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pdf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71491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含山中学高二期末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含山中学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人:疏文娟 审题人:郭福来 第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学而优则仕”传统之功过说 两千余年来,“学而优则仕”作为以学致仕的信条被读书人奉行不渝。尤其是隋唐科举制度形成以后,“学而优则仕”的信条与科举制度融为一体,互为里表,成了士子生活的金科玉律。 “学而优则仕”传统在历史演化中对中国社会产生过积极影响。它确立了学问作为政府取吏的标准。以学取士将大部分饱读儒家经典的读书人吸引到官员队伍中,保证了政

2、府运作始终处于接受过儒家道德教训的文吏手中。历代草莽英雄出身的开国皇帝不得不接受叔孙通的名言“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并视之为治国要诀,对书生保有相当的尊重。文吏统治造就了“士”作为无冕之王的优越地位,也促成了“士为四民之首”的观念。三国演义塑造了名士祢衡裸体痛骂曹操而为曹操所宽宥的形象,近代文化名人章太炎以大勋章作扇坠在袁世凯的总统府门前大诟袁氏包藏祸心,而被袁氏所容忍,个中原因固不止一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士子对世道民心的巨大影响,无论是治世英雄,还是乱世奸雄,都不能不有所忌惮。另一方面,读书人坚守位卑不忘忧国的信条,以天下为己任,希望将平生所学贡献于国家民族,都与学优而仕传统有关。 中

3、国历史上,所谓 “贵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文化概念,并不是全由血统决定。对社会各等级的人而言,通过以科举制度为体现的“学优而仕”途径跻身于士大夫阶级之后,可以加入孟子所说的“劳心者”之列,由“治于人”而变为 “治人”,从而由“贱”入“贵”,成为“贵族”。正是由于学优而仕传统为读书人提供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出路,整个中国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划分才不像印度种姓制度那般僵死。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创造出多少“平等”观念,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信众以信教而为自己争得了平等地成为上帝仆人的权利,而中国的士子们则由学优而仕获得了参与政治的平等权。 “学而优则仕”传统对中国社会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是源于以“仕”为“学

4、”之鹄的这个既定前提。在“家”“国”一体的宗法专制时代,以“学”而至仕途,最终结局只能是以学问服务于帝王的“家天下”,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成为士子们的必然归宿。在帝王“家天下”附庸关系的等级网中,主仆关系的确立意味着对主子的物质和精神的依附,于是,以帝王之是非为是非,成为越两千余年不变的通例。被“学而优则仕”信念和科举功名诱入帝王彀中的天下的士子们,在主子面前只能“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在“食君俸禄,为君分忧”的附庸伦理支配下,为帝王的“家天下”的长治久安耗尽心力,以便在等于帝王将相家谱的所谓青史上留取功名,博取“忠”、“贤”、“能”的赞辞。 (删改自“学而优则仕”传统之功过说

5、) 1.下列对“学而优则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学而优则仕”使大部分饱读儒家经典的读书人被吸引到官员队伍中。 B.“学而优则仕”是封建社会一种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以学取士”的科举制度。 C.“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历史上读书人通过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一种传统。 D.“学而优则仕”使士子们凭“学优”而跻身士大大阶层,并得以平等参与政治。 2.下列关于“学而优则仕”负面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形成了宗法制度下的“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 B.士子把做官作为自己读书的目的。 含山中学高二期末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C.士子被科举功名引诱,在君主面前只能唯唯诺诺。

6、D.士子为帝王的“家天下”耗尽心力,以便在相当于帝王将相家谱的所谓青史上留名。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历代草莽英雄出身的开国皇帝都将“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视为治国要诀,“士”因此成为“四 民之首”。 B.中国社会等级制度中的“贵族”阶层并不由血统决定,很多读书人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成为“劳心者” “治人者”,改变自己的等级命运。 C.在帝王“家天下”附庸关系的等级网中,士子们对帝王有物质和精神上的依附,以帝王之是非为是非。 D.三国演义中祢衡痛骂曹操而被宽恕,章太炎大骂袁世凯而被容忍,只是因为“士”阶层有着“无冕 之王”的优越地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7、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白鸦 邢庆杰 那对白色的乌鸦从空中扑向他的一瞬间,朱老三从梦中惊醒了,直挺挺地坐了起来,脸上、身上全是汗珠子。 窗外,电闪雷鸣,雨声如瀑。 奇怪,好多年前的事了,咋又梦见它了呢? 朱老三翻身下了床,右腿画着半圆,一瘸一拐地走到饭桌前,给自己倒了一杯水。 再躺到床上时,却怎么也睡不着了。他的脑子里,全是那对白色的乌鸦 朱老三是个老护林员。护林员的主要职责就是防火防盗伐。但真正敢来伐树的人并不多,最让他头痛的,是那些来砍树枝的人。那年月,老百姓买不起煤,冬天取暖做饭,全靠晒干的树枝子这种“硬柴火”,就打起了集体林场的主意。朱老三原则性很强,他自己决不砍树枝子

