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二轮复习练习:专题2 大气运动规律-听课手册.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66377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二轮复习练习:专题2 大气运动规律-听课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二轮复习练习:专题2 大气运动规律-听课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二轮复习练习:专题2 大气运动规律-听课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二轮复习练习:专题2 大气运动规律-听课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二轮复习练习:专题2 大气运动规律-听课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二 大气运动规律知识构建 瞄准考向 明晰考频大气的受热状况与气温 6 年 2 次大气运动与降水 6 年 1 次天气系统 6 年 3 次气候类型的判断及特征分析 6 年 3 次命题点一 大气受热状况与气温典例探究1 2017全国卷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 效果显著。图 T2-1 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 月至次年 2 月) 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图 T2-1A. B.C. D.2 2018全国卷 小明同学 7 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

2、速公路信息如图 T2-2 所示。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导致 7 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 )图 T2-2A.地形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考点透析1.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及应用图 T2-32.气温的影响因素(1)(2)(3)(4) 【方法技巧】等温线走向(弯曲)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依据等温线走向判断其影响因素等温线走向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太阳辐射(或纬度因素)。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海陆分布(或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等温线与山脉或高原、盆地边缘平行地形地势。(2)依据海陆等温线弯曲判断季节图 T2-4陆地上等温线向南凸出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如 1 月份。陆地上等

3、温线向北凸出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如 7 月份。以上判断方法即“一陆南,七陆北”。海洋上判断方法与之相反,其影响因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依据海洋上等温线弯曲判断洋流海洋上等温线向高值区凸出是低温区,该处有寒流流经。海洋上等温线向低值区凸出是高温区,该处有暖流流经。海洋上只要发生等温线弯曲,一般是受洋流的影响,且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洋流的流向。(4)依据陆地上等温线弯曲判断地形陆地上等温线向高值区凸出该处气温偏低,地形类型可能为山地或高原。陆地上等温线向低值区凸出该处气温偏高,地形类型可能为谷地(或受冷空气影响较小的背风地带,如冬季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气温偏高)。(5)闭合等温线(高、低

4、温中心)的成因分析低温中心:低温中心的形成一般与地形有关,山地一般为低温中心,纬度较高的盆地在冬季时往往成为低温中心(冷空气下沉堆积),纬度较高的山脉迎风坡也往往成为低温中心。高温中心:一般地势较低的盆地往往成为高温中心,城市也往往是高温中心(热岛效应)。新题预测考向一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及其应用某气象站对武汉城郊冬季不同天气条件下某塑料大棚内外气温进行了逐时对比观测。图 T2-5 为该气象站根据观测数据绘制的 2 月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为阴天和晴天两种天气条件下大棚内、外气温日变化曲线。读图完成 13题。 图 T2-51.表示该地 2 月晴天大棚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甲

5、B.乙 C.丙 D.丁2.下列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A.阴天大棚内气温 B.阴天大棚外气温 C.晴天大棚外气温 D.晴天大棚内气温3.常见大棚蔬菜生长的适宜温度大部分为 2328,上限温度为 35。2 月, 该地菜农需揭膜降温的时间段是( )A.57 时 B.1115 时 C.18 时前后 D.24 时前后考向二 气温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逆温”。读我国某地区气温垂直剖面(单位: )示意图( 图 T2-6),完成 46 题。图 T2-64.图中气温垂直分布总体变化

6、趋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越高,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少 B.海拔越高,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少C.纬度越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少 D.纬度越高,受冷空气影响越强5.导致甲处等温线凸向低纬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距海远近6.下列城市中,逆温层厚度最大的是( )A.郑州 B.阜阳 C.安庆 D.赣州命题点二 大气运动与降水典例探究3 图 T2-7 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图 T2-7盛行西风 地形抬升 暖流增湿 反气旋活跃A.B.C.D.考点透析1.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四关键”图 T2-82.气压带、风带的性质及对气候的影

7、响(以北半球为例)图 T2-93.主要的大气环流对降水的影响形式 对降水的影响 主要的影响地区气压带 受高气压带控制的地方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 ;受低气压带控制的地方以 一般而言,赤道地区与温带地区属于多雨带, 而上升气流为主,降水多 副热带地区与极地地区属于少雨带风带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的风带多降水,而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风带往往较为干燥受盛行西风带控制的大陆中西部地区多降水,而受信风带控制的地区相对干燥季风 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降水多,受冬季风影响的地区降水少 大陆东岸地区,尤以亚欧大陆东岸地区最为典型【方法技巧】据两地距离判断降水差异影响因素的方法高考中经常给出两地的降水统计图表、

