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1自然地理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对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插班生二考试目的自然地理学课程考试旨在考察自然地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加以运用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门课程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 、 “掌握” 、 “熟练掌握”三个层次。其含义:了解,指学生能懂得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和再现它们;掌握,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在基本推理判断和简单应用中正确地使用它们;熟练掌握,指学生能较为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它们进行有关推理和判断,以分析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三、考试方式及考试时间1
2、、考试方式:闭卷,笔试。2、计分方式:百分制,满分为 100 分。3、考试时间:120 分钟4、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命题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引导,考题难度和份量适中。(2)命题须按照课程考试大纲要求编制试题和试卷。为了使试题的难易程度和区分度达到规定的标准,保证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命题应遵循如下原则:(一)必须以考试大纲、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考试内容要顾及到欲测试的各个方面,并根据各部分内容所需掌握的认识水平(即认识、
3、理解、应用、研究) ,使考试内容重点突出,比例分布合理、难易适度,不出超纲、偏纲和无考试意义的题目。(二)试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覆盖面,既要考核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水平,又要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的比例原则上是基本题占 60、综合应用题占 30、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2难度大的题占 10。(三)同一试卷中,同一类型试题的编写格式不应有异,要统一规定,以免学生因格式不一而误解。(四)试题用字、用词要规范、恰当,文字简明,表意确切,不致学生误解。(五)多项选择题的备选答案,在性质上应有近似之处,但要避免雷同或暗示,正确答案应随机编排。(六)所编试
4、题应避免与教材、参考资料中完全相同的文字表述。(七)试题应各自独立,各题之间不要互有关联和重复,一题的正文或答案表述不应构成对其它试题的提示。(八)命题、审题、审批要本人签名,不能用盖章代替;命题、审题和审批三者中不能出现任意两者由同一人签名。(九)命题时不能把供填写选择题和判断题答案的位置集中列表。(十)命题时应将每大题和每小题的分值标注清楚。(十一)无法从试题库中命题的课程在命题时要分别编制内容有别但分量与难度相当的 A、B 两套试卷,经教招生办审核,并于考前送交考试归属单位,凡未出两套试题或未经审定的试题一律不予付印。命题的同时要制定明确而统一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并将每题的分值标明在试
5、卷上。试题要用教务处统一印刷(或挂网)的试题纸工整抄写(或打印) 。卷面的抄写范围不得超出印刷的可能范围。凡试卷超过一页的,必须装订成册,并在卷首页上标明总页数和总题数,每页注明页码。5题目类型(1)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2)判断题:(下列各小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 ,错的打“” ,每小题 1 分,共 5 分)(3)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4)解释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5)图表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6)简答题:(每小题 5
6、分,共 30 分)(7)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6、各类题目特点及考试目的(1)选择题:属客观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要求考生从一个问题的若干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这类题目是把正确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3答案与相近的答案或似是而非的答案并列,它具有简单、明确、客观的特点。它是既容易得分,又容易丢分的题目。这类题目不需要学生在复习时死记硬背,但对基本结论要理解准确。用这类题目进行考试的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理解的准确程度。(2)判断题:属于小题目,主要是给一些正确或错误命题,让学生指出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错误的,并把错误之处改正过来。它相对于选
7、择题难度加大。用这类题目进行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填空题:属客观题型,多是中低档题。一般来说有填写内容较少,而且十分准确,并具有答案的唯一性特点。这是比较容易得分的题目。所填写的内容多半是一些基本原理的结论、条件;名词概念的简单解释;表示一定意义的公式、字母;客观规律等。用这类题目进行考试的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一些最基本的知识能否做到少而精地理解、掌握和记忆。题小,答案简短明确,评分客观公正。填空题不设备选项,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和求解。(4)解释题:属于较简单的题型。一般来说,具有解释内容较少,并且答案比较规范的特点。这是比较容易得分的题目。用这类题目进行考试的
