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14章-资源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函数.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246757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62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章-资源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函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14章-资源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函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14章-资源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函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14章-资源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函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14章-资源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函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四章 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函数,南京大学 产业经济学系 吴福象 电子信箱: 联系电话:025-83621158,2,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资源配置最优的标准 第二节 社会福利函数 第三节 社会选择过程 第四节 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问题,3,福利经济学,以一定的伦理价值判断为前提,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出发,考察一个社会全体成员的经济福利问题实现最大福利的条件和相应的政策,效率与公平,4,第一节 资源配置最优的标准,一、帕累托最优的含义 二、帕累托最优条件 三、帕累托最优的实现,5,帕累托最优的含义,帕累托最优是指这样一种状态:资源配置的任何改变都不可能是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

2、。 由于一个经济主体福利的增加,不导致其他经济主体福利的下降。或者说,当一个人经济福利增加时,没有另一个人的福利为此而减少,因此当社会实现帕累托最优时,也就是实现了社会福利最大化。 它也是社会资源配置实现最优化的一种表示。 但帕雷托最优并不能保证分配的公平性。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使经济达到一般均衡的价格调节机制实现了帕雷托最优。,6,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改进,既定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经济特区的设置,7,帕累托最优条件及其实现,消费领域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及其均衡:生产领域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及其均衡:消费和生产领域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一般均衡:,8,福利经

3、济学定理,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所有竞争市场都是帕累托有效的。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假设所有的无差异曲线都是凸的,对于资源的每一个帕累托最优分配状态来说,都有一组能够获得一般均衡的价格。 “最优的”问题构成社会福利函数问题。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经济学中永久的话题。 实现帕氏最优之所以困难,原因是困难产生于现实与假定的不一致。,9,第二节 社会福利函数,一、效用可能性边界 二、社会福利函数 三、社会福利极大的决定,10,一、效用可能性边界,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每一个点,都对应帕雷托最优下不同的分配方式所对应的一条效用可能性曲线(契约线对应的不同社会成员效用的组合) 每条效用可能性曲线上同时满足生产

4、和交换的帕雷托最优的点只有一个,该点的各社会成员的效用水平代表了社会在资源充分利用下的一个最大效用水平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每一点对应的社会最大效用点的轨迹构成社会最大效用可能性边界,11,O,可以绘出社会福利的无差异曲线,该曲线与社会最大效用可能性边界的切点,决定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点。,社会最大效用可能性边界的负斜率,代表在帕雷托最优下,一个成员效用的提高必须以别人效用的下降为代价。,12,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YA,XA,OA,YB,XB,OB,交换的埃齐沃思盒状图,13,效用可能性曲线,1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KX,LX,OX(C),KY,LY,OY(D),15,生产可能性曲线,边际转换率

5、,16,MRTXY = -dY/dX= MCX/MCY,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转换率递增,边际转换率,17,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MRSXY,e,MRSXY = MRTXY,18,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MRSXY = MRSXY = Px/PY,A,B,MRTSLk=MRTSLk=PL/PK,C,D,MRSXY = MRTXY,任何完全竞争市场都是帕累托最优状态,19,二、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W=W(Z1,Z2,. . . ,ZN) 在由两个社会成员的情况下,如果以效用代表福利,社会总福利为每个消费者效用的函数:W=F(UA,UB) 假定:完全竞争,两个消费者(A,B),两个生产

6、部门生产两种产品(X,Y),两种生产要素(K,L)由消费者占有。消费者出售所有资源,追求效用最大化;厂商w追求利润最大化;可变技术系数生产函数,规模收益不变;可替代正常商品 2x2x2模型可扩展到H个消费者、M个生产部门、N种投入要素的情况,即“HxMxN”模型,20,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的推导过程,(1)消费者行为方程,21,(2)厂商行为方程,(3)市场出清,22,(13)(18)六个方程中有一个方程不独立,(4)零利润条件,18个方程中 ,有15个独立方程:,(8)、(11)、(15)中只有两个独立方程,(9)、(12)、(16)中只有两个独立方程,去掉3个不独立方程,一共有15个方程,

7、16个未知数。若设定某价格为1(PX、PY、w、r中的一个),如PY=1,则可解出所有未知数,该2x2x2模型可扩展到H个消费者、M个生产部门、N种投入要素的情况,即“HMN”模型。,23,在消费领域,消费者没有再交易的动力; 生产领域:生产者没有调整要素投入结构的动力; 社会产品结构与需求结构一致。,24,一般均衡模型的应用与讨论,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帕累托最优。 在不损害任何人福利的前提下,调整资源配置无法使任何一个人的福利状态变好。 帕累托效率 一般在上述模型中加入要素供给函数,假定有12类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消费偏好和要素供给函数,M个生产部门,加入有关的政策变量。 在此基础上,根据政策变量