8、,但他有一个办法:拆鸟窝。一个硕大的鸟窝,足够一家人烧半个月的。 那年初春,儿子刚刚出生,家里那三间四面透风的房子还需要取暖。他就把留了多年的一个最大的鸟窝拆了。那个鸟窝很大,他从中午一直拆到太阳西斜。拆到最里层时,竟有了意外的收获,里面有四只鸟蛋。 朱老三用地排车把拆下来的柴火运到家里时,太阳已经落山了,整个天空红彤彤的,让寒冷的天气有了一丝暖意。他正从地排车上往下卸柴火,忽然面前掠过一阵冷风,下意识地缩了缩头,一只鸟儿贴着他的头皮飞了过去,火辣辣地疼,用手一摸,满手掌的鲜血。他惊恐地抬起头,恰好看见两只白色的影子朝他俯冲下来!从地上抄起一根木棍,他迎面抡了出去!由于用力过猛,朱老三带倒了旁

9、边的地排车,压住了右腿鸟儿惊叫着,留下几片白色的羽毛,落在了对面房顶上。是乌鸦,两只罕见的纯白色乌鸦,冲他愤怒地鸣叫!忽然明白了,他拆的鸟窝,应该是这两只白鸦的,它们来寻仇了。 那天晚上,他把鸟蛋煮了,给妻儿补充了营养。两只白鸦在他的屋顶叫了一夜,吵得孩子不停地哭叫。第二天,孩子发了高烧,请来村里的赤脚医生,折腾好久才退下烧来,但孩子从此落下了惊厥的毛病。而朱老三被压过的右腿从那时起就不听使唤了。 朱老三把鸟枪装满弹药,开始找那两只白鸦寻仇,但那两只白鸦再也没有出现过 天快亮的时候,朱老三打了个盹儿,醒来时太阳已经一竿子高了。 推开屋门,朱老三吃了一惊,门前的水洼里,躺着两只白色的乌鸦。望着曾

10、经的仇家,朱老三竟没有丝毫复仇的快感,而是从心底升起一阵兔死狐悲的伤感:它们也老了,经不起大的风雨了。 他踩着一地泥泞,走出院子,吃惊地发现,院外的小路上竟躺着十多只死鸟,有斑鸠、麻雀、啄木鸟昨晚的风雨太大了,无家可归的鸟儿都被风雨打了下来。 把所有鸟儿都埋葬之后,朱老三的心情变得异常沉重,脑海里不断闪现二十几年来拆除的一个个鸟窝,他第一次感觉到,那简直就是作孽。 朱老三开始行动,是三天以后的事情了。他找出了祖传的木匠家什,伐倒了两棵枯死的榆树,用大锯把它们拆成板子,开始在护林屋里制造鸟窝。他有祖传的手艺,整个鸟窝,所有的木板都是用卯榫扣起来的,板子之含山中学高二期末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

11、间的缝隙全部用蜂蜡封得密不透风。鸟窝的出口处,上下各安上五个巴掌大的平板,上面的遮雨,下面的供鸟儿站立。他对自己设计的鸟窝非常满意,就按这个样品,日夜不停地做,困了就睡一会儿,饿了就啃个馒头,喝点开水。一个多月后,他把所有的木板都用完了。他数了数,共做了四十八个鸟窝。 朱老三用了十几天工夫,把四十八个鸟窝均匀地安在了林场的各个部位。在来来回回的路上,他欣喜地发现,最早安装的几个鸟窝,已经有鸟出入了。 在安装完最后一个鸟窝回来的路上,他忽然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停下来想了想,却想不出,就继续走了几步,才发现,自己的右腿不知什么时候不画圈了,恢复正常了。 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枯死的槐树上,在心里估

