18某新型电池,以 NaBH4( B 的化合价为+3 价)和 H2O2 作原料,负极材料采用 Pt,正极材料采用 MnO2(既作电极材料又对该极的电极反应具有催化作

19、用) ,该电池可用作卫星、深水勘探等无空气环境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每消耗 3mol H2O2,转移 6mol eB. 电池工作时 Na+从 b 极区移向 a 极区C. a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BH 4 +8OH 8e BO2 +6H2OD. b 极材料是 MnO2,该电池总反应方程式:NaBH 4 + 4H2O2=NaBO2 + 6H2O【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中信息可知,NaBH 4 是还原剂,其在负极上被氧化为 BO2 ,电极反应式为 BH4 +8OH 8e BO2 +6H2O, ;H 2O2 是氧化剂,其在正极上被还原为 OH ,电极反应式为 4H2

20、O2+8e 8OH ,该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NaBH4 + 4H2O2=NaBO2 + 6H2O。所以电极是负极、电极 b 是正极。A. 每消耗 3mol H2O2,O 元素的化合价从-1 降到-2 ,故转移 6mol e ,A 正确;B. 电池工作时 Na+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B 不正确;C. a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BH4 +8OH 8e BO2 +6H2O,C 正确;D. b 极材料是 MnO2,该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NaBH4 + 4H2O2=NaBO2 + 6H2O,D 正确。本题选 B。19下列过程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 光合作用 B. 木炭燃烧 C. 风力发电 D. 电

21、解饱和食盐水【答案】B【解析】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暗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A 选项错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有化学能转变成热能,B 选项正确;风力发电是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C 选项错误;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氯气、氢气,是电能转变成化学能,D 选项错误;正确答案B。20新型液氨燃料电池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氨气在电极 1 上发生氧化反应C. 电子由电极 2 经负栽流向电极 1D. 电极 2

22、的反应式为:0 2+4e-+2H2040H -【答案】C21第三代混合动力车目前一般使用镍氢电池(M 表示储氢合金;汽车在刹车或下坡时,电池处于充电状态)。镍氢电池充放电原理的示意图如下:其总反应式为 。根据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混合动力汽车上坡或加速时,乙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H 2O+e=Ni(OH)2+OHB. 混合动力汽车上坡或加速时,电解液中 OH向甲电极移动C. 混合动力汽车下坡或刹车时,甲电极周围溶液的 pH 减小D. 混合动力汽车下坡或刹车时,电流的方向为:甲电极发动机乙电极【答案】C合图示中的转化,故 A 正确;B、混合动力汽车上坡或加速时,电解液中

23、OH向负极移动,即向甲电极移动,故 B 正确;C 和 D 相当于电解池。此时甲是阴极,乙是阳极,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2H 2 O +2e - = H 2+2OH - 、2Ni(OH) 2 +2OH - 2e - 2NiOOH+2H 2 O;C、混合动力汽车下坡或刹车时,甲电极周围溶液的 pH 增大,故 C 错误; D、混合动力汽车下坡或刹车时,电流的方向为:阴极到阳极,即为:甲电极发动机 乙电极,故 D 正确;故选 C。22 NO2 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对 NO2 进行回收利用,装置中 a、b 均为多孔石墨电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

24、应B. 一段时间后,b 极附近 HNO3 浓度减小C. 电池总反应为 4NO2+O2+2H2O 4HNO3D. 电子流向:a 电极 用电器b 电极 溶液a 电极【答案】D【解析】A. 由装置图可知,在 a 电极上,NO 2 失电子生成 HNO3,N 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a 为电池的负极,故 A 正确;B. b 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 4e =2H2O,由反应式可知, b 极消耗氢离子,所以 b 极附近 HNO3 的浓度减小,故 B 正确;C. 由装置图可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 4NO2+O2+2H2O 4HNO3,故 C 正确;D. 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但不会经过电解质溶液,