8、改变前后的均衡数量变动(产出、效用等),评价政策的效果; 如果分析国际贸易问题,加入对进口品的需求(修改效用函数)、关税变量,和出口需求函数。 模型的缺点:对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必须有严格假定,否则不能得到唯一的稳定解,25,社会福利是个人效用的总和,W = W(UA , UB),三、社会福利极大的决定,26,第三节 社会选择过程,一、古典的投票悖论 二、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27,一、古典的投票悖论,如果对两种可选择方案进行表决,其结果每种方案都是两票赞成,一票反对。,社会选择途径通常有4种:1.投票; 2.市场3.独裁; 4.习惯,28,如何增进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什么?生产者福利消费者福利

9、 社会福利函数:WW(UA,UB,),无法获得具体形式:无法赋权 理论上,社会福利曲线类似于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切时最大化。 谁来做决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毛泽东、邓小平;和平社会:个税起征点、价格听证会,政策调整是民主集中制的结果。 人民代表大会制 选民投票委托代理人:少数服从多数,一人一票制 在股份制公司中,按股份数额少数服从多数 现实中的投票机制: 用手表决:投票中的成本收益不对等:退出投票、形式主义、随机投票;中位数投票者定理。 用脚投票:移民,29,怎样解决“投票悖论”?,古典的投票悖论:集体行动的非理性,加总谬误 康多西特;波德原则;阿罗不可能定理 阿罗指出,要消除投票

10、矛盾,则社会选择必须符合4个条件:1.社会选择具有可传递性(即从数学上讲,若有AB,BC,就必然有AC),投票才能得出确定的结果;2.社会选择不反映个人的选择,因为如果社会选择反映个人偏好,个人偏好就不存在了;3.社会选择不能受任何人的操纵和控制;4.在选择中,人们只是按自己的感觉决定自己的社会偏好,而不是随声附和别人的意见。,30,二、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由阿罗提出的社会福利函数。阿罗认为,不可能建立一个符合集体理性、帕累托最优、非独裁性、不依赖相关选择等项条件的社会福利函数 因为根据序数效用论,个人间的效用是无法比较的,因此根据个人的偏好次序,不足以得出社会的偏好次序来 阿罗的“不可能定理

11、”也叫“社会选择原则”,因为把每个人的偏好函数总合为社会福利函数,是一个社会选择过程。,31,“不可能定理”的依据,在西方社会,最基本的选择方式是投票和市场:经济决策多用市场方式,政治决策多用投票方式 阿罗认为,投票方式不可能把个人的偏好次序综合为社会偏好次序 他的依据是“投票悖论”-采用投票方式往往会出现一种循环选择情况,无法确定社会偏好的单向次序,即得到社会的无差异曲线图,32,再看前面的例子,A、B、C三人的个人偏好如下:A的偏好:xyz;B的偏好:yzx ;C的偏好:zxy 。在投票中,任何最初被决定的选择都有可能被另一种选择所击败,没有达到任何均衡的结果。投票悖论说明,如果每个人的偏

12、好不同,通过任意加总这些偏好而得到结果可能是不相容的。,33,次佳理论认为,帕累托最优的所有条件不能被满足时,尽可能多地满足部分条件,不一定会增加社会福利,即不一定使社会福利达到次佳状态。,比如,政府当局有能力冲破一些垄断组织,尽量使经济社会满足帕累托最优,但结果不一定使社会福利增加。,解决方案:次佳理论,谁来执行? 代理人:政府;经理层,34,第四节 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问题,福利经济学把收入再分配和资源有效配置作为中心问题,效率和公平是它确定的两个基本的社会目标假定。平等:收入或财富分配的平等,或者说是机会均等;效率: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 在现实经济中,平等和效率这两个政策目标是相互冲突的。

