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 18 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整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展示一幅江南美景的图片和一首白居易的忆江南,播放视频江南美景。过渡:同学们,江南地区山美、水美、人更美。不仅如此,如今的江南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它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那江南地区是怎样得到开发的?经济重心何时南移的?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能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影响,通过探究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相关的社会
2、经济问题。 (2)通过学习,能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北朝的建立及更替。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提问、阅读、比较、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方法。(2)通过对江南地区发展的研读,感知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史,学生能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学难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教学重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5二、授课与活动(课件显示标题:第 18
3、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的兴亡1建立。(1)说一说西晋建立、统一和灭亡的时间。266 年西晋建立;280 年西晋统一全国;316 年西晋灭亡。(2)简介:316 年,西晋灭亡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 317 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3)学生填写下表。朝代 建立者 时间 都城西晋东晋学生填写完后,教师展示。朝代 建立者 时间 都城西晋 司马炎 265316年 洛阳东晋 司马睿 317420年 建康(4)引导:为什么说东晋政治的特点为“王与马,共天下”?司马睿和南下的北方山东大地主王导交往密切,他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地主的拥戴。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
4、,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要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2北伐。(1)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东晋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终未能收复中原。(2)闻鸡起舞的故事:晋朝人祖逖胸有大志。起初他不喜欢读书,后来发奋攻读,与志同道合的刘琨在司州(今洛阳一带)担任文官小职,晚上经常盖着一床被子聊天,谈起国家大事,二人慷慨激昂。一天半夜,祖逖被远处传来的鸡鸣声惊醒,就把刘锟叫醒说:“你听鸡都叫了,我们起来练功吧!”二人同到院子里舞剑,一直练到天亮。晋元帝时,祖逖
5、在南方任豫州刺史,北渡长江讨伐匈奴贵族,收复了中原不少失地。历史具有延续性的特点,承接上一历史时期,学生可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63发展。讲述:东晋在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之后。局势变得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意思是荆州、扬州社会安定,人民富裕。一些原来还想返回中原的南渡贵族包括东晋最高统治者再也无意北返,甘于偏安于东南一隅。4灭亡。讲述: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 年,东晋灭亡。(二)南朝的政治1南朝建立。(1)简介:420589 年的 170 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
6、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2)表格展示:南朝政权的更迭。朝代 建立者 时间 都城宋 刘裕 420479年南 齐 萧道成 479502年 建梁 萧衍 502557年朝陈 陈霸先 557589年康提问:你知道南京为什么被称为六朝古都吗?南京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的都城。2政治状况。(1)讲述: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文帝、宋武帝在位 30 余年的时间里,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南朝时,州郡镇将势力很大,皇帝往往只能控制长江下游一带。梁武帝萧衍利用镇将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守,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
7、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2)过渡:宋、齐、梁、陈期间,由于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故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节课最后一个问题:江南地区的开发。(三 )江南地区的开发让学生培养情感,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以及遵循的基本原则。学习历史意在以史为鉴,通过对该问题的探讨,学会归纳和概括历史问题的方法。11开发前的状况和开发原因。(1)引导: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本目内容,从中找出三国以前南方的发展状况和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北方,长江以南的许多地区还非常落后。补充: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的汉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状况是:地
8、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这说明,江南地区在汉朝时还没有得到开发,只是原始的农耕经济,商业也不发达。(2)提问: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壤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从东汉末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战乱而逃往江南地区,他们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 会 秩 序 比较 安 定 ; 经 过 南 北 双 方 劳 动 人 民 的 辛 勤 努 力 , 江 南 的 经 济 迅 速 发 展 起 来
9、。2开发的表现。(1)引导: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有哪些?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江南以种植水稻为主,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东晋南朝时,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福建、广东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2)引导: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贫富分化的程度也很低。宋书所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帛、布可以供天下人穿用。差异的原因是:汉代的
10、江南尚未开发,魏晋以来江南已逐渐得到开发。3开发的影响。讲解: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到南宋时,经济重心转移完成,此后北方经济再也没有超过南方。三、布置作业在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身边有没有人口流动的现象?这些人口流动现象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历史学习能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解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的能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四、课堂小结通过设计课堂小结,巩固新知,以史为鉴,认识到“成有俭,败由奢”的道理和民族团结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时间建立者都城东晋的建立东晋的政治局面:“王与马,共天下”东晋灭亡东晋的兴亡南朝政治江南地区开发1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 18 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东晋的灭亡 时间:317 年都城:建康建立者:司马睿东晋北伐二、南朝的政治宋齐梁陈三、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表现、影响【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以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激发学生兴趣,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激活学生思维,联系现实,引发对现实的积极思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之处:七年级学生理解、分析、探究能力有限,注意探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再教设计:降低探究问题难度,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