25、故 D 错误;答案选 D。23 2017 年 9 月我国科学家对于可充放电式锌一空气电池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的核心是驱动氧化还原反应(ORR)和析氧反应(OER),K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放电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Zn+O2+4OH-+2H2O=2Zn(OH)4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可逆锌一空气电池实际上是二次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 K+ 向负极移动B. 在电池产生电力的过程中,空气无阻挡地进入电池,发生 ORR 反应,并释放电荷C. 发生 OER 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O-4e-=O2+4H+D. 放电时,电路中通过 2 mol 电子,消耗氧气 22.4

26、 L(标准状况)【答案】B电子,故电路中通过 2mol 电子时,消耗氧气 11.2L(标准状况),故 D 错误;故选 B。24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 NaCl) ,不久便会因被腐蚀而出现红褐色锈斑。腐蚀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腐蚀过程中,负极是 CB. Fe 失去电子经电解质溶液转移给 CC.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OH4e =2H2OO 2D. 每生成 1 mol 铁锈(Fe 2O3xH2O)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的 O2 33.6 L【答案】D【解析】该原电池中,Fe 易失电子作负极、C 作正极,负极上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反应式为

27、、正极反应式为 O2+4e +2H2O =4OH;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原电池反应,铁做负极被腐蚀,碳做正极,A 错误;原电池中电子沿外导线从负极流向正极,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中是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闭合回路,B 错误;正极电极反应是溶液中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 O2+4e +2H2O =4OH,C 错误;负极反应式为 、正极反应式为 O2+4e +2H2O =4OH,亚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不稳定,被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化学方程式为 ,每生成铁锈 ,铁元素为 2mol,根据铁元素守恒计算:2Fe -O2 2Fe(OH)24e-

28、 根据上述反应关系可知,2molFe 参加反应消耗氧气 1mol,生成 Fe(OH)2 为 2mol,再根据4Fe(OH)2O2 关系可知,消耗 2mol Fe(OH)2,消耗氧气为 0.5 mol,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体积(1+0.5)22.4=33.6L,D 正确;正确选项 D。25某手机电池采用了石墨烯电池,可充电 5 分钟,通话 2 小时。一种石墨烯锂硫电池(2Li+S8=Li2S8)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不正确的是A. 金属锂是所有金属中比能量最高的电极材料B. 充电时 A 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 充电时 B 电极的反应:Li 2S8-2e-=2Li+S8

29、D. 手机使用时电子从 A 电极经过手机电路版流向 B 电极,再经过电池电解质流回 A 电极【答案】D负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故 B 正确;C、B 电极上 S8 得电子生成 Li2S8,则 B 电极的反应:2Li +S8+2e-Li2S8,故 C 正确;D、电子只能在电极和导线中移动,电子不能在电解质溶液中移动,故 D 错误;故选 D。26下列各项实验基本操作中, 正确的是A. 为了加快锌和稀硫酸反应的速率,可以向稀硫酸中加入少量硫酸铜B. 在做中和滴定实验时清洗滴定管后,直接装液滴定C. 为了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D. 为了使配制的氯化铁溶液保持澄清, 加入盐酸和铁片【答

30、案】A负压操作,C 错误;氯化铁溶液容易发生水解生成难溶性碱 而使溶液变浑浊,所以应在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以抑制氯化铁的水解,加入铁片,发生 2Fe3+Fe=3Fe2+,氯化铁溶液变质,D 错误;正确选项 A。27如图、分别是甲、乙两组同学将反应 “AsO43-2I 2H AsO33 I 2H 2O”设计成的原电池装置,其中 C1、C 2 均为碳棒。甲组向图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浓盐酸;乙组向图B 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 40%NaOH 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组操作时,微安表(G)指针发生偏转B. 甲组操作时,溶液颜色变浅C. 乙组操作时,C 2 做正极D. 乙组操作时,C 1

