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数学情感教育课改以来,我校结合实际和学生学情,逐步形成了具有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并学有所成,乐在学习中。我在整个课改的实践中也在不断成长,并不断把课改的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贯穿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现将我对初中数学课改中数学的情感教育的感悟和反思作一个简单的梳理。 一、对数学情感的认识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抱态度的主观体验。千百年来,在对数学领域的认识过程中,形成人们对数学知识所持态度的主观体验,这种主观体验则称之为数学情感,这种主观体验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的,同时对认识过程又有着主观能动性,使具备了积极和消极的两极性,我们说数学情感对数学的影响是极其复
2、杂的,不同性质的数学情感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影响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说,满意、乐观、喜悦、兴奋等积极的数学情感能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使学生头脑清醒,感知能力强,范围广,思维敏捷灵活,记忆深刻、牢固,学习的有效率高,质量好。而不满意烦燥失落、愤怒等消极的数学情感能消弱学生的活动能力,使学生头昏脑胀,记忆混乱低下,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刻板,学习的有效率低,质量差。为此,在数学的教学中,数学情感即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又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二、数学情感的培养途径及方法1、数学情感的培养,要注重教师教学情感的素养教师自身的数学情感维系和协调着整修数学教学过程,是数学教学能否成功的第一
3、要素,这就要求: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学生要满腔热情,关心爱护,对学生要有信心耐心爱心,并以积极乐观的激情去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去教育感化学生,做到以情动人,我在学习活动中,受到教师的激励与感染,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与教师发生情感上的共鸣,就会把教师讲述的思想,方法知识要点与教学要求转化为自己学习的需要,成为鼓励自己积极向上的力量,促进学习有效率的提高。例如,在让学生了解三角形重心的性质时,为了使课堂更有吸引力,可引进儿歌作为导入语:一个和尚挑呀挑水喝,两个和尚抬呀抬水喝,三个和尚没呀没水喝,没水喝.然后反问三个和尚真的没水喝吗?三个和尚怎样才能有水喝呢?斤斤计较的三个
4、和尚,应把水桶放在什么位置?学生对此兴趣盎然,积极的思考。有个同学想出了如下摆法:甲乙丙三个和尚,用两根扁担,水桶放在一根扁担的 2:1 处,即使三个和尚承担了相同的重力。全班同学为其热烈鼓掌。此问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轻松理解了重心的有关知识,即AG:GD=2:1,BG:GE=2:1,CG:GF=2:1。A丙F G EG 水桶B D C 甲 乙图 1 图 2【课堂印象】积极思考,互相讨论,气氛活跃。【学生反馈】数学是有价值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第二,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能,丰富广博的知识外延,我们可以想象,丰富新颖的数学知识,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绘声绘色的细心讲授,一定会使学生
5、对数学的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体验到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第三,教师要学会掌握充沛丰富的情感,信息的传达与转化,能够及时引起学生的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到激励或阻止的作用,从而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哪怕是一点微笑一个眼神,一声轻轻的提醒,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帮助学生更为准确地感知理解和掌握教材。2、积极组织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实践活动是培养数学情感的重要途径,学生的情感在实践中更有利于其形成发展和完善,通过教学活动的操作过程,有利于数学情感的深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情感发挥更大的效能,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已经为我们的教学设置了许多选择的事例,如:“
6、制作纸盒” 、 “测量小山高度” 、 “收集数据动手操作” ,用折叠、剪贴等方式理解三角形四边形中的角与边的关系,还有如:“平行线的性质” 、 “平行线的判定”等。其实,实践活动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及给学生带来的愉悦深刻情感。3、创设培养数学情感的情境良好的情境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它是培养情感的重要条件,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这就需要教师把讲述理论与典型范例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数与形的艺术情感感染学生,动之以情,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以充实数学情感的内容。例如在讲授四边形时,教师引导同学们一起观看了“门” 、 “百页窗
7、”等多个生活实物,提出疑问:“想都看到了哪些四边形” ,情感的创设使学生尤如身临其境,使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几何图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情感。4、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要注重引导和鼓励第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改变老套的教学模式,抛弃习题战术,要学会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投放市场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观察,实验,猜想,归纳,分析和整理过程中去理解和感受一个问题是怎么样提出来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结论又是怎样被探索和猜想到的,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培养,丰富学生的数学情感。例如:在教学“轴
8、对称图形”时,先出示飞机模型,同学生们一起动手剪双喜字,剪小人,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学生会得出结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侧正好能够完全重合”得出并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为了巩固知识点,进而分工给学生互相举例“轴对称图形” ,为此,学生在自主探究和交流中,通过动手观察、归纳、类比、推理的过程,培养了学生乐于钻研、善于创新、独立思考、勤于支手的习惯,让学生在不断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中体会数学之价值,增强数学情感。第二,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创造精神,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过程,要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鼓励他们进行交
9、流、讨论、合作解决问题,使所有参与学习的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例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时,把学生每 6 人分为一组,主要过程为:做出反比例函数图象。类比正比例函数图象,每组学生总结出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这样每个粘组中的每个同学都行动起来,分工合作,共同探讨,给出结论,从而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学习活动,借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有利于学生共同进步和有效学习。第三,鼓励学生打破思维方式,发散思维、积极创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对某些问题归类定型,结果把学生的思维缚住,形成了定式
10、思维,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积极发散思维,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多层性,在教学中,有的教师把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分型定类,其实我们细细地品味,行程问题与工程问题有着根本的联系,均属于 a=bc 型的数字关系。其中的思维过程和解题策略,可以多样化、层次化,亦可同一而做。因此,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积极创新,鼓励和提倡学生的修改化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意识,培养其数学情感。总之,重视数学情感的教育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其品质、思维、意志感知和知识都得以提高,借张孝达教授的话说:“给我们所有的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一副为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心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