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享学课堂,2、染色体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遗传物质究竟是DNA,还是蛋白质?,1、为什么后代与亲代如此相似呢?,受精卵,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有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早期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理由是什么?,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一)格里菲思的实验,1、实验材料:,小鼠、肺炎双球菌,R型菌,S型菌,光滑,有,有,粗糙,无,无,比较两种肺炎双球菌的不同,2、实验过程及现象分析:,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思考与讨论,(1)小鼠体内分离出的S型活细菌是怎样产生的?,(2)分离出的S型活细菌的后代也是有
2、毒性的S型细菌,说明什么?,第一组现象说明:,第三组现象说明:,第四组现象说明:,第二组现象说明:,R型细菌无毒性。,S型细菌有毒性。,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失去毒性。,1)无毒性的R型细菌在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变成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转化,2)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实验现象的分析,3、推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能将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科学家,为了弄清楚这种转化因子到底是什么物质,你该如何设计这个实验呢?,想一想,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R,R,S,DNA,蛋白质,多糖,R,DNA+DNA酶,1、实验过程:
3、,【思考与讨论】,在实验中设置DNA酶处理DNA目的是什么?,说明DNA的分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反证DNA是转化因子,(二)艾弗里的实验,DNA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3、结论:,2、实验现象:,加入DNA,R型菌才转化为S型菌,且与纯度有关; 加入其它物质,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这种性状的转化可以遗传。,4、这个实验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设法将S型活菌中各种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 研究它们各自不同的作用。,可是,艾弗里的实验不但没有使科学界接受,反而引起了科学界许多人怀疑。,终于在1952年,由美国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找到了一种理想的实验材料T2噬菌体,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
4、验从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科学界的怀疑、否定,不但没有能动摇艾弗里等人继续探索的坚定信心,反而加强了他们的信念,为进一步明确、探索而奋斗。,在1949年艾弗里及同事将DNA中蛋白质的污染降到0.02%,但仍未能改变人们的观点。,是否有更好的实验材料,可以不用经过人工提纯DNA,就能单独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呢?,背景资料,(一)实验材料:,T2噬菌体、大肠杆菌,(二)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结构,2、增殖特点:,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在 的作用下,利用_的物质来合成_,进行增殖。当噬菌体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大量的噬菌体。,自身
5、遗传物质,大肠杆菌体内,自身的组成成分,外壳:,内部:,蛋白质,DNA,T2噬菌体,如何证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DNA?,(证明蛋白质/DNA谁能指导子代噬菌体合成),如何观察蛋白质/DNA谁能指导子代噬菌体合成?,(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蛋白质、DNA分别选择何种元素标记?选择的理由是什么?,35S:标记蛋白质、32P:标记DNA,蛋白质元素组成: C、H、O、N、S等 DNA元素组成: C、H、O、N、P等,遗传物质能指导子代噬菌体合成,结果:,沉淀内无放射性放射性在上清中,证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遗留在外面不起作用。即蛋白质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短时间保温,搅
6、拌,(1)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衣壳后,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结果:,上清中无放射性放射性在沉淀内,证明:,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内,即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2)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后,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短时间保温,搅拌,虽然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是实验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思考一下,他们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深入探讨,1、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没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DNA,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够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D,反馈练习,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标记蛋白质和DNA应该分别用放射性元素( ) A、C与H B、P与N C、S与P D、O与N,C,反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