31、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I2 2e =2I【答案】D【解析】图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浓盐酸,AsO 43-2I 2H AsO33 I 2H 2O 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溶液颜色加深,故 B 错误;但是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溶液中发生,不能形成原电池,故 A 错误;图,B 烧杯中逐滴加入适量 40%NaOH 溶液,上述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两极发生,形成原电池,其中 C1 上发生:I 22e 2I ,为原电池正极;C 2 上发生:AsO 332e 2OH AsO 43H 2O,为原电池负极,故 C 错误,D 正确28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 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化学能不只转化

32、为热能B. H2H+H的变化需要吸收能量C. 凡需要持续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D. 原电池工作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答案】D【解析】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光、放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故 A 正确;H 2H+H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故 B 正确;吸热反应需要外界持续提供能量才能维持反应进行,故 C 正确;原电池工作时,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电能,故 D 错误。29 2018 年,平昌冬奥会上“北京 8 分钟”以充满中国智慧和中国科技的表演惊艳世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熊猫木偶的材质采用铝合金和碳纤维,可以减轻重量B. 演出服中的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C. 低温环境会

33、影响机器人的电池性能D. 机器人芯片的主要成分为 SiO2【答案】D确;D、芯片的成是晶体硅,故 D 说法错误。30把石灰石浸入盐酸中,下列措施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加大盐酸用量 增大盐酸浓度 粉碎石灰石 增大体系压强A. B. C. D. 【答案】B【解析】固体和液体之间反应,加大盐酸用量,浓度未变,速率并不加快,错误;增大液体的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正确;块状碳酸钙粉碎,可以增大接触面积,速率加快,正确;由于反应物中无气体,增大压强,并不改变反应物盐酸浓度,反应速率基本不受影响,错误;答案选 B。31镁、锌等金属与 H2O2 可形成“金属-H 2O2”电池,能为潜水器提供动力,可用食盐

34、水作为电解质溶液,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 Zn-H2O2 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从 Zn 电极沿导线流向 Pt 电极B. Pt 为正极,电极反应为: H2O2+2e-=2OH-C. 每消耗 6.5gZn,将反应 0.05mol H2O2D. 食盐水中 Cl-向 Pt 电极移动【答案】B32关于下图所示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 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铁片C. 铁片上发生的反应为 Cu2+ + 2e- = CuD. 负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答案】D【解析】A. 该装置是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 错误;B. 铁的金属性强于铜,铁是负极,电子由铁片通

35、过导线流向铜片,B 错误;C. 铁片上发生的反应为 Fe2e -Fe 2+,C 错误;D. 负极上失去电子,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 正确,答案选 D。33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 盐桥的原电池工作时,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uSO 4 溶液蓝色变深B. 和中负极反应均是 Fe2e =Fe2C. 和中正极反应均是 O22H 2O4e =4OHD. 和中分别加入少量 K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答案】D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则正极上的反应不同,故 C 错误;D、I 中没有亚铁离子,加少量K3Fe(CN)6溶液无明显现象,II 中 Fe 失电子作负极生成 Fe2+,加少量 K

36、3Fe(CN)6溶液,有蓝色沉淀,故 D 正确;故选 D。34中国科学家用蘸墨汁书写后的纸张作为空气电极,设计并组装了轻型、柔性、能折叠的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下图 1,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放电时,纸张中的纤维素作锂电池的正极B. 开关 K 闭合给锂电池充电,X 为直流电源负极C. 放电时,Li 由正极经过有机电解质溶液移向负极D. 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Li2O2+2e- = O2+2Li+【答案】B过有机电解质溶液移向正极,故 C 错误;D、充电时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Li2O2-2e-=O2+2Li+,故 D 错误;故选 B。35工业上常将铬镀在其