13、 价值判断:什么是效率改进?什么是社会公平? 帕累托效率改进标准:不损害任何人福利时,增进社会福利。 希克斯-卡尔多改进:部分人的收益能够弥补部分人损失。 现实中往往对损失的人不作补偿。 工业反哺农业,城乡统筹。买断工龄,国企职工身份转变。 谁来关注弱势群体?,35,一项政策能否提高社会福利,主要有下列四种不同的标准: 帕累托标准; 卡尔多和希克斯的补偿原则; 西托夫斯基检验福利的“双重标准”; 伯格森社会福利函数。 经济体制改革: 增量改革,不触动既得利益者,符合帕累托效率改进标准 然而,在改革过程中,“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社会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失业和贫困问题已经演化为社会政治问题。 帕累

14、托效率改进标准是要求“一票否决”制的,现实中难以操作。 能否接受:“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如果少数人的损失小于多数人的收益,如何判断改革的公平的问题?,36,补偿原理,最大福利与收入再分配,37,平等和效率的矛盾,效率要求用最有效的方式来利用和配置经济资源,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机制就是鼓励效率的:效率高者会得到高回报。社会成员之间会由于各自效率不同而拉开收入差距,这种差距有时是非常惊人的。 平等或公平讲求社会成员彼此没有贫富差距,认为国民收入分配不均就是不公平,社会成员有两极分化是社会的一个缺陷。 于是,当一个社会讲求效率时,会牺牲公平;讲求公平时,会损失效率。,38,衡量“社会能接受”的两个工具

15、,普遍使用两个分析工具:1.洛伦斯曲线:美国统计学家洛伦斯于1905年提出的反映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的平等程度的曲线;2.基尼系数: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斯曲线计算出的一个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 这两个工具被广泛地用来对一国的政策效应和国家间的收入分配平等程度进行比较分析。,39,效率与平等,人口累计% 0 20 40 60 80 100,收入累计% 0 3 7.5 29 49 100,M,H,O,人口与收入分配对比表,洛伦兹曲线,D,L,人口累计%,收入累计%,A,B,根据世界银行2005年发展报告,中国基尼系数在世界120个国家中排名85位,有拉美化趋势。,40,“绝对平均

16、”的表示,洛伦斯曲线图中的45线表示社会每10%的人口得到10%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45线就叫绝对平等线 基尼系数中,当A=0时,基尼系数G等于零,即:G=AA+B=00+B=0 表示社会收入分配绝对平均,41,“绝对不平均”的表示,洛伦斯曲线图中的ODL线表示社会极少的人口得到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OHL线就叫绝对不平等线。 基尼系数中,当B=0时,基尼系数G等于1,即:G=AA+B=AA+0=1 表示社会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42,实际收入分配的表示,洛伦斯曲线介于 45线和ODL线之间。它用弯曲程度表示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洛伦斯曲线靠近45线,表示收入分配趋向平等;靠近OH

17、L线,表示收入分配趋向不平等。 基尼系数通常大于零小于1,是个小数。它用实际数值表示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基尼系数靠近1,表示收入分配趋向不平等;基尼系数靠近0,表示收入分配趋向平等。,43,收入再分配,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收入分配引起收入的不平等,因此社会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依靠政府对收入进行再分配以实现公平的目标。政府可用的调节手段很多,主要有所得税制度、收入维持计划和补贴性服务等。所得税分为累进税、累退税和比例税。收入维持计划是直接支付(以现金、劳务或实物)给收入分配最低层的人来进行收入再分配的计划,主要有社会保障计划、失业津贴、福利计划三种类型。,44,平等标准; 最大中的最小标准; 功利主义

18、标准; 效率或禀赋标准,关于平等与效率的四个标准,平等标准:持平等标准的人认为,应该将社会所有的产品在社会全体成员之间做绝对平均的分配,每个社会的成员得到相同的产品和劳务(亦即相同的收入)。如图所示,效用均等必然要求在该曲线上选择C点,以便使A和B能享受均等的效用。,45,最大中的最小标准:最大中的最小标准,在一个处于初始状态下的社会中,任何人都不知道未来的变化究竟会使其状况变好还是变坏。在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下,回避风险的人们宁可选择能使他们在未来的变化中处于平均状态的分配。图中,只有当可达到的平等分配低于D点时,不平等的分配才是可取的。根据劳尔斯的理论,位于D点和C点之间的平等分配都优越于E点,因为它们使出于最坏状态下的E点的状况得到改善。,功利主义标准:功利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就是使社会成员的总效用最大化。按照这一标准,社会应该选择在图中的E点以使在效用可能性边界约束下达到最大化。 效率或禀赋标准:持禀赋标准的人认为,一个人对于其自身努力所得到的成果应具有当然的权利,他们用要素禀赋和要素定价理论给分配以道德上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