12、算着还能做多少个鸟窝。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第7期,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插叙朱老三早年护林时候的经历,交代了时代背景,表现了那个年代的艰难,同时也引出下文拆鸟 窝的情节。 B.文中划线的景物描写,烘托了朱老三得到柴草的喜悦心情,并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了下文朱老三被白鸦 抓伤。 C.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朱老三护林时跟村民们行为的对比,朱老三拆鸟窝与建鸟窝行为的对比,使 人物性格更加鲜明。 D.文章结尾写朱老三目光停留在一棵枯死的槐树上,“心里估算还能做多少鸟窝”,意蕴丰富,余味悠 长。 5.小说中的朱老三有哪些形象特

13、点?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 6.结尾写朱老三搭建鸟窝后右腿恢复正常,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10月1日3日,2018年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逐一揭晓,为人类智慧文明的高塔,再次垒上耀眼的一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两位免疫学家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与日本的本庶佑。 10月8号,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分别是诺德豪斯和罗默。评委会指出,他们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以解决世界最大难题,藉由建构出能解释市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大大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 瑞典著名

14、化学家诺贝尔设立的系列奖项,用于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学发现与发明成果。从生物学家发现免疫系统制动机制而衍生癌症治疗新方法,到物理学家用光镊移动微小物体并制造最短最强激光脉冲,再到化学家掌控酶和抗体定向进化的力量,无一不是基础科学领域的发现,发展成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益工具、手段和方法。今年的获奖名单,再次秉承了诺贝尔的遗愿,也让全球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对做出这样贡献的科学家有所敬重。 (2018年10月8日科技日报) 含山中学高二期末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 材料二 2018诺贝尔奖得主“背景”大揭秘 2019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TOP20

15、0 201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学术背景 排名 学校中文名 国家/地区 总分 奖项分布 2 剑桥大学 英国 94.8 诺贝尔化学奖 3 斯坦福大学 美国 94.7 诺贝尔经济学奖 5 加州理工大学 美国 94.1 诺贝尔化学奖 6 哈佛大学 美国 93.6 诺贝尔化学奖 8 耶鲁大学 美国 91.3 诺贝尔经济学奖 10 芝加哥大学 美国 90.2 诺贝尔经济学奖 15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美国 87.7 诺贝尔化学奖 19 康奈尔大学 美国 85.1 诺贝尔物理奖 27 纽约大学 美国 81 诺贝尔经济学奖 65 京都大学 日本 67.3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77 麦克马斯特大学 加拿大 64

16、.4 诺贝尔物理奖 (2018年10月9日新浪看点) 材料三 纵观诺奖百年来的奖励对象,大致可划为两类:发现问题者与解决问题者。某种程度上也是科学与技术的分野与关联。在这一个世纪的时间轴上,发现问题占据着前半篇的中心位置,以爱因斯坦为首的宗师们光芒万丈,用一系列触及因果、存在、时空等哲学方面的伟大问题,圈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命题与类别范畴。但2008年金融危机及此后十年证明,人类依然面临着一系列老问题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粮食供应、流行疫病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创新,核聚变、新能源、人工智能,与成为普及实用的“答案”尚有距离。简言之,与畅想相比,用技术的突破解决世代交替期的新老问题,更为迫切。 无论

17、有心或无意,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从某一角度上可谓顺应、抚慰了世界的焦虑,也鼓舞了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者。生理或医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门目的性与实用性最强的服务人类的生命健康;化学奖获得者的研究对象酶,堪称发现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人类老朋友,此番又在能源与医疗上辟出了新的实用途径;去年还在为引力波的探索而喝彩的物理学奖,今年则授予了对激光应用的工具改良。由此可见,诺奖不功利,但从不排斥解决实际问题者。而这一场国家间解决问题的竞赛,虽然历经磨砺,但却意义非凡,造福人类。 (2018年10月科技日报) 材料四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本庶佑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他开展研究工作时,正赶上日本

