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九 戊戌变法,一 酝酿中的变革,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一、大势所趋 1国际形势 (1)在经济上,经过 洗礼的欧美列强先后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2)在政治上,英美等国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的_。 (3)变革旧的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工业革命,运行机制,2国内形势 (1)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马关条约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2)列强不愿看到中国被日本独占,掀起了一场 的狂潮。 3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1)原因:许多有识之士发出了“ ”的呼声,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 (2)
2、作用: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 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瓜分中国,实业救国,中国资产阶级,二、新思想的演进 1近代开眼看世界 (1)人物:林则徐、魏源。 (2)主张:“ 。” (3)评价:迈出了近代中国 的第一步。 2洋务运动的兴起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 (2)口号:“ ”“求富”。,师夷长技以制夷,开眼看世界,自强,(3)评价: 试图通过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挽救危机。 使中国在 的道路上迈出了较大的一步。 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 3早期的维新思想 (1)人物: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 (2)主张:学习西方的 制度。 (3)评价: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
3、诸实践。 对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一定的 作用。,近代化,君主立宪,思想先导,4维新思想的发展 (1)康有为: 著作: 和孔子改制考。 特点: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 相结合。 (2)梁启超: 著作:变法通议。 主张:反对因循守旧,主张 ;“民权论”的核心是“以群术治群”。 作用:动摇了 的神圣性和永恒性,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新学伪经考,儒家思想,变法图存,君主专制,(3)严复: 途径:创办国闻报,翻译了 和原富。 特点:把西方 学说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 评价:“中国西学第一人”。 5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1)内容: 要不要实行 。 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
4、制度。 要不要改革封建的 。,天演论,进化论,维新变法,教育制度,(2)实质:是新兴的 与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交锋。 (3)作用:解放思想,为下一步政治斗争作了舆论准备和思想先导。 三、士人干政 1公车上书 (1)原因: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资产阶级,(2)经过:康有为亲自起草了请愿书,要求拒和、迁都、练兵、变法,发动“公车上书”。 (3)影响:“公车上书”之后,康有为又多次上书光绪帝。光绪帝试图通过 有所作为。,变法,2创办报刊和学会 (1)目的:争取更多的人支持和参与维新变法。 (2)概况和影响: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创办_,成立强学会,以宣传维新,开启民
5、智。随着变法思想的流传, 、南学会等纷纷建立。,中外纪闻,时务学堂,3保国会的成立 (1)背景:当维新变法运动蓬勃发展之际,亡国危机仍在不断加深。 (2)成立: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成立 ,提出“保国、保种、保教”的口号。 (3)影响:保国会的成立对于当时的 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预示着戊戌维新高潮即将来临。,保国会,爱国救亡运动,从客观原因、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政治基础、主力等方面分析,具体如下: 1客观原因: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 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理
6、解戊戌变法的社会条件,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宣传及维新派同顽固势力的论战,应诏统筹全局折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5政治基础:无实权的光绪皇帝。 6主力:一个由一批兼有学生和士大夫双重身份的人才组成的知识分子群体。 7组织基础: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 8推动因素: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尤其是德国强占胶州湾。,【特别提醒】历史事件的背景往往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或国际、国内方面,或主观客观方面来分析。要注意把握分析背景的一般规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典例1】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包括( ) 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 甲午战争加深了民族危
7、机 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 B C D 解析:项分别是维新运动兴起的思想基础和客观原因,项是维新运动兴起的经济基础和根本原因,项是维新运动兴起的阶级基础,因此项均符合题意,选D项。 答案:D,1.特点: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从传统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关于康有为维新思想特点的认识,2成因 (1)社会环境:中国历史上的知识分子,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思想文化上,都长期受到封建正统思想的支配,压在他们头上的是一整套以孔子为偶像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近代以来,旧思想已不能应付新局面,国家的危亡,时代的苦难,驱使人们去寻求思想上的新方向,向
8、资本主义政治文化寻求真理。但是,封建主义的传统不允许他们“离经叛道”,如果完全背离传统,必将举步维艰。,(2)资产阶级本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还没有打出自己鲜明的旗帜。于是,康有为不得不披上孔子的外衣,举起“托古改制”的大旗。 (3)康有为本人:康有为的出身、经历、地位,决定了他在向西方寻求真理,进而构筑自己的思想体系时,必然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特别提醒】康有为将孔子塑造成是“托古改制”的先驱,借孔子的权威来论证改革的合理性,既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又有利于减少变法阻力。,【典例2】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将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
9、决定因素是( ) A康有为自幼接受正统的儒学教育 B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 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解析:在传统思想占据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必然会遭到守旧势力的坚决反对。民族资产阶级有其自身的特点,缺乏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的勇气,所以康有为采取了利用传统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方式。 答案:D,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 谭嗣同仁学,材料三 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不可独任
10、,要贵以人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 吴汝纶天演论序,探究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有何特点。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主张有何异同。 探究思路注意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第(1)问,注意材料一中的“先王”。第(2)问,注意材料二中的“君臣一伦”“黑暗”和材料三中的“天不可独任”等关键信息。,探究结论 (1)将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主张。 (2)相同点: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张维新变法。不同点: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其思想具有民主革命的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