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化学,溶液,第五讲,溶液的形成、乳化,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_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_的、_的混合物就是溶液。 2特征:具有_性、_性,属于_物。 3组成: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_;被溶解的物质叫做_。 4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_体、_体或_体,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多的一种是_,但溶液中只要有水,不管水量多少,水都是_。 5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_。洗涤剂可去除油污,是因其有_功能。 6一些溶质溶解于水后,整个过程最终表现为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如_溶于水,其中_遇水发生反应放热;有的最终表现为吸收热量,如_。,分散,均一,稳定,均一,稳定,混合,溶剂,溶质,固,液,气,溶剂,溶
2、剂,乳浊液,乳化,氢氧化钠、浓硫酸,生石灰,硝酸铵,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_下,向_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反之叫_。 2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简便方法是_。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对大多数溶质来说:,温度,一定量溶剂,不能继续溶解,不饱和溶液,增加溶质,看是否能继续溶解,对熟石灰来说:,4饱和溶液_(填“一定”或“不一定”,下同)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_是稀溶液;饱和溶液_比不饱和溶液浓,同一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_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不一定,不一定,不一定,一定,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1固体溶解度表示在_下,某物质在_溶剂里达到_
3、状态时所溶解的_。 2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只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如_,但也有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如_。 3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_,应用它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_。,一定温度,100g,饱和,质量,增大,较小,氯化钠,减小,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溶解度,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随压强的增大而_。 5结晶的方法有两种: (1)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的固态物质一般用_的方法得到晶体; (2)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固态溶质,一般用_的方法得到晶体。,减少,增大,蒸发溶剂,降温结晶,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指
4、溶液中_与_之比。 2表达式:溶质的质量分数_。 3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之间的比较。,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4.有关溶液的计算。 (1)溶液的质量_的质量_的质量溶质的质量_;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_;溶剂的质量_的质量_的质量。 (2)溶液稀释计算的依据是: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_。,溶质,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溶质,不变,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1实验仪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氯化钠、量筒(10 mL、50 mL)、胶头滴管。 2实验步骤: (1)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整个实验流程如图所示:,(2
5、)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溶液稀释问题),3.溶液配制中误差分析原因归纳。,【例1】(2014,枣庄)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碘酒 B澄清的石灰水 C生理盐水 D酒精,答案D 解析:A.碘酒是碘溶于酒精而形成的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不符合题意;B.澄清的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于水而形成的具有均一、稳定性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不符合题意;C.生理盐水是食盐溶于水而形成的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不符合题意;D.酒精是纯净物,是一种物质,不属于溶液,故D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洗面奶
6、中能洗去油污的物质具有乳化作用 BCO和CO2组成相同,化学性质不同 C面粉、白糖分别放入水中都能形成溶液 D用熟石灰区别化肥氯化钾和硝酸铵,【例2】(2014,烟台)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C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时仅发生扩散吸热的过程,答案B 解析:A.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A错误;B.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故B正确;C.饱和溶液只是对于某一溶质来说的,可以溶解其他溶质,故C错误;D.根据物质溶于水时有两个过程:构成物质的微粒向水中
7、扩散的过程和与水分子结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故D错误。故选B。,2常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向大烧杯的水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A ) A硝酸铵 B食盐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例3】(2014,哈尔滨)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B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Dt2时,向60 g甲固体中加入50 g水,充分搅拌后能得到105 g溶液,答案A 解析:t1时,
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因不知道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故它们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但甲、乙两种饱和溶液质量相等时,它们的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B、C、D均正确,故选A。,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A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 gA放入50 g水中能得到100 gA的饱和溶液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采用降温结晶方法 D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例4】(双选)(2013,大庆)有100 g 10%
9、的盐酸,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溶液的量倒掉一半 B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 C将100 g 10%的盐酸与200 g 25%的盐酸混合D蒸发掉溶剂的质量是原溶液质量的一半,4(2014,贵港)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B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C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 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溶剂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例5】(2014,苏州)如果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 ) A称取的氯化钠固体质量偏大 B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
10、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 C量取水的体积偏小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答案B 解析:称取的NaCl固体质量偏大,会导致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量取水的体积偏小,也会导致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溶质、溶剂成对应比例减少,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转移称量好的NaCl固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导致溶质减少,溶剂没变,因此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偏小,故选B。,5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必须用到的是( B ) A B C D,1(2014,河北)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
11、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2(2013,河北)20 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 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20 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3(2014,雅安)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1时,物质B的溶解度大于物质A的溶解度 Ct1时,物质A和物质C的溶解度相等 D将t2时的物质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依然饱和,4(2014,青海)实验室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和取水用到的仪器是( A ) A80克,用100 mL量筒 B80克,用托盘天平 C20克,用100 mL量筒 D20克,用托盘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