8、目的,是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要求学生准确记忆基本概念,虽不要求字字相符但表述不得与文意相悖。(5)图表题:地理图表题就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所要表达的地理原理、地理思想,结合数理逻辑思维,从而达到准确、周密的解决地理原理、现象的过程。要求学生及时对各种地图、图表运用的特点、规律和方法进行归纳,养成以地理图表辅助记忆进行思维的习惯,学会图文互换,以培养考生的读图析图、综合运用地图能力(6)简答题:属于中型题目,主要是要求学生简要地回答出一些基本原理。用这类题目进行考试,既 能 有 效 地 考查学生对课 程 基 础 知 识 和 基本 技 能 的 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又 能 很 好 地
9、考 查 同 学 们 分 析 问题、合理选择信息的能力。(7)论述题:属于主观题型。在多数情况下,这是较难的题目。它具有包括内容多、广、活的特点,用这类题目进行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4和研究现实问题的能力。这类题目的分数一般不会全部丢掉,但也很难全部得到。7、答题要求(1)学生在考试前必须将专业、级别、姓名、学号写在考生信息栏内指定的位置。(2)字迹要清楚、工整,意思明确,言简意赅;保持卷面清洁;答题纸、试卷在考试结束时一起交回。(3)考生拿到考卷以后,首先要把各类题目的题意和要求弄清楚,切忌看错题目,所
10、答非所问。对于各类题目的回答要求如下: 选择题:要求选择要正确,不可多选或漏选。 判断题:考生在答题时,需要对试题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再作“对”或“错”的判断。 填空题:应按题干的要求填空;若题干没有附加条件,则按具体情况与常规解题;应认真分析题目的隐含条件。 对于名词解释题,要求用准确的语言表述相关概念,不要求字字相符,但表述不得与文意相悖。 图表题:考生学会根据题意,从图表上准确、全面、有效地表示出显性和隐性的地理信息。 对于简答题,只要求答出要点,如果本身所表示的意思不明确,则需要对要点稍作说明。若要点本身所表示的意思已经很明确,就无需再作说明。 对于论述题,要求答出要点,每答出一个要点,
11、就要对这个要点加以比较详细和充分的解释和说明。如果只答要点不作解释和说明,就要扣分。四、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绪论1、了解自然地理学的任务2、掌握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3、掌握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一章 地球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5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了解宇宙、天体的概念。太阳系的起源、日地距离和地月距离的计算2、掌握恒星和星系、地月系、太阳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第二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掌握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地理意义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证明和后果。了解时间和历法的计算2、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3、掌握四季和五带形成的原因及划
12、分4、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第四节 地理坐标和天球坐标1、 了解地理坐标和天球坐标的基本概念和使用2、 掌握地理坐标和天球坐标的异同点第五节 地球的圈层构造1、了解地球的结构和理化特征2、掌握地球的内、外圈层结构特征第六节 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1、了解海陆起伏曲线和岛屿类型2、掌握海陆分布特征和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地壳第一节 地壳的组成物质1、了解矿物、岩石的种类、基本特征和鉴定方法 2、掌握岩石的成因和形成过程第二节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1、了解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 2、掌握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3、掌握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形态特征及野外鉴别第三节
13、大地构造学说1、了解各种大地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2、掌握板块构造学说的演进和主要理论内容第四节 火山与地震1、了解火山、地震的基本知识2、掌握火山、地震的地理分布规律第五节 地壳的演变1、了解地壳演化简史 2、掌握地质年代的表示方法第三章 大气和气候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热能1了解太阳辐射及其通过下垫面引起大气增温、冷却的物理过程中各相关概念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62掌握大气成分及其作用、大气分层的各层特征3掌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三种削弱作用4、掌握空气内能变化的两种情况5、熟练掌握大气温度随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第二节 大气水分和降水1了解水相变化原理,蒸发的影响因素2了解水汽的凝结
14、现象(露、霜、云、雾等)3、掌握凝结条件和满足条件的途径4熟练掌握降水的形成、地理分布规律第三节 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1、了解作用于空气的各种力的定量表述,产生于大气中的水平运动及其变化2掌握气团、锋的定义、特征、分类和天气模式3、熟练掌握大气环流的平均状况及其形成4、熟练掌握冷性反气旋、热带气旋等天气系统的形成、结构、天气模式与运动变化规律第四节 气候的形成1、了解气候的概念和气候系统的组成2了解天文辐射的计算与时空分布特点,熟练掌握天文气候带的划分3了解环流变异与气候异常,掌握环流的热量输送与水分循环4掌握海陆冷热源作用对气温、降水和周期性风系的影响,熟练掌握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区别指标