18、科研经费增长期,从年轻时就能够获得研究补助资金和各种支持,所以他从来没有过放弃研究的念头。他认为,日本科研人员退休年龄延长,占据了青年科研人员的位置,所以有必要打造竞争性科研环境,加强培养青年科研群体。本庶佑现年76岁,37岁时成为教授。他十分重视基础医学,治学态度严谨,早早就获得国际学界高度认可。人们在赞叹本庶教授22年如一日坚持专项科研的可贵精神和业绩的同时,也应该深入考察日本顺应世界医药研发事业发展新形势,力保日本医药科研与开发继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思维和政策、运作举措。 含山中学高二期末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 日本早在2001年就提出“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的口号,这项计划公布之

19、后,日本人18年就拿了18个诺贝尔奖,相当于每年一个,日本人究竟为何屡获诺奖?首先让我们看看日本学者的待遇: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06年调查,大学教授年收入71.4万元,仅次于飞行员。2008年,日本大学教授平均工资已达到90万人民币。再让我们看看日本在科研上的投入: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科学研究,2007年科研经费占GDP的3.67%,是全世界最高的,远远超过美国。日本企业、大学也十分支持科学家:日本企业专门为科学家设立各种奖项,让他们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安心工作。而日本大学多半是研究型大学,用科研带动教学,不浮躁,不功利,拼的是真实的科研成果。科学家赤崎勇50岁还没什么成就,但名古屋大学依然支持

20、他,甚至花巨资为他建造实验室,后来,赤崎勇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培养的学生天野浩,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师夷长技以自强,科学落后就是真正的落后,科学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2018年10月中国青年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概括了2018年度诺贝尔奖部分奖项的获奖情况,其中,基础科学的深入研究为自然科学提高人 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起了推动作用。 B.材料二介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背景,由此可见,如果他们没有在世界顶尖院校的学习或工作经 历,就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上有如此突出的贡献。 C.材料三指出,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或许是因为针

21、对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老 问题,用技术解决问题更为迫切,同时也可以鼓舞这样的实践者。 D.几则材料介绍诺奖的相关情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以不同角度为切入点, 使读者深入了解这一全球瞩目的活动。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化学家诺贝尔设立诺贝尔奖项,旨在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学发现与发明成果。今年的获 奖名单,也让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 B.2018年诺奖获得者主要来自英美日加等拥有世界一流教学资源和学术实力的国家,他们对物理、化学 或经济学等领域有独到的研究。 C.本庶佑获得诺奖时已经

22、76岁,赤崎勇50岁还没什么成就,可见,科研之路,年龄不是问题,态度决定高 度。 D.诺德豪斯和罗默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建构出能解释市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从而把宏 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 9.随着2018年度诺贝尔奖项的尘埃落定,这些科学家的成功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作为青年学子,你对我 国的科研工作有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作答。(6分) 二、古诗文阅读 (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

23、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皦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性廉直,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

24、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含山中学高二期末语文试卷第6页(共8页) 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缞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节选自后汉书乐恢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25、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 其极不测/ B.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 其极不测/ C.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 其极不测/ D.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 其极不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亦指被推

26、选的士人。 B.“刺举”一谓侦察揭发不法行为,二谓检举奸恶,举荐有功。此处用的是后一种意思。 C.“临朝”特指皇室女性亲临朝廷处理政事,古时后宫不能上厅堂,后妃要掌权就要“临朝”。 D.“缞绖”在古代缞和绖就是丧服和丧带,“缞”“绖”合在一起指整套衣服,后来渐渐引申为服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乐恢为人至孝,为人洁身自好。因父亲得罪了县令被关押,他昼夜痛哭不已,县令被感动,释放了他父 亲;老师焦永因事被劾查,乐恢却拒绝为他通关。 B.乐恢清正廉洁,做事正直特立。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他,他却举政子为孝廉;被征辟到司空牟融府期间, 第五伦代融,乐恢为

27、避同乡嫌,荐杜安代己,受到好评。 C.乐恢不畏权贵,弹劾多名重臣。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他上疏弹劾;宪弟欲 与其交好,乐恢因恨其不依附自己,也予以谢绝。 D.乐恢敢于直言,不计个人得失。妻子劝他明哲保身,他仍然上疏劝谏;因意见未被采纳,他称病退职, 后在窦宪严厉要求下,州县官吏胁迫其自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题5分) (1)性廉直,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 (2)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 杜甫 大家东征逐子回1,风生洲渚锦帆开。

