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猜谜,奇妙奇妙真奇妙, 看不见来摸不到, 无孔不入本领高, 动物植物都需要。,谜底:空气,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想一想 :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答:1)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2)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侧立有气泡冒出。3)扁的密实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双手挤压,有压力4)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 有风5)给车胎打气 涨起来,对我们人类如此重要的空气,他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又有什么性质呢?,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1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贡献,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由拉瓦锡得出的结论是:空气由氧气和氮气(化学符号为N2)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剩下的气体都是氮气(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维持生命”),拉瓦锡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 后来人们陆续发现稀有气体,才认识到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还有其他成分。,空气成分示意图,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体积分数),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一、空气的组成,课堂练习,在100升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大约是( ) A 78升 B 78% C
3、21升 D 21%,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 A 4:1 B 1:4 C 1:5 D 5:1,C,B,2、【实验2-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发出明亮的黄色火焰)放出热量,2、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标记部分体积的1/5,1、红磷 + 氧气,P O2 P2O5,五氧化二磷,点燃,实验结论:,2、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集气瓶底放少量水?,防止燃着的红磷溅到集气瓶底,使集气瓶炸裂。,+,点燃,五氧化二磷,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这个原理要掌握!,原理:过量的红磷燃烧时耗尽了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气体总体积减
4、少,压强 降低,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便进入到集气瓶中,且集气瓶中氧气被消耗多少,进入瓶内的水就有多少。因此,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就相当于原瓶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因此,此实验要求反应物是固体且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产物是固体,不能。原因:消耗氧气后会生成等体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想一想 :,其他装置图,实验方案的设计,(1).瓶内剩余气体具有的性质?,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易溶于水,(3)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便打开止水夹;,答: (1)装置漏气;,(2)红磷的量不足;,(5)有部分水留在
5、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4)点燃红磷后燃烧匙没有立即伸入集气瓶中,(2).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会是什么原因呢?,(3).实验成功的关键?,a 、装置不能漏气,要密封。,C 、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d 、要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e 、导管内先注满水。,b 、红磷要过量,(4).生成的“大量白烟”可以说成“大量白雾”吗?,答:不能,烟是固体小颗粒扩散到空气中形成的;雾是液体小液滴扩散到空气中形成的。,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在一端封闭的粗玻璃管内放足量白磷,用胶塞塞住,并推入到玻璃管中部,记下位置。置于90的开水上方加热白磷,白磷燃
6、烧,现象是冒出大量的白烟,胶塞先向_移动,待装置冷却,胶塞逐渐向_移动,最后停留在刻度为_处,根据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右,左,4,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五分之一,课堂练习,思考:空气和氧气、矿泉水和蒸馏水有什么区别吗?,空气,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1)混合物:,如:海水 河水 矿泉水 矿石等,(2)纯净物:,如: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红磷等,氧气,3、混合物与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可分别表示为N2、O2、CO2(化学符号)等,他们都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而混合物则没有固定符号,(4)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3)混合物中各物质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例如: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都保持着各自的性质。,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洁净的空气 B 液态空气 C 清澈的河水 D 液态二氧化碳,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冰水共存物 B 液态氧气 C 五氧化二磷 D 冰冻矿泉水,Good Bye!,再见,