8、两地降水差异等材料并以此来命题,分析此类题目时可根据两地距离分析降水差异。(1)若两地南、北方向相距较远,则一般从大气环流角度去分析。 例如: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降水少,南北纬 4060大陆西岸降水多。(2)若两地东、西方向距离较远,则一般从海陆位置角度去分析。例如:我国东南沿海降水多,西北内陆降水少。(3)若两地位于纬度大致相当的大陆两岸,则不可忽略从洋流角度去分析。例如:副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除了与大气环流有关外,也与寒暖流影响有关。(4)若两地位置较近,且降水差异较大,则一般从地形(迎、背风坡)角度去分析。例如: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两侧,南美洲

9、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新题预测考向一 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分析图 T2-10 示意我国某沿海省级行政区一城市某年等降水量线分布,该年降水量接近当地多年平均值。据此完成 78 题。图 T2-107.甲、乙、丙、丁四地中,该年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8.推测 M 区域年降水量较大的原因是( )A.河水蒸发量大,水汽充足 B.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C.距海较近,受海洋影响大 D.城市的热岛效应显著考向二 大气运动对降水的影响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火地岛夏凉冬冷,降水地区差异显著。图 T2-11 示意火地岛地理位置。图 T2-11推测火地岛降水的分布特征,并说明成

10、因。命题点三 天气系统典例探究4 2018全国卷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 T2-12 为春季 T 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 T2-12(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2)T 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 T 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3)预测 P 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5 2018北京卷 图 T2-13 为北半球某日 2 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 回答( 1)(2)题。图 T2-13(1)据图推断(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C.极地气温

11、低,气压值最高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2)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A.冬至 B.小满C.夏至 D.立秋考点透析1.锋面系统(1)冷锋图 T2-14(2)暖锋图 T2-152.气旋与反气旋(以北半球为例)图 T2-163.锋面气旋天气(以北半球为例)(1)概况:一般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锋面与地面气旋结合在一起 ,就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地区。在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往往会产生云、雨,甚至造成暴雨、雷雨、大风天气。(2)组成与天气:一个成熟的锋面气旋的天气模式是气旋东方为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 气旋西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两锋之间的南部是暖

12、气团控制下的晴暖天气, 北部是冷气团控制下的晴冷天气。图 T2-17 北半球锋面气旋(3)锋面气旋图的判读确定锋面的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锋面气旋的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确定气流的方向:结合(南、北 )半球判断气旋中气流旋转方向; 锋面气旋中,风向在槽线(锋线)附近发生改变,锋前与锋后风向几乎垂直。判断锋面的性质:“东暖西冷”,即无论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东侧的低压槽附近均形成暖锋, 西侧的低压槽附近均形成冷锋,即从低纬地区移来的是暖锋,从高纬地区移来的是冷锋。判断雨区的位置:“暖前冷后”,即暖锋雨区宽阔且在锋前, 冷锋雨区狭窄且主要在锋后。单一冷气团或暖气团控制区为晴朗天气。新题预

13、测考向一 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图 T2-18 为我国华北某地某时段天气预报。读图回答 1012 题。图 T2-1810.图示时段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暖锋 B.准静止锋 C.反气旋 D.冷锋11.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天气状况为 ( )A.多云、晴、大雪 B.小雪、晴、多云 C.大雪、小雪、晴 D.晴、小雪、大雪12.1 月 6 日、7 日两天,该地工作量较大的部门可能是( )A.教育、医疗 B.交通、电力 C.消防、教育 D.商业、交通考向二 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图 T2-19 为 2017 年 8 月台风“天鸽”未来 60 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读图,回答 1314 题。图

14、T2-1913.下列关于“天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 B.风力逐渐减弱 C.近地面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D.自西向东移动14.该气旋( )A.标志着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B.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C.缓解长江中下游伏旱 D.对广东省的危害最大考向三 锋面气旋对天气的影响2018 年 2 月 28 日,北京局部有零星小雪,东北大部出现强降雪天气。图 T2-20 为该日 14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百帕) 。读图, 回答 1516 题。 图 T2-2015.此时 ( )A.江西省可能会发生滑坡、泥石流 B.海南岛东部沿海受风暴潮袭击 C.北京降雪规模小的原因主要是