37、他金属表面,同铁、镍组成各种性质的不锈钢,在下图装置中,观察到图 1 装置铜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而图 2 装置中铜电板上无气体产生,铬电极上产生大量有色气体,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 1 为原电池装置,盐桥中的阴离子移向 Cu 电极的烧杯中B. 由实验现象可知:金属活动性 CuCrC. 图 2 装置中 Cu 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 -=Cu2+D. 两个装置中,电子均由 Cr 电极流向 Cu 电极【答案】C【解析】A图 1 为原电池装置,Cr 为负极,铜为正极,盐桥中的阴离子移向 Cr 电极的烧杯中,故 A 错误;B 由图 1 根据原电池原理知金属铬的活动性比铜强,故 B

38、 错误;C图2 装置中铜电极上无气体产生,铬电极上产生大量有色气体,说明铜为负极,铬电极为正极,负极发生 Cu-2e-Cu2+,故 C 正确;D图 1 中,电子由 Cr 经导线流向 Cu,图 2 中电子由 Cu 极经导线流向 Cr,故 D 错误;故选 C。36锂海水电池常用在海上浮标等助航设备中,其示意图如图所示。电池反应为2Li2H 2O=2LiOHH 2。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金属锂作负极B. 电子从锂电极经导线流向镍电极C. 海水作为电解质溶液D. 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D【解析】A. 锂失去电子,金属锂作负极,A 正确;B. 锂是负极,电子从锂电极经导线流向镍电

39、极,B 正确;C. 海水作为电解质溶液,C 正确;D. 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错误。答案选 D。37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MnO 2+2H2O=2MnOOH+Zn(OH)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B. 电池负极反应为 Zn+2OH 2e =Zn(OH) 2C. 电池工作时,电流由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D. 外电路中每通过 0.2mol 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少 6.5g【答案】C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可知,65gZn

40、 反应转移电子为 2mol,则外电路中每通过 0.2mol 电子,锌的质量减少 6.5g,故 D 正确;故选 C。38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浓 HNO3,在烧杯中放入用铜线相连的铁、铅两个电极,已知原电池停止工作时,Fe 、Pb 都有剩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Fe 比 Pb 活泼,始终作负极B. Fe 在浓 HNO3 中钝化,始终不会溶解C. 电池停止工作时,烧杯中生成了 Fe(NO3)3D. 利用浓 HNO3 作电解质溶液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答案】D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B 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最终为硝酸亚铁溶液,C 错误;由发生的电极反应可知,有污染性气体产生,不符合

41、绿色化学思想,D 正确;正确选项 D。39现在污水治理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可以通过膜电池除去废水中的乙酸钠和对氯苯酚(),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装置为电解装置,B 为阳极B. 电子是从 A 极沿导线经小灯泡流向 B 极C. A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 当外电路中有 0.1mole-转移时,A 极区增加的 H+的个数为 0.05NA【答案】D【解析】A、原理图装置没有出现电源,因此不可能是电解装置,A 错误。B、B 电极CH3COO-中 C 元素平均价态为 0 价,反应生成的 HCO3-中 C 元素为+ 4 价,所以 B 电极为负极,A 电极反应物分子式为 C6H5OCl 中

42、C 元素为-1/3 价,生成物 C6H6O 中 C 元素为-2/3 价、Cl 元素价态没有变化,所以 A 电极为正极,电子从 B 电极经过小灯泡流向 A 极,B 错误。C、根据 B 分析,A 电极反应为 +2e-+H+=Cl-+ ,C 错误。D 、由 C 的电极反应可得,该电极区域反应生成苯酚和 HCl, B 极区域透过质子交换膜的的 H+一部分参加反应,另一部分生成 HCl,A 极区增加的 n(H+)=n(HCl)=n(e-)2=0.1mol2=0.05mol,既 A极区增加的 H+的个数为 0.05NA ,D 正确。正确答案 D。40 “软电池 ”采用一张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一面为锌,另一

43、面为二氧化锰,纸层中水和氧化锌组成电解液。电池总反应为:Zn+2MnO 2+H2O=2MnO(OH)+Z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电池的正极为氧化锌B. 锌电极附近溶液的 PH 不变C. 电池正极反应式:2MnO 2+2e-+2H2O=2MnO(OH)+2OH-D. 当 0.1molZn 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2mol【答案】CC 正确;电解液中通过离子移动导电,没有电子流动,故 D 错误。41根据反应 KMnO4FeSO 4H 2SO4MnSO4Fe 2(SO4)3K 2SO4H 2O(未配平)设计如下原电池,其中甲、乙两烧杯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1 mol