15、5、掌握地形对气温、降水和地方性风的影响6、了解冰雪覆盖的气候效应7掌握低、中、高纬度各种气候类型的形成、特征和地区分布8、了解高山气候的垂直地带性及其地域不同第五节 气候变化1了解气候变化的史实,掌握气候变化的特征2了解导致气候变化的因素3、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掌握城市气候特征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第一节 地球水循环与水量平衡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2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水循环的作用与效应3掌握水循环基本过程、类型与层次结构4、掌握水量平衡概念、研究意义和水量平衡方程第二节 海洋起源与海水理化性质1、了解海洋的起源2、了解海水的组成和海水温度、密度和透明度3、掌握世界大洋的区分和海的
16、分类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1了解潮汐与潮流、波浪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72、掌握洋流的成因、模式和主要洋流第四节 海平面变化1、了解 7 万年来的海平面变化2、了解近百年的海平面变化3、了解 21 世纪海平面上升预测第五节 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保护1、了解各种海洋资源的基本情况2、了解海洋环境保护3、熟练掌握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六节 河流 1了解河流的概念、水情要素和河水的运动2掌握河川径流形成、变化和河流补给的形式、特点,并了解它们的定量计算方法3、 熟练掌握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第七节 湖泊与沼泽1了解湖泊、沼泽的水文特征2、掌握湖泊、沼泽成因和类型第八节 地下水1了解地下水的物理性
17、质和化学成分2了解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3、 掌握岩石的水理性质4、 掌握按埋藏条件分类的各种地下水的特征第九节 冰川1、了解地球上冰川的分布情况2、掌握成冰作用与冰川类型及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五章 地貌第一节 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1.了解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掌握地貌的成因及基本地貌类型第二节 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1.了解风化作用和块体运动2.掌握坡地重力地貌的类型第三节 流水地貌1.了解各种流水地貌的形成过程2.掌握流水地貌主要成因及类型第四节 喀斯特地貌1.了解各种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2.掌握喀斯特地貌主要成因及类型第五节 冰川与冰缘地貌1.了解各种冰川、冰缘地貌的形成过程2.掌握冰川、冰
18、缘地貌主要成因及类型第六节 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1.了解各种风沙、黄土地貌的形成过程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82.掌握风沙、黄土地貌主要成因及类型第七节 海岸与海底地貌1.了解海底地貌与海底沉积的类型2.掌握海岸地貌主要成因及类型第六章 土壤圈第一节 土壤圈的物质组成及特性1、了解土壤及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2、了解土壤剖面、土壤发生层次与土壤的一般形态特征3、了解土壤矿物、有机质的形成,来源与组成4、掌握土壤固相的物质诊断特性5、了解土壤空气及其运动,土壤的热量状况,土壤水分及其分布6、掌握土壤组成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节 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1、了解道
19、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土壤形成的气候,岩石圈因素,水圈因素和时间因素的作用2、掌握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和土壤形成的人为因素3、了解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4、掌握主要成土过程第三节 土壤分类及空间分布规律1、了解中国土壤分类情况,了解国际土壤分类的发展2、了解世界土壤分布3、掌握土壤的分布规律第四节 土壤类型特征1、了解森林土纲系列,草原与荒漠土纲系列,水成型土纲系列,过渡型土纲系列,岩成型土纲系列和人为土纲的概况2、掌握各类土纲的诊断特性第五节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1、了解世界及我国土壤资源概况2、掌握土壤资源的概念3、掌握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土壤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具体措施第七章 生物群
20、落与生态系统第一节 地球上的生物界1、 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阶段和生物进化阶段2、掌握生物划分类型的方法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1、了解环境的概念;生态因子的作用及其分类2、掌握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3、了解生物与气候因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4、了解生物与地形的关系5、了解土壤的机械组成以及土壤酸碱度对生物的影响6、掌握土壤水分和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97、掌握水对生物的重要意义8、了解水对陆生、水生生物的影响9、掌握生物种间关系的基本类型10、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类型第三节 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1、了解种群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2、了解生物群落的概念 