15、锋前暖气团较干燥 D.吉林省西部出现暴雪的原因是正处于暖锋的锋后16.图中 P 锋面系统过境前后,天气变化与图 T2-21 相符的是( )A BC D图 T2-21命题点四 气候类型分析典例探究6 2017全国卷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 610 月泛滥, 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问题。(1)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2)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

16、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 )A.热带雨林气候区B.地中海气候区C.热带草原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7 2017江苏卷改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7 年是加拿大建国 150 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 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材料二 图 T2-22 为加拿大 50N 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 T2-22(1)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试比较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2)游客继

17、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 ”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温哥华属于哪种气候?分析这里降水较多的原因。考点透析1.图解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分布(以北半球为例)图 T2-232.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1)(定量法)气候类型的判断“三步法”第一步:根据气温最高月、最低月以及气温曲线形状确定所在南北半球 以温定球。半球 气温最高月 气温最低月 气温曲线形状北半球 7、8 月 1、2 月 峰形(凸形)南半球 1、2 月 7、8 月 谷形(凹形)第二步:根据气温最冷月、最热月的月均温,确定该地温度带以温定带。温度带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亚寒带 寒带最冷月均温15015(不含 0)25 18 15 200

18、0 年雨型热带草原气候 7501000 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 15002000 夏雨型热带热带沙漠气候 800 夏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3001000 冬雨型温带季风气候 400800 夏雨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5001000 年雨型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 400 夏雨型亚寒带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250 少雨型(2)(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特征来判定气候类型 “两特征”例如,终年温和湿润, 温差小,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全年炎热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特征;稀树草原景观反映热带草原气候; 常绿硬叶林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3)(定位法)地带性气候类型

19、可根据地理位置来判断图 T2-243.气候的描述技巧(1)描述气候特征抓住核心三点:先指出气候类型,然后分别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进行描述。 描述气温要指出冬夏气温的高低、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语有炎热(或凉爽) 、寒冷(或温和)。描述降水要指出年降水量的大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的语言有多雨(或少雨 )、湿润(或干燥)以及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或小)。(2)描述气候分布抓住两个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例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 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南、北纬 2535大陆东岸,等等。(3)描述气候成因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入手。(4)气候对农

20、业的影响,常用温差大(小)、光照强( 弱)、热量丰富(不足)及降水多(少)等描述。新题预测考向一 气候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读沿 25纬线某大陆 1 月和 7 月不同地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 T2-25),完成 1718 题。 图 T2-2517.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大陆为( )A.澳大利亚大陆 B.北美大陆 C.非洲大陆 D.欧洲大陆18.影响 P、Q 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大气环流 海陆因素 地形 纬度A. B. C. D.考向二 气候类型的判断及特征描述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图 T2-26 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 M 城市(34.6S) 海拔 25 米, 年平均气温 17

21、.5;N 城市(33.4S),海拔 520 米, 年平均气温 14.5。N 城市附近地区的河流发源于终年冰雪覆盖的高山上。图 T2-26(1)简述 N 城市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2)分析 M、N 两城市年平均气温不同的原因。命题点五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典例探究8 2018天津卷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 (1)(2)题。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图 T2-27)及产生的影响。图 T2-27(1)对图 T2-27 所示地区 19362015 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 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

22、年蒸发量始终不变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2)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9 2016浙江卷 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 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 2.1 万年(图甲) 、距今 5000 年(图乙)和距今 500 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 )图 T2-28A. 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B. 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

23、下降C. 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D. 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考点透析1.全球变暖的原因(1)自然原因:太阳的异常活动。(2)人为原因: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加大,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 ;破坏植被,致使森林等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2.主要影响(1)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被淹。(2)干旱、暴雨和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3)各国农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4)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最终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3.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1)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 ,大力发展新能源,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排放甲烷, 等等。(

24、2)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植树造林,保护原始森林,采用固碳技术。(3)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培育农作物新品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建设海岸堤坝,防止海水入侵。(4)加强国际合作。新题预测考向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 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研究发现,自 1980 年代以来,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变化, 但高空云升高( 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的趋势明显。据此完成2022 题。20.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表明( )A.极地东风减弱 B.中纬西风减弱 C.低纬信风减弱 D.副热带高压减弱21.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的季节及其气候效应是( )A.夏季、变冷 B.夏季、变暖 C.冬季、变冷 D.冬季、变暖22.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A.中低纬度增多,高纬度也增多 B.中低纬度减少,但高纬度增多 C.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D.中低纬度增多量小于高纬度减少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