44、L1 ,溶液的体积均为 200 mL,盐桥中装有饱和 K2SO4 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石墨 b 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 甲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MnO 4-5e 8H =Mn2 4H 2OC. 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乙甲烧杯中移动,保持溶液中的电荷平衡D.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Fe 2(SO4)3 浓度变为 1.5 mol/L,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 0.1 mol【答案】D【解析】A、根据所给反应方程式,Fe 2 的化合价升高,依据原电池工作原理,因此石墨b 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 A 说法正确;B、石墨 a 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MnO4 5

45、e 8H =Mn2 4H 2O,故 B 说法正确;C、盐桥的作用是形成闭合回路,同时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 K 向甲烧杯移动,SO42 向乙烧杯移动,故 C 说法正确;D、生成 Fe3 的物质的量为(200103 1.5220010 3 12)mol=0.2mol,负极反应式为 Fe2 =2e =Fe3 ,因此电路中转移电子物质的量 0.2mol,故 D 说法错误。42某化学兴趣小组能探究发现水果汁中存在电解质,可以设计成如图所示的水果原电池。随后又进一步思考原电池工作效率和其构成要素之间的一些关系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 电极材料 水果品种电极间距/cm电压

46、/mV1 锌 铜 菠萝 3 9002 锌 铜 苹果 3 6503 锌 铜 西红柿 3 7504 锌 铝 菠萝 3 6505 锌 铝 苹果 3 4506 锌 铝 苹果 2 550由表中数据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 1、4 电流方向应该相反B. 电极及其间距相同时,电压大小只与水果种类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C. 如果用锌、碳棒作电极,实验 1 中电压可能大于 900mVD. 实验中发光二极管不太亮,可用铜锌作电极,用菠萝作介质,并将多个此电池串联起来【答案】B【解析】A 项,水果汁中存在酸性电解质,金属与酸构成的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则实验 1 中 Zn 作负极,Cu 作正极,实验 4

47、 中 Zn 作正极,Al 作负极,所以实验 1、4 电流方向相反,故 A 正确;B 项,由表中 (如实验 1、2 、3)数据可知,电极及其间距相同时,电压大小与水果种类有关,但无法确定是否与其他因素无关,故 B 错误;C 项,分析实验 1和 4、实验 2 和 5 可得,两电极活泼性差别越大,则构成原电池时电压越大,所以如果用锌、碳棒作电极,实验 1 中电压可能大于 900mV,故 C 正确;D 项,由表中数据可得,实验 1 电压最大,所以用铜锌作电极,用菠萝作介质,并将多个此电池串联起来,电压会更大,可增加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故 D 正确。43锂电池的构造如图所示,电池内部“”表示放电时 Li

48、的迁移方向,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Li 1x CoO2Li xC6 LiCoO26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电池的负极为 LiCoO2B. 充电时 Li 向 C 电极电极移动C. 充电时的阴极反应:Li 1x CoO2xLi xe =LiCoO2D. 外电路上的“”表示放电时的电子流向【答案】B正确。本题选 B。44近几年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型可控电池一一锂水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极 a 的材料是 Li B. 电极 b 上发生还原反应,气体 N 是氢气C. 消耗锂的质量为 14 g 时,产生 22.4L 气体 N D. 该装置是一次电池【答案】C【解析】新型可控电池一一锂水电池和图知电极 a 的材料是 Li,故 A 正确;B. 电极 b 上发生还原反应,是水中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 H2 气体, 故 B 正确; C. 消耗锂的质量为 14 g 时,产生 22.4L 气体 N,没说状态无法确定气体的体积,故 C 错;D. 该装置是一次电池,故 D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