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检测(三) 多彩的消费基础全面练1中国商务部前部长在博鳌亚洲论坛 2017 年年会上表示,中国要促进消费升级,需要完善社会保障。这一观点是基于(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能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完善的社会保障能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未来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水平A BC D解析:选 D 错误,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与人们当前支付能力无关;未来收入预期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而完善社会保障会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因此符合题意,入选;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不选。2以前人们购物要去商场、集贸市场,大包小裹拿回家,如今购物,在家里上网动动手指就解决问题了;30 多年前,人们主要考虑吃饱穿暖
2、的问题,现在,人们更多地关注娱乐、文化和旅游。上述变化( )是消费引导生产调整和升级作用的体现 从根本上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反映了居民消费观念越来越具有超前性 是居民消费层次和消费方式升级的体现A BC D解析:选 D 本题考查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材料不能表明消费引导生产调整和升级作用,不符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材料所述变化,从根本上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是居民消费层次和消费方式升级的体现,符合题意;超前消费是指当下的收入水平不足以购买现在所需的产品或服务,以贷款、分期付款、预支等形式进行消费,错误。3下表为 2017 年我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前 5 名省份消费状况。对此,下列推断
3、合理的是(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河南零售总额(亿元) 34 738 30 646 28 707 21 971 17 618人均消费(元) 32 020 31 121 35 590 39 666 18 585江苏省的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广东和山东 人均消费水平较高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高 人均消费水平决定着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消费水平高的省份居民恩格尔系数较低A BC D解析:选 C 错误,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消费水平;表格信息表明江苏省人均消费水平高于广东和山东,不选;是对经济发展水平与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的关系的正确认识,入选。4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
4、种很散乱的组织,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下列关于经济生活中的从众心理,说法正确的有( )我们要理性的对待从众心理,反对盲目从众在消费时,从众是不可取的,消费者不能有从众心理在消费时,很多消费者会有从众心理,就是“大家有,我要比别人更好”很多生产者会有从众心理,看到别人生产什么赚钱,自己就想跟着生产什么A BC D解析:选 B 错误,从众心理是 “大家有,我也要有” ,我们要具体的分析从众心理,反对盲目从众;是对从众心理的正确解读,入选;在生产领域的从众心理是市场具有盲目性的具体体现,入选。5NONO 族,是一个具有双重否
5、定意义的时尚新概念。 “NONO”这个名称缘起于加拿大女作家的书,NONO 族对奢华品牌说“NO”,对一味跟风说“NO”,对乱讲个性说“NO”,对打肿脸充胖子说“NO”。现在,某报社请你就 NONO 族的上述做法写一篇评论,你认为最恰当的题目是( )A量入为出 紧缩消费 B理性消费 简单生活C杜绝名牌 戒奢从简 D享受自然 健康和谐解析:选 B 题干说 NONO 族对奢华品牌说“NO”,对一味跟风说“NO”,对乱讲个性说“NO”,对打肿脸充胖子说“NO”,体现的是求实心理的消费,即理性消费,故 B 项符合题意。A 项观点“紧缩消费” 是错误的,C 项观点说法太绝对, D 项与题意无关。6漫画家
6、庭经济危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只有降低物价总体水平才能破解家庭经济危机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是破解家庭经济危机的关键增加居民收入是解决家庭经济危机的主要途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缓解家庭经济危机A BC D解析:选 D 漫画主旨在于表明居民工资收入是影响家庭经济危机的最主要因素,正确;漫画中“养老、看病、上学、保险等”是家庭经济危机的主要构成,启示我们如果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则有利于缓解家庭经济危机,正确;观点过于绝对;与漫画主旨无关。7近年来,在收入有限的年轻人中流行着“CPW” 一词。 “CPW”P/N(P 为衣物单价,N 为着装次数),常被用来衡量要购买的着装衣物是否“物有所值 ”。在不考虑
7、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依据“CPW”概念,建议购买的衣物是 ( )会连穿几季的普通衣物婚纱等用于特定场合的衣物不常穿的名贵时髦服装耐用常穿价格偏高的牛仔裤A BC D解析:选 C 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词 “物有所值” ,依据“CPW” 概念,应该购买单价低、使用次数多的衣物,婚纱、不常穿的名贵服装,单价高、使用次数少,排除;连穿几季的普通衣物、耐用常穿价格偏高的牛仔裤,价格相对较低,使用次数多,符合题意。8随着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多样化以及对产品安全的需要,人们对于跨境购物的需求越来越旺, “海外直邮”以其快速安全的特点成为消费者最多的跨境购物选择。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 )海外商品能更