28、青青竹笋2迎船出,白白江鱼3入馔来。 离别不堪无限意,艰危深仗济时才。 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 【注】大家,典出后汉书:“帝召(班昭)入宫,号曰大家。”东征,班昭随儿子到陈留赴任时作东征赋。逐子,跟随着儿子。竹笋,典出楚国先贤传:“孟宗母好食笋,冬月无之,宗入林中号,笋为之生。”江鱼,典出后汉书:“姜母好饮江水,嗜鱼脍,姜夫妇尽孝,力作鱼脍以奉,舍侧忽有泉涌,味如江水,每旦辄出双鲤,以供母膳。” 含山中学高二期末语文试卷第7页(共8页)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暗写王十五判官奉母归养之事,呼应标题中“扶侍还”三字,领起下文。 B.颔联用叠词“青

29、青”“白白”写竹笋、江鱼之美,借以表达友人对母亲的孝养之情。 C.尾联写诗人为友频举酒杯,表达了对友人还黔后大展宏图、建功立业的热忱祝福。 D.全诗层次分明,多处用典,增添了内容的厚重性。语言有的含蓄隽永,有的通俗。 15.本诗的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作者用“_,_”写出了落霞与秋水、长空浑然一体的美景。 (2)李密在陈情表中,为了打消晋武帝的疑虑,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赫,不会考虑名节的的句子是“_,_”。 (3)历史教训让人痛惜,但后人却往往不吸取前人的教训,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

30、_, _。” 第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基于信息技术的推动,新型文艺样式不断涌现,数码艺术、闪客艺术、新媒体艺术等_,艺术新观念与新概念也如过江之鲫,令人_。必须指出的是,这些新样式、新观念、新理论无不源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网络文艺的跨介质创作与即时性互动已成常态。( ),向着渴求知识信息和心灵慰藉的人们飞翔,丰富着大众的文化选择,而大众也以_的能动性参与到文艺生产传播中来。 需要注意的是,在人们为信息时代的极大丰富_时,“潘多拉魔盒”也随之被悄然打开。各式各样的自媒体呼啸而出,图像、声音、文字的海量数据流纷纷涌向“云端”,人们对信息

31、的追求永无止境:信息增长越快,欲望越是强烈。与此同时,信息高速公路的拓展速度与管理水准,却常常满足不了信息急剧增长的需求。于是,“秩序混乱”“交通阻塞”难以避免。在物质层面上,信息过载带来的是设备内存溢出或频繁死机;而在接受心理层面上,信息过载使得信息接受者焦虑不安,无法冷静地搜索和取用对自身有用的信息,严重者甚至放弃自我判断,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如此一来,信息过载成为阻挡人们获取有效信息的一大障碍,也埋下了文艺生产传播的隐患。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蜂拥而至 应接不暇 前所未有 笑逐颜开 B.层出不穷 目不暇接 前所未有 欢呼雀跃 C.蜂拥而至

32、目不暇接 空前绝后 欢呼雀跃 D.层出不穷 应接不暇 空前绝后 笑逐颜开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图像、声音、文字仿佛不受单一媒介限制,插上翅膀 B.图像、声音、文字仿佛插上翅膀,不受单一媒介限制 C.图像、声音、文字不受单一媒介限制,仿佛插上翅膀 D.图像、声音、文字插上翅膀,仿佛不受单一媒介限制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信息过载阻挡人们获取有效信息,这也给文艺生产传播埋下了隐患。 B.信息过载阻挡人们获取有效信息,这也埋下了文艺生产传播的隐患。 C.信息过载成为人们获取有效信息的一大障碍,也给文艺生

