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高考物理一轮优选全国经典版高考模拟集训3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66572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物理一轮优选全国经典版高考模拟集训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高考物理一轮优选全国经典版高考模拟集训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高考物理一轮优选全国经典版高考模拟集训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高考物理一轮优选全国经典版高考模拟集训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高考物理一轮优选全国经典版高考模拟集训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12013海南高考(多选)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一旦物体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答案 BCD解析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A 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

2、动下去,B 正确;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C 正确;由牛顿第一定律知,D 正确。22013山东高考(多选)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律有(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C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D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答案 AC解析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表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外力来维持,A 正确;伽利略假想将轻重不同的物体绑在一起时,重的物体会因轻的物体阻碍而下落变慢,轻的物体会因重的物体拖动而

3、下落变快,即二者一起下落快慢应介于单独下落时两者之间。而从绑在一起后更重的角度考虑二者一起下落时应该更快,从而由逻辑上否定了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的结论,并用实验证明了轻重物体下落快慢相同的规律,C 正确;物体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是牛顿总结的,故 B、 D 皆错误。32018内江模拟 沼泽地的下面蕴藏着丰富的泥炭,泥炭是沼泽地积累的植物残体,它的纤维状和海绵状的物理结构导致人在其上面行走时容易下陷(设在下陷过程中,泥炭对人的阻力不计) 。如果整个下陷的过程是先加速再减速最后匀速运动,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加速向下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

4、力B在减速向下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小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对沼泽地的压力是先大于后等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小总是等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答案 D解析 人对沼泽地的压力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无论人加速下陷还是减速下陷,人对沼泽地的压力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大小总是相等、方向相反的,故 D 正确。42015全国卷(多选)如图(a),一物块在 t0 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 vt 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 v1、t 1 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A斜面的倾角B物块的质量C物块与

5、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答案 ACD解析 由 vt 图线可求出物块向上滑行的加速度和返回向下滑行的加速度,对上升时和返回时分析受力,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分别列出方程,联立两个方程可解得斜面倾角和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选项 A、C 正确;根据运动的 vt 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求出物块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选项 D 正确。52015重庆高考 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 m 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产生作用力前人下落的距离为 h(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此后经历时间 t 安全带达到最大伸长,若在此过程中该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则该段时间安全带

6、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A. mg B. mgm2ght m2ghtC. mg D. mgmght mght答案 A解析 人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有 v ,选向下为正方向,2ghmgF ma, 0vat ,得 F mg ,所以 A 项正确。m2ght62018浙江模拟 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圆与水平面相切于 M 点,与竖直墙相切于 A 点,C 为圆的最高点,竖直墙上点B、 D 与 M 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 53和 37。已知在 t0 时,a、b、d 三个球分别由 A、B、D 三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运动到 M 点; c 球由 C 自由下落到 M 点,则( )Aa、b 和 d 球

7、同时到达 M 点B b 球和 d 球同时到达 M 点Cc 球位移最大,最后到达 M 点D沿墙壁上任意一点到 M 点的光滑斜直轨道由静止下滑的物体,下落高度越低,用时越短答案 B解析 设圆的半径为 r,对于 AM 段,位移:x 1 r,rsin45 2加速度为:a 1gsin45 g,由位移时间公式得,所用时间: t1222x1a1 4rg对于 BM 段,位移: x2 r,加速度为:rcos53 53a2gsin53 g,由位移时间公式得,所用时间为:t 2 45 2x2a225r6g对于 CM 段,位移: x32r,加速度为:a 3g,由位移时间公式得,所用时间为:t 3 2x3a3 4rg对

8、于 DM段,位移:x 4 r,加速度为:rcos37 54a4gsin37 g,由位移时间公式得,所用时间为:35t4 2x4a4 25r6g故:t 1t 3fm,则 m2的加速度小于 m1的加速3度,m 2相对于 m1下滑,故 D 项正确。102018安徽十校联考(多选)如图,一滑块随传送带一起顺时针匀速运动,当滑块运动到中间某个位置时,由于某种原因,传送带突然原速率反向转动,则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其对地速度 v1 及相对传送带的速度 v2 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象可能为 ( )答案 ABC解析 开始时,滑块受到静摩擦力 Ff1mgsin( 为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当传送带突然原

9、速率反向转动时,滑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不变,但变成滑动摩擦力,如果滑动摩擦力 Ff2mg sin,则滑块继续向下做匀速运动,此时滑块相对传送带向下匀速运动,A、C 正确;若滑动摩擦力 Ff2mg sin,则滑块可能先向下减速运动,然后反方向加速运动,最后与传送带共速,B 正确,D 错误。二、非选择题112014全国卷 某同学利用图 a 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 a 与钩码的质量 m 的对应关系图,如图 b所示。实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 200 g,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到。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该同学的结

10、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_(填 “线性”或“非线性”)关系。(2)由图 b 可知,am 图线不经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_。(3)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 mg 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_。答案 (1) 非线性 (2)存在摩擦力 (3)调节轨道的倾斜度以平衡摩擦力 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解析 (1) 由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质量的关系图可知,描的点不在一条直线上,两者为非线性关系。(2)由关系图可知,当 a0 时钩码质量不为零,即小车受到一定的拉力时,其加速度为零,原因可

11、能是小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3)调节轨道的倾斜度,平衡摩擦力,使得小车受的合力等于绳对小车的拉力。分别对小车和钩码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a和 mgFma ,解得 F ,可知当 Mm 时,MmgM mF mg。因此,平衡摩擦力后,再使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就可以直接以钩码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122018山东青岛调研某实验小组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通过改变砂桶内砂的质量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图中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于桌面上,一端拴有砂桶的细绳通过小车的滑轮与拉力传感器相连,拉力传感器可直接显示所受到的拉力大小。(1)下列操作必要且正确的是_。A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

12、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传感器的示数B改变砂的质量重复实验,打出几条纸带C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D为了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2)实验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 s1、s 2、s 3、s 4,则加速度的计算表达式为_;若以传感器的示数 F 为横坐标,通过纸带分析得到的加速度 a 为纵坐标,下面画出的 aF 图象中合理的是_。(3)若(2)问中的四个图线(包括 C 中的直线部分 )的斜率为 k,则小车的质量为_。答案 (1)AB (2)a B (3)s3 s4 s1 s24T2 2k

13、解析 (1) 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传感器的示数,A 正确;改变砂的质量重复实验,打出几条纸带,B 正确;因有传感器记录拉力大小,故不需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C 错误;因有传感器显示小车受到的拉力,故实验中没必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D错误。(2)根据 xaT 2可得 s3s 12a 1T2,s 4s 22a 2T2,则 a ;若以传感器的示数 F 为横坐标,通过纸a1 a22 s3 s4 s1 s24T2带分析得到的加速度 a为纵坐标,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FF fma ,则图象应为 B。(3)由 2FF fma,可得 a F ,则 k,故 m 。2m Ffm 2m 2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