8、好满足人们的个性需求海外直邮商品的购物风险越来越小消费心理的变化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国外商品比国内商品更具价格优势A BC D解析:选 B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海外商品能更好满足人们的个性需求,符合题意;消费心理的变化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热点迁移练热点一 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李克强总理强调,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是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要增加收入,让群众“能”消费。据此回答 910 题。9增加收入,让群众“能”消费以及健全社保体系,让群众“敢”消费的经济学依据分别是(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物价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居民消费受未来
9、收入预期的影响消费心理决定消费水平A BC D解析:选 B 材料未涉及物价因素对消费的影响,排除 ;表述错误,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而非决定消费水平;符合题意,故选 B 项。10下列符合增加收入,让群众“能”消费的措施有( )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稳定物价总水平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改善消费环境A BC D解析:选 C 稳定物价总水平、改善消费环境不是增加居民收入的措施,排除;均符合题意,当选。热点二 万亿境外奢侈品消费大幅回流8 月 22 日,记者从最新发布的2017 年新零售时代奢侈品消费趋势报告获悉,中国消费者占全球个人奢侈品消费者
10、的 30%,但中国奢侈品消费已出现拐点,6 000 多亿境外消费正在大规模回流到国内市场。据此回答 1112 题。11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其根本原因是( )A消费者预期未来奢侈品价格将趋于上涨B消费者具有一定的攀比和从众心理C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D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解析:选 C 奢侈品的消费快速增长,说明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使得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C 项正确;奢侈品价格的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较大,预期价格上涨,当前需求将会增加,但其不是根本原因,A 项不选;攀比和从众心理属于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也非根本原因,B 项舍去;D 项说法错误。12国内
11、一些人对洋品牌一见钟情,对国内品牌不屑一顾,认为外国的产品就是比中国的强。国外一些厂商利用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买贵不买贱”的心理大赚一笔。对此我们应当( )克服盲目消费,坚持理性消费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坚持量入为出,逐步减少消费A BC D解析:选 D “买贵不买贱” 的消费属于盲目消费;洋品牌消费是攀比心理引起的消费,正确。材料未体现求异心理,排除。中“逐步减少消费”的说法错误。大题规范练13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的消费方式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春节刚过,商务部根据大数据平台统计给我们展示了春节消费的情况。买什么:年货促销花样多,绿色智能数码热年货节、
12、 “春节不打烊、年货送到家”等促销形式多样,助推线上线下年货购买热潮。传统年货依然热销,鸡元素金银首饰备受追捧,绿色食品、智能环保家电很是走俏吃什么:大众亲民有特色,网络订餐显个性团圆家宴、亲朋聚餐唱主角。大众化、有特色、亲民实惠的餐饮备受青睐。 “互联网”引领餐饮消费新时尚,网络订餐成为个性化选择玩什么:观影旅游逛庙会,文化休闲年味浓看电影、赏话剧、观民俗,南下避寒、北上赏雪、境外旅游,总有一项适合你。图书馆、博物馆活动丰富多彩,欢乐过年也能学习“充电”吐槽:路堵钱少压力大,惬意过年不容易人太多、路太堵,自驾旅游太辛苦;左一部、右一部,院线佳作实在少;你请客、我请客,过年必定胖三斤;这样钱、
13、那样钱,收入不够压力大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你如何看待春节消费的变化。解析:本题以春节消费的变化为载体,综合考查对消费的认识。试题属于认识类问题,联系材料,应从喜与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具体答题时要结合材料信息,采取一一对应的方式组织作答。答案:可喜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让人们更注重绿色环保消费,讲求经济实惠,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企业生产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存在的问题: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和集中出行造成的交通拥堵等问题使自驾游等旅游消费满意程度不高。年货、
14、请客吃饭等物质消费比例依然较高,消费观和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转变和优化。收入不高让人们在春节消费高峰期感到压力大。14某省某校高二(3)班学生对本市青年生活消费情况做了一次社会调查。发现青年群体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商品,并且多倾向于追求流行和时髦,小部分青年群体过多追求名牌消费。但是,伴随房价上涨、就业困难等社会压力的增加,不少地方涌现出了“拼拼族”的消费群体。(1)通过上述学生们的调查,青年消费群体中存在哪些消费心理?(2)结合材料请你运用有关消费的知识,谈谈你对“拼拼族 ”的评价。解析:第(1)问考查消费心理,主要体现了求异、从众、攀比和求实心理。第(2) 问考查对“拼拼族”的评价。首先,明确这是一种正确的消费行为,符合相应的消费原则。其次,作出评价。答案:(1)求异心理:购买独具风格的商品;从众心理:追求流行和时髦; 攀比心理:追求名牌消费;求实心理:拼拼族。(2)“拼拼族”消费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行为。真正做到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坚持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