33、产传播埋下了隐患。 D.信息过载成为人们获取有效信息的一大障碍,也埋下了文艺生产传播的隐患。 含山中学高二期末语文试卷第8页(共8页) 20.下面是为父亲举办个人书画展的杨先生给某知名书画家写的一封邀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5分) 明日请您屈驾到府上一坐,令尊珍藏的墨宝将悉数展出,届时还请您抛砖引玉,不吝赐教。明早七点请您务必在家恭候,我们将有专车迎接。真诚期待您的光临! 21.下面是某地公共自行车使用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转写成一则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34、 自幼成名的京剧女老生王珮瑜,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红出了戏曲圈,红遍了大江南北:登上微博热搜榜,参加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以京剧念白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跨界歌王2当评委,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开京剧节目,喝彩中华当观察员,传承中国)中担任评委 年轻、时尚的王珮瑜成为了“戏曲网红”,不但维系了原有的京剧戏迷,还培养了大量新粉丝。这是新媒体时代,传統戏曲艺术借助新传播方式既宣传了戏曲艺术,又扩大了戏曲受众的新途径、新手段。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

35、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含山中学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答案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 分) 1.B(曲解文意,第一段“学而优则仕的信条与科举制度融为一体,互为里表”说明“学而优则仕”并非一种科举制度,而是和科举制度关系密切。A的答题区域在第二段,CD 答题区域在第三段。) 2.A(强加因果,第四段“家国”一体的宗法专制时代”是大的环境背景,而不是学优而仕导致的。B、C、D答题区域都在第四段。) 3.C(A强加因果。第二段指出促成“士为四民之首”的观念是文吏统治。B说法绝对。第三段指出中国的贵族“并不是完全由血统决定”。D缩小范围,以偏概全。第二段明确指

36、出这些士能够被原谅“个中原因固不止一端”。C答题区域在第四段。)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4. B(文中划线的景物描写无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下文内容的作用。) 5.要点:忠于职守,做护林员时有原则有底线。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看到白鸦及其它鸟儿死去,心中难过,最终做起了护鸟人。勇于改过,起先拆鸟窝,后来建鸟窝。手艺精湛,搭建鸟窝时展现出了精湛的手艺。(要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每个要点2分,答对3点6分,意思对即可) 6.与前文拆鸟窝后瘸右腿相照应,使小小说结构完整。使小说的情节平中见奇引人深思。凸显主旨: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要结合文本分析,每个要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三

37、)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7.B(“如果他们没有在世界顶尖院校的学习或工作经历,就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上有如此突出的贡献”说法绝对。) 8.D(逻辑混乱,“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是前提条件,“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是结果。) 9.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重视基础科学的教育。提升青年学历层次,使之努力跻身世界顶尖大学受教。重视理论研究,更注重解决问题的技术实践。打造竞争性科研环境,加强培养青年科研群体。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提高科研学者的待遇,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兴办科研型学校。(共6分,每一点2分,答对其中三点给满分,意思答对即可) 二、古

38、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19分) 10.A(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 11.B (从“贵戚恶之”看应是前一意思。) 12.C. (由“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可知,选项C“乐恢恨他们不依附自己”理解有误,意思说反了。) 13.(1)(乐恢)生性清廉正直,凡是操行不符合自己标准的,即使对方身份显贵也不与(他)交往。(“直”“合”“虽”各1分,省略句1分,句意1分) (2)妻子常常劝谏乐恢说:“古人有用保全自身来躲避灾祸(的说法),你何必用自己的言论来招致别人的怨恨呢?”(“谏”“容

39、”“以”各1分,句意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分) 14.C(表达了对友人还黔后大展宏图、建功立业的热忱祝福”在诗中缺乏依据。) 15.诗人自言承受不了无限的离别之意,表达了送别友人王十五判官时的惜别、留恋;诗人称王十五有济世救时的干,表达了对堪为济时之才的朋友的赞赏和钦敬;诗人希望有人能力挽艰危的时局,表达了对艰危时局的忧虑。(每个要点2分,共6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每空1分) 1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三、语言文字应用

40、(20分) 17.B(“蜂拥而至”形容很多人拥挤着聚集过来。“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根据“新型文艺样式不断涌现”可知,第一空应选“层出不穷”,据此排除A、C两项。“应接不暇” 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后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结合语境,应选“目不暇接”据此排除D项。) 18.B(“插上翅膀”和“不受限制”具有先后关系,排除A、C两项。“仿佛”应放在“插上翅膀”的前面,排除D项。) 19.C(原句共有两处语病: 一是结构混乱,“阻挡”与“成为的一大障碍”句式杂糅,保留其一即可;二是不合逻辑,“文艺生产传播”不是隐患,应将“也埋下