3、掌握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21、4、了解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状况5、了解群落的外貌与植物的生活型6、掌握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多样性7、了解群落的种间关联8、了解群落内的光照、温度、水分和空气状况9、掌握生物群落的动态及群落对环境的作用 10、了解群落的形成、分类以及植物、动物群落的分类第四节 生态系统1、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组分和结构2、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3、了解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与生态平衡第五节 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1、了解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生物群的外貌、分布和地理特征2、了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与灌丛生物群以及荒漠生物群的基本特征3、了解温带落叶阔叶林生物群、温带草原生物群和寒温带针叶林生物
22、群的基本特征4、了解寒带生物群的基本特征5、了解草甸和沼泽生物群的基本特征;我国草甸生物群的分布和开发利用6、掌握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与分布规律7、了解浮游生物、漂浮生物、自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生长环境8、了解淡水生态系统9、了解海洋生态系统10、掌握水域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与类型第六节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1、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2、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3、掌握生态农业的优点和类型第七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1、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意义和价值2、了解全球和中国生物多样性概况及受威胁现状3、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第八章 自然地理综合研究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10第一节 自然
2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 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观念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2、 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3、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1、了解地带性规律学说的形成背景2、了解地带性规律研究的近期发展3、掌握地带性规律学说的本质含义4、掌握非地带性规律5、了解地域分异的尺度6、掌握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第三节 人地关系研究1、 了解人类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表现2、 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反馈3、 掌握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五、考试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序号 题 型 考试内容 分数分配 备注1 选择题自然地理学基础知识 10 分(10 小题,1 分/小题)2 判断题自然地理
24、学基础知识 5 分(5 小题,1 分/小题)3 填空题自然地理学基础知识 10 分(5 小题,2 分/小题)4 解释题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5 分(5 小题,3 分/小题)5 图表题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20 分(2 小题,10 分/小题)6 简答题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20 分(4 小题,5 分/小题)7 论述题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及其应用 20 分(2 小题,10 分/小题)总分数 100 分六考试要求1、考生必须携带准考证和学生证(或身份证)于考试前 15 分钟进入指定考场,按指定座位入座,将有关证件放在桌面以备核对。证件不齐者不准参加考试。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1
25、12、考试时迟到超过 30 分钟者按旷考计不得进入考场。考试中途没有特殊理由不得离开考场。考试中途学生因特殊原因需离开考场时,需经监考教师批准。3、本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考生不得携带任何书籍、资料、笔记本和纸张进入试室,不得携带通讯工具(如 BP 机、手机、小灵通等)及有储存功能的电子器具(如文曲星、快译通、商务通等)进入试室,违者视情节分别以违纪、作弊论处。4、学生考试应独立完成,不得交头接耳、旁窥、抄袭、夹带、传递,更不准请人代考和代人考试,任何人不得为他人作弊提供方便。违者以违纪、作弊论处。5、考试开始后如试卷不清晰或有错误,应在开考 20 分钟内举手发问,监考员应当众回答。考试期间任何人不得高声说话。6、考试时限一到应立即停笔,待监考员清点好试卷后,方可离开试室。擅自把试卷带离考场,按作弊论处。七、指定参考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自然地理学 (第四版) ,伍光和、王乃昂、胡双熙、田连恕、张建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4 月第 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