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返回,1、复习CO2的性质,2、学习CO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本节课学习目标:,1、 某学生用上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试验它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 装置B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复习,(2) 烧杯C中放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的蜡烛先熄灭,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和 _的性质。,下层,比空气的密度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如图,将装满CO2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水槽中,现象是 ,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内的液面上升,CO2+Ca(OH)2=CaCO3+
2、H2O,一则新闻:中广网重庆12月3日消息:记者今天从重庆警方了解到,重庆九龙坡区黄桷坪正街一出租房内昨天发生一起一氧化碳气体中毒事件,导致1人当场死亡,3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引发的思考和讨论: 1、煤气中毒是由什么气体引起的?使人中毒的原理是什么? 2、在煤燃烧过程中,CO是怎样产生的? 3、人为什么不易察觉到它的存在而发生煤气中毒?,一、CO的物理性质,无色,无色,气体,气体,无味,无味,比空气大,能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约1体积CO2 ),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1体积水 溶解约0.02体积CO ),CO与CO2的 物理性质 比较表,思考:,1、有人用炉火取暖,为防止煤气中毒,在火炉上放
3、一盆水,这样做行吗?,答:不行,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2、有人说他身强力壮,不会煤气中毒,等到一闻到煤气味就把火炉搬出去,这样做行吗?,答:不行。因为一氧化碳没有气味。,二、CO的化学性质,写出CO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O + O2 = CO2,点燃,1、CO 有可燃性,2,2,燃烧现象,CO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可燃性试验,2、CO具有还原性,CO +CuO = Cu + CO2,实验开始时是先通CO还是先加热?实验结束时,是先熄灭酒精灯,还是先停止通入CO气体?为什么?,思考:,CO还原性试验,你能不能将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稍作改进,
4、一方面能避免CO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能充分利用能源。,思考,动动手,请你写出CO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CO+,Fe2O3 =,Fe +,CO2,3,2,3,冶金工业上常用此方法来炼铁,高温,3、一氧化碳有毒性,想一想,CO为什么会使人中毒呢?中毒的生理原理 如何?,中毒原理,讨论,1、CO有剧毒,那么冬天房间里用煤或木炭取暖时应该怎样做,才能防止发生煤气中毒事件?,1、复习了CO2的性质,2、学习了CO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3、CO的用途:,1、CO具有 可燃性,3、CO具有 毒性,2、CO具有 还原性,无色、无味、气态、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2、可以用于冶金工业,1
5、、可作燃料,返回,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课堂练习二,2、氢气和一氧化碳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它们都是 _颜色,_气味的气体,_溶于水。相 似的化学性质是都有_性和_性。工业 上常用它们冶炼金属,主要是利用它们的_性, 还常用作气体燃料,是利用它们的_性。,没有,没有,难,可燃,还原,可燃,还原,1、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毒,造成中毒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D,跳过,3、CO和CO2相同的是 ( )A、物理性质相同 B、化学性质相同C、组成元素相同 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C,1,2,3,4、你能说出几种鉴别CO和CO2气体的方法?,4,跳过,(
6、3)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观察火 焰是否熄灭 (4)分别通入灼热的氧化铜观察是否有红色的铜生成。,(2)分别通入石蕊 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返回,(1) 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 浑浊,5、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碳氢 化合物,CO,CO2,和氮的氧化物(如NO)等物质,因而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 (1)尾气中的_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 (2)治理尾气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它的作用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请写出CO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 + 2NO = N2 + 2CO2,催化剂,CO,跳过,多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