41、了文艺生产传播的隐患”改为“也给文艺生产传播埋下了隐患”。 另外,A、B两项为后一分句增补主语“这”,改变了句子原意,可排除。) 20“府上”改为“寒舍”;“令尊”改为“家父”;“抛砖引玉” 改为“批评指正”;“务必”应删掉;“恭候”改为“等候”。(5分,每处1分) 21示例:使用公共自行车需先办理租车IC卡,交押金并充值, 然后找到固定桩取车骑行。骑行结束,找到固定桩还车结账。 下次租车,直接找到固定桩取车。若不再骑行,可退还IC卡并退回押金。(内容完整给2分,表述准确给2分,语言连贯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超出字数要求酌情扣分。) 四、写作(60分) 22评分标准参照2018年高考作文评分标

42、准。 立意参考: (1)文化自信,是走出去的“源动力。 (2)酒香也怕巷子深一一善于借助新的传播方式进行宣传推广。 (3)接地气,接生活,才能接未来。 (4)实力,是缤纷舞合的底气。 (5)不忘初心,是千变万化的“定海神针”。 (6)思维,是行者的武器。 (7)把最传统“传播”成最时尚 。 参考译文: 乐恢字伯奇,京城长陵人。他的父亲是县里的小吏,得罪了县令,(县令)拘禁了他并要把他杀死。乐恢当时十一岁,常常伏在官署门前昼夜不停地放声大哭。县令听到之后,非常同情他,就放出了他的父亲。长大后,乐恢喜好经学,跟随博士焦永学习。焦永做了河东太守,乐恢跟随他到了官府,(他)闭门精心诵读,不与(外界)人

43、物交往。后来,焦永因事被劾查,其他弟子因为替焦永疏通关系被拘禁,乐恢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玷污法律,立志成为有名的儒生。(乐恢)生性清廉正直,凡是操行不符合自己标准的,即使对方身份显贵也不与(他)交往。信阳侯阴就多次致礼请乐恢,乐恢从来不答复他。后来在本郡做官,太守因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为他服丧。回来后,又做了功曹,推选、举荐从不偏袒,别人的请求、托付也从来没有接受。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了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从此乡里的人都归附他。被征辟到司空牟融的府中,正赶上蜀郡太守第五伦代替牟融做司空,乐恢因为与第五伦是同乡,(乐恢)不肯留下来,在举荐了颍川杜安之后

44、辞去官职。许多人都称赞他的行为,接连几次征辟他,他都没有答应。 后来征召他做了议郎。正赶上车骑将军窦宪要出征匈奴,乐恢多次上书谏命,朝廷称道他的忠心。入朝为尚书仆射。这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和窦宪关系密切,放纵家人胡作非为。乐恢弹劾王调、李阜以及司隶校尉。他多次检举揭发,没有什么回避的,显贵的外戚们非常憎恨他。窦宪的弟弟夏阳侯窦瑰想要问候乐恢,乐恢谢绝了他,不与他交往。窦宪兄弟两个行为放纵,又愤恨乐恢不依附自己。妻子常常劝谏乐恢说:“古人有用保全自身来躲避灾祸(的说法),你何必用自己的言论来招致别人的怨恨呢?”乐恢慨叹地说:“我怎么忍心白吃饭而立在他人之朝廷上呢?”于是上书劝谏说:“我听说众多帝王的过失,都是由于权利下移造成的。大臣把持国政,常因势力大而作恶。国舅们不应该干预王室的事情,以此显示天下是个人的天下。政治有了过失,如果不加补救,其结果不可预测。当下应该做的是,帝王应以大义为重断绝这种联系,国舅应以谦逊为主自我反思。”上书没有取得效果。 此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没有亲政,乐恢因为主张没有能够施行,于是称病回乡。窦宪因为这一缘故,迅速而又严厉地告知各州郡对乐恢进行逼迫、威胁。乐恢最后饮药而死。(死后)穿丧服哀丧的弟子有几百人,广大百姓非常悲痛。后来,窦氏被诛杀,和帝即位,乐恢的门生何融等上书陈述乐恢的忠心、气节,(和帝)赐予乐恢的儿子乐己为郎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